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超级强势股/投资名人堂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美)肯尼思L.费雪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波谲云诡、跌宕起伏的股海中,您是否因为迷信技术分析造成的损失惨重,而懊悔不已呢?您是否对晦涩难懂的主流价值投资理念,而望洋兴叹呢?您是否因为缺乏制胜的投资法宝,而意志消沉呢?您是否因为书市上鱼龙混杂的“投资宝典”,而不知所措呢?如果是,那就请静下心来,认真阅读这本《超级强势股》。

本书的作者跳出了主流价值投资理念的窠臼,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价值投资理念。

内容推荐

大部分投资书都是老调重弹,但本书却独树一帜地提出了用市销率和市研率来评估股票。特别是市销率,它已成为美国金融分析师考试的必考内容。

作为价值投资的代表,肯尼斯·费雪家学渊源深厚,其父就是大名鼎鼎的菲利普·费雪。而肯尼斯·费雪在这部代表作中第一个提出了市销率,并且总结了超级强势股的共同特征,并辅以案例,循序渐进地说明选股步骤和原则。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剖析超级强势股

第1章 利用“困境”致富:分析超级强势股——寻找“完全困境”

第2章 什么使困境发生转变

 困境可区分出男人和男孩

 警告在先

 他们会对困境抱怨不已

 成功往往有一千个父亲,而失败却是一个孤儿

 一些公司成功了,另一些却没有

第二部分 定价分析

第3章 股票估值的传统方法:十倍的收益太高,千倍的收益却太低

 问题:左也不行,右也不行,那就换地

 收益法

 解决之道

第4章 定价决定一切:运用市销率

 牛市、熊市和火鸡市

 理解市销率

 股价和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意味着什么

超级强势股是指相对于公司规模而言

在PSR值较低时买入的超级公司股票

低PSR值是多少,高PSR值是多少,为什么会这样

得到有关股票的右斜线

成长的时候,力争上游

害怕深度

理想之国的界限

从众经济学

第5章 市研率:胜人一筹的代价

 问题:如何捕捉鲸鱼

 什么是市研率

 研发只是一种商品

 市场调研影响技术研发

 市研率运用原则

 市研率存在的问题

第6章 市销率在非超级强势股上的应用

 市销率,一个广泛运用的指标

 历史教训: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

 早期牛市中的市销率

 市销率和美国的浓烟股

 使用市销率作为股市择机工具

 费雪的股市择机原则

 “垃圾股”的市销率

第7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20世纪30年代的神话

 透过时间错位

 IBM是不是成长股

 市销率低的股票带来的丰厚回报

 大公司的情况如何

第三部分 基本面分析

第8章 超级公司:从商业角度追求卓越

 基本商业特征

 成长导向

 优秀的市场营销

 找出压倒性优势

 劳工关系非常重要

 财务控制

第9章 回避风险:回避竞争

 食蚁兽

 避开食蚁兽出没的地方

 日本企业有时会攻破大型市场

 小(而不同)会很出色

 轻声走路但得带着稳健的资产负债表

 财务后面的支柱是什么

 谁在控股

第10章 利润率分析(1):我真正想要的是压倒性竞争优势

 问题

 一些定义

 从历史寻求启示:谁唤醒了沉睡的雄师

 必须做一些特别的事情

 终其一生,我真正想要的是压倒性竞争优势

第11章 利润率分析(2):公式和法则

 利润率分析的预测公式

 利润率分析的规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你也不必成为完人

第四部分 动态过程

第12章 在实践中运用:存在变得疯狂的方法

 魔法钥匙在哪里

 机会是没有标签的

 最好的研究途径是免费的

 要在关键时刻及时靠边站

 深入挖掘信息

 避免来自华尔街的竞争

 访问公司

 迈入大门

 联系客户、竞争者、供货商以及投资专业人士

 是得出结论的时候了

第13章 趁好就收:何时出售

 玫瑰何时凋谢

 注意深浅

 落袋为安

第14章 Verbatim公司:迪斯科的产物

 早期历史

 竞争者情况

 股票和市销率

 竞争对手醒来

 一路笑着去银行

第]5章 California Microwave公司:波浪式前进

 早期历史

 该公司值得进一步投资

 糟糕!另一只鞋掉了

 冒险尝试

 波浪式前进

 新生力量

 人人都喜欢美满的结局

附录A 调研管理层时的35个典型问题

附录B 市销率与公司规模

附录C 《福布斯》对Verbatim公司的报道

附录D 经营California Microwave Corporation

附录E 一个可能的案例

附当F 补充内容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问题:左也不行,右也不行,那就换地

人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给股票定价。虽然看似简单,执行起来却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其实,即使达不到完美的程度,我们也可以将定价做得足够好。微妙之处在于,一个好的定价方法也可以很简单。很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少有人对定价有科学的理解。

最流行的一种传统方法是,用收益或资产价值作为标尺,这往往是错误的。(事实上,金融界的大多数估值方法都有错误的倾向。)一些人用这种方法,另一些用那种方法。

其实收益和资产本身没什么错误,只不过它们也是其他因素的结果。利润是结果,不是原因。造成收益变动的因素同样也造成股价变动。影响股价的因素同样会影响收益和资产,重点是要了解这些因素。很多建议说投资者应该稍稍调整一下这些方法——在场内换个地方继续踢球,而实际上投资者应该换个完全不同的体育场。本章就为您分析这些传统方法以及它们存在的不足之处。(第4~7章将描述激进的新估值方法。)

收益法

在20世纪50年代,以未来收入为基础估计股票价格很流行。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早期,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投资成长型股票赚取了很多钱。这样做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很少有人去这样做。因此,那些未来有着很大成长潜力的杰出公司的溢价很少。投资于这种所谓成长型股票,一时成为金融界的风尚。但事情的发展渐渐失去控制。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与每股收益相比,很多小的成长型股票被市场定价到40-100倍,甚至更高。

我们以一家经纪公司推荐的股票为例。建议说一只股票价格要涨,因为它的市盈率(P/E)如何如何;或者收入要增加,因为如何如何;或市盈率太低,因为如何如何;也许市盈率相对于历史记录太低,因为如何如何;或者股票被以相对标准普尔500指数较低的价格抛出。

以每股收益作为预测手段成为一种普遍方法,但只有少数人用得很成功。为什么?因为特定的、精确的市盈率法不太管用,金融活动实在有太多假象。可以考虑以下两种基本方法。

“低定价,低市盈率”派

“低定价,低市盈率”派认为,现行的股票的低市盈率是由稳定的每股收益支撑的,每股收益不会出现大幅的下降。与每股收益相比,较低的股价似乎暗示着,华尔街认为每股收益会出现下降。这个低市盈率的派别相信,总有一天华尔街会认识到每股收益不会降。到那时,他们期望股价会上升。

这里有三重缺陷。第一,在任何时期,预测每股收益都是很难的。和普遍的观念相反,1929年很多股票以低市盈率被售出,但是随之每股收益就没有了。例如,Caterpillar Jractor这只股票在8倍的市盈率时被卖出,3年后,价格跌得还剩一点,市盈率则是无穷大,因为它没有每股收益了。(见第7章关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IBM和其他股票的分析。)

第二,很多因素包含在每股收益的计算中,其中有些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做的会计记录改变。会计基础知识告诉我们,在会计账户中,仅仅只有现金是没有任何假设的会计科目,其余的会计科目都是有假设的,伍个季度,会计或管理层都在变动着这些假设。

每一次会计准则改变的时候——这种改变很常见——管理层和审计员都要考虑如何运用这些变化。每一次公司状况改变时——这种改变更是每天都有——管理层和审计员都要考虑这些改变会在会计层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第三,即便你能精确地预测每股收益——没人能做到——这种方法只能让你赚一点小钱。用得好,你的资产可能翻倍,但绝不能使你的资产涨十倍,这种方法不会达到这种效果。市场也许不是很有效的,但也还没有失效到让股价与每股收益的预期值、每股收益的真实值完全偏离的程度。

成长型股票派

成长型股票派认为,当一家公司成长时,其股价会对其增加的每股收益做出反应,增加的每股收益是伴随着公司的成长而出现的,尽管这种反应并非那么有规律性。在公司有足够发展的前提下,该派别认为,不管刚开始时的股价如何,预期股票价格会上涨。增加的每股收益使得市盈率越来越低,直到股价不得不对此做出反应,这就像被堵住的泉水突然被释放。最坏的情况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早期,这些派别的代表们持有大量成长型股票,当公司的成长不如预期迅速时,股价就开始下跌了。

该理论有两个缺陷。第一个和低市盈率派一样——预测每股收益是很难的,哪怕是提前一两个季度。分析家们时常碰到令他们尴尬的情况,事情的发展和他们的预期并非一致。

第二个缺陷——不太好理解——即使你对每股收益的预期是正确的,股票有可能表现并不好。为什么?股票价格包含了对未来每股收益的折现,对未来每股收益的预期可能已经体现在现在的股价中。这应了一句老话:“市场包含一切信息。”如果股票是公认的成长型股票,那就更可能出现上面的情况了。

P27-29

序言

本书汇集了有活力的新观点,也包括对一些旧观点的改进。多年以来,这些观点让我对自己的投资方式充满了信心。同样,这些观点也可能会使你们增强对自己投资方式的信心。信心具有极大的力量,因为在其他条件都失效的情况下,它能驱使人们行动。若想成功投资,信心是必要的。

多数与投资相关的书籍都是老调重弹。那么,与它们相比,本书有何不同之处呢?

本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观点

在股票估值方面,这些新观点中包括了一些虽然复杂,却相当有效并且易于应用的新方法。它们将有助于人们避免投资错误和寻求投机盈利机会。不管对专业人士还是有兴趣(但可能相对缺乏经验)的业余爱好者来说,它们同样适用。在追逐“超级强势股”实战应用中,这些方法将被一一呈现出来。一只超级强势股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在3-5年的时间内,与期初相比,股价增长3-10倍。

2.以相当于次级公司的股价水平,买入超级公司的股票。

相当长的时间内,超级强势股能产生25%-100%的年收益率。没有多少股票可以长期保持这样的优异表现。此类股票确实具有一些共同特征。本书说明了这些特征以及识别它们的方法。为了能够成功投资超级强势股,我们必须明白以下四点:

1.一种我称之为“困境”的现象。

2.一些用于确定个股投资额的全新有效(且易于应用)的方法。

3.以什么来区分超级公司和普通公司。

4.在日新月异的世界市场上,一个用以识別和应对各种投资机会的动态过程。

任何人都可以避开那些经常迷惑多数职业投资者的陷阱,但是避免错误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通过学习一些原则,我们就能知道如何实现成功的投资。这些原则提供了一些使我们超越多数专业人士的简单规则。这些原则同样也向专业人士提供了一种如何操作的严谨的基础方法。

这真能奏效吗?难吗?成功的运用并不需要超群的智力或内幕消息。任何人都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运用这些原则。这么做值得吗?

我们来看看以下结果:在1981年早期,我为客户和自己买进了Verbatim全部普通股大约1.5%的股份,当时,几乎所有认识我的华尔街人士都认为我疯了。他们说,如果要投资磁盘行业,他们都会投资Dysan,因为它具备最好的技术和管理。

他们的观点是Verbatim管理糟糕,技术糟糕,产品也糟糕。舆论共同断定这家公司财务上不稳定,并且很难得到改善。一些人甚至暗示,它将难以继续生存。

两年后,Verbatim的股价上涨了15倍之多。尽管其股价处于较高水平,但其股票仍然受到从Value Line到主要经纪公司和银行的各类投资者的追捧。

什么使Verbatim在舆论如此不看好的情况下,能实现价值的增长(见第14章)?本书就旨在给出这一问题的答案——如何识别超级强势股。

为什么想要跟大家分享这些理念

写一本书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在开始这项工程之前,我深思熟虑了很久。我重新翻阅了自己书架上的很多书,我的想法被一位比我智慧的作家完整地诠释出来了。这就是《普通股和其不普通的收益》(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Harper&Row,1958)一书的前言:

多年来,我一直向基金持有者们详细介绍自己在决策中反复运用过的原则。因为他们对证券一无所知,所以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他们充分了解为什么我会给他们买入某些证券。这样他们才不会冲动地否决掉一些买入决策,而在一段时间后,市场定价才开始反映出这些决策的价值。  慢慢地我开始有了将这些投资理念编撰成书的想法,而且这样,我就能引用这种印刷出来的资料了。这个想法导致了策划此书的初步探索。接着,我想到了很多人。他们大多是较小型基金的持有者,而不是我所服务的较大型基金的众多持有者。多年以来,他们经常询问我,作为小投资者如何投资才能有一个好的开始。

我想起了无意间接触到的有着各种理念的众多小投资者们的困境。许多年以后,这些投资理念可能被证实十分有效,因为它们没有接受过来自更基础的概念的挑战。最后,我想到了与另一些尽管出发点不同,但同样对此感兴趣的人士所进行的多次讨论。其中包括公司总裁、财务副总裁以及上市公司的财务主管,他们都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

于是我得出结论,有写这样一本书的必要。我决定本书采用非正式的表达方法。这样我就可以以第一人称与你们,也就是本书的读者们对话。我可以使用与向我所经营的基金做展示时使用的相同的语言、大部分的例子以及类比。但愿我的坦白和有时的唐突不会对你们有所冒犯。我尤其希望你们觉得我所呈现的观点的价值大于我作为作者可能的失误。

我不能表达得比这更好了。

肯尼斯·费雪

后记

朋友,在波谲云诡、跌宕起伏的股海中:

您是否因为迷信技术分析造成的损失惨重,而懊悔不已呢?

您是否对晦涩难懂的主流价值投资理念,而望洋兴叹呢?

您是否因为缺乏制胜的投资法宝,而意志消沉呢?

您是否因为书市上鱼龙混杂的“投资宝典”,而不知所措呢?

如果是,那就请静下心来,认真阅读这本《超级强势股》。

本书的作者跳出了主流价值投资理念的窠臼,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价值投资理念。也许,许多人对主流的价值投资理念并不陌生,它需要我们对公司的行业地位、财务状况、公司治理、管理者能力、产品、技术和市场等公司基本面进行分析研究。如股神巴菲特崇尚的投资理念,就是选择优质行业中的蓝筹股,长期持有并分享公司成长所带来的收益。与此不同,作者在本书中推出的价值投资理念,指的是从众多处于困境的公司中选择合适的潜力公司,持有其股票直至它走出困境,在公司发展的同时,投资者也取得超额收益。因此,本书作者提出的这种逆向式的价值投资理念别开生面,可操作性强,也为我们发掘了更多实现财富巨大增值的机会。

在具体介绍其价值投资理念时,作者以产品生命周期作为切入点。当公司陷入困境时,一般的投资者对公司的股票失去信心,股价将被低估。但是,作者却认为,公司的困境是考验公司管理层能力和智慧的时机,若管理层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困境”往往为公司提供了一个凤凰涅槃、成为超级公司的机会。因此,公司“困境”是本书关注的重点。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市销率、市研率等一系列指标,以便从“困境”公司中甄别出潜在的“超级强势股”。作者在书中向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投资原则,即在利用相关指标对公司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大胆买入“超级强势股”,一旦公司度过艰难的“困境”时期,投资者就可以在两三年的时间获得200%-900%的巨额回报。为了证明其投资理念的科学性,作者列举了其所投资公司股票的实例,这些都是作者多年的实战经验。

本书的作者无疑是一位出色的投资家,他运用自己独创的投资理念纵横股市多年,并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在本书中,作者向我们展示的这套令人耳目一新的价值投资策略,是他多年来投资经验的总结。只要贯彻了这些策略,您就可以从千万令人应接不暇的股票中找出理想的“超级强势股”,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不必再为选择哪只股票而犹豫不决,也不再为错失机会而悔之不已!毫无疑问,这本书是专业投资者的良师益友,此外,它也是大众投资者的点金之石。本书写作手法高超,与其他晦涩难懂的投资类书籍不同,作者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不通俗的道理,迎合了广大投资者的阅读需要。因此,如果你的专业知识匮乏,也不用懊恼,因为,费雪的这些投资策略正是为你驰骋股市而准备的强大武器。

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股海弄潮儿,那就请认真吸取本书中的知识营养。我们坚信,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会成为你登上成功颠峰的阶梯,因为它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本书由高小红、迟云、钟雄鹰负责翻译,代薇、戴仁杰、袁培、郑坚、陈伏豪、李大伟、瞿斌、艾潇潇、商素婷、吴艳艳对本书翻译工作的完成做出了贡献,石美华编辑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一并致以谢意!由于译者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译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6: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