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破译不生病的密码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何凤娣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养生之道,莫先于食”。所谓食补,就是通过调整饮食来补养脏腑功能,促进身体健康和疾病的治愈。同时食补能起到药物所无法起到的作用,本书注重食补,针对人的身体,“常治无患之患”,“防重于治,未老养生”。

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使用,作者在这本书里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和优美的语言,使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知识变得浅显明了,适合普通大众的需求。只要你认识汉字,就能照书操作,使你做到大病不生,小病不求人。

内容推荐

中医学里有“有诸内者,必形于诸外”之说,意思就是任何疾病在发病前都是有预兆的,它们不会沉默,它们会开口说话,只要我们留心,就能从这些细小的变化中,倾听到身体病变的声音,防微杜渐,永葆健康。

本书逐一列举各种疾病发病前的预兆,同时从养生的角度出发,提供了防治的方法。与其他同类书相比,本书提供的防治方法不仅有常规的自我治疗,而且强调了饮食保健的重要作用,给读者最体贴入微的关怀和最安全有效的自我诊治。

目录

上篇 学会听懂疾病的语言

 1.疾病发言:用头部说话/3

头发是身体健康的征兆/3

秃发/3

头发骤落/5

头发颜色异常/7

面容是审视健康的晴雨表/9

脸色异常/9

红光满面/11

面部斑点/13

眼睛是透露疾病的窗口/15

眼皮跳/15

黑眼圈/16

眼部疼痛/18

眨眼过频/20

目眩/21

经常流泪/23

耳朵是健康的风向标/25

耳流脓/25

耳痛/26

耳聋/28

耳鸣/29

突发性耳聋/31

鼻子是疾病的感应器/33

鼻塞/33

鼻涕异常/35

鼻痒/36

鼻出血/37

嗅觉丧失/38

打呼噜/40

喷嚏连连/42

头部异常是疾病的反应/43

头痛/43

眩晕/45

健忘/47

晕厥/49

 2.疾病发言:用颈部说话/51

颈部肿块/51

颈部疼痛/53

颈神经征候簇/54

 3.疾病发言:用胸部说话/56

心口痛/56

胸痛/58

心悸/60

心力衰竭/63

心慌/65

胸闷/67

咳血/69

呼吸困难/71

早搏/73

腰背痛/75

 4.疾病发言:用腹部说话/79

腹痛/79

腹泻/82

腹胀/85

呕吐/87

便血/89

胃痛/91

大便异常/92

排尿次数和尿量异常/96

尿色异常/98

尿急/100

血尿/102

 5.疾病发言:用四肢说话/105

指甲异常/105

手足发绀/107

手部异常/108

四肢疼痛/110

四肢麻木/111

肌肉痉挛/113

关节疼痛/115

腋下多汗/117

手足皲裂/119

手脚发凉/120

 6.疾病发言:用皮肤说话/123

皮肤瘙痒/123

肛门瘙痒/125

皮疹/127

牛皮癣/128

汗毛增多/130

出汗异常/131

斑疹/133

着色痣/135

 7.疾病发言:其他说话方式/136

体重减轻/136

充血/137

水肿/138

肌肉无力/140

疲乏/142

失眠/144

噩梦/147

下篇 常见病自然疗法无需药

 8.常见内科疾病/153

上消化道出血与便血/153

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的主要原因/155

脑卒中是这么回事/158

高血压并非都有症状/160

肿瘤的危险信号/162

肝区进行性疼痛——肝癌的主要特征/165

低血压病人容易晕倒/169

发热,淋巴结肿大:警惕白血病/170

痰中带血要警惕肺癌/173

痛风不是关节炎/177

心绞痛——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信号/179

儿童哮喘有什么特点/181

感冒也是不可忽视的疾病/183

教你战胜便秘的几招/185

 9.常见外科疾病/188

尿液中白细胞增多——尿路感染的证据/188

妇女驼背——骨质疏松在作怪/190

大便带血可能是痔疮征兆/194

胃癌完全可以在早期发现/196

排尿费力,前列腺患者的最痛/198

早泄:不愿向人表露的秘密/202

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症状/204

肩周炎自己也能治/207

 10.口腔五官科/211

眩晕要当心美尼尔综合症/211

扰人的耳鸣/213

中耳炎的家庭治疗措施/216

鼻咽癌——黄种人的“肿瘤”/217

呼噜响并非睡的香/220

得了红眼病莫惊慌/221

头痛、眼痛警惕青光眼/224

白内障成为致盲主要因素/226

令人夜不能眠的牙髓炎/229

口臭——社交的烦扰者/231

 11.皮肤性病科/235

青年人的烦恼:面部痤疮/235

带状苞疹,机体免疫力下降的信号/238

如何战胜麻烦的湿疹/239

晒太阳过多可致皮肤癌/241

恼人的神经性皮炎,该怎么治/243

足癣不治,大病将至/245

淋病——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247

你了解梅毒这种危险的性病吗/250

捕捉艾滋病的蛛丝马迹/252

 12.妇科病/255

胎动是宝宝安危的信号/255

孕妇需警惕阴道流血/257

女人的心事——月经不调/261

难言之隐真的能一洗了之?/263

烦人的经前综合症/265

患子宫脱垂后有哪些自我感觉症状/268

女性如何摆脱痛经困扰/270

乳腺癌如何自我诊断/273

都是雌激素惹的祸:更年期综合症/276

附录:十二时十二经选穴疗疾一览表/280

试读章节

因眼肌疲劳、精神紧张等导致的眼皮跳动,只要通过放松压力、适当休息很快就能得到恢复。因屈光不正出现眼皮跳动,通常进行视力矫正就可以得到缓解。眼部疾病可以通过眼科医生治疗来治好。如果眼皮跳动加重,导致眼睑痉挛或面肌痉挛,主要病因在颅内,则需要神经外科医生进行医治。

眼皮跳的现象大部分可以在短期内自行消失。所以,当眼皮刚刚跳动时,不要马上去治疗,要多注意休息,放松精神,保持良好的心态。但是不要因为“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而对眼皮跳尤其是左眼跳不在意,这样可能会延误病情。在休息的同时,要注意观察一下,眼皮跳是逐渐减少还是增加,有没有向下扩大的趋势和从眼周围向口角的线状牵拉感。此外,照一照镜子,瞧一瞧、摸一摸有没有明显的萎缩处。一周之后,如果眼皮还是跳,就应该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应重视长期眼皮跳

患有长期眼皮跳的毛病,可能是动脉硬化症的预示。单眼“跳动”就是在眼球突出的同时伴有与脉搏跳动相一致的搏动。常伴有眼胀痛、视力下降等现象。一般容易被误认为患了眼病,多到眼科诊疗。其实它是一种脑血管病——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少数还有因颅内有肿瘤、囊肿或炎症粘连压迫面部神经而引发。

黑眼圈

黑眼圈常会被人们笑称为“熊猫眼”,其形成的原因,从医学角度而言,是因眼眶部位的眼皮颜色较暗所使然。这与眼皮本身的色素多寡、眼皮内的血管血流颜色,以及光线投射方向等因素有关。

形成黑眼圈的因素

遗传体质

患者的眼轮匝肌先天性就较肥厚,或是眼睑的皮肤色素,先天就比邻近部位的皮肤色素深暗,所以显现出颜色较黑的眼圈。

化妆品的色素颗粒渗透

常用化妆品者,可能有某些深色的化妆品微粒渗透到眼皮内。久而久之,就会呈现出黑眼圈。

过度疲劳

当过度疲劳且又休息不足时,自主神经失调,血管血流循环不畅,引起眼轮匝肌及眼睑皮肤的静脉血流淤塞,使得静脉血的颜色变暗,呈现在眼皮的就是暗灰色的眼圈。

老化或受重力影响

眼皮老化或受重力影响,使得眼下的表皮愈来愈薄,而且皮下的弹性纤维、胶原蛋白纤维减少和水分消失,都会使血管周围的支撑减少,眼圈下出现皮下出血的情形,也会使黑眼圈变得更为厉害。

长期在紫外线下暴晒

长期在紫外线下暴晒易使眼皮的皮肤产生角化或细纹,而让黑眼圈看起来更为加剧。

过敏体质者

如慢性鼻炎,会因鼻窦充血且局部静脉回流受阻,使眼下静脉扩张,从而使血色素性黑眼圈出现。而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常合并慢性结膜炎,因为眼睛痒而长期搓揉眼皮,也易造成眼皮变粗变厚,而且色素沉着会加剧血色素性黑眼圈的形成。

黑眼圈的治疗

由以上产生黑眼圈的原因可知,要消除黑眼圈除了保证充足睡眠及避免过敏原外,最重要的是要加强防晒,使老化的速度能够延缓。因血管的变化或血色素沉淀引起的黑眼圈,临床上可以使用一些含有维生素K的保养品或眼霜,这类保养品可以使眼睛附近的血管壁完整性提升、皮下的出血消失,从而使因血管出血、血色素增加所产生的黑眼圈得到消除。另外,可以使用一些去角质的制剂(如果酸等)消除眼睛附近的细纹及角化;或是用外用左旋维生素C来促进眼圈真皮层的胶原蛋白及弹性纤维增生。至于因黑色素增生的黑眼圈,可以使用一些退斑制剂,如对苯二酚、杜鹃花酸、麦酸、左旋维生素C及熊果素等来淡化黑色素。P16-17

序言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来自工作、家庭、社会的压力也愈来愈大。各种疾病、怪病随之而来,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所以养生之道日渐成为当代人活在世上必不可少的功课。或许你的人生背囊里已经拥有财富、金钱、名誉、学位、才学等,但健康绝不容舍弃,也不可舍弃。

其实养生之道在我国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饮食养生的重要性。所以流传下来很多重要的养生智慧,成为后人的宝贵财富。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养生之道,莫先于食”。所谓食补,就是通过调整饮食来补养脏腑功能,促进身体健康和疾病的治愈。同时食补能起到药物所无法起到的作用,本书的一大特色就是注重食补,针对人的身体,“常治无患之患”,“防重于治,未老养生”。

本书的另一特色就是作者长期工作在医院的第一线,临床经验丰富,对健康饮食和日常保健有着深入的研究。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使用,作者在这本书里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和优美的语言,使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知识变得浅显明了,适合普通大众的需求。只要你认识汉字,就能照书操作,使你做到大病不生,小病不求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2: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