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糖(新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棉棉
出版社 珠海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我是如此的一个喜剧女王!在所有心碎的游戏里留下了我的档案。我冻死了,这就像我们的关系,这就像所有的爱情。

棉棉的拟自传体长篇小说《糖》正是围绕着“自由和选择”这一既古老而又时新的话题,叙述了一个“问题女孩”红和她在青春迷途中邂逅的几个同样有“问题”的少男少女的故事。

内容推荐

《糖》是一个另类女孩的真实故事,她无法选择,她的故事从何时何地开始,她自己也无从选择,她一路跌跌撞撞地走过来,随时随地都可能一跌到底,但是那根坚韧的神经、那种坚强的生命力支撑着她,直到写作带着医生的使命走进她的生活,她的生活因此而改变了颜色。

试读章节

下雨的时候常会想起玲子。玲子对我说过有一首诗里写着:春天总是要下雨,那是大地和天空在做爱。对此我们都曾迷惑。那时我们常常会被一些小问题纠缠,例如病菌,例如恐高症,例如“爱情是抽第三根烟时的想象”。玲子是我高中时的同桌,她长得像一张白纸,她的苍白是一种状态,一种出神的状态。

我记得很清楚,那时我是个爱吃糖的女孩,郁郁寡欢,成绩不好,我喜欢收集糖果纸,用糖果纸和放针药的盒子做太阳眼镜。

高二第一学期开学不久,玲子的头发开始变得这里短一截那里多一段的,她的脸上经常出现被指甲抓伤的痕迹。她本来是个极安静的女孩,那时她的安静变成了古怪。后来,玲子告诉我她确定班上有个男生在注意她,并且目光“炽热”。我记得她当时对我用了“炽热”这个词。她说他炽热的目光没完没了地围绕着她,这让她满脑子私心杂念。她说她是决不可以为读书以外的事分心的。玲子认为他看她是因为她漂亮。玲子认为自己很漂亮,玲子认为自己的漂亮是一种问题,她为此感到羞耻。所以玲子开始把自己搞得很难看。她以为这样事情就可以朝好的方向发展。她认定她丑了就不会有人再看她了,没有人看她了,她就可以好好念书了。玲子说她是必须要好好念书的,所有人都认为惟有考上最好的大学才能有最好的未来。

在那整整一个学期里,玲子千奇百怪地变换着她的样子。很多同学为此费解,并且不再接近她。

我并不觉得玲子有多漂亮,我理解她,我想她只是太紧张。学校把我们抽空了。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帮玲子。她是那种平面、静止、刀枪不入的人。

有一天,玲子没来上学。那个位子从此就一直空在那里。听说玲子有暴力倾向,被她父母用绳子绑去了精神病医院。

我曾偷偷跑去精神病院看她,我穿着红色防雨面料运动衣在星期六的下午钻进医院的铁丝网。其实我是可以从大门进去的。我在冬天给玲子带去她最爱吃的娃娃雪糕、香草橄榄和杏话梅。我不停地吃着巧克力,她吃着娃娃雪糕和香草橄榄。病房是浅绿色的,病房的其他病人都是大人。基本上都是我在说话,不管我说什么,只要一个话题结束玲子就会笑,那是真正的银铃般的笑声,我觉得她的笑太他妈的奇怪了。

玲子是说过些什么的,玲子不断重复“在医院里吃药人吃得这么胖人吃得这么胖”这句话。

玲子出院了,她的家长让老师通知大家:谁也不准去看望她。

一个雨天的下午,玲子的死讯传到了学校。据说有一个男生在某个下午乘她父母不在时拿着~束鲜花去看她。那是1986年,那时上海刚刚开始有几家鲜花店。当天夜里,玲子在自家的洗手间切腕自杀。据说她是站着死的。

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使我迅速地滑入“问题少女”的泥潭。

奇怪的日子到来了。我开始无所事事,彻底地放松,觉得时间一下子多得用不完。我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沙哑。朝镜子里看一下自己,我就看到了自己陌生的欲望。

我残酷的青春由此开始。玲子那特有的银铃般的笑声从那个冬天起就一直飘荡在我身后,它逼我走入无边无际的黑暗,永不回头。

在我的学校里,我只喜欢一个老师。她很年轻,瘦高个,喜欢戴墨镜,每天都是平静而不快乐的样子。她只为我们上过一次课,上课之前她给大家念了一首《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从没有老师这么做过。这是我整个中学时代惟一神圣的十分钟。

老师的目光如此圣洁,听着诗歌的我们,阳光下的教室,美好的一天,美好的梦,这一切在以后的日子里常常感动我,似乎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感动,直到这一刻来临。

玲子自杀的那个学期我退了学。我是那所学校惟一一个提出退学的学生。我终于摆脱了学校。我希望自己能想出什么别的办法进大学,我还是想读大学,可是高中没毕业是没法进大学的。

退学后,我被介绍到一个“穴头”那里,顺利地开始了我短暂的“小歌星走穴”生涯。我爱唱歌,那可以舒展我自己。我穿着可笑的台湾80年代的服装站在舞台上故作感伤,那时我喜欢把眉毛画得又宽又浓,那时我喜欢苏芮、娃娃。

我们团里有一个伴舞的男孩年龄比我还小,他目光清澈,容易激动,我们很要好,常在一起抽风凰牌香烟。他叫小虫,可他看上去什么都大,一点都不像小虫。小虫的妈妈是当年的知青,他在上海没有家。P1-5

序言

我的青春,都浪费在青春上了

看着《糖》的第一章节,竟然立刻就有了眼泪。写《糖》之前的岁月,我仿佛用尽了方法使自己从身体到精神统统崩溃。其实我真实的青春远比小说沉重和黑暗。在《糖》这本书中,那些甜蜜的片断都是虚构的,那些黑色的时刻都是真实的。

如果说《糖》有积极意义的话,那就是这个女孩曾是那么地需要写作,她是那么地希望得到拯救,她是那么地想寻找到生命的意义。这是让我骄傲的地方。但那些故事,太痛苦!我的青春,都浪费在青春上了。

我曾经是个只写短篇小说的作家。当时没有人愿意为一个像我这样的新作家出短篇小说集,所以我就把我十几篇短篇小说合在了一起成为了《糖》。这本书的第一次出版是在八年以前。

过去我所做的所有的努力,就是在打开“那扇感知的大门”。我相信漫长而多变的无法总结的混乱。酒精对我来说就是友谊。我总是尽量抓住每一个可以快乐的瞬间并且不断试图突破界限。我成为了那种我一直想成为的女孩。相对主流来说,这个女孩在以一种更酷的方式享受名声和各种特权。

但是有一天我开始进入一种崩溃。我发现我们所有的人其实都没什么好的主意,关于生活的,关于艺术的,关于爱情的。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非常局限的。烟和酒精及其他麻醉品都阻碍我们去获得智慧。而我非常强烈地想拥有智慧。

现在我想打开“那扇真理的大门”,在清新、清醒、清静的生活及身体中寻找真理。

我所有的特殊时刻都出现在雨天。那个叫赛宁的“孩子般无助、诚实而又不幸的年轻人”始终没有出现,我曾经以为我拼命地写拼命地想他就一定会出现。我知道很多人爱着我写的赛宁,我曾经因此而无法停止虚构,我曾经因此而活在虚构里,虚构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我曾经因此而相信自己是幸运的。

八年以后的现在,我依然生活在上海,爱情依然在别处而我依然爱着那些赤诚的才华横溢的朋友,我有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女儿,并且成为了一个佛教徒。

写作在治疗我的同时,也曾经严重毁坏了我的生活,跟突如其来的名声一起。而我终于有机会可以学习爱与知识,终于可以对光明与完美保持期待。写作对我来说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希望我的写作可以尽可能不虚荣。

曾经有一个读者给我留言:我们一直都在看着你,一次次读你的《糖》到可以背出来那些充满柔情和斗争的段落,我们寻找着你和我们自己,我们在茂名路上找,在复兴公园找,在我们没钱的时候我们去最高级的club找,我们曾只是想看看你是否是幸福的。仿佛如果看到了你的幸福,就能看到我们自己明天的幸福一样。你明白吗?

这段话曾让我多次并且依然泪流满面。就像我想起这么多年来那么多读者给我的爱一样,你们个个爱我爱得像一个Rock Star!

我想,如果我的字不能给这个世界带来爱与希望,那么最好全世界都忘记我。

我希望,看我字的人可以不再为爱而那般痛苦,不再恐惧。

最后,谢谢你看我的书,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在干什么,希望你有美好的一天,我献给你们夏天的爱与祈祷!

棉棉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最具震撼力的青年作家之一。

《时代》周刊

可能是中国最有前途的青年作家……棉棉的小说深入探讨新一代中国青年最深刻最内部的经验。

《国际先驱论坛报》

她是最完美的Diva!这位上海的文化偶像从未停止过她的脚步,活跃于每一个重要的时刻。

美国PBS电视台FRONTLINE节目

中国“文坛坏女孩”棉棉离开“毒品”、“派对”,甚至“性”以后,在她的新作中注入了更为成熟的全新的启汞。

法新社

棉棉是90年代最独特的声音,她不为自己痛苦的过去而哭泣,她冷静地分析自己以及那些边缘青年的生活。 

《南华早报》

《糖》,比《猜火车》更生猛的作品。

美国《远东经纪评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4: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