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古代国家政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为视角,结合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系统探讨了六朝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农业经济开发的具体成就与六朝政权对长江中游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书除绪论与结语外,共有五章。第一章具体探讨六朝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农业经济开发成就;第二章对六朝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户口的初步探析;第三章分析六朝政权机构对长江中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分析六朝时期生产关系的调整及其对以长江中下游为核心的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探讨六朝政府所实施的政策措施对长江中游民族融合的影响及其对中游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本书对重新认识和评价六朝时期长江中游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古代国家政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所助益。
绪论/1
第一章 六朝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8
第一节 六朝以前的长江中游经济轨迹/8
第二节 六朝时期长江中游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13
一、农具的改进/13
二、精耕细作的逐渐出现/22
第三节 六朝时期长江中游耕地面积的扩展/28
一、土地垦辟主体/28
二、土地垦辟形式/36
第四节 六朝时期长江中游水利工程的兴修/44
一、平原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45
二、山地丘陵地区陂塘灌溉工程的兴建/47
三、从吴简看长江中游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52
第五节 六朝时期北方粮食作物在长江中游的推广/58
第六节 六朝时期长江中游的多种经营/64
第七节 六朝时期长江中游粮食产量的增加与粮食的外运/71
一、粮食产量的增加/71
二、粮食的外运/74
第二章 六朝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户口探析/77
第一节 汉隋时期湖北、湖南、江西三区户口/77
一、汉隋时期湖北、湖南、江西三区在籍户口统计/78
二、户口统计表的分析/84
第二节 汉隋时期长江中游与上、下游的户口变迁比较/92
一、汉隋时期长江中游与下游的户口比较/92
二、汉隋时期长江中游与上、下游的户口比较/96
第三章 六朝政权与长江中游农业发展/99
第一节 长江中游地区系六朝政府的基本经济区/99
第二节 六朝政府对长江中游地区的着力开发/105
一、基层政权的增置/105
二、地方长吏人选的重视/110
三、农桑殿最之制/117
第三节 六朝政权对长江中游经济发展的阻碍/119
一、战乱频仍,人物凋尽/119
二、赋役严刻,财殚力竭/120
三、吏治腐败,裒刻严酷/122
第四章 六朝时期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南方经济发展/123
第一节 六朝时期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124
一、秦汉政权对土地私有化进程的阻碍/124
二、六朝政权对土地私有化进程的推动/127
第二节 六朝时期依附农租佃制的发展/138
一、秦汉政府强化对劳动力的控制,限制私人依附关系的发展/138
二、六朝时期人身依附关系的制度化与依附农租佃制的发展/141
第三节 生产关系的调整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145
一、土地开发利用效率的提高/146
二、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147
第五章 六朝民族政策与民族融合及经济发展/149
第一节 长江中游流民及其土著化/149
一、北人南下与巴人东流/149
二、侨州郡与土断——侨流人口的定居与土著化/153
第二节 六朝时期长江中游少数民族概况/157
一、六朝蛮族的分布与族属/157
二、六朝蛮族的社会经济/162
三、蛮族户口蠡测/166
四、蛮族以外之少数民族/167
第三节 六朝民族政策/169
一、封官拜爵,笼络民族上层/169
二、置左郡左县,以夷治夷/171
三、强征赋役,以补国用/174
四、设立蛮府,监理蛮族/178
五、武力征讨,强制同化/183
第四节 民族融合与经济开发/190
结语/197
主要参考文献/201
一、历史文献/20l
二、今人论著/202
后记/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