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古马的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古马
出版社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分量很重的诗集,涵括了作者古马近些年来所有诗作的精品,都有着恒定的水准和可圈可点之处。其中一些出色的篇什,代表了中国新诗的探求中在某一向度上他所达到的高度,令人欣喜。

古马的诗歌吸收了民歌谣曲的营养,既有对古板的形式的突破,又得到了其特有的精髓与神韵,是一种化入心灵之后的再创造。读他的诗,能让我们想起国风、信天游、爬山歌、花儿,以及西藏民歌的意味,但又是地道的新诗。古朴、率真、火辣辣的情感,语言的鲜活、通透,随意不拘,赤裸、大胆、诚挚,时时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给人以新奇、意外和心灵的撞击。

内容推荐

  诗人古马,原名蔡强,纯正的甘肃人。著有诗集《胭脂牛角》《西风古马》《古马的诗》等。生于凉州的古马最大化地汲取了西部给他的艺术灵感,将中国古典诗词、民歌谣曲的神韵与西方现代诗的元素融于一体,营造出独特的“西风古马”的诗境。本书为其近些年所有精品诗作的汇总。

目录

红灯照墨(2003—2007)

 幻象

 秋日私语

 群星

 夜雨

 片断:清朝的一个午后

 痛苦

 归宿

 古渡落日

 西凉短歌

 生羊皮之歌

 她们从森林中走来

 大麦黄了

 在俄博

 山丹的天空下

 你知道

 给你

 来临

 夜曲

 春天

 失眠

 词语

 恐惧的梦

 西凉谣辞

 雨季

 古树

 林间雨景

 马头琴

 鲜桃

 暮

 出神

 长调

 轻歌

 两匹马的山谷

 吹箫者

 牧场

 雪水流淌的葡萄沟

 冬夜

 大洼县红海滩听鹤唳

 杏树屯的傍晚

 沈阳之夜

 雪乡

 青海

 浪子

 对不起

 车轮

 土风:三个时刻

 1965年10月

 告别

 夏天

 途中的秘密

 美目

 赐予

 白昼

 月光俳句

 夜景

 寺庙

 眺望

 身体

 雨

 月如钩

 暮色

 焉支山遇雨

 在甘州茶楼听《汉宫秋月》

 薄暮杂句

 一位老人的话

 马蹄寺

 荒唐的故事

 雪夜

 海南

 玉门关小立

 临河品茶得句

 暮春的寺

 古城塔尔湾之陶

 夜宿南昌

 黄鹤楼

 在庐山:给陶渊明

 巴丹吉林:洒杯或银子的烛台

 古城谣

 长沙

 金星

 皮影

 白纸

 放下

 梦醒时分

 在山中

 2006年10月12日,在苏州河上

 净寺深秋的夜晚

 苏小小墓

 位置

 夜深沉

 相见欢

 镜子

 阿弥嘎卓雪峰

 黎明

西风古马(1996—2002)

 青海的草

 黄昏,听远处传来打铁的声音

 祷告

 寄自丝绸之路某个古代驿站的八封私信

 柴

 青麦掩映

 向西

 雪水歌(组诗)

 归来

 春秋

 蒙古马

 草原之夜

 小陶罐里的七朵花

 南风:献给田野的鲜花

 我梦见我给你送去葡萄和玉米

 昼·夜

 雪山短句

 西藏之灯

 秘密的时辰

 罗布林卡的落叶

 情歌

 流水·石头

 雪山标题下

 露宿草原

 借着星光回家的牧人

 西宁组歌

 倒淌河小镇

 香日德

 格尔木第一至第五行诗

 把青海湖的祝福送给你

 两个来自雪山的意象

 光和影的剪辑:大地湾遗址

 大雨

 水边短语

 白杨树

 我捡到一枚汉代五铢钱

 在烽火墩上眺望远方

 西行·有所思

 苜蓿

 西安

 花园的墙

 记亿

 轶事

 最后的春天

 土地的四则运算

 恢复

 童年的树

 黎明前扫街的人

 车棚

 下霜的夜晚

 篝火之歌

 挖土

 鹞子

 说给石雕菩萨的话

 油灯

 悲秋

 等待一个人送来树苗

 忘记

 破冰

 铁匠铺之歌

 幽燕歌(之二)

 冻土

 数一数

 紧抱一枚松果

 凉州野调

 草正变黄

 像一根刺

 西凉月光小曲

 残缺的诗篇

 诞生

试读章节

幻象

积雪覆盖的岩石间

明月,幻化成蓬松而清新的

天山雪莲

东一朵,西一朵

在清夜逡巡的雄性雪豹眼里

别有一朵,簌簌而动

像宽衣解带的女人

那热血窜动的豹子犹疑不前

一棵孤单的松树

在它身后

在它身后

投落雪地的树影

已然又斜又长,仿佛一条接人来去的小路

若是你来,你在何处

若是我去,我即通过豹的眼睛

看见你——

明月雪莲

赤裸着,走进我心里

秋日私语

背着弓走在衰草连天的草原上

我长久地沉默着

一群噗噜噜飞过的野鸽子

它们的眼睛,我相信是远远的

三两座灵塔中的舍利

我相信怀孕的野兔会突然把直线跑成折线

在我尚未抽弓之际早已蹿到云朵后面

天黑下来以后

我会把因秋霜而受潮的微微弯曲的箭杆

在篝火边细心烤直

我还相信

黑夜会在附近的灌木丛中注视我

像一个过于肥胖的野兽

微微喘着粗气

群星

在它们中间不会出现

我熟悉的某个人的雪

和身上的气息

田野上的白杨

寂寞变成爱的化身

需要光速和风速

一对孪生姊妹倾心照顾吗

放弃沉思

随头顶

一颗离开集体的流星  趋向更加庞大的空虚和落寞当中

那里,事物未知的幽暗中

一只可能的拴马桩

霜和白银的

静静闪耀

终归,我能换乘上识途的马儿

我能在群星之外找见她

夜雨

——纪念1997年3月8日去世的祖母

荆棘是冰凉的

头戴紫荆冠的亡魂

带来野径上的黑云

和隔年的蘑菇

三十七口井的村庄

一座白杨树环绕的庭院里

西红柿和茄子在暗中

竞相生长

堂屋的灯光

夜里深坐的亲人们

还在说着远行的人吗

回来了

终于回来了

那怯生生的亡魂

悄悄推开院门的手

突然被一道闪电

镀上耀眼的白银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回到人间的

只是一场情义

润物细无声的雨水

汇合那倾泻的灯光

慢慢地流吧

从不同方向流进

这庭院里熟悉的菜地

片断:清朝的一个午后

江南的烟雨里

小白菜翠袖薄衫

美女出贫家

茅屋和碧玉

碧螺春宜用粗瓷大碗

喝茶的善于清谈

只是不披头散发

在茶楼里的人发辫油光或者干巴巴

比魏晋时人拘谨  三

官道上

马蹄和银子

槐树正绿

知了正欢

谁能把大清的山川风物

装进一个精巧的鼻烟壶中

北方古城。一座朱门半掩的宅院里

送茶的丫鬟抬高脚步

把一株海棠的轻

移进书房的梦中

那海棠之红

痨病的颜色

痛苦

我的土地穿着一只犁铧的鞋子

我的三月是少年在上学的路上踢着土块和石子

我的快乐是无知的迎春花,我的青春是浪费和盲目

我的才艺是折磨我内心的田鼠

它一点点吃掉我的欲望

——那些被热血煮熟的麦种

哦,我的收获只是懊悔的燕麦

——闭着细小眼睛的干瘪的燕麦

但愿痛苦的婴儿已经夭折

但愿我还是尚未出生的父亲

归宿

马首向何处,夕阳万千峰。

——[唐]权德舆

星月是光芒的巢穴

尘土是鸟翅的归宿

三两朵散淡的云

构成的晚景

是我的,高低都是我的

投射在

大地上的云影

你可以当作盛水的兽皮囊

——是我留下的

里面有一口

或许仅剩一滴水了

但对于路过的死神

这就够了

古渡落日

篝火如鞋,柳丝提着鱼儿  篝火如歌,唱着去会情人

篝火如我,腮边涂满胭脂

篝火如灭,灭了生死你我

咦,灭了,长歌短棹漫说

两只乌鸦

在树上观潮

黄河瑟瑟的波浪

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桌布

夕阳的铜盘空空如也

那亮锃锃的空盘子

乌鸦亲密的背影

恰似两枚落到人间的

爱的水果

充满变数

巴颜喀拉的雪

雪山女神的银梳子

只梳过黑夜的头发

从青海来的羊皮筏子

只运载

香日德的羊毛德令哈的盐

今夜的古渡

只亮我的灯

只想我的人

羊毛湿了

啊,羊毛和胡须一同湿了之前

我要投放

一颗落日七粒井盐

我要减轻些筏子的重量

把对你的念想

托付给逆流而上的黄河鲤鱼

它们要游回源头

回到女神的祭坛

它们个个因此都快要瘦成一根刺了

渡口的芦苇

请记住那泅渡到尽头的人最后回望的眼神

请藏好落日最后一滴哀怨的蜜

芦花飞白,芦花如孝

顺风又顺水的芦苇

戛然惊起于苍茫中的白鸟

恍惚寡妇的新月

恍惚麻鞋踏上一条青石大道

我突然想到一面驼皮鼓了

被腥涩的河风潮湿,鼓声滞重难起

即使擂鼓的壮士手腕酸了头发变成白色的浪花

即使边塞的黄沙如亡魂暗中等待着进军的密令

一面驼皮鼓……总之,如果我们捕捉到了什么  ——那只是它声音的泡沫,那只是蟋蟀的叫声

随太阳西沉的驼皮鼓

是浴血的驼皮鼓

古渡口

一根水泥电线杆

替代了霍去病立马横槊的形象

替我遥遥目送——

啊驼皮鼓

P1-15

序言

孤独的探求者

韩作荣

认识古马已15年了。那是在天水诗会上,麦积山石窟的脚下。当时只记得他叫蔡强,一个不显山露水的写作者。他的诗,当时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古马引起我的关注。是近些年的事情。从2000年起,我为中国作协创研部编选年度诗歌精选,发现他的诗已从诸多的写作者中跃了上来。读后总能给人留下一点儿新鲜的东西。这已颇为不易。因而历时七年,每年都能选出他的精粹之作入集。在为鲁迅文学院高级研修班讲课的时候,我也曾摘引过他的诗。我与他并无深交,甚至没说过话,实在是他的作品打动了我。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马的写作渐近成熟,目前已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诗人,并开拓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他选择了一条艰难的、最容易流俗的创作途径,即将中国古典诗词、民歌谣曲的神韵与西方现代诗的元素融于一体,营造出独特的“西风古马”的诗境,这在西部、在中国,很难再找出第二个人来。

就中国的诗歌而言,说新诗的发端是受域外诗的影响,这是事实,有其道理。可我认为,新诗也是中国诗歌谱系的继承与延续,不是没有脐带的舶来品。诗境界的创造、短小篇幅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意象的鲜明、想象力、抒情与写实、浪漫与象征,新诗与旧诗并没有质的区别。只是语言由文言变成了白话,形式由五言、七言变为句子与段落长短不拘的自由体,或是新的半格律体。然而,这些变化也仅就古体诗而言。句式的变化,宋词已经近于新诗。明清民歌,以及源远流长的民间歌谣,是比文人的新诗更早的白话诗。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新诗的来源也始于民间歌谣,语言也同时受到白话文的影响。说这些,我是想说明古马诗的根源。是被忽略或遗忘的新诗传统的一部分。

中国新诗的发展,曾有过“大跃进”式的新民歌尝试期,多为七字句的豆腐块体,但多不成功。用毛泽东对《红旗歌谣》品评的话说:“还是旧民歌好。”或许这种被大话、空话笼罩的新民歌的失败,让这种尝试走向绝路,新诗的写作者均另辟蹊径,走向对域外诗的尊崇和膜拜,而在这种状态之下,敢于在一片废墟间另起炉灶,只身在另一种传统问披坚执锐。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与胆识。古马就是一位孤独的探求者,并在写作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古马对民歌谣曲营养的吸收,既有对古板的形式的突破,又得到了其特有的精髓与神韵,是一种化入心灵之后的再创造。读他的诗,能让我们想起国风、信天游、爬山歌、花儿,以及西藏民歌的意味,但又是地道的新诗。古朴、率真、火辣辣的情感,语言的鲜活、通透,随意不拘,赤裸、大胆、诚挚,时时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给人以新奇、意外和心灵的撞击。

如这样的句子——

柳条儿摇摇/狸猫在叫

柳条儿软软/思念绵绵

柳条儿如铁/情不该绝

似乎是“兴”,但柳条不同的形态和感觉,又和不同的心绪相融。

韭叶宽的路咋走哩

韭叶细的腰没揽过

新鲜的比喻,一个“好细腰”的浪子的情怀呼之欲出。

水流来的祁连雪

哎呀,我心发慌

单纯、真挚,情感自然的流露,浅白却深入内心。  七死八活的羊羔

九死一生的娘

西宁以北

山冈连着山冈

简洁却丰富,语句平易,却有着巨大的概括力。

狐狸的半个身子钻进一只瓜里的时候

獾猪在干什么呢

我在乌兰的毡房外面咳嗽了两声的时候

月亮打着手电

又跟我在沙窝子里瞎转什么呢

似乎是新诗的形式,本质却是民歌的神韵。

这样的诗很多,我不一一摘引了。这些看似简单的诗,写好比复杂的诗更不容易,对读者却更有亲合力。

在古马浑洒自如的自己的写作方式中,古诗词的浸润。以及西方象征诗的滋养也是显而易见的。

落雪落雪/求偶于野

雌鸽咕咕/关河明灭

水碧沙明/草木惊心

这样的四字句,从形到质,都让我们想到《诗经》等古诗词的意蕴。而“翻阅经卷的手指/苍白、瘦削/带着梨树落花时的轻寒”,“九万里风声倒无半点杀气”等诗句,在意象和氛围的创造中亦近于古典。

而如下的诗行——“一只觅食的灰鼠/像突然的楔子打进谈话之间/寂静,没有空隙”,让人想到生命的物化,以及紧张挤压中的寂静,既是想象,也是错觉生成的触觉、听觉与视觉的挪移。这是西方象征诗的技艺,运用得纯熟且恰切。“你的哀伤/深藏/爱情的毒和蜜”;“那夹杂着方言和神示的风/瞬间把我吹远/吹回狭窄的生活”;“草虫叫/短促的叫声/拉我回来”;“雪乡多么好啊/好得新鲜、忧伤/好得像一切都才刚刚开始”……这样的诗句,如果用虚与实结合来解释,则过于浅薄了,这是鲜活的生命状态,是对生活深入的理解、发现和洞察。也是心灵与情境交融的精微的呈现。有民歌的鲜活、通透的内质,也有西方诗的重细节、述说与体验的经验表达,已形成了独立与自主写作的成熟的状态与表现方式。

古马的诗,多为大西北的语境所生成。他的诗是雄性的,他是雪豹、猎手,通过豹的眼睛去看世界,具有强烈的占有欲与攻击性;同时又是策马仗剑、醉酒长歌、浪迹西域的游子,有着古代文人的气质和性格。他爱大漠孤烟,在他的笔下,松树是孤单的。群星中的一颗星是孤单的,慨叹“天气转寒,马蹄变硬”,“我长期在自己的心灵外面过夜”:他爱细腰的美女,如脱缰的野马,在霜雪和粗砺的荒漠中驰骋,在丰美的水草间却有着铁骨柔情。他祈求牧羊女,“剪一片火/施舍给流浪异乡/经过她睡梦和羊群的人”:他的脑、袋中总有一盏灯亮着,失眠之夜,“那个离开我的人/甚至带走了我所渴望的一点黑暗”,在绝望的爱中,他感觉“晚风刮走我的血肉/我形销骨立”。而“鹰是黑色的灯,照亮灵魂”……

从他的诗中,出现较多的是银子、马、梨树、蟋蟀、蚂蚁、蜂儿、酒、石头、河水等词语,这些大西北独特环境中的大背景和小意象,体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与细微事物的关注和敏感。银子的色泽、梨花、河水,蕴含的是一种阴柔,而微小展现的则是精细,让我们看到阳刚之外的古马“裹着野花远行”,其内心亦有一种温软柔弱的气质。

在古马井喷般向上状态的写作中,我颇为欣赏他对日常生活与易感的心绪浑然一体的诗性把握。譬如《失眠》《等待一个人送来树苗》《在烽火墩上眺望远方》《大雨》《身体》《青海的草》《恐惧的梦》等诸多篇章,都是言人所未言的佳作。读他的近作,则让我感到他的诗越来越纯粹,语言如水晶般透明,单纯却不失之于浅薄,平易中却能见深度,貌似直白却有意味。他不是那种挥霍青春型的才气横溢的外向的诗人。而是精细、敏锐、恰到好处地打造自己诗行纯银链环的创造者。他的诗没有繁复的意象,泥沙俱下的激情的倾泻,却如醇酒,在水的形态中却有火的内涵,让我们领略,艺术的本质有时并不是摹写实在的什么,而是创造无形的什么。

总的看来,《古马的诗》是一部分量很重的诗集,涵括了他近些年所有诗作的精品,都有着恒定的水准和可圈可点之处。其中一些出色的篇什,代表了中国新诗的探求中在某一向度上他所达到的高度,令人欣喜。作为诗友,在他近作的选集即将出版之际,匆忙写此短文为贺。

古马这位已引起诗坛诸多关注的诗人。我相信他会写得越来越好。

2007年3月25日

写于北京潘家园寓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