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社会学在西方是一个相对成熟的领域。近20年来,在后现代、后殖民主义的新语境下,历史社会学在延续以往发展轨迹的同时,又发生了不少新的变化。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历史社会学、社会理论显示了强烈的关注,一批西方学者的相关专著已经翻译成中文出版。
本书以专题述评的形式,介绍了历史社会学的主要发展历程、经典人物、重要问题、路径和方法,重在揭示近20年来该领域的最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本手册填补了历史社会学领域的一个空白,无疑又将为研究生提供一本有益的读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历史社会学手册/理论前沿系列/社会学译丛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作者 | (英)杰拉德·德兰迪//恩靳·伊辛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历史社会学在西方是一个相对成熟的领域。近20年来,在后现代、后殖民主义的新语境下,历史社会学在延续以往发展轨迹的同时,又发生了不少新的变化。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历史社会学、社会理论显示了强烈的关注,一批西方学者的相关专著已经翻译成中文出版。 本书以专题述评的形式,介绍了历史社会学的主要发展历程、经典人物、重要问题、路径和方法,重在揭示近20年来该领域的最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本手册填补了历史社会学领域的一个空白,无疑又将为研究生提供一本有益的读物。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专题述评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历史社会学的主要发展历程、经典人物、重要问题、路径和方法,重在揭示近20年来该领域的最新变化和发展趋势,内容丰富、新颖,尤其适合作为社会学、历史学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导论 历史社会学的新路线 第一部分 基础 第1章 卡尔马克思与历史社会学 一、马克思作为历史社会学理论家的某些背景:从法律到全体无产阶级 二、资本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结构决定论抑或历史轨道 三、历史人类学,历史社会学结论 第2章 马克斯韦伯与阐释传统 一、韦伯历史社会学的定位:从推测到分析 二、比较历史社会学:将阐释路径置于背景之下 三、历史社会学中的多因果关系 四、韦伯对历史社会学的影响 五、一些评价问题 第3章 进化论和功能主义的历史社会学 一、历史社会学与关于社会的科学 二、斯宾塞:类型史学的问题 三、帕森斯:目的论历史学和行动目的论 四、不存在发展框架的进化 第4章 《年鉴》杂志、布罗代尔与历史社会学 一、涂尔干及其学派 二、布罗代尔与社会理论 三、古尔维奇、弗雷里和沃勒斯坦 四、布罗代尔的历史社会学 五、结论:布罗代尔的遗产 第5章 文明复合体及其进程:埃利亚斯、尼尔森和艾森斯塔特 一、现代存在的社会和心理起源 二、习惯之比较 三、文明复合体及其分析 四、比较视野下的习惯 结论 第二部分 路径 第6章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学与革命 一、法国大革命与历史社会学 二、资产阶级革命与生产方式 三、佩里安德森的综合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挑战 第7章 不死的理论:永不终结的现代化理论的故事 一、现代化理论的缘起 二、现代化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简史:解决问题却没有善终 三、新瓶装旧酒: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化理论的复兴 第8章 历史地理学与历史社会学:艰难的跋涉与空间的转向 一、平行和分歧的学科史 二、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革新 三、对立、相遇与调和 四、过去的分量 第9章 制度史:关于种族和种姓的比较路径 一、种族和种姓 二、种族、种姓和亲属关系的秩序 三、种族、种姓和政治关系的秩序 四、政治经济学 结论 第10章 文化史死了(“九头蛇”万岁) 一、记忆和实践中承载的过去 二、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化转向 三、完整的文化转向 四、社会的转向:百花齐放 结论 第11章 当思想史遭遇历史社会学:语言学转向之后的历史社会学 一、比较视角下的民主与资本主义:历史社会学的遗产 二、语言与历史 三、话语的形成、语言行为、概念的历史:思想史上的革命 四、政治现代性及其问题集:欧洲社会历史的四点反思 五、历史社会学与政治哲学之间的语言和阐释 第12章 战争与和平系谱序论:系谱学的路径 一、问题与概念 二、战争与和平 第13章 底层研究与后殖民史学 一、《底层研究》与印度现代史之争 二、作为范式转换的《底层研究》(1982—1987) 三、《底层研究》与历史学的重新定位 四、1988年以后的底层研究:多元路线 第三部分 主题 第14章 历史分期的文化逻辑 一、时期的相对性 二、启蒙运动的问题 三、自责式的历史分期 四、怀旧式的历史分期 五、类型式的历史分期 结论 第15章 东方与西方:从蔑视性的两分到不完全的解构 一、历史模式与两极化的观点 二、理论化与大分裂 三、韦伯式转向及其含糊性 四、后韦伯式的视角 第16章 近期历史社会学中的阶级与民族 一、现代主义与原始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阶级与民族 三、让国家回归历史社会学 四、臣属民族与现代阶级的形成 结论 第17章 现代国家的形成与统治的制度化 一、国家的出现:一种叙事性的鸟瞰 二、四个分析视角 第18章 议会的演变:从比较历史的视角看集会和政治决策 一、通往议会民主政治的曲折道路 二、当代的发展情况 结论 第19章 社会运动与民主化 一、社会运动的定义 二、旧式社会运动 三、新社会运动 四、社会运动是否有利于社会的民主化 第20章 民族主义的持续:现代性与民族话语 一、理论路径概览 二、民族主义的主要政治形态 三、民族主义的体制性发展 结论:民族主义的持续性 第21章 塑造现代民族:建筑与国家 一、现代性与民族国家 二、民族国家与建筑中的历史主义 三、建筑与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 四、现代主义与民族国家 结论 第22章 城市历史社会学 一、城市历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二、城市的东方化:顾朗日、韦伯和芒福德 三、顾朗日与古代西方城市 四、韦伯与东方主义 五、芒福德与东方专制主义 六、东方主义之后的城市历史社会学 第23章 历史记忆 一、概念的历史 二、记忆的媒介 三、场所、遗迹和纪念物 四、记忆时刻与纪念仪式 五、记忆的社会载体:教育和职业 六、历史记忆的范式:复兴、进步、衰退和危机 七、创伤与历史记忆 第24章 历史社会学中的性别与父权制 一、家庭形态 二、国家的性别化 三、父权制的转型 结论 第25章 宗教历史社会学:政治与现代性 一、作为克里斯玛力量的宗教 二、教会与国家的演变 三、个人主义与新教对宗教等级体制的挑战 四、宗教与世俗化 五、宗教与结社民主 六、全球化与国家宗教 结论 第26章 从道德科学到道德规范:社会理论与道德领域的 相遇 一、社会理论与道德领域 二、社会学、越轨和道德恐慌 三、道德规范与治理术的转向 四、进入日常生活 五、作为一种建构过程的道德规范 六、性别化的道德规范 结论 余论为什么是历史社会学 索引 译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