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听南怀谨讲禅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郭林生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身处凡尘俗世,聆听怀瑾妙语,回转众生百态,摘得方外禅心。当下无贪便是禅,当下无嗔便是禅,当下无痴便是禅,无下无疑便是禅。禅不是释放,禅不是能量,禅不是冲动;禅只是无奇,禅只是看破,禅只是放下。

南怀瑾先生指出,在自然天地之间,禅机妙意无处不在。一粒沙尘中包涵一方世界,一朵野花中蕴藏一个天堂。无论行云流水,无论永恒宇宙,禅无处不在,获得禅心的唯一妙境,唯有“平常”二字。

南先生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涵盖儒释道,融会诸子百家,更及于医卜天文、诗词歌赋,是浮华尘世中的旷世贤师,站在生命本身及国学的尖端,发别家所未发,讲别家所未讲,生动幽默,通俗易懂,将禅理转化为满天花雨,洒向红尘众生。禅海深广,而南先生却可以带我们驾鲸遨游。

内容推荐

禅是一盏指路明灯,禅语、禅思、禅事、禅诗,无不蕴涵人生的最高智慧,它净化心灵,美化人格、强化内心的力量。让人闪久闭的心门豁然开朗,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博览群书,实地修为,身体力行,讲法布施。以其学贯中丁之识,涵盖儒释道三家所长,融会诸子百家之观,站在生命本身及国学的顶端,发别家所未发,讲别家所未讲,生动幽默,通俗易懂地将禅理转化为满天花雨,洒向红尘众生。望读者沙滩拾贝,觅得珍珠,领悟奥妙,不胜喜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遥现佛陀的微笑

你的生命需要被点亮

空及不空

觉悟的智慧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取法天地间

莲出淤泥

缘起缘来总有时

第二章 我们都是为爱而生

一言之善人心

站在同一台阶上

关怀到一只蚂蚁

善待他人

悯物之心长存

大慈大悲菩提心

第三章 亦如莲花般为人

时时拂拭你的心灵

诚心不拘泥于形式

不经考验,怎见功德

有容乃大

虚怀若谷

欲取先予

遇谤不辩

心存感激

第四章 洞穿事事背后的佛理

扫地亦是修行

有轻重便有取舍

一心不能二用

利他方能利己

实事实干

一米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凡事须尽心尽力

劳动是上天赐予的生活方式

第五章 尘世中开出的恶之花

恶语一句六月寒

贪婪是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

凡事不可走极端

勿让理性葬身“嗔”海

生命不是用来自私的

第六章 践行佛法美妙的教化

凡事认真

时间是恒河里的沙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静查己过,勿论人非

不要被偶像压倒

凡事都得有一定的约束

自尊是生命的衣裳

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以品德去感召他人

第七章 啜饮生活的琼汁

心中不染铜臭

人到无求品自高

学会忏悔

常常失败常常悟

不圆满的人生

知足常乐

第八章 华枝满春,天心月圆

世事繁华皆如梦

苦乐的诗意

活在当下

顺其自然

花枝满春,天心月圆

后记

试读章节

上岸何须回头

南怀瑾说,佛法常常告诫世人,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那么岸在哪里呢?其实你要上岸何须回头啊!现在就是岸,一切当下放下,岸就在这里。南先生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放下,那么在你放下的那一刹那,你就能看到苦海的岸,根本不用回头去找,因此,一个人必须学会放下,放下是一切的根本。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南先生特意讲了这样一则故事:禅宗有个公案,有一个龙湖普闻禅师,普闻是他的名字,他是唐朝僖宗太子,看破了红尘,出了家到石霜庆诸禅师那里问佛法。他说,师父啊,你告诉我一个简单的方法,怎么能够悟道?这个师父说:好啊!他就立刻跪了下来:师父啊,你赶快告诉我。师父用手指一下庙子前面的山,那叫案山。依看风水的说法,前面有个很好的案山,风水就对了;像坐在办公椅子上,前面桌子很好,就是案山好。他这个庙子,前面有个案山非常好。案山也有许多种,有的案山像笔架,是笔架山,这个家里一定出文人的;有些是箱子一样,一定发财的。石霜禅师说:等前面案山点头的时候,再向你讲。他听了这一句话当时开悟了。换句话说,你等前面那个山点头了,我会告诉你佛法,这是什么意思?“才说点头头已点,案山自有点头时”。说一声回头是岸,不必回头,岸就在这里,等你回头已经不是岸了。

抚州石巩寺的慧藏禅师,出家前是个猎人。他最讨厌见到和尚,有一天他追赶一只猎物时,被马祖道一拦住。这位讨厌和尚的猎人,见有个和尚干扰他打猎,就抡起胳膊,要与马祖动武。马祖问他:“你是什么人?”石巩:“我是打猎的人。”马祖:“那,你会射箭吗?”石巩:“当然会。”马祖:“你一箭能射几个?”

石巩:“我一箭能射一个。”马祖:“你实在不懂射法?石巩:“那么,和尚你可懂得射法?”马祖:“我当然懂得射法。”石巩:“你一箭又能射得几个?”马祖:“我一箭能射一群。”

石巩:“彼此都是生命,你怎么会忍心射杀一群?”猎人虽以杀生为本,但杀取有道,这叫不失本心。马祖语含机锋地问:“哦,看来你也懂一箭一群的真义,可怎么不去照一箭一群的法则去射呢?”石巩:“我知道和尚一箭一群的意思,可要让我自己去射,真不知道如何下手!”马祖高兴地说:“呵!呵!你这汉子旷劫以来的无明烦恼,今日算是断除了。”于是,石巩便扔掉弓箭,出家拜马祖为师。

石巩不可谓不厌佛法,但是他有幸遇到了马祖,所以当他下跪的当下,就已经上岸了。其实就是这样,只要你在一转念之间明白了佛法的道理,岸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又何须回头呢?

有一位女施主,家境非常富裕,不论其财富、地位、能力、权力及漂亮的外表,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她却郁郁寡欢,连个谈心的人也没有。于是她就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具有魅力,赢得别人的欢喜。

无德禅师告诉她:“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

女施主听后,问道:“禅话怎么讲呢?”

无德禅师道:“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

女施主又问道:“禅音怎么听呢?”

无德禅师道:“禅音就是化一切音声为微妙的音声,把辱骂的音声转为慈悲的音声,把毁谤音、哭声闹声、粗声丑声转为称赞的音声,那就是禅音了。”

女施主再问道:“禅事怎么做呢?”

无德禅师道:“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女施主更进一步问道:“禅心是什么呢?”

无德禅师道:“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女施主听后,一改从前的骄气,在人前不再夸耀自己的财富,不再自恃自我的美丽,对人总谦恭有礼,对眷属尤能体恤关怀,不久就被夸为“最具魅力的施主”了!

这位女施主在听过禅师的劝导之后,心念一转,魅力就在她的身上呈现出来了。她就成功地登上了幸福的彼岸。

南怀瑾先生说,有些禅师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有同学问他,他说不错啊!可是不是你啊!你们连刀子都不敢拿,拿起来怕割破了手。拿屠刀的人是玩真的,真有杀人的本事,大魔王的本事,是一个大坏蛋,但他一念向善,放下屠刀,当然立地成佛!你们手里连刀子都没有,放下个什么啊!所以,不要钻到禅师所讲的字眼中不放,从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去理解这个问题,就会明白,其实,任何时候,你要想上岸,只要你的念一转,岸就在你的面前了,根本不须回头。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现成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禅师

P21-23

序言

禅从何而来?

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用手指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颜为笑。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

这就是禅的来历。它发生在彼此见面的时候,一个恬悦的微笑,它传递了一切,包含了一切。它绽放着心灵的和谐、完美和圆融,它让我们发现了生命的意义,同时又看见了自己。

禅是什么?

有人静夜冥思,有人淡然说笑,有人沐浴更衣始读禅典,有人酒肉穿肠大谈佛祖,你说是一枝花,我说是狗屎橛,他说是东来西去空茫茫。

禅不可说,说不得,蓦然回首,却又是清清历历,尽在眼前。

禅是洞悉生命及世界的真理;禅是摆脱一切束缚的心;禅便是佛,是通向觉悟的必由之路,禅便是法,是指出众生解脱奔向自由的路标。

禅不是释放,禅不是能量,禅不是冲动。禅只是看破,禅只是放下。

当下无贪便是禅;当下无嗔便是禅;当下无痴便是禅。平静了当下便是禅。

禅不属于宗教,但又属于宗教;禅不属于哲学,但又属于哲学;它什么都不是,但又什么都是。

禅无取舍,禅无造作,禅便是禅。

禅便是心,心便是佛,佛便是当下。

禅,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也非某种超自然的经验或能力,它就在我们当下,穿衣吃饭是道,担柴运水是道。当一个人能够透过事物表象而彻了其本然时,那就是禅的境界,将它对境起用,那就是不可思议的妙智慧。禅不等于禅坐,坐乃身而禅在心。禅也不是禅宗的专利品,它是佛法般若智慧的总称。禅宗以心为宗,故称宗门,然教下诸门岂不以心为宗?故八万四千法门皆不离禅,世法佛法皆在禅中。

心中有静,在红尘浊世,随时随地皆可参禅。参禅是剑刃上行,冰凌上走,一有依恋,就难得透脱,非得云山海月尽皆抛却,否则即无“随缘做主,即事而真”的可能。

禅是生命之路,是智慧之本。禅在无言中开始,又在无为中完成。禅的本质是于绝望中寻找希望,在斗争中获得智慧。求取智慧不是爬山,不是你爬得越高看到得越多;获取智慧好比跳墙,在没有跳过去之前,里边的东西你永远也看不到,哪怕你听别人说得再多,你还是一无所知,除非有一天你突然跳过墙去。

进入禅境,你不必追求宁静和清净,也不必厌恶烦恼与杂秽。虽生活在现实的环境之中,任何环境,对你而言,无处不是清净的佛土,未悟的人看你,你是平常的人,你看平常的人,则无一不与诸佛相同。你自觉你的自性与诸佛的自性一样,佛的自性普遍于时空,所以你会不期而然地运用你的智能和财力,普施于一切处、一切时的一切众生。

禅宗作为佛教中最重要的一支流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魅力和神韵的一道风景,它独具魅力,广纳众生。在当今社会,在中国人面对人生藩篱时,禅依然能够引领我们发现从容淡定的生命境界,为生命找寻到真正的解脱。

正如黄檗希运禅师诗云:“心入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一代大师南怀瑾,因其实地修为,身体力行,讲法布施,而被称为佛家上师,当代“维摩诘”。南先生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涵盖儒释道,融会诸子百家,更及于医卜天文、诗词歌赋,是浮华尘世中的旷世贤师,站在生命本身及国学的尖端,发别家所未发,讲别家所未讲,生动幽默,通俗易懂,将禅理转化为满天花雨,洒向红尘众生。禅海深广,而南先生却可以带我们驾鲸遨游。

笔者闻先生讲解,心有所悟,捕捉灵光,恣意成文。唯愿唤起众人皆有之般若智慧,激发本来之性灵光辉,于红尘浊世中,濯缨于禅海,获得一种风日洒然的快乐。这就是笔者最大的欣慰。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贡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欧阳勇富、廉勇、欧红梅、周珊,张艳红、柳絮恒、赵一、赵红瑾、齐红霞、齐艳杰、陆晓飞、赵广娜、徐春艳、王非庶、李海霞、李秀敏、王杰、张保文、李亚莉、蒙明炬、何瑞欣、杜莉萍、李卫平、李敏、梁素娟、许庆元、姚迪雷、张璐璐、毛定娟、尹娜、王巧、杨俊飞、杨婧、王娟娟、许长荣、张艳芬、王爱民、李琳、李伟楠、王鹏、罗华杰、郁红霞、葛颖炜、武敬敏、甘艳河、阎妍妍。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悟,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精华,谨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有了大家的努力,才有了本书的诞生。凡被本书选用的材料,我们都将按出版法有关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但因为有的作者通信地址不详,尚未取得联系。敬请您见到本书后及时函告您的详细信息,我们会尽快办理相关事宜。

由于编写和出版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指正,特驰惠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