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论文精选”之《青年发展与国家战略》,辑录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各所在各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汇编成册,既是为了纪念上海社会科学院五十周年华诞,也是为了集中展示上海社会科学院过去五十年的科研成就。该书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上海社会科学院科研人员在过去半个世纪所走过的曲折而又辉煌的学术之路,凝结着上海社会科学院全体科研人员在时代风雨洗礼下的智慧和良知。
前言——对深度转型背景下青年研究的思考/杨雄/1
发展:路径与依托
中国儿童组织的社会功能/段镇/3
国家战略与青年发展/杨雄/14
第三部门与青少年事务/苏萍/26
从现实冲突走向理性融合——论青少年自我与社会责任的发展/徐浙宁/64
教育:反思与定位
新时代呼唤新德育——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段镇/77
胡耀邦少先队教育思想探析/倪新明/81
论学校教育中个体角色学习的误区/华桦/84
社会发展·人格转型·教育定位——当代青少年教育取向及路径的新思考/孙抱弘/90
问题:分析与应对
青年失业问题及其治理对策/曾燕波/107
论性别角色中性化的形成及原因分析/华桦/117
社会治理与公共政策创新:解决青少年问题的路径选择/陶希东/123
群体:现象与预测
由丁克家庭的产生透析当代中国青年生育观的嬗变/董小苹/135
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概念的辨析/佘凌/142
“贫困文化”视野中的上海流失生问题/魏莉莉 董小苹 罗国振/148
家庭隐私观代际差异比较研究/董小苹/160
独生子女现象的百年回顾与思考——一种集体心理的文化解读/包蕾萍/173
关于社会文化型智力迟钝儿童的若干思考/李维/184
理论·方法:实践与探索
青年研究在亚洲/金志堑/195
社会环境·接受图式·养成途径——关于青少年素质养成机制的跨学科思考/孙抱弘/199
社会心理学关于自我发展的新释义/李维/219
流浪儿童的街头生活及其“受害”:基于民族志调查的发现/程福财/230
人性假设与解释性青少年研究——一个以荣辱知行教育为例的阐析/孙抱弘/246
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分析及教育建议/贺利中/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