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森尼布鲁克农场的丽贝卡(全译插图本)/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凯特·道格拉斯·威金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森尼布鲁克农场的丽贝卡》是美国著名作家兼教育家凯特·道格拉斯·威金(1856—1923)最受欢迎的一部著作。该书也是上个世纪美国最畅销的图书之一,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搬上舞台和银幕,由当年一批著名的演员主演。该书以美国内战后新英格兰地区的缅因州农村和小镇为背景,讲述一位贫穷但聪明、活泼、美丽、极有个性的十岁女孩丽贝卡受教育和成长的故事。

内容推荐

该书以美国内战后新英格兰地区的缅因州农村和小镇为背景,讲述一位贫穷但聪明、活泼、美丽、极有个性的十岁女孩丽贝卡受教育和成长的故事。

丽贝卡寄居在两位姨妈家,她与刻板、守旧的米兰达姨妈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反映了美国内战后社会快速发展,新旧思想、特别是新旧教育思想的矛盾与斗争。米兰达想用传统的观念把丽贝卡塑造成一个循规蹈矩的淑女,而丽贝卡却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和老师明友们的帮助下,追求知识、理想和自由,成了一个爱憎分明、敢做敢为、乐于助人、充满爱心和有强烈责任感的人。她不但以自己的才智和人格力量改变了米兰达姨妈,使她变得开朗,感到生活的乐趣,而且凡是与她接触过的人,都会被她的天真活泼、富于想象和具有同隋心的性格所感染而喜欢她。她被美国人视为“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女孩和女人的典范”,不是没有道理的。

目录

第一章 一家七口

第二章 丽贝卡的亲戚们

第三章 心有不同

第四章 丽贝卡的见解

第五章 求学之路

第六章 阴冷处的阳光

第七章 里佛巴罗的秘密

第八章 玫瑰的颜色

第九章 灰色的玫瑰

第十章 虹桥

第十一章 初显才干

第十二章 灰色殉道者

第十三章 雪白和玫瑰红肥皂

第十四章 阿拉丁先生

第十五章 宴会灯

第十六章 成长的季节

第十七章 灰暗的日子,金色的年月

第十八章 丽贝卡当全家的代表

第十九章 伊斯雷尔执事的接班人

第二十章 心的变化

第二十一章 眼界开阔了

第二十二章 三叶草花和向日葵

第二十三章 困难重重

第二十四章 阿拉丁擦他的神灯

第二十五章 快乐的玫瑰

第二十六章 茶余饭后

第二十七章 多彩的梦幻

第二十八章 不可规避的制约

第二十九章 母亲和女儿

第三十章 再见了,森尼布鲁克

第三十一章 米兰达姨妈的道歉

试读章节

一辆从梅普尔伍德驶向里佛巴罗的旧公共马车,在灰尘滚滚的车道上行驶,发出辘辘的响声。尽管是五月中旬,天气却已像仲夏一样炎热。明知自己已把邮件背上了,杰里迈亚·科布还是尽力宠着他的马儿。这一路坡道、山路不少,但他还是松弛地握着缰绳,懒洋洋地靠在座背上,一只脚和一条腿舒适地架放在挡泥板的上方。他那顶戴破旧了的毡帽的帽檐被拉了下来,刚好没盖上眼睛。他嘴里咀嚼着一块口烟,左面颊不停地运动着。

车厢里只坐了一个人——一个身着光滑、浅黄色印花布衣服的、黑头发的小乘客。她是那样纤弱,那样呆板而拘谨地坐着。尽管她用双腿的力量,使自己紧贴中间的座位,并伸出戴着棉手套的手,抓住座位两边,以保持平衡,但她还是在空余的皮坐垫上滑来滑去。每当车轮比平常更深地陷进车辙,或碰到石头而一阵颠簸时,她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反弹腾空,又回落到座位上。接着,她把那有趣的小草帽向后推了推,把那粉红色的阳伞或拾起、或放得更牢靠些——这似乎是她的主要任务,当然还没有把那个缀有珠子的荷包算在内。只要路上情况允许,她总要打开荷包朝里面瞧瞧,看看里面珍贵的物品有没有不翼而飞、或有所减少,从而获得极大的、明显的满足。科布先生从不去想旅途那些令人烦恼的琐事,他的任务是把旅客运送到目的地,没必要让他们一路感到舒舒服服。说实在的,他真把这个不起眼的小乘客的存在给忘掉了。

那天早晨,当科布正要离开梅普尔伍德邮局时,从运货马车上下来了一个女人。她径直向他走来,问他马车是否去里佛巴罗,还问他是否就是科布先生。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向等在那边急于得到答复的小孩点头示意。小孩向她奔跑过来,生怕有片刻的耽误。这孩子也许有十岁或十一岁。不论她多大岁数,看样子、个头,她比实际年龄要小。母亲把她扶上马车,把包裹和一束紫丁香放在她身边,又负责用绳子把一个旧的皮衣箱系在车后。最后,她小心翼翼地数着银钱,付了车费。

“请您务必将她送到里佛巴罗我姐姐家,”她说,“您认识米兰达和简.索耶吗?她们住在那栋砖屋里。啊呀!丽贝卡真是老天爷保佑!他对她们可是了如指掌。”

“正好,这孩子去那里,她们正等着她呢。能请您费心照看着她点吗?要是有什么地方好下去打招呼,或把人请上车来做个伴儿,她一定会干的。再见了,丽贝卡,不要淘气,安安静静地坐着,到了那里,你才会干净、整齐,显得有教养。不要给科布先生添麻烦。——您看,她有点儿激动——我们昨天从坦珀伦斯上车,在我表姐那里睡了一夜,今天早晨从她家坐车来,有八里路。”

“再见了,妈妈,别担心!你知道,我以前不是没有出门旅行过。”

女人讥讽地一笑,对科布先生解释道:“她到过瓦尔汉,在那里过了一夜,那算不得什么旅行,不值得炫耀。”

“那是旅行,妈妈。”孩子急切而固执地说,“那次离开了农场,带了午餐放在篮子里,骑了马,乘了蒸汽引擎汽车,还把睡衣都带上了。”

“即令如此,也不必宣扬,让全村的人都知道。”母亲说着,想打断这位有经验的旅行者的回忆。“我以前不是告诉过你吗,”她低声说,试图最后一次要求女儿遵守规矩,“你不得大声,特别是周围有男人时,谈论睡衣、长袜之类的东西。”

“我知道了,妈妈,我知道,并不会再说了。我所想说的只是……”这时,科布先生咯咯地吆喝了一声,用手猛然拉动缰绳。马儿沉静地起步,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我所要说的是:这是一次旅行,当……”马车现在已在行驶中,为了把话讲完,丽贝卡不得不把头伸出门上方的窗口,“这就是一次旅行,当你出门带了睡衣。”

丽贝卡用尖叫的声音发出的不满的话语,向后飘荡,传人兰德尔太太耳中,使她感到很愤怒。她望着马车走出视线,这才拾起摆在商店门口的包包,走进拴在驿站柱子上的一辆运货的马车里。当她把马头转向回家的方向。又起身站来,用手半遮住眼睛,向远处那一片灰蒙蒙的沙尘望去。

“我想米兰达一定会忙得不可开交,”她自言自语,“但我知道丽贝卡能获得成功。”

这一切仅仅发生在半小时以前,但这太阳、这暑热天气、及滚滚的灰尘,还有到了大都会米尔敦要办的差事,这些使得科布先生并不灵光的脑袋更迟钝了,把要照管好她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

在车轮的咯咯和辘辘声,马具的嘎嘎声中,他突然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一只蟋蟀、一只雨蛙或是一只鸟的声音。但在认准了声音的方向之后,他扭转头,向后望去,看见一个小小的身躯,在不出安全问题的情况下,身子尽量往窗外伸展。一条又长又黑的辫子,随着车在运行中的摇晃而摆动。她一只手抓住帽子,另一只手试图用她的精致的遮阳伞,去戳赶车的人,但终归徒劳。

“请听我讲话!”她叫道。科布先生顺从地勒住了马。

“坐在您旁边,同您一起驾车,要另外付钱吗?”她问,“车厢里又湿、又滑、又晒,我一个人坐,太大了点。我身上已经被碰得青一块、紫一块。这窗户也太小了点,我看不到完整的景象。而且,伸头去看箱子是否会从后面掉下去,差点没有折断颈子;这是我妈妈的箱子,她是很看重它的!”

科布先生等她滔滔不绝地讲完,或者更恰当地说,等她连珠炮式的批评放完后,才诙谐地说:“要是你想过来,那就请吧!坐在我旁边,不收附加费。”于是,他帮她步出车厢,把她推向前座,然后坐回自己的座位。

丽贝卡小心地坐下,一丝不苟地、抚平被弄皱了的衣服。她又把遮阳伞放在自己和赶车人的座位之间的缝隙里。然后,她把帽子向后推了推,把那双讨厌的白棉布手套脱下,欣喜地说:

“哦!好多了,这才像旅行。我现在才是真正的乘客。坐在后面车厢里,就像小鸡被关在鸡笼里一样。我希望我们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路程很远吗?”

“哦!我们的行程才开始呢。”科布先生温和地说,“要走两个多小时。”

“才两个多小时,”她叹了口气,“那就是一点半到。妈妈那时该到安表姐家里了。家中的孩子们也该吃完午饭;汉纳已把一切都清理完毕了。我也带了午餐,因为妈妈说过,饿着肚子到了砖房后,第一件事就要姨妈弄东西吃,那会是一个坏的开端。这是我开始成长的好日子,你说是不?”

“肯定是个好日子,天气太热了,为什么不把你的遮阳伞撑起来?”P1-4

序言

《森尼布鲁克农场的丽贝卡》是美国著名作家兼教育家凯特·道格拉斯·威金(1856—1923)最受欢迎的一部著作。该书也是上个世纪美国最畅销的图书之一,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搬上舞台和银幕,由当年一批著名的演员主演。威金是一位有才华而多产的作家,除了演说和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外,她一共出版了十六部小说。由于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她主张尽早开发幼儿的智力,并使所有儿童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她是美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之一。

被称为“美国文学的林肯”的杰出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曾称赞《森尼布鲁克农场的丽贝卡》是“一本美丽、动人,使人满意的书”。

该书以美国内战后新英格兰地区的缅因州农村和小镇为背景,讲述一位贫穷但聪明、活泼、美丽、极有个性的十岁女孩丽贝卡受教育和成长的故事。

丽贝卡寄居在两位姨妈家,她与刻板、守旧的米兰达姨妈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反映了美国内战后社会快速发展,新旧思想、特别是新旧教育思想的矛盾与斗争。米兰达想用传统的观念把丽贝卡塑造成一个循规蹈矩的淑女,而丽贝卡却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和老师明友们的帮助下,追求知识、理想和自由,成了一个爱憎分明、敢做敢为、乐于助人、充满爱心和有强烈责任感的人。她不但以自己的才智和人格力量改变了米兰达姨妈,使她变得开朗,感到生活的乐趣,而且凡是与她接触过的人,都会被她的天真活泼、富于想象和具有同隋心的性格所感染而喜欢她。她被美国人视为“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女孩和女人的典范”,不是没有道理的。也无怪乎著名的美国作家杰克·伦敦不无遗憾地说:“为什么她(丽贝卡)没有能成为我的女儿呢?”

小说对村镇的学校生活,老师的循循善诱作了详细描写。从丽贝卡的母亲、两位姨妈乃至被称为阿拉丁的亚当·莱德先生和杰里迈亚·科布夫妇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与帮助,特别是从对瓦尔汉学校学生毕业典礼盛况的描写,反映了家长及全社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该书是一部真实生动的教育诗篇。

小说对学校教育、人际关系、民俗风情、人们的宗教思想及文化生活诸方面的描写,反映了美国那个历史年代的状况。有美国读者说:“小说中一幕幕的景象展现在眼前,使我们漫游,回到了一百多年前的美国。”从这个意义上讲,该书对人们了解过去的美国,重温那段历史是有价值的。

作者对一百年前的缅因州村镇上各类普通纯朴的人物生活的叙述和描写,对它的山川、河流、瀑布、小溪、农田、牧场,以及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风物景象的描写,把人带入一个与现代喧闹的城市截然不同的世界,让人陶醉并流连忘返。村镇里的人虽然并不都很富有,但大都安居乐业。铁路、公路、住房正在兴建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工业化起步后,农村开始发生变化,但仍然保持着清新、宁静的田园诗般的美丽。

小说对几个人物的爱情婚姻生活的叙述和描写,尤为美丽动人。丽贝卡的母亲奥里莉亚,年轻时爱上了村子里很有才华的有着西班牙血统的音乐教师兰德尔,她不顾家庭的阻挠与反对,同他一起私奔。她生活拮据,得不到家庭的接济,丈夫死后,独自抚养七个孩子,过着劳苦贫穷的生活,但她无怨无悔。简姨妈的情人在内战中受伤,她赶赴战场,与他见面,安抚他,让他在自己怀抱里安详地死去,她怀着对这段恋情的美好回忆而终身未嫁。

米兰达为什么脾气古怪,也一辈子孑然一身,仍然是一个谜。作者多次提到她特别憎恨兰德尔,甚至因为憎恨兰德尔而迁怒于丽贝卡。书中曾提到,一次村里举行盛大的圣诞节歌舞晚会,米兰达原以为兰德尔会来邀请她为一支庄严的曲子领舞,结果他邀请的不是自己,而是妹妹奥里莉亚。

杰里迈亚·科布夫妇是一对善良普通的农民夫妇,文化程度不高,多年前女儿夭折,膝下无子,对丽贝卡关怀备至,把她当自己的女儿一样呵护。他们终身相伴,白头偕老。他们的家庭婚姻生活是新英格兰地区广大农村夫妇的一个缩影与写照。

亚当·莱德是个有钱的单身汉,比丽贝卡大十七岁。自丽贝卡帮辛普森家卖肥皂来到莱德姨妈家,莱德买下了全部三百块肥皂,够辛普森家得到一盏宴会灯的奖赏后,他一直关心并暗中帮助丽贝卡。他无言地等待她长大,他们间纯洁美好的友谊,看来有发展成爱情的趋势。下面的一段对话也可见端倪。丽贝卡说:“我还不到十五岁,再过三年,我才成为一个年轻的女士,在你不得不放弃我之前,请不要放弃我!”亚当回答说:“我不会的,我向你保证。”虽然作者还在多处暗示发展这种关系的可能性,但还是含蓄地打住。所以有性急的读者发问:为什么作者没有写续集,交待莱德与丽贝卡关系的进展?他们两人是忘年之交,年龄上存在差距,但他们之间多年的相互理解、同情与支持建立起来的友谊,是可贵、美丽、动人的。作者在该书的扉页,援引威廉·华兹华斯的抒情诗——《她是个快乐的精灵》中的几句为序,也暗示了该书是一部描写友谊和爱情的诗篇。

着重写实和细节描写,是本书的一大特点,它的精妙之处也见于那些细节的描述。对生活和人物性格没有细心的观察与了解是不可能写得那样细致入微的。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故事情节主要在人物的对话中展开,人物的性格、心理也在对话中显示,因此,作者没有冗长的叙述和心理描写。

用比较、对照的方法表现人物性格也是本书的一个特色。如丽贝卡和汉纳、丽贝卡和埃玛·简、丽贝卡和赫尔达·梅泽夫等人,性格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和矛盾,更显出主人公品格的难能可贵。简姨妈和米兰达姨妈,她们的性格也是迥然不同。甚至,书中出现的两位教师,以及其他各种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

微妙、含蓄是本书的又一特点。亚当·莱德是被比喻为《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丁式的一个人物。他很有钱,英俊潇洒,有许多漂亮女人任他选择,可他却经历漫长的岁月,等待丽贝卡长大,他们的结局将如何?米兰达为什么憎恨兰德尔?为什么终身未嫁?这些问题都给读者留下了空间和余地去思考,表现出含蓄的美。

书中写到的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各有性格。他们的嬉戏、打闹,充分显示出他们的童贞。贫穷的辛普森家的孩子们希望能得到一盏宴会灯,早熟的跷跷板辛普森追求丽贝卡,被她的美丽迷住了,这些描写是十分生动有趣,为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没有同孩子们长期生活在一起,笔下是写不出这些人物来的。

作品诗文并茂,语言流畅,用词简洁精炼。作者很少用形容词,行文中见不到累赘多余的词语,但表意明确。文化程度不同的人,用词、发音不同,偶尔还有生动、幽默的文字游戏出现。书中口语、俚俗语、古旧和过时的词语多有出现,并运用比喻和神话给作品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这一切都显示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和艺术创作能力。

《森尼布鲁克农场的丽贝卡》是一部经典著作,是给孩子们读的,更是给家长和成人读的。虽然它是一百多年前的作品,使用的语言与当代英语存在差别,一般读者阅读原文有一定困难,但小说的美丽生动,仍能给我们很多的教益和美的享受,使我们感到满意。

编者

2007年2月5日于广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3: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