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居住在地球上,人称“地球村”。这个地球村,有陆地,有海洋,陆地、海洋形成了人类生存的优美环境。本书是“海洋地理知识丛书”之海洋篇,书中选择了“海洋”的基本理论和海洋地理形态加以阐述。在上篇中,综合各家之言,论述了海洋的分布、形成、分类、地形、水文、气象等自然地理现象,资源、经济、政治、军事、法律等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下篇则提供了区域海洋地理的丰富信息,为开发人类新的空间——海洋而添砖加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洋/海洋地理知识丛书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楼锡淳//里弼东//苏振礼 |
出版社 | 中国测绘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类居住在地球上,人称“地球村”。这个地球村,有陆地,有海洋,陆地、海洋形成了人类生存的优美环境。本书是“海洋地理知识丛书”之海洋篇,书中选择了“海洋”的基本理论和海洋地理形态加以阐述。在上篇中,综合各家之言,论述了海洋的分布、形成、分类、地形、水文、气象等自然地理现象,资源、经济、政治、军事、法律等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下篇则提供了区域海洋地理的丰富信息,为开发人类新的空间——海洋而添砖加瓦。 内容推荐 本书适合青少年读者学习海洋地理知识之用,也适合海洋专业人员或沿海地区相关部门参考之用。 内容包括上、下两篇。上篇为海洋普通地理知识,包括海洋的一般常识,海洋形成史及人类发现史,海洋的地形特征、气候、水文、灾害,海洋资源、交通、法律制度、军事,海洋环境保护等。下篇为海洋的区域地理简介,包括四大洋(及南大洋)和各大洋的属海,共收入80个被命名的“海”,其中包括面积较大或较重要的海的地理位置、成因、地貌、水文、气象、灾害、港口、军事和环境保护等。 目录 上篇 海洋地理综合知识 一、地球上的海洋 1.认识海洋 2.海洋是如何形成的 3.与海洋有关的历史 二、海洋自然地理 1.神奇的海底世界 2.影响全球的海洋气候 3.海洋水文的点点滴滴 4.海洋灾害影响严重 三、海洋资源开发及环境保护 1.丰富的海洋资源 2.便利的海洋交通 3.海洋的开发和利用 4.保护海洋环境 四、有关海洋法律制度和法规知识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2.海洋划界的法理原则 3.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下篇 海洋区域地理 一、太平洋 1.白令海——国界、洲界、国际日期变更线通过的海 2.鄂霍次克海——太平洋潮差最大的海 3.日本海——东北亚的核心海域 4.濑户内海——日本的工业运河 5.渤海——中国的内海、首都的门户 6.黄海——被黄河水染黄的海 7.东海——中国最富饶的海域 8.南海——西北太平洋和北印度洋之间的海上通道 9.锡布延海——菲律宾群岛中心的岛间海 10.米沙鄢海——米沙鄢群岛中的岛间海 11.萨马海——菲律宾群岛东出太平洋的交通要道 12.卡英特斯海——菲律宾群岛中最小的岛间海 13.保和海——全球海面最高的海 14.苏禄海——东亚与太平洋航道上的矩形深海盆 15.苏拉威西海——三个大岛和两个群岛环抱的海 16.棉兰老海——苏拉威西海北部由IHO划定的海 17.纳土纳海——印度尼西亚的油气资源宝库 18.爪哇海——印度尼西亚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海域 19.巴厘海——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和海运走廊 20.弗洛勒斯海——印度尼西亚的重要渔场 21.萨武海——马来群岛最南部的岛间海 22.班达海——印度尼西亚的海防重地 23.马鲁古海——“香料航路”的起点 24.哈马黑拉海——横跨赤道的海 25.塞兰海——峡长呈弧形伸展的海 26.阿鲁海——三角形的海 27.阿拉弗拉海——南太平洋和北印度洋间的捷径 28.菲律宾海——全球最大的海 29.俾斯麦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的重要军事基地 30.所罗门海——太平洋战争中的重要海战场 31.珊瑚海——世界第二大海、珊瑚的故乡 32.塔斯曼海——太平洋最南端的海 33.斐济海——最开畅的岛间海 34.科罗海——斐济群岛的岛间海 二、印度洋 1.帝汶海——印度洋最东端的边缘海 2.安达曼海——马六甲海峡的西北出口、国际石油航线 3.拉克沙群岛海——南亚三国间的边缘海、国际石油航线 4.阿拉伯海——亚、欧、非三大洲间的重要航线 5.红海——海藻之乡 三、大西洋 1.亚速海——世界最浅的海 2.黑海——东欧的海运枢纽,“不友好的海” 3.马尔马拉海——亚、欧两大洲两个半岛间的陆间海 4.地中海——西方文明的摇篮“大地中间的海” 5.爱琴海——海岸曲折的“多岛海” 6.克里特海——爱琴海最宽阔的部分 7.伊臭尼亚海——地中海的最深海域和最重要的军事要地 8.第勒尼安海——东、西地中海和欧、非的“十字路口” 9.亚得里亚海——生物稀少的海,中南欧的出海通道 10.利古里亚海——著名的旅游胜地 11.巴利阿里海——“太阳海岸”和“地中海浴池”之间的海 12.阿尔沃兰海——地中海的西端、直布罗陀海峡的东口 13.爱尔兰海——海洋之神 14.凯尔特海——北大西洋东部的海上要冲 15.赫布里底海——赫布里底群岛的岛间海 16.北海——西、北欧的海上交通枢纽 17.波罗的海——全世界盐度最低的海 18.艾瑟尔湖(须得海)——由海湾筑堤形成的海 19.博腾海——湾中之海 20.拉布拉多海——“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海域 21.马尾藻海——全球唯一没有海岸的“洋中之海” 22.加勒比海——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沿岸国家最多的海 23.加那利海——只有一面陆岸的海 四、北冰洋 1.挪威海——沿岸岛屿最多的海 2.格陵兰海——可见到海市蜃楼、极光现象的海 3.冰岛海——沿岸陆地均被冰川覆盖的海 4.北格陵兰海——没有港口的海 5.巴伦支海——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的海 6.白海——北冰洋最暖的海 7.喀拉海——“浮冰的”海 8.伯朝拉海——巴伦支海的支海 9.拉普捷夫海——以探险家拉普捷夫兄弟名字命名的海 10.东西伯利亚海——一年中只有两个月能通航的海 11.楚科奇海——“有很多鹿的”海 12.波弗特海——以海洋测量学家波弗特名字命名的海 13.林肯海——全年封冻的海 五、南大洋 1.罗斯海——高南极点最近的海 2.阿蒙森海——以挪威极地探险家名字命名的海 3.别林斯商晋海——多风暴和浓雾的海 4.威德尔海——南极洲最大的边缘海 5.斯科合海——斯科舍海脊环抱的海 试读章节 (1)远古人类海洋概念的矇眬期 人类早在石器时代已开始涉海。从现代考古中发现,古人类就开始利用锋利的石制、骨制的鱼钩,独木舟和牛皮筏等航海工具在海边采集鱼、贝和海藻类生物作为食物。以后,小船发展成大船,逐步装备了桨、帆和舵,在沿海航行,从事渔业生产。另外,从几千年前的古埃及文献记载中可知,远古时代的人类已知海水是咸的,并学会从海水中取盐的方法。在这个时期,人类对海洋的概念是非常矇咙的,他们仅知道海洋具有渔盐之利。随着人们对地球认识的加深以及海上交通工具的发展,一些航海业发展较快的文明古国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对海洋分布开始产生了一些矇眬的概念,有了如:“世界为海洋所环绕”、“世界如同在海洋上漂浮的圆盘”、“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海绝之处”等传说。 (2)古代人类开始走向海洋的时代 原始人类的渔猎活动,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开始从岸边向离岸远处发展,人们的视野也随之扩大。这一过程以地中海沿岸古国走向大洋的例子最为典型。如公元前5000年时,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埃及的船队已通过曼德海峡到非洲的印度洋沿岸进行通商贸易。腓尼基(现黎巴嫩一带)人掌握了原始的天文航海术,他们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以后,向大西洋进军,相继发现了加那利群岛和马尾藻海,并到达了美洲大陆。公元前3000-前2000年,腓尼基人开始在红海航行,到公元前1500年前后,他们来往于整个北印度洋,并在公元前609年沿非洲东岸南下,绕非洲航行一周,三年后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回到地中海。希腊人继承了腓尼基人的航海术,通过水路与地中海沿岸各国进行贸易活动,还推行扩张主义政策,使其殖民地遍布地中海、马尔马拉海和黑海沿岸。他们航海积累的经验,丰富了海洋地理知识,逐步形成了世界海陆分布的概念。公元前6-前5世纪,绘成了古希腊人的椭圆形世界海陆分布图(见图3):世界周围环海,中间为地中海,希腊位于世界中央。西方是直布罗陀,北部为欧洲,东部为黑海、里海、亚洲,南部为利比亚(非洲)。公元前470年前后,迦太基的汉诺率领有60艘船的船队,探索了西非一些国家、塞内加尔河和几内亚湾。 古希腊学者皮西亚斯在东大西洋进行了最早的古代科学的航海大探险。公元前320年从马赛出发,过直布罗陀海峡北上至北海,直到冰岛。 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埃拉托色尼对海洋的发现也做了重要的贡献。他在《地理学》著作中详细记述了当时人们熟知的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并根据印度洋和大西洋潮汐相似而推断出两大洋相通,可以从海路绕过非洲到印度洋,欧洲、亚洲、非洲是连续的被大洋包围着的“岛屿”。地球是一个椭球体,一直向西可作环球航行。这些,对后来的航海家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公元前4世纪,古罗马人在海战中战胜古希腊人,他们继承了希腊文化宝库,对航海、地理学十分重视。公元150年,托勒密的世界地图已很接近真实的世界地理情况(见图4)。为了进行航海贸易,古罗马远征军曾在公元155年远征到印度洋。公元1世纪,开始有大批船只利用印度洋季风,来往于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之间。此时,中国人也已乘船越过南海,进入印度洋进行贸易活动。公元166年,罗马和中国之间已有了交往。实际上在此之前,欧洲与中国之间已经通过海洋开始了间接贸易。欧洲人所称的“极东之海”实际上指的就是南海。 中世纪是欧洲的科学“黑暗时期”,世界其他地区则出现许多海洋发现活动,如波斯尼西亚民族从塔希提岛乘船航行2500佘海里到达新西兰,中国人在公元350-750年和1250-1450年,两度活跃地开展东西方航海贸易活动。此后由于造船工艺的发展,船舶航行能力显著提高,远洋航行的壮举日益增多。马可·波罗在1292年乘帆船从中国泉州起航,经马六甲海峡、斯里兰卡到波斯湾,于1295年回到意大利。中国明代的郑和在1405-1433年间7次远航,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3)中世纪后地理大发现时期 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些已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迫切地要求到海外寻找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展贸易。但此时阿拉伯人却封锁了从陆路通向东方的道路,如土耳其人占领丁君士坦丁堡,截断了西、葡等国从陆路去东方的道路,迫使他们向大西洋发展,寻找新的航路,这是此时进行地理大探索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科技方面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在13世纪经阿拉伯传人欧洲,14世纪,罗盘、测星盘的制作又有改进,1450年后,欧洲又从中国引进了雕版印刷技术,使海图的成批复制成为可能,这些为大规模的航海探险奠定了基础。于是,西欧一些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国家积极鼓励航海家去开辟新的航路,其中葡萄牙王子唐·亨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举办航海训练班,召集许多科学家做了周密的航海探险准备。15世纪末16世纪初,著名的航海探险有(见表1)。 P10-13 序言 人类居住在地球上,人称“地球村”。这个地球村,有陆地,有海洋,陆地、海洋形成了人类生存的优美环境。可惜,人没有鳃,不能在水下长呆,只能长期生活在陆地上。为了生存的需要,几千年来,人们获取了大量的地球(陆地)信息和资源。随着世界现代化的进程,这种获取信息和资源的手段越来越先进,获取的信息和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但是,与此同时人们发现: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多,地球陆地上的资源已逐渐枯竭,空间也显得越来越拥挤。于是人们谋求新的发展空间。有人提出向地下发展,然而地下空间狭窄而黑暗,作为地下通道、人防和经营商业尚可,人长期居住不太适宜,又有人提出向太空发展,可是太空过于遥远,人类迁徙技术复杂、需巨额经费,且有无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尚不得而知。海洋则离我们很近,而且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8%,非常广阔。我们的祖先早已在海上捕鱼捉蟹,在海上航行,用海水制盐……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已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海洋测量、调查、研究,开始获取大量的海洋信息,大踏步地向海洋进军,如荷兰的围海造陆、日本的人工岛、海上城市,许多国家开始开发以开采海洋石油为代表的海洋资源。 然而,对海洋获取信息也好,对海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也罢,与陆地相比还是很落后的。20世纪末有人统计,海洋上较精确测量、调查过的区域仅占1/3,有1/3面积的海洋只进行过非专业的测绘和粗放的调查,还有1/3海域则属信息空白区。 我国的海洋测绘、调查和研究工作,在近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海洋开发利用事业也空前活跃,海洋经济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已举足轻重。海洋事业,与工业、农业、商业一样,已形成一个产业。但是,这些还只局限于涉海部门和沿海地区。在全国范围内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让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海洋事业当中,使海洋事业与国际接轨,在国家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海洋地理知识丛书》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催生的作品。 该丛书的作者系长期从事海洋信息研究,并在20多年写作百科全书海洋地理条目中积累了大量知识和资料,据此写作而成。 此丛书选择“海洋”(海洋地理的总论、综述)和“海湾”、“海峡”、“海岛”的基本理论和海洋地理形态加以阐述。在各册的上篇中,综合各家之言,论述了海洋、海湾、海峡和海岛的分布、形成、分类、地形、水文、气象等自然地理现象,资源、经济、政治、军事、法律等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下篇则提供了区域海洋地理的丰富信息。 本书的特点,一是科普性,全书文字流畅简练,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编排活泼,读来引人入胜,二是系统性,全套丛书的理论部分,系统地介绍了海洋地理的基础理论知识,描述深入浅出,区域地理部分,系统地介绍了所选地貌形态主要地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信息,文词条理清晰,便于阅读,三是信息化,丛书各册突出为读者提供综合各家研究成果——理论信息,以及长期以来测绘、调查的成果——区域地理信息,读者读后定会收获颇丰。但是由于人力和经费的限制,本丛书只出了四册。而作为海洋地理知识库,这是不够的,还可以出版多册,如海岸、海底、海港等。又因为作为科普著作,理论部分不可收入更为精深的内容,区域部分也因篇幅的限制难以提供更多的信息。 海洋是一个广袤的地域,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载体。由于人类对海洋的研究起步较晚,又由于海洋地理环境更为复杂,人们获取海洋地理信息难度更大,因此,与陆地相比,至今为止获取的海洋地理信息还很有限。了解海洋、研究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将大有可为。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我们谨以推荐这套《海洋地理知识丛书》之机,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愿有关各界出版更多更好的介绍海洋地理,乃至整个海洋学的科普著作,为开发人类新的空间——海洋而添砖加瓦。 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2008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