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长赢投资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美)约翰·博格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投资界的巨人、指数基金之父、先锋基金创始人约翰·博格向投资者深刻地指出:战胜市场的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最低成本买进并持有一个国家的全部上市公司的股票。而持有这种市场组合的最佳方法,就是指数化投资法。在本书中博格向投资者们奉献了其毕生的智慧和长达50年投资生涯的实战经验,带领投资者点燃一场投资史上最彻底的革命,为投资者指出投资的长赢之道。

内容推荐

华尔街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打败市场的企图都是痴心妄想,因为股票市场的战斗原本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而在扣除巨额的投资成本之后,就只剩下失败者。

投资界的巨人、指数基金之父、先锋基金创始人约翰·博格向投资者深刻地指出:战胜市场的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最低成本买进并持有一个国家的全部上市公司的股票。而持有这种市场组合的最佳方法,就是指数化投资法。

在这本划时代的投资巨著中,博格向投资者们奉献了其毕生的智慧和长达50年投资生涯的实战经验,带领投资者点燃一场投资史上最彻底的革命,为投资者指出投资的长赢之道。在书中,博格将教会你:

如何驾驭股票收益的二重性:投资收益与投机收益

如何克服投资成本、税收和通货膨胀的巨大影响

残忍的复利成本如何让复利收益的神话土崩瓦解  ……

博格还引领投资者从沃伦·巴菲特、本杰明·格雷厄姆、彼得·林奇等世界级投资大师和保罗·萨缪尔森、约翰·凯恩斯等殿堂级经济学家那里,探寻其指数化投资法超越市场的真正奥秘,并以接近于常识的语言,指引投资者轻松超越市场指数。

目录

博格是谁投资巨人:约翰·博格

序言 常识助你成为投资市场的王者

第1章 巴菲特给我们讲故事

第2章 市场噪音

第3章 与企业同舟共济

第4章 投资者的最大噩梦:成本

第5章 谁动了你的收益

第6章 山姆大叔的“魔掌”

第7章 当股市收益日渐萎缩

第8章 市场上的长胜将军

第9章 市场上的短跑之王

第10章 投资顾问能带给你什么

第11章 低成本是投资取胜的关键

第12章 投资长赢的奥秘

第13章 成本恶魔在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更可怕

第14章 披着羊皮的狼Ⅰ:所谓的指数基金新范例

第15章 披着羊皮的狼Ⅱ: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第16章 本杰明·格雷厄姆眼中的指数投资

第17章 最后的审判

第18章 投资者的未来

致谢

译后记

试读章节

来自一百年前的控诉

几年之前,在阅读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路易斯·布兰蒂斯的《别人的钱》一书时,我曾经看到一段话,这段话再生动不过地诠释了这个道理。作为美国最高法院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法理学家之一,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布兰蒂斯就曾经严词指责控制美国投资界和美国企业的金融寡头。

谈到这些寡头们自我服务式的管理模式,以及他们相互勾结、利益共牵的实质,布兰蒂斯是这样描述的:“可以肆无忌惮地践踏法律、人类和神灵,以一加一等于五的谎言欺骗着民众。”他预言,这个弥漫着投机的时代必将土崩瓦解(准确地说,他的预言最终都变成了现实),“在冷酷无情但又公正无私的算术规则面前,它们将原形毕露。”然后,他又补充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警告,我想这句话应该出自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古希腊戏剧家)之手,“哦,陌生人,请记住,算术永远是科学之父,安全之母。”

布兰蒂斯的话就像一颗定心丸。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对投资而言,算术规则的冷酷与公正绝对是再明显不过的事情了。(那些诽谤我的人一直在说:我所主张的不过是一种“识别尽人皆知之物的怪异能力而已”。)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大多数投资者似乎都难以识别摆在眼前的东西,哪怕是最显而易见、最浅显易懂的东西。或者更直白、同时也是更准确地说,他们是在拒绝现实,因为现实否定了那些埋藏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的理念、偏见和过分自信,还有他们对金融市场一厢情愿地盲目信从:他们当然希望市场能像自己设想的那样运转下去,永不停息。

更重要的是,鼓励投资者和客户去认识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也不符合金融中介们的利益。事实上,在这个金融体系中,自私自利的领衔人更多地是在强迫人们对这些无情的规律视而不见。正如厄普顿·辛克莱所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人们居然难以认识到某些最浅显的东西,而忽视它们注定会让自己付出代价。

在我们这个金融体系中,中介业务为那些管理他人之财的人创造了不计其数的财富。他们的这种自利倾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但作为投资者,我们必须看管好自己的那份利益。只要能正视眼前最明显的现实,任何一个不缺少理性的投资者都会成功。

当成本恶魔遇上复利之鬼……

那么,市场中介成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太大了!实际上,很长时间以来,股票型基金经理的收益率一直落后于市场平均收益率,而居高不下的成本则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另谋他策呢?总体上看,这些基金经理都是聪明绝顶、接受过高等教育、知识渊博而又忠诚可信的人。但是,他们不得不相互竞争。有买家就一定要有卖家。实际上,他们给投资者带来了一笔被称作交易成本的损失,而这笔损失的受益人,则是巴菲特在本书第1章里所说的“帮客”。

投资者极少会关注到投资成本问题。尤其是以下三个方面,更促使他们低估这些成本的重要性:(1)很多此类成本是藏而不露的(组合的交易成本、前期销售额变化带来的未确认影响以及已实现收益承担的税收);(2)股票市场的收益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在整个80和90年代,股票市场的平均年收益率达到17.5%,而基金也取得了15%回报率的不凡业绩——但这样的水平显然是不够的);(3)投资者在关注短期收益的同时,却忽视了交易成本在整个投资期内产生的流出效应。

也许举个例子更能说明问题。假设股票市场在半个世纪内的年均总收益率为8%0诚然,时间有点太长了,不过,相比于目前65年到70年左右的投资寿命期而言,并不算长:如果一个投资者在22岁时参加工作,并立即进行投资,然后一直工作到65岁时退休;此后,在20年或是更长时间的晚年生活中继续进行投资。之后,我们再假设,共同基金的年成本一直维持目前不低于2.5%的水平。于是,最终的投资结果是:基金的年均回报率就剩下5.5%了。

10000美元增加到469000美元……还是145500美元。那323600美元哪去了呢?

按照这些假设,我们看一下10000美元在50年后能赚到多少钱(图4-1)。根据股票市场最简单的投资计算公式,这笔投资将会增值到469000美元,这就是复利收益在投资期内产生的魔力。图中的收益率曲线表明,在开始的时候,5.5%的年均收益率似乎与股市的整体收益率完全趋同。之后,两条曲线开始逐渐分离,最终,两者几乎变得风马牛不相及。到投资期结束的时候,基金的累计价值只有145 500美元,居然比市场的累计回报值足足少了323600美元。P42-P45

序言

成功投资的全部真谛不过是常识而已。正如一位哲人所言,尽管这些常识很简单,但是要化为现实却并不容易。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我们就可以知道,成功的投资策略就是以最低的成本拥有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事实上,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如果能做到这样,你就可以在市场上坐享通过股利和收益增长所带来的全部回报。

实施这一策略的最佳途径非常简单:购买一只涵盖这种市场组合的基金,然后永久地持有下去。这种基金被人们称为指数基金(Index fund)。指数基金就是一个包含很多很多鸡蛋(股票)的篮子(投资组合),这样,我们就可以模拟任何一个金融市场或是市场板块(不容忽视的是,构建指数基金的基础也可以是债券和债券市场,或是那些“少有人光顾”的资产类型,比如说商品或不动产。今天,我们甚至可以把全部财产都转换为指数基金的形式,当然,前提是你有这个想法。这些指数基金涵盖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经济中各种各样的资产类别)。从定义上讲,标准的指数基金应该是一个涵盖整个股票市场的篮子,而不仅仅只包括其中的某一部分鸡蛋。因此,这种基金可以消除个别股票、市场板块以及基金经理的决策所带来的风险,只留下整个股票市场的固有风险(不过,股市风险也够你承受的了)。幸运的是,令人欣慰的长期回报总能弥补短期结果带来的阵痛。

事实上,这并不仅仅是一本探讨指数基金的书,它注定可以转变我们对投资的看法和观念。因为一旦你领悟到金融市场的机理,你就会发现,要获得属于你的那份收成,指数基金是唯一的投资方式。而且在神奇的复利面前,这些与日俱增的收益永远也不会让你感到惊讶。

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是标准指数基金,它在投资范围上具有最广泛的多样性,在高达15万亿美元市值的美国股市中,它应该持有全部的(或是绝大多数)股票,还应具有最低的经营管理费、零顾问费、极低的换手率以及非常高的税收效率。指数基金的操作并不复杂,它只需持有美国企业的股票,并按各股票市值与总市值的比例买进每一只股票,然后永久性持有。

千万不要低估复利对投资回报的影响。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美国企业的年均资本收益率为9.5%,如果每10年按复利换算一次,最初投资的1美元就可以变成2.48美元;20年之后就会变成6.14美元;30年后变成15.22美元;40年后变成37.72美元;50年后变成93.48美元[此处的累计金额以名义美元计算。未考虑对美元购买力长期下跌进行调整,在整个20世纪,美元购买力的平均年贬值率为3%。如果采用真实美元(按通贷膨胀对购买力进行调整)的话,上述收益率将从9.5%下降到6.5%。因此,上述期间的1美元初始投资的累计金额应为1.88美元、3.52美元、6.61美元、12.42美元和23131美元]。由此可见,复利的魔力的确神奇莫测。简而言之,美国企业稳定的增长、高效的生产率、敏锐的智慧再加上源源不断的创新,让资本主义的财富创造成了一场正和博弈。在这种情况下,股权投资自然演变成了一场胜利者的游戏。

企业的经营收益归根到底要转化为股市的回报。我当然不可能知道你在这些收益中分到了多少。但是,学术界的研究已经告诉我们,如果你是一个典型的个股投资者,你的年收益率很可能要比股市平均收益率低2.5个百分点左右。基于这个水平,按照S&P500指数以往25年内12%的年平均收益率,你的年回报额还不到10%。最终的结果是:你在这个市场得到的收益仅仅是你原本应该拿到的80%。此外,我们还将在第5章里谈到,如果你是一个典型的共同基金投资者,你的结局将会更糟糕。

……

不过,也可以引用莎士比亚的一句诗:“这是使你平淡的礼物,这是使你自由的礼物,它将洒落在属于你的每一处。”如果把这句诗用到投资上,无非是在告诉我们:如果仅持有指数基金,你就几乎可以免除这个金融体系强加给你的所有多余的成本,日积月累,你的财富自然会与日俱增,当时机成熟的时候,它们就可以为你所用。

没锚,金融休系当然不会永远一成不变。但是,不管变化有多么的冷酷无情,都无法阻止你照香好自己的财富。你根本不必让自己置身于这场昂贵而愚蠢的游戏之中。如果你想在游戏中成为赢家,拥有实实在在的企业资产,而不是参加一场企图打败市场、但最终必输无疑的游戏,首先一定要动用自己的常识,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体系,按照尽可能消除一切不必要费用的原则去投资。然后,不管我们的企业在未来将创造怎样的回报,都会毫无保留地反映在股票和债券市场上。于是,你就可以坐享应属于你的那份蛋糕。当你认识到这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时,你就会发现,所有这一切不过是常识而已。

约翰·博格

2007年1月5日写于宾夕法尼亚州福吉谷

后记

接到博格这本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是在炎热的夏季。不过2007年夏天的酷暑似乎并不孤独。与火暴异常的股市相比,这个夏天还不够热。几乎每个人都在谈论股票,股市似乎已经变成了街头巷尾的下酒菜、心情的晴雨表。

酷热之中,冷饮也许最令人心仪。在分享了股市的火热之余,拿起投资大师、先锋集团的创始人以及共同基金的缔造者约翰·博格的这本巨著,信手翻来,颇有如沐春风之感。轻松直白的语言,简洁明了的剖析,再加上趣味横生的类比,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把这书看成是一部投资专著。不过投资专著又是什么呢?因为在普通人的眼里,投资是一门深奥莫测的学问,只属于那些真正的学者,投资专著更是少不了三阶数学公式和随处可见的CAPM模型。我们当中有多少人能理解或者愿意去揣摩这些理论呢?换一个角度说,这些理论到底能给我们这些股民带来什么呢?

如果你是一位初出茅庐的投资者,那你太幸运了,从本书中你将会领悟很多平凡但却至关重要的投资法则和投资策略;如果你是一位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投资老手,不管你有多深厚的理论根底和实践经验,本书都会让你耳目一新。约翰-博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解读了指数基金的真谛:成功的投资策略就是以最低成本拥有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而实施这一策略的最佳途径就是购买指数基金;它可以剔除个别股票、市场板块以及基金经理带来的风险,剩下的只有股市风险。或许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本指数基金投资的启蒙之作,因为本书不仅涵盖了指数基金的基本概念,同时,作者还诠释了指数基金在债券市场和市场上的运用,以及如何选择基金经理等实务问题,而且还介绍了最新的指数基金产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

翻译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里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之词,扭转乾坤之术,但这本书却能在国际投资界引起强烈地震,其中定有秘密。待翻译完成,回过头来细细品味之后,我终于领悟到了其中的奥秘。最简单的东西也许更容易被我们所忽视,甚至是扭曲,但往往在常识之中,却蕴涵着至理名言。毫无疑问,貌似深奥晦涩的指数基金,在作者笔下显得是如此地贴近我们。我相信,每个具备基本生活常识、具有正常思维的人,都能理解和接受这本书,即便你对财务、投资、股票或是市场一无所知也无妨。这位大师用最平实的语言告诉我们:“投资的真谛就是常识。拥有一个充分多样化的股票组合并长期持有,这就是胜利者的奥秘。从理论上讲,任何打败市场的企图都是痴心妄想,因为股票市场的战斗原本就是一场零和博弈。但是在扣除巨额的投资成本之后,就只剩下失败者了。”它还为投资者揭穿了一个骗局——股市是每个人的财富天堂,而残酷的现实,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常识却告诉我们:在股票市场中,全部投资者的收益总额就是这个市场所实现的全部收益,在市场收益总额既定的情况下,任何一个胜利者的背后,总有一个失败者;而这场赌博游戏的最终胜利者,只能是游戏的主持人,那些站在无数赢家和输家之间貌似公平的经纪人、做市商、投资银行家和基金经理,而投资者永远都是无可争议的输家。另一方面,它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最普通的投资真理:拥有一个充分多样化的股票组合并长期持有,就是胜利,而这种投资方法的载体就是指数基金。只有指数基金才能青春永驻,因为它可以规避不可预测的市场风险;只选择成本最低的基金,因为基金经理拿走的越多,投资者剩下的就越少,因为成本才是最重要的!

听罢此言,老股民也许会感到义愤填膺:“你太小看我们了吧?”难道不是这样吗?你买股票不是为了赚钱吗?那么,省下的钱难道不属于你吗?甚至我们自己会想:我也知道这些道理呀,只不过这位博格比我更有名罢了。但事实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常常对最简单的现实置若罔闻,甚至投资大家对这些常识似乎也一无所知。以至于很多人把投资奉为“神学”,而常识则成了愚昧无知的代名词。

股市上涨涨跌跌,起起落落,总有好消息和坏消息。我们的生活也一样。不知道看了这本书,你会有何体会?对初入股市者,我坚信只有好消息,它可以让你冷静思考、沉着应战;对老股民可能未必:他们也许会发现,自己正走在错误的道路上,但愿尚不为晚。我当然希望好消息要多于坏消息,希望中国的股市牛市冲天,更希望它能稳健成长,给我们都带来财富的同时,也送给我们一份安宁。

不管怎么说,至少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本书的受益者,它给我很多启示,无论是投资还是生活,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投入最小,收获最大,绝对是永恒的规则;但我更希望自己是这本书收益最小的人。时间苍促,兼之自己才疏学浅,翻译中不确之处还请读者朋友们见谅,更欢迎读者和专家的指正。

刘寅龙

2007年12月10日

书评(媒体评论)

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低成本的指数基金是最明智的股权投资方式。我的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在多年之前就坚持这一观点,经过半辈子的实践,我对此更深信不疑,博格在本书中为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原委。

——沃伦·巴菲特

约翰·博格对华尔街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而这本书更是对业内人士最有价值的贡献。对于投资者而言,盲目听从那些胡言乱语是最危险的事情。因此,像博格这种毕生与谬论作战的勇士,绝对是我们这个行业的“英雄”。

查尔斯·芒格

无论你是否承认,市场都一直在侵蚀着你的未来。如果你想抵御市场的侵袭,不妨把一切抛诸脑后,读一读博格的这本经典著作,用心去体会一下其中的奥秘;如果你能做到这些,就连你的子孙都会感激你的明智和远见。

——威廉·伯恩斯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