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厦门体坛百年/厦门文史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作者 洪卜仁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百年来厦门体坛的往事,值得记述的该有几十件、上百件,有些由于史料淹没,有些只在老一辈厦门人的脑海里留下依稀的记忆,这里先写三五件往事,抛砖引玉,盼能引起大家共同关注,发掘整理体坛史事。

厦门是洋人在中国大陆最早举办赛马活动的地方,但洋人在厦门赛马的中文史料甚少。1983年,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61岁的寇特思应皇家香港赛马会之请所著《中国赛马》一书,就有关于洋人在厦门赛马的史料。笔者托香港浸会大学周子峰博士帮助查阅到的是1994年香港重印本,大32开,314页,封四对中国洋人赛马的历史和该书的缘起作了简要说明。

《中国赛马》一书讲述的是洋人在中国的赛马史,书中谈到厦门洋人赛马的历史,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详细的记载。书中还附有两幅洋人在厦门赛马的珍贵历史照片。除《中国赛马》外,笔者查阅过1874年以后上海的《申报》,也有洋人在厦门赛马的相关报道。

据《中国赛马》记载,厦门的洋人赛马为中国大陆洋人赛马之始。《南京条约》厦门辟为对外开放商埠时,留在鼓浪屿的英军尚有500多人。英军即在驻地鼓浪屿修建了跑马场,并于1842年秋举行了首次赛马,但那次的比赛没有留下记录。第二次赛马为1843年4月9日周一开始举行的厦门春季赛马会,这在香港的首份报纸《达伦西文纸》上有详细的报道。那次赛马会上出尽风头的明星马名为“行星”,色黑白,为军官马内所有,此次赛马会上另一匹跑得极快的马是洋行老板布尔德特爵士拥有的“小骨”。

从1843年直到1868年,这期间洋人在厦门的赛马活动飞跃发展,参赛的马种类繁多,有阿拉伯、喀布尔、海峡、日本和马尼拉诸品种。后来,比赛不在鼓浪屿举行,而是改在厦门岛上跑马场举行,此处也是领事馆、外国银行和洋行所在的海后滩。当时每到赛马日,福州的赛马和骑手都赴厦门参赛。厦门的赛马也成了洋人在这里的主要运动。后来,赛马场迁移到演武场而不在海后滩。

洋人在厦门的赛马活动,每年度举行一次,时间大都在公历的元旦前后,赛期3天。例如,1878年是12月24日至27日,1886年是1月11日至13日。参加1886年赛马的,有厦门协隆洋行的白兰多和哈定,德记洋行的布路士和丕罗,和记洋行的哈利士,旗昌洋行的茶师贾土地,还有在厦门当医生的麦担,以及来自香港的骑师专披兰等。按惯例,赛马期间都具柬邀请各国驻厦领事,海关税务司和厦门文武官绅参观。

1894年,洋人在中国的赛马史上出现了两位重要人物:怀特和马歇尔,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怀特1926年到1929年间任皇家香港赛马会第三任主席,该会成立于1884年,至今仍然存在。1894年1月,他带着赛马“萧尼”(Shawnee)参加了厦门赛马会。那次的赛马会角逐激烈,还有不少来自福州、汕头和台湾的马主、骑士参加。怀特的另一匹屡战屡胜的赛马是“维廉”(Villiam),1896年在厦门所向披靡,囊括了所有冠军。1897年洋人赛马期间,应邀参观赛马的厦门官员不知何故只头一天出席,第二、三天全都缺席。那些年是厦门赛马如日中天的黄金时期,当时厦门有两座马厩,随时可以接受外来的挑战。

1904年1月7日洋人赛马时,发生印度籍巡捕与观众冲突的不愉快事件。后经兴泉永道道宪延年派兵弹压,事态始告平息。之后,洋人又于1月21日补行赛马一天。不过,不用巡捕而改以清兵维持秩序。有关这次赛马的骚乱,20世纪60年代初,厦门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曾从厦门海关秘书课致海关总署公函(厦关档案列第3594号)摘抄厦门海关向海关总暑的报告,了解事态的部分过程。抗战前厦门图书馆馆长余少文先生,也曾写过一篇《清末跑马场事件》的文章。

洋人热衷的赛马,曾引起了一些中国官员的共鸣。1907年的“道台杯”赛冠军出炉后,当时的道台聂元龙甚至坚持再加赛一场,最后又设了一场“补充杯”。但是,从此以后,厦门的洋人赛马就慢慢消失了。  据1907年1月18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报道:“闻赛马会今年为止境,明年则无有也。查其故,盖为赛马会公费,系每年从五行茶船人口抽收,计茶一箱,抽银一分,全年所抽以数干计。积至一年,乃于新年赛马时,取以作公费之开销。迩来茶船少入口,此项抽费逐渐稀微,至昨年已几乎不及其半。今年之赛马,实竭力凑足而成,若明年则更难支持” “厦门洋商自茶业改归淡水出口以后,赛马之会,自是停止”。

然而时隔三年,1910年7月24日-25日,厦门又再重现洋人赛马大会,只是会期减少一天,参赛的马也大不如前。此后,没见到有洋人在厦门赛马的记录。P2-4

后记

为迎接将于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政协厦门市委员会文史学宣委要求厦门文史丛书编委会组织编写的《厦门体育巨星》这么一本书。经与厦门市体育局联系,得到体育局郑志军同志提供的一份历年在全国与国际赛场上荣获冠军的厦门运动员的名单,于是开始组稿。

遗憾的是,由于受资料的制约,作者交稿时间一拖再拖,而且篇幅与成书的要求有相当距离。编委会同志十分理解,体现厦门体坛丰硕成果的这么一本书;肯定要编好而又非及时出版不行。在市政协领导的关注下,编委会对原计划作了调整,改书名为《厦门体坛百年》,拟了一些小专题,多方组织人力,快马加鞭进行工作,终因时间匆促,有些约稿未能按时送来。为此,编委会决定从《厦门文史资料》和同安、集美、鼓浪屿文史资料精选与厦门体坛相关的几篇旧作,以及刊载于报上的几篇作品,略作处理收入本书,充实篇幅。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厦门日报》、《厦门晚报》体育版的编辑、记者、摄影记者的支持;厦门大学出版社编辑部和鼎盛时代设计公司的同志们为本书的出版付出辛勤的劳动,谨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最后,还要说一说的是,限于水平和资料,本书难免会有缺憾和错误,期待读者的不吝指教、改正。

编者

2008.6.10

目录

序言

前言

体坛旧事

 追寻轰动厦门的赛事

 华侨与厦门体育运动,

 厦门与台湾的体育交往

 “美人鱼”现身厦门

 万人空巷争看“美人鱼”

 体坛话今昔——集美学校与厦门体育运动

 三十年代集美学校女子篮球队

 英华足球史话

老帅名将

 中国近代体育的先驱——马约翰

 陈掌谔访问记

 厦门体坛前辈

 集美体坛两巨星

 破全国纪录的新闻报道

 国际泳坛名将傅翠美

 女自行车运动员洪淑彬

新中国厦门体坛名将剪影

 厦门籍排坛名宿戴廷斌

 赤脚破马拉松纪录的王大廉

 终生不解体育缘——李溪温

 古老小镇培育出两位象棋大师

 世界体育冠军

 亚洲田径史上第一高人倪志钦

 乒乓球世界冠军郭跃华

 世界羽坛名将林江利

 创造神话的羽毛球冠军栾劲

 跳高女帅郑达真

 世界羽坛女双之王林瑛

 女子双人全能世界冠军梁海琼

 三届残奥会男子跳高冠军侯斌

 航海模型世界冠军曾国升

 “大力士”王国华

 羽坛新星曾雅琼

 女篮国手陈鹭芸

 奥运羽球冠军吉新鹏

 国家男排主力苏学辉

 羽坛精英郭振东

 蹦床世锦赛冠军叶帅

 世界帆船运动冠军陈秋斌

百年大事

大事记

后记

序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古往今来,人们总是由衷地赞美春天。因为她充满生机和憧憬,带来的不仅仅是播种的怡悦,还常常伴随着收获的希冀。

在万木复苏、百花盛开、姹紫嫣红、春回大地的日子里,参加厦门市政协十一届一次全会的全体新老政协委员,就是怀着一种播种与收获交织、怡悦与希冀并行的激情,迎来了2007年新春的第一份礼物。根据本届市政协主席会议的研究决定,由厦门市政协与我市文史工作者合作共同推出的《厦门文史丛书》“第一方阵”——《厦门名人故居》、《厦门电影百年》、《厦门史地丛谈》、《厦门音乐名家》等四种政协文史资料读物终于如期与大家见面了!

这无论在厦门政协文史资料发展历史上、还是在我市先进文化建设进程中,都是可圈可点、很有意义的一件喜事。为此,我首先代表厦门市政协,向直接、间接参与这套“丛书”的组织、策划、编撰、编辑、出版和宣传工作而付出辛勤劳动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及工作人员,向为此提供宝贵支持的社会各界和热心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新春佳节最美好的祝愿!

众所周知,文史资料历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因为通过它,人们不仅可以自由地超越时空,便捷可靠地了解到一个区域(通常是一个城市)古往今来的进步发展情况,真实形象地感受到这里丰富多彩的文化历史现象,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审美情趣,而且还可以发现许多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的吉光片羽,并从中汲取激励自己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养分和力量。

通过文史资料,我们知道:厦门这块热土有着丰富而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迄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厦门岛上就有早期人类生活的遗迹。大概一千二三百年前的唐代中叶,中原汉族就辗转迁徙前来厦门,在岛上拓荒垦殖、繁衍生息。宋元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在厦门驻军设防。明朝初年,为了防御倭寇侵犯,在厦门设置永宁卫中、左二所,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又在此兴建城堡,命名厦门城。从此,“厦门”的名字正式出现在祖国的版图上,并随着城市的进步发展、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而逐渐蜚声海内外。今天的厦门,早巳不是当年偏僻荒凉的海岛小渔村,而是国内外出名的经济特区、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

通过文史资料,我们还知道:干百年来,依托厦门这方独特的历史舞台,勤劳勇敢、聪明善良的厦门人民,在改造自然与社会、追求进步与发展、争取生存与自由、向往幸福与独立的伟大进程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赞歌,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同时也涌现了一批批彪炳青史的俊彦。如以厦门为基地,在当地子弟兵的支持下,民族英雄郑成功完成了跨海东征、收复台湾的辉煌壮举;在其前后,有发明创造“水运仪象台”,被誉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科学家之一”的苏颂;有忠勇爱民、抗击外敌,不惜以死殉国的抗英爱国将领陈化成;有爱国爱乡、倾资办学,不愧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著名侨领陈嘉庚;有国家领导人方毅、叶飞,一代名医林巧稚、著名科学家卢嘉锡等等。他们的传奇人生、奋斗业绩所折射出的革命传统、斗争精神、民族气节、高尚情操和优秀秉性,经过后人总结升华并赋予时代精神,已成为厦门人民弥足珍惜、继承光大的精神财富,正激励着一代代的厦门儿女为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春风化雨,任重道远。通过文史资料,我们更是知道: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我们的家乡厦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历史性巨变,不仅体现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社会进步等方面,还突出表现在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精神面貌、文明素质等方面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追根溯源,可以明志兴业。利用人民政协社会联系面广、专业人才荟萃、智力资源集中的优势,通过编撰出版地方文史资料,充分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团结、育人、存史、资政”的功能,这本身就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值此四种文史资料的诞生象征“丛书”的滥觞起,在充分肯定厦门发生的历史巨变而倍感自豪的同时,我们要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视察福建、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纪念厦门经济特区2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致力于厦门经济特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从加强特区先进文化建设的高度,进一步加强政协文史工作,充分发挥政协文史资料的功能,以《厦门文史丛书》的启动为契机,严肃认真、兢兢业业地继续做好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以不负时代的重托。

我相信,有我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的重视参与,有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有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特别是有一支经受考验锻炼、与海内外各界联系广泛、治学严谨的地方文史专家队伍,只要我们认准目标、锲而不舍,与气势如虹的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相称,与方兴未艾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呼应,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事业,我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一定会取得长足进步,推出更多精品,发挥更大的作用!

城市历史文化,从来是反映城市前进发展中经验与教训的真实记录,是人们在改造自然与社会、创造“三个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所留下的重要印记、所提炼的不朽灵魂。以履行政协职能为宗旨,以政协编辑出版的地方文史资料为载体,通过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录、反映一座城市(或者相关的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自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科学发展服务,为构建和谐文化、和谐社会服务,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这正是政协文史工作及其相关的文史资料的长处和作用,也是它区别于一般地方文史资料最重要的特色和优势。

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和共识,在厦门市政协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倾力支持下,市政协文史和学>-j宣传委员会认真总结近年来编纂出版地方政协文史资料的成功经验,在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我市有关社会机构和各界人士的帮助下,组织了我市一批有眼光、有经验、有热情、有学识的地方文史专家和专业工作者,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论证,决定与国家“十一五’’计划同步,从2006年起,采取“量力而行、每年数册”的方针,利用数年时间,出齐一套大型地方历史文献《厦门文史丛书》。

编辑出版这套“丛书”的目的是,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在批判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努力挖掘、整理、利用厦门地方历史文化渊薮中有益、有用、健康、进步的或者具有借鉴、警示意义的文史资料,直接为现实服务:为地方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服务;为地方文史资料的大众普及和学术研究工作服务;为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团结、育人、存史、资政”的作用服务;为人民政协事业服务;为统一战线工作服务;为遍布海内外,通过寻根问祖,关心了解祖国和家乡过去、现在、将来的厦门籍乡亲服务;为主张两岸交流,反对“台独”阴谋、认同“一个中国”,心系祖国统一大业的炎黄子孙服务;为提高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文明修养,培养“四有”公民,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社会,推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新目标提供方向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服务。

编辑出版这套“丛书”的方针是,不求全责备、面面俱到,只求真实准确、形象生动。即经过文史专家的爬梳剔抉、斟酌考证,尽量选取第一手的“原生态”史料,从本市及其邻近相关区域中所传承积淀下来的文化历史切入,以厦门市为重心、适当延伸至闽南地区,以近现代为主、当代为辅,以厦门城市发展进程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人物事件为对象,通过“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标本兼顾、源流并述”的方式,尽可能采取可读性强的写法、并辅之于可以说明问题的历史照片或画面,进行客观而传神的艺术再现。  我在本文的开头特别提到,春天是充满希望与憧憬的时节。反复揣摩案头上还散发着阵阵醉人的油墨芳香近日问世的四种政协文史资料读物,欣喜之余,我想到,虽然这仅仅只是成功的开篇,今后几年里厦门政协文史工作要取得预期的成果,顺利出齐《厦门文史丛书》全部读物的任务还相当繁重,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政协“团结、民主”的主题,相信和依靠大家的智慧力量,始终秉持春天一样的热情与锐气,始终把希望和憧憬作为自己前进的目标、动力,一如既往地追求奋斗,我们的事业将永远充满阳光、和谐!

是为序。

陈修晟

(作者系厦门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2007年2月28日

内容推荐

乒乓球世界冠军郭跃华、世界羽坛名将林江利、创造神话的羽毛球冠军栾劲、跳高女帅郑达真、世界羽坛女双之王林瑛、女子双人全能世界冠军梁海琼、三届残奥会男子跳高冠军侯斌、航海模型世界冠军曾国升、“大力士”王国华、羽坛新星曾雅琼、女篮国手陈鹭芸……本书向你讲述厦门体育人的故事。

编辑推荐

厦门体育人才辈出,20世纪20至30年代就涌现出一批体育名将,如连续获得3届全运会高栏冠军的全国高栏纪录保持者林绍洲;400米跑全国纪录创造者戴淑国;远东跳高冠军余怀安;破全国女子铁饼纪录的陈荣棠;连续3届取得全运会50米、100米自由泳冠军的陈振兴;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闻名东南亚的华侨体育家陈掌谔,也是从厦门走上世界体坛的。

进入21世纪,厦门的体育运动欣欣向荣,2001年,在全国体育赛事中,获得金牌28枚,银牌22枚,铜牌19枚。

本书是一半关于讲述厦门体育人的专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