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可供从事与砂体预测有关的生产、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参考书籍。
全书共分六个部分,主要总结了沉积体系与砂体预测研究方面的最新理论进展及技术、方法,并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沾化凹陷孤南洼陷为例,展示了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广阔前景。
本书总结了沉积体系与砂体预测研究方面的最新理论进展及技术、方法,并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沾化凹陷孤南洼陷为例,展示了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广阔前景。
本书可供从事与砂体预测有关的生产、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参考。
1 地质背景
1.1 区域构造位置及构造单元划分
1.2 区域构造及沉积演化
1.3 孤南洼陷古近一新近系地层特征
2 层序地层分析
2.1 地层划分对比的途径
2.2 层序分级
2.3 湖相层序地层模式
2.4 层序地层物理模拟
2.5 沙三段层序地层划分
2.6 层序地层标定及地震反射特征
3 沙三段沉积相特征研究
3.1 孤南洼陷沙三段沉积体系划分
3.2 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三角洲形成的水动力特征及区别
3.3 湖泊沉积
3.4 三角洲沉积
3.5 辫状河三角洲
3.6 盆底扇
4 沉积—地震响应特征
4.1 地震反射界面的意义与地震资料分辨率
4.2 地震反射样式及其沉积学意义
4.3 孤南洼陷沙三段地震属性异常分布规律
4.4 孤南洼陷沙三段地震波波形分布特征
4.5 典型测线沉积学解释
5 沉积体系分布规律
5.1 单井相分析
5.2 连井相分析
5.3 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
5.4 沙三段沉积体系与岩性油藏分布关系初探
6 孤南洼陷沙三段砂体预测及含油性检测
6.1 地震资料高精度处理
6.2 地震波双相介质传播理论
6.3 叠前密度反演预测砂体分布
6.4 利用谱分解技术预测砂体横向变化
6.5 叠前孔隙度反演预测储集性能平面变化
6.6 流体性质平面变化规律
6.7 沙三段中亚段勘探目标优选及井位部署建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