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陈兵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学习佛教知识的最通俗读本,是了解佛教文化的首选入门书。全书采用答问的形式,对佛教的源流、佛学的基本内容和学佛态度都作了详细的表述,涉及了佛教方方面面的知识。读完本书对佛教就会有全面透彻的了解。

内容推荐

陈兵先生为海内佛学名宿。本书是一本十分切实的学佛指南。上编替青年人学佛指示途径,说理莹彻,切实可行,足发入道之机。中编深入探讨禅净密之法,拣择生活禅、大手印及观音大势至圆通法门,既深刻又简捷,其综摄之功,真可惊叹。下编收集修行回忆、访谈、诗偈和寺宇楹联作品,乃以亲行亲证,以使人得法味法喜也。

目录

上篇 现代人学佛之道

一、大乘根本加行论

二、居家学佛之道

三、论出家学佛

四、与青年朋友谈学佛

五、佛教人生观

六、烦恼的辨认及对治转化

七、染污末那及其转依

八、阿赖耶识与修行

中篇 禅净密相要

九、观音圆通法门释

十、大势至圆通章释义

十一、四祖禅述略

十二、《坛经》禅法解读

十三、虚云和尚的禅学思想

十四、生活禅浅识

十五、净土法门实似论

十六、太虚大师的净土思想

十七、禅净双修论

十八、大手印导论

十九、大圆心髓略识

下篇 附录:回忆、访谈、诗偈、楹联

二十、南天眼目痛长瞑一缅怀法海上师

二十一、忆访黄念老

二十二、难忘的参访永恒的怀念

二十三、怀念贾题韬老居士

二十四、师友杂忆

二十五、永怀母亲

二十六、参透佛心回报社会——陈兵教授访谈录

二十七、诗偈选

二十八、佛教楹联

试读章节

二、居家学佛之道

在出家、在家二众佛弟子中,在家众总是占绝大多数,他们在护持和弘扬佛法上,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乃出家僧伽的基础和外护,为在社会生活中实践佛法的主体。《优婆塞戒经》卷二称在家众为“道庄严”,谓“三乘出家修道,持戒诵经坐禅,皆由在家而为庄严”。

在家众、出家众虽然皆循三学、六度之道而趋解脱,但因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生活、修持条件的不同,在家众在学佛的次第、内容、重点和方式上,都与出家众有所区别,这是从释尊对在家众所说法中不难发现的重要原则。一条与出家学佛之道有别的在家学佛之道,在佛经中指示得相当分明。然而,由于种种社会、历史原因,中国传统佛教界对在家学佛之道的弘扬,未给予应有的重视,从而产生了一些副作用,造成社会人士对佛教的误解。晚近太虚、印顺等大师,深刻反省了传统佛教的这一致命弊病,强调建设在家佛教的重要性,可谓慧眼如炬者。本文拟遵循教典,联系现状,对佛陀所示的在家学佛之道,作一概括勾提。

多障难亦多殊胜

在家人浸泡于五浊、五毒具足的世间家宅,内有父母妻儿之累,外有声色财利的诱惑、各种社会力量的胁迫,心思精力,大部分都用来维持生存,满足匮乏性的需要,可谓重重系缚,道道障碍,难得安闲自在以专精修习戒定慧。其进道、解脱之难,自多倍于出家人。对此,经教中多所慨叹,喻为牢狱之囚、火宅之客。

然而,多诸系缚障碍,只是说修行条件较差,并非说不能修行,也并非说虽修行而不可得解脱。经论中一般说,居家学佛,可能证人小乘的初、二、三果和大乘佛位以下的菩萨,《阿含经》记载有在家证得阿罗汉果,如童女迦叶等三例,《惟日杂难经》明言居家可证阿罗汉果,甚至有居家亦可成佛的说法,有天王佛以在家相成佛的典型。在佛世,在家佛教徒中证得道果者甚多,如称优婆塞中最为第一的商客居士,即证得第三不还果。《长阿含·游行经》载佛入寂前路过那陀村时,预言此村中有伽伽罗等十二居士命终得不还果,五十人得二果,五百人得初果,一个小村庄就有这么多在家佛教徒即生证得道果,是相当可观了。大乘经中描述的郁伽长者、贤护长者、善财童子、维摩居士、胜鬟夫人、一切世间喜见离车童子等,皆为果位菩萨,智慧猛利,超过出家声闻圣人,亦多有徒众。《郁伽罗越问菩萨行经》载佛赞美居家菩萨郁伽长者说:

是郁伽长者虽住居家地,常有等心,于是贤劫,所度人民甚多,胜余出家菩萨百千人教授。所以者何?阿难,虽有出家菩萨百千人,其德之智,不及郁伽长者。

《大宝积经》卷八二佛说“百千出家菩萨所有功德,不如是郁伽长者所有功德”。胜鬟夫人之说法,善财童子之参学,都受到佛菩萨的赞叹。辩才无敌、神通广大的维摩诘居士,尤称在家菩萨的典型。

大乘菩萨道,甚至可以说主要是在家人所修之道,近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大乘出现于约公元1世纪主要由在家佛教徒所掀起的大乘运动。《华严经人法界品》善财童子遵文殊菩萨之命,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一般认为标志菩萨道五十三阶位,其中出家比丘、比丘尼只有六位,占九分之一,优婆塞、优婆夷达二十六人,其他十二名神、一名天女、两名婆罗门,也皆在家人。优婆塞、优婆夷中,有长者居士、国王、童女、童子、商人、船师、教师、学生等各种身份,都在家庭中、社会上修持菩萨道,成就各种解脱法门。这充分说明:大乘,的确主要是在家人所修之道。

佛涅槃后,在家众中所出的法门龙象,亦不在少数,如印度的罗阅氏居士、胜军论师,中国的傅大士、李长者、庞蕴居士、雍正皇帝等等,或妙悟超群、胜辩无碍,或解脱自在、游戏神通。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开悟得法时也是位在家众,得法后隐于猎人队中修行十六年。西藏迦举派初、二祖玛尔巴、米拉日巴,迦当派奠基者仲敦巴,萨迦派开创者卓弥译师等,皆卓有成就的在家居士,米拉日巴尤称释迦佛灭度后即身成佛的唯一典范。

近世以来,居士在弘扬佛法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出了不少愿力深宏、福智兼备、击大法鼓的法将,如杨仁山居士创办祗洹精合、支那内学院、金陵刻经处培养人才、流通经典,被称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与杨仁山发愿复兴中国佛教的同时,达摩波多(1864~1933)、安培多格尔(1893~1958)努力复兴印度佛教,安培多格尔带动数百万贱民改信佛教,贡献巨大,被印度佛教徒尊为“牟尼”。日本铃木大拙、池田大作弘法于欧美,影响巨大。至于精勤修持、往生净土者,更不胜枚举。

在家学佛的障难虽多,但也有出家学佛所不及的殊胜之处:不依靠他人供养为生,而从事生产,创造财富,可奉养亲眷,供养僧众,广兴布施,服务社会,利益人群。《优婆塞戒经》卷四说:

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罗蜜,不能具足檀波罗蜜,在家之人则能具足。

不离家庭、社团,从事各项为社会服务的工作,较出家人更便于修深入世间而出世间的大乘道,达到世间、出世间两全,福德智慧双圆。身处人群民众之中,与大众同事,活动自由,接触面广,较出家人更便于用四摄法摄取、度化众生。《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谓“在家菩萨为欲化导,淫室屠肆,皆得亲近,出家菩萨则不如是”。《优婆塞戒经》卷二云:

在家菩萨能多度人,出家菩萨则不如是。

依大乘般若深义,菩提觉智,不离世间,佛性种子,发于五蕴,烦恼尘劳,即是菩提,火中生莲,最为奇特。在家的种种系缚、烦恼、磨难,只要能以般若正智融归自性,都能转化为修道的殊胜助缘,成为培育菩提觉花的优质肥料。从烦恼尘劳中磨炼出来的道,最为真实坚固,大慧宗呆禅师说得好:

俗人在火宅中与贪嗔痴为伴,作为见闻,无非恶业,然于中打得彻,其力胜出家儿千倍……所以入得世间,出世无余。P14-16

书评(媒体评论)

陈兵先生以其近四十年修学佛法的真实成就,讲学论道,著书立说,具足正知正见,引导正信正行,是教内外、海内外备受欢迎与尊重、不可多得的佛教学者和修行人。《自在之行》一书,专就现代人如何进入佛教、修习佛法等诸多问题,应病予药地大施法施,知见真正,是当今传播正信佛法、豁破众生生命黑暗的一盏菩提心灯!

——“生活禅”创始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净慧法师

陈兵教授的《自在之行》,以他渊深的佛学素养和实修亲证的体验,给现代学佛人在信息爆炸时代无所适从的窘境下,指出了一条相当难能可贵的正道。本书诚为当代学佛人正信实修之宝筏。

——北京大学宗教所所长 楼宇烈教授

陈兵先生为海内佛学名宿。本书是一本十分切实的学佛指南。上编替青年人学佛指示途径,说理莹彻,切实可行,足发入道之机。中编深入探讨禅净密之法,拣择生活禅、大手印及观音大势至圆通法门,既深刻又简捷,其综摄之功,真可惊叹。下编收集修行回忆、访谈、诗偈和寺宇楹联作品,乃以亲行亲证,以使人得法味法喜也。

——台湾佛光大学、南华大学创校校长,北京大学教授 龚鹏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6: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