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独特的个性让国内外理论界与实务界为之着迷。本书将从多个角度探索其一级市场IPO价格问题。首先对世界各国主要发行机制、累计投标询价机制、拍卖机制、固定价格发行机制和混合机制进行比较。
其次,本书将从一个新的视角——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出发来对IPO价格形成机制进行研究。
再次,引入事前不确定性,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抑价现象进行解释。
最后,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在常用的理论定价方法基础上,以行业平均市盈率为基础,把风险价值理论应用到我国新股定价的研究中,以此作为对传统新股定价理论在发行公司所在行业的可比公司的发展预期、行业的发展预期、行业发展的情况等研究方面的一个补充和尝试,对常用的IPO定价模型进行了改进。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特色和创新之处
2 IPO发行机制及分析
2.1 主要发行机制概述
2.2 发行机制的国际趋势及评价
3 IPO发行机制模型与实证
3.1 累计投标询价模型及实证
3.2 IPO最优机制模型及实证
3.3 实证分析
3.4 询价机制的优缺点及启示
3.5 政策建议
3.6 本章小结
4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与IPO价格形成机制
4.1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
4.2 情绪和行为偏差
4.3 基于非理性投资者行为的IPO价格形成机制
4.4 常用的IPO估值模型
4.5 询价机制下基于投资者心态模型的IPO价格形成机理
4.6 本章小结
5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与IPO抑价研究
5.1 基于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IPO抑价理论分析
5.2 一个垄断的机构投资者拥有全部IPO股票
5.3 n个机构投资者共同拥有IP0股票
5.4 IPO抑价中非理性交易行为存在的实证
5.5 实证分析
5.6 中小投资者行为偏差和中国IPO抑价实证研究
5.7 实证
5.8 本章小结
6 不确定性、后市流动性与IPO价格
6.1 不确定性与IPO定价
6.2 模型的实证检验
6.3 后市流动性与IPO抑价
6.4 实证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认知偏差与:IPO抑价
7.1 基于投资者情绪的IPO抑价模型
7.2 实证检验
7.3 承销商询价过程中认知偏差与IPO抑价
7.4 承销商询价过程中锚定与调整偏差
7.5 承销商询价认知偏差IPO抑价
7.6 本章小结
8 基于流动性的定价模型与IPO长期表现
8.1 流动性溢价与流动性定价模型
8.2 基于流动性的证券定价模型
8.3 P国证券市场流动性溢价实证检验
8.4 基于流动性溢价的IPO长期表现实证研究
8.5 基于流动性视角的IPO长期表现检验
8.6 本章小结
9 基于VaR方法的IPO定价模型及实证
9.1 IPO定价的VaR模型
9.2 VaR模型的度量方法分析
9.3 VaR模型的后验方法
9.4 运用VaR于IPO定价模型的设计
9.5 实证分析
9.6 本章小结
10 主要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