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 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第四节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
第五节 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第二节 疾病的流行强度
第三节 疾病的分布形式
第三章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概论
第一节 非实验研究类型
第二节 实验研究类型
第三节 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第四节 自然科学类项目标书的撰写
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个案调查与病例报告
第三节 现况调查
第四节 生态学研究
第五章 队列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三节 队列研究的资料整理与分析
第四节 队列研究的偏倚及其控制
第五节 优点与局限性
第六章 病例对照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三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
第四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偏倚及其控制
第五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
第七章 实验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类型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四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五节 常见偏倚的控制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六节 优点与局限性
第八章 病因与因果关系推断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因研究方法
第三节 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
第四节 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第九章 筛检与筛检试验的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筛检试验的评价
第三节 提高筛检试验效率的方法
第十章 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选择偏倚及其控制
第三节 信息偏倚及其控制
第四节 混杂偏倚及其控制技术
第十一章 公共卫生监测和疾病暴发调查
第一节 公共卫生监测概述
第二节 疾病监测
第三节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第四节 医院感染监测
第五节 疾病暴发调查
第十二章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第三节 全球公共卫生形势与应对策略
第四节 疾病的三级预防
第十三章 临床疗效的评价和疾病预后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临床疗效研究
第三节 疾病预后研究
第十四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第三节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策略与措施
第四节 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第五节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第十五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与风险评估
第三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
第四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第十六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管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节 慢性病的防制策略与措施
第十七章 分子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内容
第三节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分子流行病学进展与前景
第十八章 医院感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医院感染的流行特征
第三节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十九章 药物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
第三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第四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控制
第二十章 循证医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循证医学实践的步骤与方法
第三节 系统综述
第四节 Meta分析
第二十一章 流行病学研究的顶层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顶层设计的特点
第三节 顶层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科研设计的创新途径与模式
第五节 顶层设计的要点和难点
第二十二章 地方病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方性碘缺乏病
第三节 地方性氟中毒
第四节 大骨节病
第五节 地方性砷中毒
第六节 地方病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参考文献
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