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本书不仅注重理论创新,从理论上考察了经济发展中的储蓄过剩问题,而且能够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储蓄过剩进行了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增强了该书的现实感和针对性。书中提出的一些政策建议不仅有理论依据,而且有实证基础,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储蓄过剩问题,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
第2章 储蓄过剩的理论基础——过度储蓄理论研究
2.1 曼迪维尔的过度储蓄理论
2.2 马尔萨斯的过度储蓄理论
2.3 霍布森的过度储蓄理论
2.4 凯恩斯的过度储蓄理论
2.5 过度储蓄理论的缺陷及其发展
第3章 储蓄过剩理论的构建
3.1 储蓄过剩理论——相对储蓄过剩理论
3.2 储蓄过剩理论的构建基础——什么是储蓄
3.3 储蓄过剩理论的内核——什么是储蓄过剩
3.4 储蓄过剩理论的内核——储蓄过剩存在的条件
3.5 中国是否处于储蓄过剩状态
第4章 中国储蓄过剩的微观基础——居民因素分析
4.1 国外居民储蓄理论述评
4.2 国内学者对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
4.3 国内学者对中国高储蓄原因的研究及不足
4.4 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与过度储蓄
4.5 中国居民的悲观式预期与过度储蓄
第5章 储蓄过剩的微观基础——企业因素
5.1 储蓄过剩与国有企业
5.2 储蓄投资转化之梗阻
5.3 基于企业强劲出口的贸易顺差——兼论I-S缺口的含义
5.4 贸易顺差下的人民币汇率
5.5 储蓄过剩与企业的融资方式
第6章 储蓄过剩与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
6.1 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一般阐释
6.2 储蓄过剩与通货膨胀
6.3 储蓄过剩与通货紧缩
6.4 储蓄过剩与充分就业
第7章 储蓄过剩下的策略选择
7.1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7.2 加大教育投入,完善社会保障
7.3 储蓄过剩下的对外直接投资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