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语文丰富的表情
分类
作者 王玉强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语文是永无止境的,语文教学也是永无止境的。语文永远充满着神奇。本书是王玉强老师对语言研究的总结。课本的解读,教学的策划,生活的随记,阅读的感悟,本书可谓为我们敞开了一个语文的大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有感悟、有思想、有个性的语文教学研究者的身影。

内容推荐

语文是永无止境的,语文教学也是永无止境的。语文永远充满着神奇。但实践中我们往往将它庸俗化了,变成毫无生气的作业和练习,变成死记硬背的东西。本书意在表明:语文是丰富而灵动的,是充满情感的,也是最具人性化的,因为语文最贴近你的心灵。

目录

序一:一枝红杏俏枝头/方智范

序二:语文的变与不变/顾之川

第一辑 窗前谁种思想树

品味名家上课的神韵

磊磊涧中石

你是大海,你是诗

蒙田告诉我们

鲁迅望着我们

巴金掏出心来

言别人之不能言

谢冕:诗歌鉴赏贵在设问

朱自清:把事物掰开来看

梁衡:散文是给人背的

成龙:打好自己的市场

宁鸿彬:三个允许

有很多东西。我们没有在课堂上学会

教育的反思

澳洲的语文测试

郭沫若的成绩单

约翰·洛克的几句话

我疑故我在

美国考察小记

第二辑 其实海很宽,此岸连彼岸

亲昵来源于神圣

偶遇西藏五名学生

学生的札记本

黑板应是学生成长的舞台

爸爸,我也在过马路

人的心灵不曾完整诞生

对突发事件的处理

教学的新模式

发动式超市式教学

听一只手拍出的声音

第三辑 每一个人都是过客

日照一隅,也是国宝

做一支思想的芦苇

同在蓝天下

永和豆浆的启示

细节考验

从“忧郁了”说起

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

麦田的守望者

矛盾,也是一份美丽

失去与得到

差异与认同

大学生做修脚工及其他

第四辑 杏花树下杏花雨

冬天的扎龙

问人间情为何物?

设计,是一个奇迹

第一名的红飘带

重点就是重点

浅者深之,深者浅之

含泪的内疚

形象,是认知中最大的奇迹

深刻:悟出文字背后的思想

心灵的劳动能创造美丽

课堂的五精与五实

炼狱:把心交给学生

诗意的微笑

第五辑 漫步于啸林湖畔

与书为伴

与大自然为伴,无疆

心海拾零

我思故我在

有些事物是一把双刃剑

珍视话语权

平和的心境

境遇,是一种挑战

第六辑 要谈心请拿我当朋友

语文姓“语”

生活在别处

读是恩赐,读是魂

呼吸美文的芬芳

今天的你不同于昨天的你

“这一个”而非“那一个”

课堂的效率

境界的芬芳

叶片慢慢舒展的五个境界

小小的措施胜过善意的提醒

习惯从错题本开始

教育有开发人与窒息人的双重功能

开发与窒息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遗憾,是一笔财富

课堂就是要暴露学生的弱点

第七辑 把句号当成问号

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片常春藤叶

讨论,是富有诗意的成长

冷词与热词:古诗鉴赏的魂

以诗解诗

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说不妨作一点眉批、旁批与评点

文本是圆点

《项脊轩志》

《荷花淀》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兰亭集序》

《我不是个好儿子》

《念奴娇·赤壁怀古》

《最后的常春藤叶》

《烛之武退秦师》

《悼念乔治·桑》

《梦游天姥吟留别》

《兵车行》

《拿来主义》

《石钟山记》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

《都江堰》听课小札

《敬畏自然》教学的立足点

《沁园春·长沙》备课札记

《梦游天姥吟留别》备课札记

第八辑 慢慢走,欣赏啊

灵性:变形的艺术

钱梦龙作课《愚公移山》

宁鸿彬作课《分马》

宁鸿彬的变术

程翔作课《祝福》

程翔作课《梦游天姥吟留别》

翟小宁作课《念奴娇·赤壁怀古》

思想是圆的

郑成业作课《拿来主义》

王淑英作课《归去来兮辞》

盛蓉作课《荷花淀》

一堂平实又扎实的课《项脊轩志》

史建筑《再别康桥》课堂实录点评

《我不是个好儿子》的教学细节

第九辑 谁持彩练当空舞

教法与学法,是第一生产力

一枝一叶

有个办法,叫主动

加餐

自读自背两分钟

背写,一种好方法

晨读变晨练

语文快餐法

解读安丘的十个为什么

状元:语文学习的捷径

语音、字形

病句、标点

社科文与科技文阅读

古诗鉴赏

文言文

第十辑 阅读系列技巧

片言居要,把握主题

不疑处有疑

借助文本,推测理解

表达技巧的解读

归纳与整合

深入探究,创意解读

第十一辑 作文系列技巧

命题作文的审题

话题作文的审题

材料作文的审题

辩论作文的审题

论述文模式构思

散文模式构思

材料发散构思

开头的构思

结尾的构思

精彩描述段的写作

精彩排比段的写作

精彩比喻段的写作

精彩假设段的写作

精彩引言段的写作

学会辩证分析

第十二辑 一尾盛唐被你轻轻提起

让抒发真情实感的文章得高分

涅槃中的美丽

十个海子的复活

升格作文法

定海神针法

钟情一人法

以一当十法

多元解读法

细节深挖法

倒叙剥笋法

以情动人法

四字描述、排比议论法

诗意仿写法

作文十八妙招

第十三辑 下水作文,行胜于言

话题:豪放与婉约

材料: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题目:万物静观皆自得

话题:静

话题:平常心与敏感心

话题:借

材料:襟抱·学识·真诗

话题:适应与改变

话题:参与与旁观

话题:认识环境与改变环境

题目:情在不言中

材料:学与思

题目:说善

材料: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

题目:给  的一封回信

话题:底色

题目:从这里出发的旅途最远

话题:给自己的礼物

材料:城乡差距

材料:发现美丽与保护美丽

话题:对手

材料:行胜于言

第十四辑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凤头·猪肚·豹尾——感悟李白

天心月圆

慈悲的心

等待是一支响箭

境界是一轮月

责任是山

坦然如风

友情拥抱着你我

你是黑夜中的太阳

第十五辑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康河的回忆  

祥林嫂

乔治·桑

自由之声

热爱生命

走在不平静的思绪里

儿子与母亲

仁的旗帜

马克思

你是河神

文赤壁

梁思成与建筑的结

领袖与农民

夏威夷的海

好莱坞的金光大道

旧金山的雨

给名人画像

附录一:写给老朋友/程翔

附录二:阳光中的感受/翟小宁

后记

试读章节

1

蒙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者,1553年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他最初学习法律,在法院干了十三年。目睹某些法官滥用职权,于是他转向了写作,写出了《蒙田随笔集》。

从蒙田的随笔里,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荡而又爱憎分明的人,也是一位反叛的人。“我亲眼看到,很多判决比罪犯的罪行还要罪恶。”这是蒙田在法院当法官时的感受,于是他离开了法院。

2

“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是一个人懂得如何做自己的主人。”这是蒙田的话。

伟大的事就是做自己的主人,自己要独立做人,自己为自己做主,走自己的路。

3

蒙田说:“在我看来,即使最好的作家也常常犯错误。”

蒙田经常自省,他认为,人应当读懂自己。

他曾说:“从我身上可以找到所有矛盾。羞怯,蛮横;贞洁,淫荡;健谈,寡言;坚强,纤弱;聪明,愚鲁;暴戾,和蔼;撒谎,诚实;博学,无知;慷慨,吝啬又奢侈。所有这些,我都在自己身上或多或少地看到。”

可见,蒙田是一个自知的人,也是善于剖析自己的人。他把自己的优与劣和盘托出,这是需要胆量的。古人讲:“知耻近乎勇。”自己的耻有时是很难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总是有缺点的,贵在自觉,自察,自悟,自省啊!

孟德斯鸠说:“大多数作品中,我看到了写书的人;而在这本书中,我却看到了一个思想者。”真实地把心捧给读者,把心毫不掩饰地袒露出来,是需要勇气的。可见蒙田的《随笔集》做到了这一点。

于是,我想起了卢梭,他的《忏悔录》也是如此,真情荡荡,情愫依依,纪实式的文字中有自己很多忏悔的记述;巴金也是如此,《随想录》也展露了不少自己说错的话,做错的事。什么叫襟怀坦荡?这些伟人都做到了这一点。

所以蒙田说:“我宁愿以一种朴实、自然和平平常常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不作任何人为的努力,因为我描述的是我自己。我会很乐意把自己完整地赤裸裸地描绘出来。”

4

蒙田说:“撒谎是一种应该诅咒的恶习。”

毕达哥拉斯的善恶观认为,善是有限的和可定的,恶是无限的和不定的。说谎是一个可耻的缺点,是蔑视上帝和害怕人类的表现。

近来,人们在私下里交谈。问:说假话或不诚信是从何时开始的?

这话问得有点奇怪,古亦有之,近亦有之,今亦有之啊。古有赵高的指鹿为马的故事,明明是鹿却当面说谎。你想,鹿与马仅仅是形似而已吗?其相距甚远,而皇帝就喜欢这一套。近有文革,相互辱骂,信口雌黄者并不鲜见。今有假冒伪劣的制造商们,不也在说谎吗?

你到国外去,人家人人讲真话,鲜有说谎者。学生的义工情况,家长的义工情况,都是真实的记录。我想,诚实代替说谎应是国人的一个起码标准,这样方可立于世界文明的不败之林。

5

萨卢斯特曾说:“人人都是自己财富的创造者。”是说,人们应该是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财富的享受者。

塞涅卡又说:“生活在财富中的穷人最痛苦。”这里的“穷人”是指不劳而获的人,精神贫乏的人。表面是富人,而实际上是穷人。我们经常听到不少这样的消息,某某富翁跳楼自杀了,某某领导腰缠亿贯跑了以后又被遣送回国了等等。

是啊,没有财富,创造财富,应是一种幸福,因为财富是自己创造的,所以珍惜;如果这财富不是自己创造的,或继承财富之后不思进取不思发展与创新,躺在了财富之上,这又和“穷人”有什么两样呢?

君不见在低矮的房子里,简陋,单调,但里面有歌声;君不见三碗阳春面,那日本一家三口的节日聚餐吗?吃得多幸福啊!穷人也精神富有啊。

有时贫与富是相对而言的,但核心是你有无快乐的感觉,不少富豪的爱心捐资行动、慈善参与行动,也同样有快乐的心境,因为他看到了洋溢在别人脸上的快乐了,于是自己快乐在心。

6

蒙田说:“一支笔直的桨,在水中似乎是弯曲的。重要的是不但要看到事物,而且要有看待事物的方法。”

我曾看到过一幅漫画,一根木棒插到水中,水的上半部的木棒很直,而插到水中的木棒则在水纹的作用下弯曲了。于是青蛙在旁边说:“上面直,下面弯。”而实际上木棒在水上与水中都是直的,只不过因为水的作用下,蒙遮了你的眼睛,让你看错了。

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事物都摆在那里,你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不一样的:透过现象认真分析,方可认识事物的本质;不要被表象蒙蔽了你的双眼;不同的视角,结果是不同的。

有一年高考作文也采用了这种形式,引述了几句网络对话:

A: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洗染店老板,小女儿嫁给雨伞店老板。老太太天天为女儿忧虑:雨天,担心洗染店的衣服晾不干;晴天,生怕雨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后来,有一个聪明人开导她:“老太太好福气啊,雨天,小女儿生意兴隆;晴天,大女儿顾客盈门。您哪一天不快活啊!”B:妙极了!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C:快乐幸福是这样得来的么?D:阿Q!请以“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可见,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快乐也不一样。

7

蒙田说:“不管人扮演什么角色,总是在演自己。”蒙田还说:“生命本无好坏,是好是坏全在你自己。”

有人说,每一个人都是生活中的一个角色。你扮演什么角色呢?

苏格拉底,是一个快乐的人,甚至面对死亡,都显得从容不迫,神态自如,同平时相比毫无异样。吟唱,说教,同百姓友好相处,甚至还开开玩笑,为朋友的健康干杯。

西塞罗说,探究哲理就是为死亡作思想准备。因为心灵脱离了躯体,如同死亡一样。鲁迅说:“这孩子将来会死的。”还有位作家说:“人从一出生开始,就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是啊,生与死是相对的。有生便有死,有绿叶便有枯黄,由此岸就有彼岸,有黑发也必然有白发。这是自然之转轴。

蒙田说:“死亡能解除一切痛苦,为死亡犯愁何其愚蠢!”

8

蒙田说:“你活了一天,就看到了一切。一天那就等于所有的天。不会再有别的光明与黑暗。”这个太阳,这个月亮,这些星星,这一切布局曾照耀过你的祖宗,还将沐浴你的子孙。由一而万,由此及彼,由物理到人文,由一天到365天甚而更多,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古今的一致,时空的一致。

由此我想起了古人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想起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时空一样,只不过物是人非。

9

柏拉图曾训斥一个玩骰子的孩子。那孩子回答说:“你为这点小事就训我。”柏拉图反驳道:“习惯可不是小事。”

蒙田说:“习惯是一个粗暴而阴险的教师,它悄悄地在我们身上建立起权威,起初温和而谦虚,时间一久,便深深扎根,最终露出凶悍而专制的面目,我们再也没有自由。”

习惯,是烙印,每个人身上都有。有的人有好的习惯,有的人有不好的习惯。他喜欢打牌,我喜欢喝酒;你喜欢打麻将,我喜欢读书。不管好的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只要形成了一种习惯,马上就会进入另一个怪圈。

于是蒙田说:“习惯使我们的判断力驽钝不敏。”习惯有时成了禁锢,与开放及自由形成了反照。所以,我们一定要跳出习惯,看看习惯之外的东西。

蒙田还说:“最伟大的学者不是最聪明的人。”我十分佩服这句话,人应该相信自己,用勤奋取胜。

P11-14

序言

我本不是研究中学语文的,只不过自始至终参与了国家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又因为新课标的解读,到各地作教师培训,于是认识了不少中学语文教师朋友。王玉强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近几日,玉强老师来信,让我为他的语文随笔集写一篇序言。我十分感谢他对我的信赖,同时也正想把自己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一点粗浅认识谈一谈,所以慨然应诺。

我以为,学好语文,有两个根本:一是“人本”,一是“文本”。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离不开这两个“本”。

阅读,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事。阅读也有不同的趣味,也有不同的享受。有的人会阅读,能迅速理解书面语表达的内容,是一个层次;有的人不但理解了,还概括总结出一些观点、态度,又是一个层次;有的人甚而一生为阅读某一专著而皓首穷经,著述颇丰,又是一个层次;有的人因阅读有了一己之所得,或反思或批评,进而创造出了另一方天地,这又是一个层次。可见,阅读也是不简单的事啊!

写作,是用笔去走龙蛇的。古人有很多写作的秘诀,现代也有大作家大文豪,也有不少成功之鉴,我们都尽可学习。总之,写作是自己的事,应是自己生活中所学、所做、所思、所感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中学生,就是把在生活学习中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就是引导学生舒畅愉快地走进生活,用心观察,自由自主地去与人对话交流。

有人说,生活即语文,生活即教材,这是宽泛的说法。不是有一副对联叫“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吗?从无字句处读书就是从生活中去读人生,读人生这本大书。写作离不开生活。当然这个生活也可指间接生活与直接生活。有字句处是阅读生活,是间接生活;无字句处是实践生活,是直接生活。这又把话题引申了。

看了玉强老师的随笔,有的是课本的解读,有的是教学的策划,有的是自己的生活随记,有的是自己的阅读感悟,可谓为我们敞开了一个语文的大世界。一得之见,几句偶思,随看随想,不落窠臼,没有鸿篇大论,没有故作姿态,有的只是课堂轻松的一笔,生活淡淡的一抹,阅读采撷的一束,写作想象的一瞬,引人遐思,令人回味。从中,我看到了一位有感悟、有思想、有个性的语文教学研究者的身影。

正值丁亥年元宵之夜,窗外的焰火绚烂起来了,照亮了半边夜空。我愿中学语文教学也如那焰火一样,七彩纷呈,美丽无比。我愿玉强老师的这本随笔,犹如烂漫春天里的一朵红杏,俏在枝头。

后记

窗外响起了新春的爆竹,一年的好景致又要开始了。手机不停地收到老师、学生、朋友的贺年短信。我也要自编几句短信来恭送朋友们啊。于是暂拟几句:一年一度话沧桑,春意融融心里藏;苦点累点加点糖,爆竹已经喻星光。有点像打油诗,但也是心底的自然话啊。

这本有关语文教学的随笔,自2005年10月开始写起,至今已跨两个年头。其源起于山东省的中语会年会,那是在济南,碰上了几位要好的语文同行。知道有一位青年语文教师正在写一本自己的书,当时我心中有一种触动。扪心自问:为何不把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经历、感悟、认识写下来呢?

之后,可以说是一发而不可收。几个月的时间已经写了几十篇,大都是过去指导老师参与省级讲课比赛的一些细节回忆。我当时给随笔定的调子是:短小,有趣,有用。短小,就是一篇文字不要太长,千把字左右,要实话实说。有趣,就是说让人看起来不累,文字要有点趣味。有用,就是人家看了,对语文学习,对语文教学,对人生感悟有点作用。现在看来,是否达到了我的初衷,还需要读者来评定。

语文是永无止境的,语文教学也是永无止境的。语文永远充满着神奇。但我们往往将它庸俗化了,变成了作业,变成了练习,变成了死记硬背的东西。

当我们到美国考察时,我发现在不同的地方,不少老年人都抱着书在看。我在想,是什么东西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仅仅是书吗?不是,这是一种长期形成的阅读兴趣。按陈省身教授“数学好玩”的角度来看,叫“语文好玩”。玩,在于趣,在于味,在于迷。让书伴随一生,就是让趣味伴随一生。但愿我们的语文能引导学生做到这一点。

写作是艰苦的差事。当我的这一项任务开始之后,脑海中始终有一根紧张的弦。上班,开会,听课,出行,我都带着随笔本,随想随记,随读随记,这才是真正的见缝插针呢。记得去年到辽宁作报告,顺便到长白山去看了天池。那一天大雾,天地茫然一片。但我记住了在长白山山顶上导游讲的一件事,那是在不远处有块石碑,是气象站的老站长在观察风力时,突然被忽来的大风刮去的地方,已经七八年了,至今找不到老站长的下落,但人们永远记住了他。什么叫坚守?这就是坚守。每个人都应有坚持操守的精神啊。

我在写随笔的时候,是十分放松的。我经常说,不要硬写,心情放松时,往往会文思泉涌。昨日的上课,昨日的报告,昨日的读书,昨日的优质课评选,昨日听课的细节,都历历如在眼前,只要拿起笔来,就放不下了。

简单些,明快些,是我的追求。有一次出发,在火车上看到了路边杨树上的鸟巢,忽然想到了人类的家。鸟巢是十分简单的,人类的家却越来越复杂。我在想,人在某些方面应当简单些。简单也应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追求吧。简单就是庄子的泥浆里的龟,自由自在的快乐;简单就是苏格拉底在雅典集市上说的那句话“这里有很多东西是我不需要的”;简单就是王尔德报关时说的那句话“除了我的才华,我什么也没有”;简单就是北京黄叶村里曹雪芹食粥十年的简陋茅屋。简单是—种很高的趣味,也应是语文的趣味。“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郑板桥的有名对联,贵在简单有味,心中有花。

忽然想起罗素说的几句话,他说人活在世上主要在做两件事,一件是改变物体的位置与形状,一件是支使别人这样干。我觉得其核心的东西是在改变什么,或做点什么。邓小平先生曾教育他的子女说,没有大出息也要有中出息,没有中出息也要有小出息,一定要做点事。于是,我做了一点事,把自己对语文学习与语文教学的一点感悟写了下来。苏轼诗云:人间有味是清欢。语文有味,贵在清欢。  为本书取名费了不少脑筋,最后定为《语文,丰富的表情》。意在说明,语文是灵动的,是丰富的,是充满情感的,应该是最具人性化的,因为语文是最贴近心灵的。

最后,特别要说明的是,我要感谢方智范教授和顾之川先生在百忙之中为拙作作序,感谢温儒敏教授、巢宗祺教授和张定远先生的题字寄语,感谢程翔和翟小宁老师,为老朋友写了不少肺腑的文字,感谢张洪亮局长为本书题写书名。本书责任编辑徐欢欢女士和陈恭先生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是一枚青果,正等待秋天的娇艳时刻。

书评(媒体评论)

课本的解读,教学的策划,生活的随记,阅读的感悟,本书可谓为我们敞开了一个语文的大世界。我看到了一位有感悟、有思想、有个性的语文教学研究者的身影。

方智范(华东师大教授、博导、国家课标组核心成员)

本书既有作者对语文教育的感悟与思考,又有上课、听课、指导授课的典型课例,还有自己的阅读札记。感悟与思考,案例与随想,如水滴点点,清风拂面,吉光片羽,弥足珍贵。

顾之川(人教社新课标教材主编,全国中语会秘书长)

读书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提高,在读中发展。

厉复东(国家课程标准鲁版教材主编,山东省教研室教研员)

玉强兄向来喜坐书斋,博览中外,著书立说,自成一家。挥柳泉巨椽,兴稷下学风,必能启迪同人,惠及学子。

程翔(北京大学附中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全国青语会会长)

在我的印象中,玉强老师热情而聪敏,眼光中常会透出一种聪颖的神采;对语文教学情有独钟,长期以来孜孜以求,潜心钻研。

翟小宁(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9: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