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期货密码,揭秘基金经理操盘手法,至简的投资理念,稳定的投资回报,网络数十万转载!
为什么传统可以被彻底颠覆?为什么不预测,也可以赚钱?为什么理论上汇报率一亿倍的交易方法在现实中无法使用?投资组合有怎么样的神奇魔力?基本面和我们开了什么样的玩笑?为什么盈利的过程是追逐亏损?为什么传统的三大套利模式都是不成立的?什么才是期货市场的本质功能?巴菲特的理念有什么潜台词?期货的第三只口袋为什么能产生数百倍盈利的可能?为什么盈利和亏损永远是不对称的?……本书将实战理念和技巧融合到期贷基金的实际运作之中,探讨了一个在任何时期、行情、品种、资金规模下能稳定盈利的可能性,即期货的“王道”。
《期货兵法》这本书将实战理念和技巧融合到期贷基金的实际运作之中。探讨了一个在任何时期、行情、品种、资金规模下能稳定盈利的可能性,即期货的“王道”。马文胜先生如此赞赏此书:“在中国期贷投资史上有里程碑意义”。
《期货兵法》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一部可以在细读后操练一番的实战性兵法;对专业投资者来说。则是可以品味、借鉴和参考的投资哲学与交易技法。
技术分析是科学吗?
这也是一个非常持久的争论。
道氏理论提出“价格按趋势变化,价格涵盖一切,历史会重演。”
市场是由人构成的,人的心理在市场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技术分析反映了人在特定时间、特定点位上的心理。
比如跌到一个支撑位置,因为以前多次跌到这个位置都不跌了,所以做空的人在平仓,做多的在买进,价格很可能就上涨了。
但是事实发现,在支撑位置上涨也有,下跌也有;而且上涨的概率是百分之几、下跌的概率是百分之几也都是很难统计清楚的,每次的情况总有不同。
为什么技术分析有时候奇准无比,有时候又全都是假突破?
技术分析派或交易派总是承认市场是按趋势运行的,也要承认技术分析是有效的,才可以按思路去交易。
但是无论怎么样的技术分析,都不能用数学公式模型计算出确定的结果。也就是说,未来的市场总是未知与不确定的。这能叫科学吗?
因为市场的本质功能是财富分配,几乎所有人都在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最大化。为争取利益而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是相似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符合技术分析的一般规律。从这个角度说,技术分析是有道理的。
同时也由于市场不是一个人构成,是由千千万万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性格、不同经济状况的人构成的。对应一个行情,每个人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都可能做出不同的决策。市场是由各个参与者的决策行为构成的,所以不同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也不一样。大多数人可能以为自己下一手小麦或者下一手玉米不会对市场产生很大影响。但是市场其“财富分配”的本质决定了市场永远处于一个不稳定的平衡。在一个不稳定的平衡下,一只蝴蝶煽动一下翅膀就可能导致一场台风;一手错单也可能是造成一波超级大行情的起因。
所以,技术分析有道理,但是不能教条,也没法概率化。掌握技术分析的理念是必须的,但运用上要灵活。
横有多长。竖有多长?——震荡的时间与区间问题
如果一个品种经历了长时间的震荡,其后走出的趋势都特别大。为什么呢?
因为资金进入市场是为了财富分配。
几乎不会有人来到期货市场是要故意输钱的。
而且来到期货市场都做好了“赚大钱”的准备,当然很多人同时也做好了“亏大钱”的准备。
所以对于每个人,最期望在市场可以发生的事情就是“赚大钱”,其次是期望“亏大钱”,最不情愿看到的事情就是“不盈不亏”或者“亏小钱”。
就像一场战争,如果双方都不想有个胜负输赢,发动战争干什么呢?
既然发动战争,就拼个你死我活。
就单个品种来说,各个参与主体或看多、或看空,持仓增加、价格在一个区间盘整。在市场没走出一个单边趋势前,财富不存在根本性的分配。对于双方资金来说,赚的不多,亏的也不多,双方都不愿意中途放弃,因为一旦放弃选择平仓,就会砍出一波大行情。
时间堆积得越久,最终要分配的财富就越多,行情就越大。
如果长期震荡(比如超过3个月),双方在这个位置都已经筋疲力尽,却又分不出胜负,确实得考虑资金离场的时候,一般会出现减仓、缩量、价格阴跌,最终流动性趋向不足——这个过程当中仍然分配了财富。
趋势一旦形成,延续的可能性远远比反转要大。 趋势形成之前,市场是多空相对平衡的状态,双方力量是基本均衡的,财富也没有进行分配。
在偶然的情形之下,市场开始向一个方向突破,形成一波上涨或下跌行情。
比如,在一个持仓量为40万手豆油的市场(例如豆油价格为10000元/吨),多头和空头持仓资金各是20亿。
我们做一个简化的模型:
市场价格如果涨1个价位,到10002元/吨,则多头盈利800万元。
当天如果涨停5%,价格到10500元/吨,则10亿资金发生转移——多头资金达到30亿,空头资金为10亿。
Ⅰ.在行情初期,每上涨一个点,多头将获得800万元的额外资金,可以建立新的多头头寸近800手,从而继续把价格推高;而空头,如果没有新的资金注入,就缺乏继续建仓的资金。
Ⅱ.在行情中期,风险承受能力较小的空头不得不先平仓出场,市场形成一边倒的局势:多头大举使用赚来的浮动盈利继续开新仓,剩余空头的浮亏则在不断加大。
Ⅲ.在行情末期,受多头继续增仓的逼迫,空头浮亏过大,最终止损或被强平出场。空头平仓等同是在做多单,将行情进一步推高。
那么什么时候到顶呢?就是一方主力被彻底歼灭——所谓的“空头不死,多头不止”。待空头的财产被分配殆近的时候,行情也就结束了。
豆油价格从10000元/吨涨到了14000元/吨以上,这个过程大约转移了80亿的资金。
P84-86
《期货兵法》这本书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它是我国期货行业一批走向成熟的专业投资者,由简单的方法论研究转变和升华为系统理论、哲学思想探索的代表之作。
它的出现,证明了我国一部分优秀的专业投资者的自身蜕变,他们已从纯交易行为走向实证和理论研究的行列,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同时,也标志着国内期货投资机构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个更加专业、更能为普通投资者树立正确理财观念和建立完善盈利模式的发展阶段。
对期货行业了解较多的人,似乎听到亏钱的总比赚钱多,亏大钱的更比赚大钱的多。于是很多人认为期货是一个注定输钱的市场,是一个有钱人的博弈场所。当然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首先,从期货的功能来讲,实际上远非于此。从国家战略角度来说,期货有着商品定价权的功能,以后随着金融期货的推出,慢慢地还会有货币定价权的功能;从市场运行趋势来讲,期货有着价格发现的功能,形成市场认同的指导价格;从现货或贸易企业运作层面来看,期货更有着实质性的套期保值功能,成为企业经营中控制风险的有力工具;而投机虽然也是期货的功能之一,但在成熟市场,它更多地表现为润滑剂的作用。
其次,我们从期货交易的角度来说,由于具备做多做空双向盈利机制、保证金杠杆功能、T+0交易制度等特点,期货给了投资者更多的策略选择和更多获取高回报的机会,同时通过编制和执行能够跟踪市场的交易系统,使达到稳定盈利成为可能。
《期货兵法》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关于期货实战交易的著作。它是一部告诉投资者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通过系统化的完善操作判断、风险控制、交易执行、心态调整等,给时间和金钱更多的可发挥空间,也给资金安全和持续盈利更多的可能。
中国的投资市场不可避免地要向专业化道路发展,千变万化的市场、眼花缭乱的品种、铺天盖地的信息看似毫无规律。但实际上,市场总有着最本质的因子可以探寻、可以感观,投资市场对有经验的投资者,特别是专业投资者来说是有迹可循、有规可依的,而只有专业的投资者在这个无穷变幻的市场中更易成为赢家。
期货市场相对股票或其他投资市场而言,是一个更加专业化的市场,它需要掌握更多的行业和专业知识。中国的期货行业,必然会从散户非理性投机为主体的市场,逐步过渡到专业机构为主导的专业投资市场。期货行业私募基金的发展会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公募基金的开放也将势在必行。
《期货兵法》的十三篇主体文章,实际上是对期货投资十三个关键环节的专业理念和交易技巧的总结,也是作者在多年期货交易实战中的经验总结。一般而言,大凡成功的投资人,可能都在默默地、或多或少地遵循着这十三篇的投资策略和交易思想。
最后,我要说,《期货兵法》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一部可以在细读后操练一番的实战性兵法;对专业投资者来说,则是可以品味、借鉴和参考的投资哲学与交易技法。
颠覆传统,清晰、简洁,一针见血!
——biggestchina
偶然在和讯上看到的兵法,之后就一直追随着它不定期的每一篇连载,从中可以思考的还有很多,值得细细体味……
——金融88年
兵法之妙也!
——黄jing123
期待你的书上市,期货交易谈起来复杂,那是因为人性的复杂,说起来简单,是因为习惯成自然。
——qhtz_jin
很好,很强大!
——forexstock007
战略的方向比战术的胜利更重要!
——yyc24
读君十三篇,胜我期货十三年。
——flower99
《兵法》是我所读过的对策略的最详尽描述,它不止是一种概念,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
——冥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