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通过理论分析、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以二战后的历史为背景,首先,对国际资本流动效应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为主题的论述和分析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然后,结合已有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结果对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基本分析与判断,阐述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途径与约束;接着就国际资本流动的两大方式——国际金融资本流动与国际生产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后发国家有效利用外国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条件进行具体分析。而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有效利用外资的条件显然与该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从而在政策层面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后发国家,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和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大趋势下,在引进和运用外资中,如何趋利避害,达到促进民族经济更快发展的作用,提出可借鉴的建议。
本书作者通过理论分析、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以二战后的历史为背景,首先,对相关的国际资本流动效应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其次,通过理论模型对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多角度阐述和分析,并以东亚和拉丁美洲国家或地区为例,对后发国家吸收和有效利用国际资本的条件、形式、重点以及其与发展阶段的相关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证;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在对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总体经济增长效应给予肯定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的特殊性,提出了中国利用国际资本的政策建议。
绪论
第一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后发国家经济增长:相关理论评述
第一节 国际资本作用的结构主义观点
第二节 国际资本作用的依附论观点
第三节 国际资本作用的新古典主义观点
第四节 国际直接投资作用的跨国公司理论
第五节 对上述国际资本流动效应理论的评述
第二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基本关系与作用机制分析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基本关系分析
第二节 国际金融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机制
第四节 本章主要结论
第三章 后发国家吸收和有效利用国际资本:条件分析
第一节 吸收和利用国际资本的初始条件:后发国家的制度环境
第二节 有效吸收和传播国际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重要条件:后发国家的人力资源积累
第三节 有效利用国际金融资本的基本条件:健全金融体系和监管体系
第四节 本章主要结论
第四章 国际资本流动方式选择与效应的基本制约因素: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
第一节 经济发展阶段与国际直接投资阶段性:相关理论概述
第二节 资源-劳动力驱动阶段国际资本流入方式的选择
第三节 劳动力-投资驱动阶段国际资本流入方式的选择
第四节 投资-创新驱动阶段国际资本流入方式的选择
第五节 本章主要结论
第五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
第一节 中国引入国际资本的概况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现阶段中国引入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