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生和作家双重身份的毕淑敏,作品充满了医生特有的理性,也常常起着疗治人的心理创伤作用。她的散文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心的运行是透明的,它的脚印被语言固定下来,就成了散文。本书是她的一部散文集。全书共选了其佳作数十篇,如《关于爱的奇谈怪论》、《眼药瓶的奥秘》、《爱怕什么》、《非典附送的风铃》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拍卖你的生涯(毕淑敏精品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毕淑敏 |
出版社 | 中国财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为医生和作家双重身份的毕淑敏,作品充满了医生特有的理性,也常常起着疗治人的心理创伤作用。她的散文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心的运行是透明的,它的脚印被语言固定下来,就成了散文。本书是她的一部散文集。全书共选了其佳作数十篇,如《关于爱的奇谈怪论》、《眼药瓶的奥秘》、《爱怕什么》、《非典附送的风铃》等。 内容推荐 她出生于新疆,曾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她就是著名作家毕淑敏。她的作品充满了医生特有的理性,也常常起着疗治人的心理创伤作用。本书是她的其中一部作品,收录了她的数十篇散文佳作。 目录 关于爱的奇谈怪论 关于爱的奇谈怪论/3 蝴蝶盾/8 默契的建筑/12 垃圾婚/15 书包划破之后/20 梅花催/24 飘扬的长发与人生的幸福/27 幸福和不幸永在/32
眼药瓶的奥秘 眼药瓶的奥秘/37 婚姻鞋/42 提醒幸福/45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49 草原上的猎人树/52 火车内外的风景/57 坚持糊涂/60 今世的五百次回眸/64 紧张/66 拒绝分裂/72 苦难之后/77
人生有三件事不可俭省 人生有三件事不可俭省/83 忍受快乐/85 生命的借记卡/89 挖掘心灵第一图/94 未来和将来的区别/98 柔和/102 蔚蓝的乐园/105 我的五样/109 迎接眼镜/114 永别的艺术/119 永远不做咨客/122
爱怕什么 爱怕什么/131 切开忧郁的洋葱/135 柱子的弹性/139 钻影/141 最单纯的生活必需品/144 素面朝天/147 嘘,梦不可说/149 谎言三叶草/152 抵制“但是”/156 地铁客的风格/159 第6000次回答/162 第二志愿/165 冻顶百合/168
非典附送的风铃 非典附送的风铃/175 好脾气的悖论/178 购买一个希望/180 你是否需要预知今生的苦难/182 姑娘,你最近还好吗/185 斟酌“风之堡”/188 年三十之叶/191 仅次于人的动物/193 警察不死/195 比树更长久的/197
拍卖你的生涯 拍卖你的生涯/203 梅勒妮的卵子/210 重剑无锋/213 每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216 再婚的女人/218 心是/224 我很重要/226 泥沙俱下地生活/230 爱情没有快译通/232 写作是一种命运/237 让我们倾听/242 比会见总统更重要的事/246 让快乐滋养我们的心/249 试读章节 爱是人们常常谈论的话题,因为在空气、水分、食物和安全之后,就是我们的爱了。比如安全这问题,表面上看来是对环境的要求,其实是一种爱的深化,我们只有在爱中,才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值得爱护保护珍惜和发展的。一个丧失了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从容爱自己和爱世界的。比如人际关系,更是爱的浓缩和放大。难以设想,一个不爱他人的人,会有广泛的朋友和良好的社会关系。当然,他的身旁可能会聚集着一些人,但那不是心灵的需要,只是利益的驱使。谈到自我实现,更是爱的高级阶段。因为你的爱,超越了一己的范畴,才扩展到更广阔的人和事物。在这种升腾与弥散的过程中,爱变成一种柔和的光芒,从一个核心的晶体稳定地散发着,把温暖和明亮,播扬到远方。 但是,当人们议论起爱的时候,却有着许多混淆和迷乱的地方。爱成了一个花脸,大家都随心所欲地涂抹着它的面孔,把自制的油彩敷在它的嘴角和眉梢。爱于是变得面目诡谲和莫测起来。有几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我想提出讨论。 其一:爱和年龄有关。 这是人们通常不付诸书面,但却彼此心照不宣的概念。具体意思是——只有年轻人才享有充沛富饶的爱意,它的浓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递减,从高耸的爱的山峰萎缩至贫瘠的爱的荒原。由于这一假设的存在,年轻人因此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仿佛享有一个爱的太平洋,可以不加计算地挥霍爱意。上了年龄的人则很气馁,当谈到爱的时候,很有一些顾左右而言他的窘迫。爱的门扉已经像一家到了下班时间的商场,缓缓关闭。店员们带着疲惫的笑容在重复着“谢谢光临”,你也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即使别人不翻白眼,自己也无颜再耽搁,只有缩起脖子夹着尾巴却步抽身,才是明智之举。 有一种影响约定俗成——那就是爱似乎是年轻人的专利,或者只有他们才有深入探讨的必要。当人们说到中年或老年人的爱意时,会扭扭捏捏地觉得那是一种爱的残次品,不那么正宗,不那么地道。比如在形容他们这些人的爱情的时候,基本不会用“火热”这个词,而只以“温馨”替代。毋庸置疑,温馨比火热的温度,要差着好几个数量级呢。 在人们约定俗成的看法中,爱是有年龄限制的。它大量地存在于生命旺盛的青少年,而较少地分泌于生命渐趋平稳和衰落的成熟期和晚期。 这岂止是谬误的,首先是奇怪的。它把爱这种密切属于人类的高等和神圣的感情,简化到相当于睾丸素、黄体酮之类内在的荷尔蒙分泌物和诸如皱纹和胡须这种简单的外在指标了。 这必然首先牵涉到——爱是一种生理现象还是一种精神现象? 持年轻人拥有最多的爱意的看法的人,其实是把爱定位在激素特别是性激素的产量上了。如果这样来看,年轻人是一定会把老年人打败的。但不幸或者是有幸的是,爱是一种精神的状态,是一种需要不断修炼和提高的艺术,是一种积累经验审视自我的完善过程。因此,爱是和年龄无关的。 证据就是,爱可以在年轻人那里发生,也可以在老年人那里发生。从有人类以来的无数故事和历史可以证明,爱不是年龄的产品,它是心灵的能力。 其二:爱和对象有关。 中国有一句俗语,现在被人用得越来越多了,那就是——遇人不淑。原来是女人专用的,如今也常常听到被抛弃和被耍弄的男人长吁短叹此词。爱错了人的惨剧,古往今来,总是屡屡发生。人们在欷歔之余,总是悲叹那薄命女子痴情汉,怎么不把眼睛拭亮,偏偏遇到了不该爱不能爱的人,糊里糊涂地就爱上了,且爱得水深火热?! 于是顺理成章地归纳出:在此情此景中,爱是没有过错的,错的是那爱的对象,不能承接爱,不能感悟爱,不配得到爱……总之一句话——所爱非人。不是有一首很有名的歌吗,叫做“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 这就很有一点讨论的必要了。 爱在这种悲剧中,似乎是孤立的一盆水,可以从楼台上闭着眼睛,泼到任何一个人的头上,凭的是冥冥之中的概率,和那个施爱者是没有关系的。甚至有一种可怕的论调,爱是盲目的,爱是碰运气,爱是不可知不可测定的,爱是没有规律的…… 爱在这里被蒙上了宿命和诡谲的色彩,被妖魔化了之后,躲在命运的山洞里,伺机以画皮的模样谋害我们。 这样以少数人的愚蠢所导致的失利,来嫁祸于爱的清白之躯,是不公平和不正派的。 爱是一个正常心智的明媚选择,它积聚了一个人的精神能量和所有的素养智慧,是综合力量的体现。它首先表现在施爱者是有力量和有眼光的。如果你根本没有爱的能力,好比压根就不会游泳,你误入爱的海洋,你被淹得两眼翻白,甚至有生命危险,但这不是海洋的水的过错,这是因为你对自己的技艺的判断失误。这是你的责任,怎么能迁怒于一望无际波澜壮阔的大海呢?人们对于自然界是如此的宽宏大量和易于理解,为什么就对与我们休戚与共的爱,如此苛求相逼呢?这后面是否掩藏着我们人类对自己的宽纵和对无言情感的肆意欺凌呢? 你爱错了,责任在你。不但说明你的眼睛不亮,视力散光,聚焦不准,而且说明你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爱。灾祸发生之后,搞清楚责任,是一件很痛苦和扫兴的事情,特别是在枝蔓生长到一败涂地的时候,挖掘出最初那悲惨的种子,原来竟是自己亲手播种的,当灾异显出狞恶之相时,自己非但没有亡羊补牢斩草除根,反倒以血饲虎姑息养奸以致贻害无穷……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力量审判自己。甚至可以武断地说,由于这类悲剧事件的主人公,原本就对爱的理解,颇多肤浅偏颇,当他们气定神闲的时候,你都不能指望他们的明智与清醒。在危机倒海翻江而来的时候,期待他们能有很好的自省力度,几近奢望。同时,我也深信,不幸的现场,如果妥加发掘,是虽然付出高昂学费,但也会物有所值的宝贵课堂。有时,幸福这个老师,和颜悦色地教授给你的学问,绝对逊色于灾难声色俱厉的鞭挞。可惜的是,浑身伤痕的爱的败阵者,怨天尤人地呓语着,骂遍了天下人,单单饶过了自己。所以,我很想杀风景地提醒一下善良的人们,对在爱的战役中的败将,如果他或她没有对自身的反思和批判,如果在交了一笔昂贵的爱的学费之后,学会的只是指责怨恨,那么,无论他或她显出多么楚楚可怜的模样,你可以帮助以金钱,却勿倾泻情感。他们不懂真爱,还需努力学习。 搞清爱的最主要方面,不在于爱的对象,而在于爱的主体,是沉冷峻严的判断。当你在人世间承受着种种知识的积累的时刻,你还需不断地历练对于爱的思索和实践。你要善于总结经验。如果不把主要的光圈聚焦在自己的爱的基准上,只是在大干世界的林林总总中发泄怨气、推卸责任,你就不但受到了来自他人的情感重创,而且还丢失了以后避开类似伤害的亡羊补牢的篱笆。 有很多人以为,只要成功地找到了一个可爱的人,爱就如霍乱病菌一般,自动地以几何数量级地滋生起来,剩下的事,就是不断地收获爱的果实了。爱主要是一个寻找的过程。找对了,就一好百好;找错了,就一了百了。爱是一件虎头蛇尾的事,成败仅仅维系在开端部分。 于是,找到那爱的对象就成了干钧一发生死未卜的事件。此事一完成,就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只剩等着岁月这个发牌员,验证我们当初押下的签了。 P3-6 序言 喜欢薰衣草这个词,不知道为什么。细细想,也总搞不清究竟被这词语中的哪一部分击中。拆开来看,比如“薰”字,雾霭腾腾的,带着炙烤的青烟和烧蜡的油腻。再如“衣”字,太普通了,棉衣、单衣、衬衣、大衣,琐琐碎碎、婆婆妈妈的。至于“草”,就更平凡到除了绿和小,再无甚可说了。三个其貌不扬的字集在一起,却像山乡小伙子来了个原生态组合,列排站在聚光灯下,无拘无束地引吭高歌,播散出的清新和幽远,力穿你心。 一直没见过真正的薰衣草,只是熟悉它的味道,在各种喷雾剂和香水的飞沫里。终于有一天,在欧洲油画般的山野中,看到了一片绛紫色的云霞在远方浮动。同行的朋友们以为是野花,以为是紫苜蓿,以为是茂密的马兰……突然有一个人恍然大悟道,那是薰衣草啊! 人们大呼小叫要停车,口气之急迫,让不通汉语的外籍司机以为是有人受了伤。车停稳之后,大家高一脚低一脚地向紫色的地毯奔扑而去。 走到近处,才看清这美丽的植物,并不是匍匐在地上,而是安然挺立着,株高大约有1米。顶端是玫瑰香葡萄色的穗状花序,花上被覆着星星状的茸毛,粗粗看去,好像是能磨出紫色面粉的小麦穗。每株有10朵左右的密集小花拥挤在一起,仿佛一群胆怯的小姑娘,抬着头低着下颌,你靠着我我靠着你,手拉手紧密团结成幽蓝色的香柱。茎干呈灰绿色,窄长的叶片细碎而纷披,在干燥的空气中蛰伏着,好像正在憩息的含羞草……微风掠过的时候,薰衣草就活泼地荡漾起来,仿佛紫蓝色的精灵累了,一展腰肢做起柔曼的瑜伽。薰衣草给人的印象内敛而谦逊。 大家的下一个统一动作就是俯下身去扇动鼻翼,抽吸薰衣草的迷人香气。大失所望的是,除了清淡的草木之气,薰衣草的味道是哑的。徒有虚名的薰衣草大智若愚地沉默着,不肯把些许香氛赠送我们。微风吹过,它们不好意思地摇曳着,好像在祈请原谅。 没有香味的薰衣草,几乎让人怀疑它们的真实身份。有几个人说,也许,这不过是紫苜蓿的变种吧,咱们自作多情了。 揣着疑团回到车上,问过了当地籍的司机,才知道这千真万确就是大名鼎鼎的薰衣草,才知道真正的薰衣草在没有提炼出精油之前,是不香的。于是就想再回头看一眼沉默的薰衣草,可惜起伏的山峦已遮挡住它们紫色的侧影。 长久地挂念着薰衣草,看到紫色就想起了它,它成了紫色的形象大使。某一天早晨,我在自由市场采买蔬果,看到一个老汉蹲在角落里叫卖杂物,面前堆放着一些深绿色的小塑料袋子。我问他,这是什么呀?他说,薰衣草啊。 透明袋子里的黛绿色的草末,好像未晾干的烟叶。我疑惑地问,这是薰衣草吗?他缺了几颗牙的嘴巴不容置疑地说,是。 我说,薰衣草是紫蓝色的,到了您这儿怎么变绿了? 老汉说,薰衣草的花是紫蓝色的不假,但花要拿去提炼精油,精油多贵啊,一般人买不起。我这是薰衣草的叶子,和花的作用是一样的,只是力道弱点。你可以多买一些啊,用薰衣草的叶子做一个枕头吧,淡而清澈的香气,会让你做一个好梦。 缺牙老汉所说的“淡而清澈的香气”这句话打动了我。我不知道是他批发草叶的同时听到的这话,还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因为这句话,我买了薰衣草的叶子。只是,它们的分量只够装进荷包悬挂在我的电脑旁,陪着我写这篇自序。 薰衣草有良好的药用功效,可以洁净身心平抑怒火,舒展经脉疗治创伤。国外有研究机构发现,如果公司要讨论一个非常棘手的话题,事先在会议室里洒上几滴薰衣草精油,气氛就会变得友善和谐,保不准一个统一的意见就此形成了…… 我喜欢薰衣草的清静和舒缓,喜欢它低垂的花和朴素的茎干,喜欢它不事张扬的色泽和静祷般的安宁。希望自己的散文能学到一点薰衣草的风格——叶片在原野上自由自在,香氛在空气中若有若无。路过的人看到了,也许会张望几眼,喜欢的人看到了,也许走过之后还会回眸。 这套散文集,几乎收进了我自创作以来所有的散文作品,算是一网打尽颗粒归仓了。经过策划编辑于胭梅女士的精心整理,它们被分别收录到不同的分册中,“安居乐业”了。又好像一个披头散发步履匆匆的旅人,被巧手的理发师拾掇了一番,不再泥沙俱下蓬头垢面,对此我表示深深的感谢。 如果读过它们之后,一如洒在会议室的精油,让人们被快节奏舞动起来的火气稍稍平息,你比较地镇静和快活起来,我就欣慰万分了。转念一想,薰衣草精油是很昂贵的东西,不能太自不量力,自作多情了。那么,就期待它们如同乡下老汉手中的薰衣草碎叶,带给你一点点舒缓和清凉,做个好梦到天明吧。 书评(媒体评论) 善意与冷静,像孪生姐妹一样时刻随着毕淑敏的笔端……它减轻你的痛苦,它开阔你的心胸……她竭力教给你活得好一点,快乐一点,善良一点,健康一点,光明一点。 ——王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