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修铁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富含现代社会、现代人必需的价值观。

孔子是一位善于享受生活,又懂得人生的大儒,那么他教给我们的那些道理又能不能为我们所用呢?这些道理在飞速发展的今天还有多强的生命力呢?翻开这本书,你将得到满意的答案。

内容推荐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那么,这么一位善于享受生活,又懂得人生的大儒,教给我们的这些道理又能不能为我们所用呢?这些道理在飞速发展的今天还有多强的生命力呢?翻开这本书,你将得到满意的答案。

目录

第一章 安贫乐道 自强不息——《论语》对人生的启发

 1.儒雅的君子风度

 2.以史为鉴,看过去知未来

 3.别为打翻牛奶而哭泣

 4.要有一颗虔诚的心

 5.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6.人生的里程和滋味

 7.旷达的个人生活

 8.正确看待得失

 9.安贫乐道的典范

 10.自强不息的楷模

 11.匹夫不可夺志

 12.常怀不知足之心,体会人生之乐

 13.“名”的情结

 14.人贵人自知之明

 15.无欲则刚

第二章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在生活中的妙用

 1.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2.岁寒才知松柏后肜

 3.不问苍天问鬼神

 4.文人心态的不平

 5.克己复礼,用“礼”来约束自己

 6.君子不忧不惧

 7.爱恨生死的糊涂帐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10.不求锱铢必较,但求尽善尽美

 11.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12.有错不改,错上加错

第三章 通权达变方圆处世——《论语》在处世中的妙用

 1.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

 2.君子不言利

 3.刚柔并济的处世之道

 4.世事洞明皆学问

 5.看人看大节

 6.以直报怨

 7.愚不可及的大智慧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小不忍则乱大谋

 10.既往不咎的宽恕精神

 11.通权达变,灵活取舍的处世态度

 12.君子当成人之美

第四章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论语》在社交中的妙用

 1.君子之交淡如水

 2.交朋友不要自取其辱

 3.君子之“和”

 4.当心花言巧语的伪君子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道不同不相为谋

 7.益友是贵人,损友多害人

 8.尊贤而容众,有选择地交朋友

第五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在做事中的妙用

 1.君子不器,博学而多才

 2.言行要统一,不要吹牛皮

 3.过犹不及,凡事要有度

 4.欲速则不达

 5.恒心的重要性

 6.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9.切勿画地为牢,不求进取

 10.不要自欺欺人

 11.学习是成长的阶梯

第六章 妙笔能生花妙语能出彩——《论语》在言谈中的妙用

 1.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2.谨言慎行

 3.口才可以免祸

 4.到哪个坡唱哪个歌

 5.不言则已,言则必中

 6.“直”也有讲究

 7.朴实无华的语言最动人

 8.把握好说话的时机

 9.沉默是金

第七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论语》中的成功学

 1.做自己的“伯乐”

 2.进退成败都在自己

 3.关键在于练好内功

 4.三思而后行想得太多了

 5.天生我材必有用

 6.宝剑锋从磨砺出

 7.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位子

 8.不以求仕途作为读书的目的

 9.人各有所长,修炼自己的优势

 10.三人行必有我师

第八章 做人第一,学问第二——《论语》与人的美德

 1.做人第一,学问第二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父母在,不远游

 4.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5.善于反省自己

 6.君子尚义不尚勇

 7.家因奢侈而败,因俭朴而兴

第九章 健康是金长寿是福——《论语》中的养生之道

 1.长寿之人必定有大的德行

 2.在音乐中放松自己

 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4.饭吃八分饱就好

试读章节

孔子对“君子”实在是太喜欢了,太赞美了!在孔子眼中,“君子”简直就是理想人格的化身。在《论语·学而》开篇,孔子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学习知识并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不因被别人了解而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

在这里,孔子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人生境界:求知自得其乐,交友衷心喜悦,怀才不遇也不怨天尤人。好一个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儒雅君子!

现代人行色匆匆,疲于奔命。知识爆炸,读书囫囵吞枣犹恐不及;人情淡薄,交朋结友工于算计;追名逐利,怀才不遇怨天尤人。

如果让孔子飘然来到现代,他大概会说:现代人啊,现当代人,你们怎么啦,瞧瞧一个个绷紧了一根根竞争的弦啊,人人像上足了发条!怪不得你们人人都说活得好累啊!怪不得你们中间的一些人受不了,最后崩断了。

虽然孔子并不能来到现代,也不可能在我们耳边作智者的叮咛,但是现代人就是这样啊!其实大家都体会到,在生活工作中绷紧了竞争的弦,绷得很紧,每个人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在铮铮铮地转着!

商家、厂家不用说,因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竞争。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完成价值规律这一商品经济内在规律的全部运动过程。于是他们处理人际关系满眼就是竞争:人才、资源、劳力、成本、质量、产量、信息、市场等,都是一些不可让的竞争。

在我们的生活里,职场竞争,上岗竞争,不行就下岗。各行各业都是在竞争,优胜劣汰。在现实社会与生活中,还看到人们争权、争利、争名,比位子、房子、票子、车子、孩子、妻子等等的竞争。

就连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就要开始为孩子将来的竞争做准备了,要补钙、补铁、补锌,还要补充维生素ABCDE,还要补音乐,补胎教,夫妻俩说啦,将来宝宝智商高可以竞争得胜利。

孩子出生了,在成长中也处在竞争的紧张氛围中。妈妈说:现在竞争多厉害,孩子你不努力,将来工作都找不到!

爸爸说:将来竞争更厉害,孩子你不从小学会竞争,将来你没有岗上!

老师说:现在是知识爆炸时代,越进步竞争越激烈,你不选个重点小学,不上个重点中学,不考上好大学,你明天怎么去竞争啊?

这些话没错,都说的是事实,但是回过头来看看孩子的幼小心灵,早已不负重压而过早地衰老了。他们的眼睛如果都戴上“竞争”这副“眼镜”来看人际关系,那会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他们每天在“竞争”的压力下生活,因此没了童年的欢乐,少了少年的欢笑,缺了成长的幸福,而是一天到晚忧心忡忡。他们时刻准备着,为了“明天的竞争”!为了“明天的竞争”,时时刻刻在准备着!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幸福和快乐可言?

今天体育运动会上的竞争更是剧烈,据说奥运会查出服用违禁药物的就有数十例。谁都知道奥运会对禁药的检查非常严格,但是还是那么多的人闯“红灯”。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加拿大的选手约翰逊打破了百米世界记录,结果查出来服用了兴奋剂,还有创造9秒78男子百米世界记录的美国人蒙哥马利、美国的短跑巨星琼斯等等都出了事。为什么要铤而走险?因为竞争取胜、夺金获银的欲望太强烈了,一旦敌不过名利的诱惑,自己把握不住就服用禁药了。

你我扪心自问:还有儒雅的君子风度吗?还有几多衷心的喜悦几多两小无猜的欢乐呢?

于是孔子又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斗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也就像射箭比赛一样吧!登堂比赛前先互相作揖谦让,赛完后又下堂饮酒祝贺。这样的竞争,可以说是君子之争。”(《论语·八佾》)  赛前揖让,赛后喝一杯。

温文尔雅,颇有绅士风度的君子之争。

多么令人神往!

这算不算“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呢?这又是不是有点奥林匹克的精神呢?

其实,又何止体育竞赛,举凡政治角逐、商业竞争、技术开发、文艺比赛,人生舞台上的方方面面,何处不应该提倡一下这种君子之争的风度呢?P2-4

序言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从现在流传下来的一些画像上看来,孔子始终是一幅温文尔雅、一团和气的样子,这里自然有许多理想化的儒家至圣先师孔子的成分,至于真实情况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孔子应该有其威武的一面。他的学生颜回称其“威而不猛”,且孔子身材魁伟,当时被称为“长人”。关于孔子的形象,我们所能得到的信息大致如此。

中国人的智慧博大精深,中国人的智慧源远流长,中国人还特别重视圣人,有道家的圣人,有儒家的圣人,有武圣、书圣、诗圣等等,我们光是把“圣”字梳理出来,就是一部很厚的文化史了!

那么,中国儒家的这位大圣,也给世人留下了非常丰富的非物质遗产:

在做人上,孔子告诫我们“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在做事上,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学习上,孔子教导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他的这些理念迎合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乃至引发了一场国学复兴热。

人们更想探知在生活中的孔子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对于个人的生存发展又作何阐释? 

读过《论语》,我们发现一贯严肃的孔子,也是一位懂得享受生活的人。《论语》上说孔子在家里“申申如也,天天如也”,“申申如”是舒坦,“天天如”就是飘逸。比起疲于奔命的现代人来说,孔子更知道什么叫劳逸结合,什么是“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当然,孔子也不是没有烦恼。孔子如果烦了,怎么办呢?他会在家里喝酒。孔子酒量颇大,《论语》中说孔子是“唯酒无量”。不仅如此,孔子还精于养生之道。在《论语》中,就有多处孔子关于美食的精妙论述与美妙譬喻,留下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美食名言。  

综观孔子一生的发展历程,我们不仅仅看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也看到了他在人性传播领域的卓越贡献。他为思想襁褓中的世人搭建了有别于神灵或者魔鬼的灵魂小屋,他为快乐或者悲伤的人规范了言行,他为富贵或者贫贱的人找到了和谐的纽带。孔子的历史地位,用他的崇拜者朱熹的话来说,叫“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  

那么,这么一位善于享受生活,又懂得人生的大儒,教给我们的这些道理又能不能为我们所用呢?这些道理在飞速发展的今天还有多强的生命力呢?翻开这本书,你将得到满意的答案。

书评(媒体评论)

二千五百年前的《论语》,像一束柔韧的丝线,若隐若现地栓住了一个伟大人种的最后尊严。

——余秋雨

《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于丹

《论语》不仅影响中国,也影响东亚,更影响世界。

——香港人文大学副校长 张信岗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富含现代社会、现代人必需的价值观。

——高丽大学哲学系教授 金容沃

作为永远的经典,《论语》不会因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失去光彩,它能够让现代人“温故而知新”,懂得做人应当具备各种姿态。

——新加坡汉语言学院院长 李宽

《论语》对现代人来说是一门活学,因为其中“德”与“中庸”等万古不易的真理能够让人走出心灵的困境。

——台湾大学校长阎振兴

义利合一是儒商的经营原则,一个企业家必须做到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

——日本近代“实业之父” 涩泽荣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1: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