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史称明太祖。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身微贱的皇帝,也是一个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活泼的文笔,将朱元璋从农民起义的领袖到封建帝王的一生作了全面阐述。作者试图通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使读者领悟一个历史人物的升降沉浮,并了解有明一代初期的历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朱元璋传/人民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吴晗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史称明太祖。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身微贱的皇帝,也是一个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活泼的文笔,将朱元璋从农民起义的领袖到封建帝王的一生作了全面阐述。作者试图通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使读者领悟一个历史人物的升降沉浮,并了解有明一代初期的历史。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活泼的文笔,将朱元璋从农民起义的领袖到封建帝王的一生做了全面阐述。作者试图通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使读者领悟一个历史人物的升降沉浮,并了解有明一代初期的历史。 本书是关于朱元璋传记中影响最大的一部,经过作者四次的修改最终成此书,文笔生动形象,而又不乏翔实的史料依据,对朱元璋从一名农民起义领袖当上君主的历程进行了讲述,对于研究明史以及对朱元璋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目录 自序 朱元璋年表 第一章 流浪青年 一、小行童 二、游方佾 三、紅軍起义 第二章 紅軍大帅 一、九夫长 二、小軍官 三、大元帅 第三章 从吳国公到吳王 一、鄱阳湖决战 二、取东吳 三、南征北伐 第四章 开国皇帝 一、国号大明 二、統一南北和对外对內政策 三、建都和北边防御 四、中央集权的加强 第五章 政权的支柱 一、地主、官僚和人民的义务 二、常备軍和特务网 第六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二、棉花的普憑种植和工商业 第七章 統治阶級的內部矛盾 一、胡藍党案 二、空印案和郭桓案 三、文字獄 第八章 家庭生活 一、多妻多子孙 二、思想和生活 三、辛勤的一生 试读章节 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一三四四年,元順帝妥懼帖木儿在位的第十二年)的上半年,淮河流域的人民遭受了严重的灾难,旱灾,蝗灾,还加上瘟疫。 好几个月沒見过雨了,禾苗被晒得干癟枯黄,田地裂成一条条龟縫,眼見得收成沒有指望了,誰也想不出办法。到处在祈神求雨,祝告龙王爷显神通,老年人穿着白麻布短衫,光着头,跪在太阳地恭恭敬敬向龙王爷磕头許願孩子們脑瓜上戴着枯柳枝圈在庙里躥出躥进,鎖吶、鑼鼓吹打得震天价响,和尚們个个眉开眼笑。一連求了多少天,还是热刺刺的大太阳,連一絲儿烏云也沒影子。农民們正像在热鍋上螞蟻轉时,又来了漫天逼野的蝗虫,把穗上稀稀的几顆粟粒也吃得一千二净。地方上有年紀的人都是愁眉苫脸,唉声叹气,說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沒見过这样年景,这日子沒法过了! 地方官府呢?除了会向老百姓勒詐錢財,关老百姓坐班房,打板子追比欠的錢粮以外,誰还管你天晴还是天阴! 不料禍不单行,鬧了天灾,又閙起瘟疫来了。濠州(今安徽凤阳)鍾离太平乡的人,接二連三地病倒。人們已經吃了好些日子草根树皮了,一得病就挺不住,开头只觉得渾身无力气,发高热,接着便上吐下泻,不过两三天就断了气。起初人們还不十分理会,到了一个村子一天死去十几、几十个人,家家戶戶死人,天天死人的时候,才明白这是閙瘟病,不由得着慌起来,不管“在数的难逃”的老話,还是逃命要紧,各村庄的人携儿带女,像螞蟻搬家似的投奔远处亲戚朋友家去了。不上十天工夫,太平多数得出的十几个村子,閙得人烟寥落,鸡犬声稀,显出一片凄凉黯淡的景象。 孤庄村朱五四一大家人,不到半个月时光,死了三口。朱五四老爹六十四岁了,四月初六故去,初九大儿子重四也死了,到二十二那一天五四的老伴陈二娘又死了。五四的二儿子重六和小儿子元璋(原名重八,后名兴宗)眼看着大人一个个死去,請不起郎,也抓不起药,只急得相对痛哭。尤其为难的是家里停了几口尸,手头沒有一貫鈔,一錢銀子,买不了棺木,老放着总不是归結,无論如何总得先找块地埋下才是。可是地呢?自己連一巴掌大的也沒有。想来想去,只好去哀求田主刘德,想来作了几年的主客,从未欠过租,落过不是,到了达步田地,总該施舍施舍吧,誰知不但不答应,反而挨了一頓臭駡。正沒計較处,邻居刘大秀,娄大娘老两口走上門来,埋怨元璋兄弟,怎么不找刘大伯,倒去找別人,白討沒趣,原来刘大秀的小儿子常在一起玩耍,是好朋友,适才也在刘德家,看了元璋兄弟哭哭啼啼,心里十分难过,回家告訴爹媽,刘大秀和朱五四紧邻相住,同在一个社,又和五四年紀差不多,合得来,經常說个閑話儿。因此,刘英一.說,两老一合計,就来找五垦兄弟了。当下亘堡两兄弟磕头謝过了,算是葬地有了着落。但是,衣衾呢,棺材呢,还是沒办法,再也无处去求人,只好将就,把几件破衣衫包裹了,抬到刘家地上安葬。两兄弟一面抬,一面哭,好容易抬到山坡下,突然間风雨交加,雷轰电閃,整个天像塌下来似的,两兄弟躲在树下发抖。約够一頓飯时,雨过天晴,到山坡下一看,大吃一惊,尸首不見了,原来山坡上松,一陣山洪把坡上的上冲塌了,恰好埋了尸首,厚厚的一个土饅头,俗話叫做“天葬”。三十五年后,朱元璋写皇陵碑时,还觉得伤心:“殯无棺槨,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觳浆!” 又吃了些日子草根树皮,邻居汪大娘娘儿俩看着他孤苦可怜,也不时招呼着吃一頓两頓,胡乱混了一陣。想想不是久計,只好挨村子找零活作,誰知大戶人家都已逃荒避瘟走了,貧民小戶自己都在挨餓,怎么屉得起人?一連奔波了好些天,到处碰壁。一天,从邻村找活回来,路过父母坟地,懶得回家了,蹲在坟边,沉思如何来打发日子,对付肚子。P1-4 序言 人民出版社是党的第一家出版机构,始创于1921年9月,重建于1950年12月,伴随着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巨变一路走来,成为新中国出版业的见证和缩影! “指示新潮底趋向,测定潮势底迟速”,这十四个大字就赫然写在人民出版社创设通告上,成为办社宗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版宗旨的表述也许有所不同,但宗旨的精髓却始终未变!无论是在传播马列、宣传真理方面,还是在繁荣学术、探索未来方面,人民版图书都秉承这一宗旨。几十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大批为世人所公认的精品力作。有的图书眼光犀利,独具卓识;有的图书取材宏富,考索赅博;有的图书大题小做,简明精悍。它们引领着当时的思想、理论、学术潮流,一版再版,不仅在当时享誉图书界,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影响。 为挖掘人民出版社蕴藏的丰富出版资源,在广泛征求相关专家学者和老一辈出版家意见的基础上,我社决定从历年出版的2万多种作品中(包括我社副牌东方出版社和曾作为我社副牌的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披沙拣金,精选出一批在当时产生过历史作用,在当下仍具思想性、原创性、学术性以及珍贵史料价值的优秀作品,汇聚成《人民文库》,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收藏需求,积累传承优秀文化。 《人民文库》第一批以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出版的图书为主.分为以下类别:(1)马克思主义理论,(2)中共党史及党史资料,(3)人文科学(包括撰著、译著),(4)人物,(5)文化。首批出版100余种,准备用两年时间出齐。此后,我们还将根据读者需求,精选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优秀作品陆续出版。 由于文库入选作品出版于不同年代,一方面为满足当代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阅读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将原来的繁体字、竖排本改为简体字、横排本;另一方面,为尽可能保留原书风貌,对于有些入选文库作品的版式、编排,姑仍其旧。这样做,也许有“偷懒”之嫌,但却是我们让读者在不影响阅读的情况下,体味优秀作品恒久价值的一片用心。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作为公益性出版单位,我们深知人民出版社在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为人民多出书、出好书所担当的社会责任。我们将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再创人民出版社的辉煌。 《人民文库》编委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