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韩国作家崔正美等撰写的生活类书籍,主要讲述发生在夫妻们身上的真实故事。有缘携手今生的夫妻们的生活应该是每天都充满幸福和甜蜜的,但现实并不是这样。本书认为幸福的夫妻应该做到:相互之间互相依靠、互相弥补、换位思考,成全对方的快乐,发现对方的好,孝敬对方的父母,尊重对方的朋友,并给孩子创造幸福的家庭气氛。夫妻生活不仅仅是夫妻双方两个人的事,还跟父母、子女等家庭因素息息相关。
从这本书中,读者能认识到夫妻间真正的生活是什么,真正的爱是什么,真正的幸福是什么,这对增进夫妻感情,营造幸福和睦的家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我们为什么彼此相爱,却又恨之入骨?”“我们为什么无法信任和理解对方?”这些故事向我们证明了男女之间不仅仅是幸福和甜蜜,有时更多的是争执与苦恼,只有共同克服困难,才能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相与你身边的人真心相爱?想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对?您应该记住,做对方可以依靠的肩膀,尽可能地成全对方,不断地重新发现对方,学会寻找生活中的小快乐,与对方共同实现梦想。
本书献给已经成为家人或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男女,愿本书能成为世界上男女关系的和平信鸽!
换位思考
“真庆幸,我是个女孩。”正在看九点档新闻的女儿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此时,新闻里正在讲述一个男人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而去犯罪的心酸事情。
“为什么呢?”
女儿回答道:“女人可以不用参军,又不用像男人那样一辈子辛苦地做事。”
“对,对。”丈夫一边随声附和,一边抚摸着女儿的头。
她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结婚三年后她才怀上女儿,女儿从小身体就不好,她只好辞掉了工作一心照顾女儿。但女儿却不能理解妈妈的心,真是不懂事啊。
她马上问女儿:“你为什么认为女人就可以不用做事呢?”
女儿果然说出了自己最不想听到的答案一一“妈妈不就是不用工作,花爸爸赚的钱,在家里舒舒服服地呆着吗?”
前不久,不知是在讨论什么的时候,女儿最后也说了一句:“妈妈累什么啊?每天在家里……”
看来是上次没有及时纠正她,现在才让这种想法在女儿心里根深蒂固了。
女儿还小,不懂事,可是丈夫的反应却越来越让她看不下去了。
“可不是嘛,当女人多舒服啊!不用像爸爸这样辛苦工作,只要像妈妈那样嫁个好人家,就可以一辈子舒舒服服,不愁吃,不愁穿……”他像遇到知音一样,把男人在外面辛苦工作的不公平,唠唠叨叨地讲给女儿听。
也许他只是开玩笑而已,但是让年纪尚小的女儿对专职主妇有这样的偏见,这玩笑未免也太过了。她下定决心要给他们点教训,让他们认识到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第二天,她马上开始找工作,很快就找到一个适合她的事做。早上九点上班,工作到下午五点,下班时间不晚。另外,打工嘛,想做就做,不想做就可以随时不做。
她把这件事告诉了丈夫和女儿,没想到他们很痛快地答应了。
“是吗?真是件好事,以后我就要多帮你做家务了。其实我早就觉得像你这样有能力的女人,不出去做事实在是可惜了。”
“其他小朋友的妈妈都在上班,能给他们买好吃的,我很羡慕呢。妈妈以后赚了钱也要给我买好多好吃的!”
看来,父女俩都没有很担心家里没有她“存在”的后果。
“哼!你们走着瞧吧。”
终于,到了第二天!
她比平常早起了一会,做了早饭,送走了丈夫和女儿,然后简单地打扫了房间,便开始了第一天的工作。1二作的内容并不枯燥,与人交谈很有意思,所以她很快就适应了,并且找到了许久没有感受到的活力,感觉自己好像又获得了新生一样。
毕竟万事开头难,工作上她会有些生疏,但想到她当时对家务活的一窍不通到现在的轻车熟路,凭借自己的职业精神和辛勤劳动,她很快将手头的工作做得又快又好,周围的同事也都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第一天,丈夫和女儿都顺利地度过了没有她在家的一天。但是日子久了,她不在家所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她加班的时候,平时整洁的家到处都是垃圾,甚至没有下脚之处。平日被她打扮得像个小公主的女儿现在看起来像个小乞丐。丈夫呢?当初说帮助做家务的大话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并开始抱怨“没袜子了,没衬衫了”。 丈夫和女儿在她出去工作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深刻地体会到她的“存在”是多么的重要。
“妈妈!从学校回来看不到妈妈,觉得家里特别冷清。”
她故意试探地说:“如果我再继续待在家里?”
父女俩不约而同地回应——
“现在才知道妈妈有多伟大,妈妈,以后不要再出去做事了,就呆在家里吧!”
“原本以为家务事很简单,其实不是这样的,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劳动啊!我为我以前开过的玩笑而道歉。”
掉 的
婚后的生活,他似乎没有她懂事。的确如此,她是为了家庭活着,而他还是为了自己活着。几天后要参加堂妹的结婚仪式,可他还没有可以穿得出去的西装。因为平时上班不需要穿西装,结婚时置备的那几套现在都过时了,所以他想买新的。
她开始只是听着,什么也没说,后来应了一句:“啊!是吗?那么周末去百货商场看看吧!”
他平时不喜欢逛百货商场、打折店什么的,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给自己买东西的时候。
最近经济不景气,绅士服装专柜几乎没有什么人。试穿了售货员给选的几套西装后,他挑了一套自己最满意的。她一直摆弄着价签,似乎在无声地抗议——“太贵了!”,但是他并不在意,西装这种东西当然不能买便宜的了。
尽管是新品,售货员还是给打了折扣,所以他们心里还是比较宽慰的。利用等待裁剪裤腿的30分钟他们决定再去逛逛其他的专柜。
虽然是周六,但百货区里人并不多,只有打折区才聚集了一些人。
她走着走着,突然一个踉跄,险些跌倒。多亏他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她,可是她凉鞋的鞋带断了。在他们恋爱的时候,她就开始穿这双凉鞋了。因为穿着舒服,所以一到夏天她就会拿出来穿,看来是这鞋带到了年头。她拖拉着凉鞋吃力地走着,他也没在意,高兴地收了西装就回家了。
回到家他又将新买的西装试了一遍,可是却不见她的身影。他在房间里坐了好一会,她也没进来。走到客厅一看,她正蹲在凉台上做着什么。
原来她在缝补那断了的凉鞋鞋带。因为鞋的皮子太厚了,针都要弯了。看到这儿,他的脸火辣辣的,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他打开了鞋柜,鞋柜里装满了每次换季他买给自己的运动鞋和皮鞋,但除了一双她结婚前就开始穿的皮鞋外,再也没找到她能穿的鞋。
他茫然地站在那儿,“虽然自己没有赚大钱,但是也和别人差不多……还一直以为自己是个不错的男人呢……”他为自己感到愧疚。
她之所以经常穿那双凉鞋,并不仅仅是因为舒服,而是因为她只有这双鞋可以穿。然而,他的愧疚即刻转变为愤怒。看着她的背影,不是觉得心疼愧疚,而是觉得寒酸。男人就是这样,在为自己的无能而愧疚的时候,反而会把对自己的气发在别人身上。他冲上去把她手中的凉鞋夺过来扔在垃圾桶里。
“还缝它干吗?正好买双新的!”
“整天呆在家里,要新鞋干吗?再说夏天都快过去了。”说着,她又把那双鞋拾了回来。
“喂!别把自己搞得那么寒酸好不好?赶紧把它给我扔掉!”他嘴上虽然这样说,心却在隐隐作痛。自己今天刚买了那一年都穿不上几次的西装,真觉得惭愧啊!一起生活这么久了,第一次觉得对不起她,好像她今天的这个样子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他决定给她买双漂亮的鞋子,可是自己哪里有钱?零花钱早已经花得一分也不剩了。他不由地苦笑了一声:“结了婚有什么用啊,我还不如个懂事的孩子啊。”
他最后决定即使是刷信用卡,也要给她买一双鞋。走出家门,恰好路边有卖鞋的摊子,他选了一双白色带蝴蝶结的凉鞋,那鞋只要一万元韩币(相当于人民币80元)。当他把装在黑色塑料袋里的便宜货塞给她的时候,那西装的价签一直浮现在眼前,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的那双凉鞋还放在门口,不舍得扔掉。鞋带剪掉了,变成了拖鞋,估计她还能穿上几年。
转过头来,她正在面带微笑地试穿着新鞋。“我是平足,这样的鞋还真不好穿,还真有种灰姑娘穿新鞋的感觉啊!”
他小心翼翼地捧住妻子的脚,低声说:“对不起,真的对不起你了。”
P10-17
野花·爱……
巴掌大的院子,一侧开满了野花。
选举的事,妻子的死,变故接踵而来,我许久没来这院子看看了。野花们竞相地绽放着,似乎在用她们最美丽的姿态责备着我。
妻子生前很喜欢这些叫不上名的野花。
在院子里拔草时,妻子生怕我连野花也一起拔掉,马上过来阻止我,然后爱惜地抚摸着那些花儿。
在郊外,妻子也喜欢那些田野里遍地开放的野花,不知道她为何如此喜欢那些弱小的花,难道是已预感到自己的生命来日、不多,所以尤其怜惜那些脆弱的生灵?
曾经,我在院子里也生怕踩踏了野花,总是很小心地沿着来路走回去。也曾经,我想把家里的两只狗关起来,直到野花谢了,再放它们出来,唯恐那些花被践踏了。
此时,耳边清晰地响起妻子那哀痛的声音。
“我想变成鸟,自由地飞翔。”
她的梦想是变成一只鸟,可见她受了怎样的病痛折磨,所以不再向往人的生活,而是向往鸟儿的自由翱翔,渴望获得自由。
狗儿欢快地奔跑,野花美丽地绽放。如果妻子还活着,她一定会万分欣喜……
缘分真是个非常奇特的东西。
假如一个女人遇到一个男人。
为了两个人的相遇,首先要有两个人父母的存在,还要有他们父母的父母存在……如此追寻下去,为了现在的两个人能相遇,需要几百年修来的缘分环环相扣。如果有一环错扣,就不会有其中一个人的存在。所以,毫不夸张地说——两个人的相遇是源于百年的缘分。
同样出生在韩国,同样成长,同样在一瞬间相遇、相爱。抛开数学几率不谈,我们也无法否认这缘分是如此的神奇。
所有爱情,无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一切都是从缘分开始。
有珍惜缘分、白头偕老的夫妻;也有离婚或一起生活但彼此行同路人的夫妻;当然还有表面恩恩爱爱却同床异梦的夫妻。
但是,让我们想一想吧!
生命有且只有一次,何不让她绽放得更美丽呢?
缘分无法自然而圆,圆这份缘分需要行动和努力,最起码是夫妻两人之间的瓦相谦让和理解。
没有人在喝水的时候会问自己要喝多少,因为谁都有自己的节制。爱情、婚姻、生活亦如此。无人不知的浅显道理,只是人们不去实践罢了。
这本书向我们描绘的不是孤独个体的自由生活,而是两个个体和睦相处的平淡日子。将两个相爱数十年的人,在生活中体会到的矛盾与纠葛、回忆与希望及对幸福的渴望毫无保留地讲述给我们。正是一些微小的幸福和感悟才构成了美好的生活——这种“希望的病毒”不知不觉地感染了读完此书的我。
爱情有没有正确的答案?也许答案有很多,但正确的答案可能将会成为我们永远的追求与困惑。
不!哪怕只有一次,真正投入热情地去爱,就一定会得到爱情的真挚。
在有限的生命中,从这一瞬间开始,像这本书所说的那样,让我们去爱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