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头和小铁皮带着自己的学生们开始进行环游世界的旅行,可是海盗布里布里和间谍德尔卡在他们后面紧追不舍。在大海上,铅笔头一行人遭遇了猛烈的风暴,并被吹到了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紧跟着他们来到无人岛的是那两个坏蛋。后来,铅笔头和小铁皮他们在岛上发现了一座古老的城堡。然而,他们没有想到,两个坏蛋也找到了城堡。到了晚上,城堡里出现了幽灵……无人岛是一个什么样的岛呢?岛上真的什么人也没有吗?到底是真的有幽灵,还是有人装神弄鬼呢?最后铅笔头和小铁皮他们逃出无人岛了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逃出无人岛/铅笔头和小铁皮历险记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俄)瓦列金·波斯特尼科夫 |
出版社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铅笔头和小铁皮带着自己的学生们开始进行环游世界的旅行,可是海盗布里布里和间谍德尔卡在他们后面紧追不舍。在大海上,铅笔头一行人遭遇了猛烈的风暴,并被吹到了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紧跟着他们来到无人岛的是那两个坏蛋。后来,铅笔头和小铁皮他们在岛上发现了一座古老的城堡。然而,他们没有想到,两个坏蛋也找到了城堡。到了晚上,城堡里出现了幽灵……无人岛是一个什么样的岛呢?岛上真的什么人也没有吗?到底是真的有幽灵,还是有人装神弄鬼呢?最后铅笔头和小铁皮他们逃出无人岛了吗? 内容推荐 在一座城市的一栋小楼里住着两个好朋友,一个叫铅笔头,另一个叫小铁皮。他们一个是魔法画家,一个是巧手大师。 铅笔头会画活的画,也就是说,只要是经他的手画出的东西,肯定能变成真的。如果小朋友们觉得这一点都不稀奇,也可以拿支笔随意画画,看看你们画出的东西能否变成真的。什么?你画的画一动不动?你看,没那么容易吧?而我们的铅笔头却能把画出的画变成真的。 他的好朋友小铁皮更是样样精通,他能在一分钟内造出所有的东西,不管是自行车,还是宇宙飞船。一,二,三——做好了!小朋友们大概会说,这可不简单啊,这可比画出活的画还要难了! 两个好朋友开了一所真正的魔法学校,他们要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孩子们。不过学生并不多,只有四个——小树枝、小黄雀、巴布奇和小娜斯佳。 这是世界上最快乐的魔法学校。 但糟糕的是,在离他们不远的一座破房子里住着两个大坏蛋——海盗布里布里和间谍德尔卡。让他们感到很不满意的是,世界上有魔法学校,却没有海盗学校。两个坏蛋想把铅笔头和小铁皮赶出去,自己住进那栋小楼里。他们还想抓住会画魔法画的铅笔头,让他画出自己想要的一切:财宝、海盗船、武器和海盗需要用的其他东西。 但是铅笔头和小铁皮依靠自己的智慧摆脱了两个大坏蛋,坐着一般铅笔头画的潜艇来到了大海上,开始了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旅程。 目录 人物介绍 故事前的话 1.海盗出现了 2.乘船追踪 3.在大海上航行 4.第一次出海 5.在海底的生活 6.海底怪物突然出现 7.千奇百怪的海洋居民 8.恐怖的鲨鱼 9.别开生面的想象课 10.无人岛 11.暴风雨后的奇遇 12.在树上睡觉 13.出乎意料的猎物 14.美妙的丛林之旅 15.遭遇野兽袭击 16.海盗、间谍造竹筏 17.森林里的新朋友 18.与鳄鱼激战 19.丛林中的秘密城堡 20.可怕的跟踪者 21.城堡中的幽灵 22.孩子们逃跑了 译后记 试读章节 海盗出现了 “海盗!”铅笔头惊慌地喊道,“海盗快追上来了。”铅笔头一边说,一边警惕地盯着茂密的野蔷薇丛中两个可怕的黑影。 “对,是海盗布里布里和间谍德尔卡。”小铁皮点点头,从望远镜里观察着他们。“快,赶快跑!”小铁皮边喊,边抓起背包跳出了窗户。 “快点儿,不然就跑不掉了。”铅笔头冲小树枝、小黄雀、巴布奇和小娜斯佳高喊,“那可是真正的海盗,他们早就想抓住我们了。” 窗户正对着一片蔚蓝色的大海,沙滩上满是各色的小贝壳和小石子。海岸边早有一艘潜艇在等着他们了,一分钟后所有人都跳上了潜艇。 “关上舱门!”小铁皮下达紧急命令。 “是,艇长!”小树枝和小黄雀兴奋地喊道,然后赶紧跑去执行任务。 海盗布里布里和长鼻子间谍德尔卡突然从花丛中跳了出来。 “站住,小坏蛋!”红胡子海盗布里布里大吼一声。 “天啊,他们要逃走了。”德尔卡尖声尖气地喊叫着。 但为时已晚,潜艇像一只强壮的猎犬,紧紧咬住翻腾的巨浪,离两个坏蛋越来越远。 坏蛋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抓住铅笔头,让他画出自己想要的一切——整箱整箱的黄金、珍珠、宝石……他们还想让铅笔头画一艘船,一艘真正的、可以在大海上航行的海盗船。 布里布里和德尔卡早就想好了一个阴险的计划——绑架铅笔头。可是当他们精心策划并准备好了大口袋和手枪的时候,铅笔头早就逃走了。 现在的魔法学校早已是人去楼空,小铁皮也早没了踪影。 波浪翻腾的海岸边只留下了那两个气急败坏的家伙——海盗布里布里和间谍德尔卡,他们呆呆地望着大海,但是海上什么都没有。黑得像煤球一样的小狗克尔克斯在他们身边跑来跑去,还不时发出阵阵叫声。 铅笔头和小铁皮不见了,和他们一起消失的还有两个坏家伙想让铅笔头画出财宝和海盗船的愿望。 布里布里和德尔卡懊恼地又喊又叫,拼命地往海里扔石头,在沙滩上来回打滚、跺脚骂人,但他们什么办法也没有。铅笔头和小铁皮早已走远了。 “呜呜呜!我感觉好像有三千头死鲸鱼粘在我的红胡子上。”海盗布里布里喊叫着,然后用一只脚猛踹枝叶浓密的棕榈树。 “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我还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间谍呢!”德尔卡的声音很让人讨厌,“怎么能让那些小坏蛋逃走了呢?” “全都怨你。”布里布里一把抓住德尔卡长长的像胡萝卜一样的鼻子,“都是因为你。我早就告诉过你,应该早点抓住他们,可你偏说再等等,等他们睡着了再动手。结果呢?现在他们逃走了,你觉得现在谁还能给我们画出想要的一切?我们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 “唉,咱们再也见不到钻石和绿宝石了。”德尔卡沮丧地摆了摆手说,“这些东西铅笔头轻而易举就能画出来。” “是呀,”布里布里生气地说,“没有财宝和船我还算什么海盗?根本什么都不是。” 这时太阳打了一个哈欠,躲到了地平线下,暮色笼罩了整座城市,街道上的人们行色匆匆。德尔卡打了个哆嗉,晃晃脑袋对红胡子布里布里说:“他们溜走就不可能回来了。我们要想个办法把他们抓回来,我们得追呀。” “天色晚了,”红胡子海盗缩了缩脖子说,“外面太冷了,回去吧。也许暖和暖和能想出办法来。” 两个人走进了那栋隐藏在浓密树丛中的小房子里,这里不久前还是魔法画家铅笔头和巧手大师小铁皮的住所。 “我们必须得想个法子,”布里布里此刻怒气冲天,“别忘了,我可是个凶狠的海盗。” P7-10 序言 笔者在俄罗斯儿童文学领域疏于研究,但作为爱好者不算言过。刚进入大学时,最早读的俄语原文便是盖达尔的《丘克与盖克》,大学毕业做论文可以翻译作品,首选的便是诺索夫的《维佳·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在家里》,译至大半,发现国内已有译本,只好改弦易辙,但最终选定的还是儿童文学作品,即巴拉卡耶夫的《三幅画的故事》。若问为何“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回答只能是俄罗斯儿童文学多元的美包围了我,俘获了我!这种美是一种温暖陶醉,是一种沁心浸骨,它益神长智,让你心揪心痒,能够带着你的灵魂展翮飞舞,洋溢欢欣。这种“痴爱”浸润了我前后六年的留俄生活,以至于在俄罗斯无论是逛书摊还是去书店,见到儿童文学作品就心动,毫不吝惜地奉上卢布,不经意间倒也积攒了几十本儿童书。记得九七年学成回国,稍作安顿便直奔一家大出版社欲与其签订儿童文学出版合同,但禁不住同行的再三“提醒”,“那是小儿科,不会有大发展,作罢吧!”而当真作罢。接下来,进大学,教起了俄罗斯成人文学,教来教去,一种说不出的隐情,更应该说是遗憾,总也拂之不去。细想来,儿童文学仍是我的心结,不释不快,却苦于无缘释怀。感谢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邀我为尤里·德鲁日科夫父子的传世名作作序,让我再度与俄罗斯儿童文学零距离接触,给了我与儿童文学说几句“体己话”的机会,触动了我久违了的审美快感,也庆幸于“铅笔头和小铁皮历险记”系列丛书带给我的新的心灵震撼。 回眸历史,俄罗斯儿童文学是俄罗斯文学阵营的一支劲旅。翻看任何一部俄罗斯文学史,普希金、阿克萨科夫、萨尔特科夫·谢德林、列夫·托尔斯泰,及至高尔基、普里什文、帕乌斯托夫斯基等等,哪一位文学伟人,不曾在儿童文学领域一展身手?在灿若星河的俄罗斯文学的“儿童世界”,我们能数得出一连串闪闪发光的名字:盖达尔、诺索夫、叶尔绍夫、沃尔科夫等等,他们都堪为巨星级的儿童文学作家,无不以个性各具、意旨深邃、艺术精湛的创作,接力前人,引领后继,共同铸就了俄罗斯儿童文学的一代辉煌。 本套丛书作者之一尤里·德鲁日科夫虽然不与上述作家齐名,但他却创造了俄罗斯儿童文学史上的奇迹。 这是一个谜一样的儿童作家,“谜”到他的大名绝迹于我国出版的任何一本俄罗斯文学工具书,即便在俄罗斯网站,他的“出名率”也是星星点点,国内外对他的评论文字也寥若星辰,汇聚不出预想的耀眼之光,偶有文字,也只是他的生平履历和作品清单。这无疑给人们对他的了解与研究增添了难度,人们只能根据他的实绩和代表作的艺术含金量见仁见智地去品评。的确,尤里·德鲁日科夫的作品可谓不多,代表作也就两部,但正如我们所知,文学史上历来不是按数量论英雄的,当年的巴别尔创作可谓很少,却在世界文学大师排名榜上排得头名。如果说,巴氏在西方扬名,有一种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那么当年的丘特切夫却也是以少胜多,独领风骚数百年,这就应该说是得益于诗人自身作品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尤里·德鲁日科夫的作品非常有限,但确曾一度卷起文坛狂飙。文学档案上有对其“铅笔头和小铁皮历险记”系列丛书的第一部作品《初临险境》(1969年)出版时的盛况记录,“赞扬信从世界各地雪花般铺天盖地而来,满带狂喜地恳求作者继续写下去”,作品问世当年即摘得全苏少儿书“金色奖章”。当年流行的话语当然不是中国当下的“送礼就送脑白金”,而是“送礼就送铅笔头和小铁皮”。读者的热切需要就是作家的神圣使命,经过十四年的精心“磨剑”,尤里·德鲁日科夫果然不负众望,推出了他的第二部代表作,即1983年出版的《魔法学校》。这部作品的问世再度托举了《初临险境》的艺术成就,而且人物形象、故事立意在后一部作品中有了新的拓展,更重要的是,第二部的问世将两部作品的两位小主人公“铅笔头”和“小铁皮”定格为“世界级”儿童文学的经典形象,引领了半个世纪的俄罗斯儿童文学。两部作品的成功,极大刺激了作品自身的翻译与出版,不仅打造了文学翻译史上的神话,同时也刷新了出版业上的记录。作品被翻译成18种文字而风靡欧美,两本书的出版总数当即达到3000万册。 俄罗斯文学评论家列皮耶娃指出《初临险境》的首要特征在于它的包罗万象,但评论家所指的“万象性”只是停留于表面。的确,这里有魔幻离奇的事件,有行善,有犯罪,有盗窃,有追捕与擒获;有长着翅膀满天飞的黄瓜,有配着羽绒枕头轮子在大街上奔跑的汽车,还有魔法般的船模大赛;有失意时的沮丧,有胜利时的狂欢。但深藏于内的更有千姿百态的人物画谱,各色人物分解了俄罗斯人的所有性格特征,即他们所特有的幽默、风趣、聪明、机智、善良、坚忍、坦诚、正义、冲动等,掩卷深思,你会久久温情流连于作品各具姿态的人物:有单纯娇憨的铅笔头,灵巧勇敢的小铁皮,知错必改的小树枝,见义勇为的小伙伴的爸爸,助人为乐的市民,甚或是贪婪但又不失人性的海盗和间谍。这是一幅俄罗斯文化与性格,及至百态人生的多彩画卷。这种多元与“百科”描写,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让读者从“小”读到“大”,抬升了作品的“成人性”。但这种“成人性”与板着面孔说教毫不相干,它恰恰在儿童的稚气俏皮中让各色读者从中找到共鸣,即便成人读者也从中受益。以此可见,作品自问世以来赢得罕见的受众群体,让人至今喜爱不已,我想自有其道理。据报道,2006年适逢《初临险境》问世五十周年,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书店,争相购买尤里·德鲁日科夫的作品,两代人同捧一本书,以不同的精神需求感受作品的美好。据说,尤里。德鲁日科夫之子瓦列金·波斯特尼科夫盛邀这些热心读者去欣赏他自己的作品,带着他们观看铅笔头与小铁皮如何登上月球和火星进行新的神奇旅行,故而也带动了作家儿子的作品的热销。 打开作品,作家亲切自然之文笔,幽默诙谐之语调,生动逼真之讲述,活泼伶俐的对话语言无不让读者心醉神暖,读着读着,你就会身不由己地被带入一个如梦似真,充满魔幻的境地,甚而让你宁愿信其真,不再视其幻。试看:一个现实的中午,发生了非现实的奇事,玩具店的玩具盒里,本无生命的两个玩具——一个叫铅笔头,另一个叫小铁皮——竟然奇迹般地获得了生命,拥有的不仅仅是人的形状,而且有人的感情,人的认知,就这样,一个会画活画的魔法画家,一个是能修理一切的巧手大师,开始了他们的人生游历,经历了人世的一桩桩奇遇……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忘我战胜唯我。作者以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将作品写得妙意横生,童趣盎然。作品结构精巧,跌宕有致,紧紧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却又将诗意、哲理,乃至各种自然科学知识润物无声般地送进读者心底,给人以回味无穷的美的享受。更可贵的是,作品展示的不仅仅是两位小主人公的种种奇遇,而且还凸显了他们美好的心灵世界,从而唤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热切追求。 作品以深邃的思想旨向与高超的艺术技巧,浸润了此后五十年的俄罗斯儿童文学。更具意味的是,这两部作品创造出了“子承父业”的文学传奇,亦即启动了儿子瓦列金·波斯特尼科夫的创作灵性并铺就其一生的文学道路。瓦列金自幼受到家庭气氛熏陶,酷爱儿童文学,小小年纪就曾跃跃欲试,写出自己想象中的儿童故事,最终,儿子站在父亲的肩膀上一路攀登,文海搏击,竟使得这两部作品绵延成为40本系列丛书,终于赢得了儿童文学的“如金碧天”。据统计,这套丛书现今已经翻译成48种语言,出版总数达3亿册,父亲创造的“铅笔头”和“小铁皮”在儿子手下接力传递,走向全世界。瓦列金本人也成了全俄作协会员,并集多种奖项于一身。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以敏锐的市场意识,不俗的审美品位,截取了俄罗斯儿童文学辉煌时段的经典,同时从瓦列金40集的后续作品中选取思想与艺术双佳之作品,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 谨以此为序。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教授王立业 2009年平安夜 后记 今年暑假,受出版社朋友之邀,我们接手翻译了“铅笔头和小铁皮历险记”系列丛书。起初拿到作品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这是一项并不简单的工作,虽然它的语言并不复杂。记得俄国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儿童读物是为教育而写的,而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决定着人的命运。这样一来,作为译者,亦即中俄文化的传播者,准确、生动地为中国小读者传播如此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便成了我们光荣的使命。 这部儿童文学作品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字多图少,这与当下很多时髦的童书有本质的区别。起初,我还担心,如此朴实无华的作品能够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吗?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吗?可是阅读之后,我的顾虑完全被打消了。这部幻想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童趣盎然。书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性格迥异。小说并不流于简单刻画人物形象,每个人物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即便是海盗,有时也被正义的力量征服,表现出善良的一面。小说的语言活泼,满含温暖,思想鲜明,并富含哲理。走进小说,仿佛走进另一个世界:在那里,你的想象被插上翅膀,任何奇异的事情你都可能遇到。同时,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的科学小知识,有生物的,地理的,天文的……真是应有尽有。阅读之后,我们便开始了紧张的翻译工作。如前所料,翻译工作并不一帆风顺。首先,小说语言中含有很多科学术语,名目繁多的动植物名称就足以令我们眼花缭乱。由于中俄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些术语的确切翻译要经过反复查阅各种百科全书才能最后确定。其次,由于这部作品面对的读者群是小朋友,其语言必然是口语化的,语言的灵活性也是很强的。比如,小说中有很多俄罗斯人约定俗成的幽默的语言表达方式,而且这种表达方式是运用于俄罗斯儿童之间的,这个看似简单的“小东西”却给我们的翻译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幸亏身边有来自俄罗斯的朋友,我们将这些问题一一向他们请教,然后努力将这些“小东西”转换成汉语的惯用表达,希望能够得到小朋友们的认可。总之,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们都努力克服了,这个过程是烦琐的,却也是快乐的。每每想到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带着小朋友们一同“历险”,我们就无比欣慰。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字斟句酌的原则,努力做到传文又传神。当然,事无完美,由于译者的学识和翻译水平有限,译文中难免有一些地方需要做进一步改进。感谢小读者们肯花时间和精力来阅读这个译本,更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我不得不说,“铅笔头和小铁皮历险记”系列丛书确实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它虽然是一部给孩子写的书,但成人也会喜欢。记得在翻译的过程中,我时常II-~m-自禁地笑出声来,有时还为很多情节感动,心中总能洋溢着温暖的情绪,一种对真善美褒赞的情绪。这种情绪将我带回了童年,带回了那个纯真而美好的年代。相信大人们在为孩子们读故事的时候,也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吧!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小读者感谢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引进了如此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感谢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从始至终所付出的大量心血。这套丛书的出版必将有助于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也有助于促进中俄两国小朋友的思想交流。真心希望中国的小读者们能够喜欢这套丛书,同时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的、更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北京师范大学俄语语言文学博士 国晶 2009年1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