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全称“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这是个创造了光辉历史与伟大胜利的军队。他们忍饥寒、沐风霜,入枪林、出弹雨,冲杀在民族解放的疆场上的场景仿佛仍在眼前;那首曾经回荡在江南山区和水乡的军歌如今余音犹在。恍然间,我们的耳边又响起了慷慨激昂的新四军军歌:“浴血奋战在罗霄山下·血染着我们的旗帜……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多位军事专家鼎力推荐,本书为您真实再现新四军的历史王牌战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四军令人称奇的十大战役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作者 | 姚有志//李庆山 |
出版社 | 白山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新四军,全称“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这是个创造了光辉历史与伟大胜利的军队。他们忍饥寒、沐风霜,入枪林、出弹雨,冲杀在民族解放的疆场上的场景仿佛仍在眼前;那首曾经回荡在江南山区和水乡的军歌如今余音犹在。恍然间,我们的耳边又响起了慷慨激昂的新四军军歌:“浴血奋战在罗霄山下·血染着我们的旗帜……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多位军事专家鼎力推荐,本书为您真实再现新四军的历史王牌战役。 内容推荐 本书从新四军数百次重大战役战斗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十大战役,再现了新四军在危机四伏的艰难条件下,在平原水网地带、无山地可以依附,忍饥寒、沐风霜、入枪林、出弹雨,冲杀在民族解放的疆场上的情景,特别是在皖南事变中所遭受的重大挫折与生死考验一读来会使你惊心动魄、心旌激荡、感慨万千。十大战役仅仅是新四军对日伪作战1.9万多次,毙、伤、俘日伪军31.7万余人的缩影,但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新四军的艰苦卓绝,感受到它如同八路军那样的辉煌昭著,感知铁军精神的力量以及由它带给我们的启迪。 目录 繁昌保卫战 粉碎了敌人“扫荡”皖南的野心 新四军军部的屏障 张云逸是叶挺的指引人 蒋介石拒发枪支棉衣 第3支队的艰难整训 谭震林率部挺进皖南敌后 皖南百姓由冷淡变为热情 3支队战斗在铜繁 布兵繁昌城外 谭震林挥兵避实击虚 《繁昌之战》歌曲传唱大江南北 谭震林结婚轶事 民运工作是胜利的保障 盘点 黄桥战役 军政双贏 项英反对开辟苏北根据地 国民党反共活动 陈毅率师北渡 孤军保卫郭村 苏北指挥部决定东进黄桥 苏北顽军兵力部署 陈毅智摆龙门阵 月夜探敌军部署 陈毅的诱敌深入方案 粟裕以少胜多用神兵 一场罕见的恶战 大战过后喜事多 黄桥烧饼慰劳忙 盘点 皖南突围 悲壮的史诗 项英拒绝执行北移 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 令蒋介石高兴的国际形势 毛泽东等深感局势险恶 斯大林反对毛泽东的计划 毛泽东起草“佳电” 叶挺赴上饶与顾祝同商谈 精心策划的阴谋部署 项英的电报“蘑菇战” 蒋介石对周恩来“语重心长” 军长叶挺只能列席军分会会议 项英独断专行 北移部队兵力部署 上官云相制订<进剿匪军计划》 悲壮的史诗 项英与周子昆离队 北移过程中的几个严重错误 石井坑血战 叶挺下山谈判被囚 蒋介石由喜转忧 新四军三将军死亡之谜 叛徒刘厚总自称“彻底觉悟” 2000余人成功突围 至死不屈,临刑不惧 项英应负主要责任 陈毅受命于危难之中 皖南事变的损失 盘点 讨伐李长江战役 打出正气,打出军威 新四军重建 刘少奇是谁 新四军的新臂章 新四军重新整编困难重重 李长江成为日军走狗 陈毅尽力制止李长江投日 《讨伐李逆长江命令》 讨逆行动进展神速 一人俘获四五百人 粟裕的爱情之花 盘点 苏北反“扫荡”战役 避实就虚,灵活机动 苏北新四军兵强马壮 日军包围盐城 黄克诚不同意作战方案 黄克诚建议转移军部 白求恩式的大夫 陈毅赋诗声讨敌顽 日军“清剿”得不偿失 叶飞巧用兵,日军多上当 后方医院政治部主任阵亡 盘点 1943年盐阜地区春季反“扫荡” 改善了苏北战略态势 军部转移到盐阜地区 跳出敌人合围 黄克诚先斩后奏 “扫荡”与反“扫荡” 惨烈的刘老庄战斗 陈集歼灭战 韩德勤恩将仇报 韦国清率兵直捣顽军总部 陈毅释放韩德勤 黄克诚不顾待产妻子忙作战 3师的后勤供应工作 盘点 车桥战役 连战皆捷,斩获奇巨 车桥防御固若金汤 “清乡”与反“清乡” 华中解放区新的斗争任务 粟裕决定打车桥 战前准备与部署 超人胆识和才干 围城打援,活捉鬼子 百万人民重睹天日 一位“日本人反战同盟”者的牺牲 与伪军进行特殊交易 1师作战所用弹药大多为自产 盘点 西进战役 绾毂中原 新四军西进河南 蒋介石中原溃败 美军观察组来到延安 誓师出征,首战小朱庄 李先念增兵河南 八里庄激战,彭雪枫殉国 彭雪枫牺牲经过 彭师长三封信博得芳心 猛追猛打敌顽军 英风断淮河 4师的一支特殊部队 盘点 天目山战役 发展东南 粟裕主动请缨 “米西”师长率部夜渡长江 蒋介石无比震惊 苏浙军区在浙江长兴成立 第一次反顽获胜 以“土”打“洋” 战前一个连战后十八人 叶飞再率主力旅南下 顽军下了大赌注 为皖南死难烈士报仇 讨伐反复投敌的田岫山 一次成功的受降 财政工作 盘点 两淮战役 坑道爆破显神威 两淮伪军摇身变国军 全面反攻的具体部署 中共中央调整华中局战略方针 3师准备发起两淮战役 一个伟大的建议 扫清淮阴城外围 5分钟突入淮阴城 9分钟突入淮安城 新四军的靠山是人民群众 胜利完成神圣使命 盘点 主要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繁昌县地处皖南北部,北临长江,南望九华,东接长江金三角,西通中部腹地,素有“皖南门户”之称。因而,它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抗日战争时期,它是新四军军部及后方基地的屏障。 1937年新四军军部成立之初,根据毛泽东有关“军部暂驻武汉,南昌、福州设办事处”的指示,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机关在叶挺、项英、张云逸等人的领导下在武汉建立了。 关于新四军军部成立前后的概况,时任新四军军部军法处副处长的汤光恢回忆道: 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南方8省14地区红军游击队与国民党商谈改编为新四军。党中央为加强新四军曾不断派八路军干部去新四军工作。我们是第一批由延安中央调往新四军工作的,大约有40人。当时,党中央、毛主席指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富春同志负责办理这项工作。 这批干部大部分是从“抗大”和“陕公”调出的,少数由军委直属机关调出。离开延安前,李富春同志曾召集团以上干部讲了一次话,除谈了形势与任务外,他说:现在南方已成立了新四军,军长是叶挺同志,副军长是项英同志。现在,大多数同志要以八路军名义公开集体走,个别同志带家属分开走,或化装走,王集成同志就是化装到闽西游击队去的。后来刘炎同志也是单独走的。 我们集体走的这一批有30多人,由李子芳同志负责管理旅途中的一切生活问题。1937年11月28日早晨由延安乘苏式卡车到宜君县城吃中饭,晚上赶到西安城北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住宿。由办事处负责办好去汉口的一切行动手续,以免沿途国民党宪警的检查。我们于12月20日离开西安,于12月23日到达汉口八路军办事处,住在原日本租界大石洋行。 在汉口大约住了12天。在这期间叶军长曾请了一次客。延安去的团以上干部都去了,中央在汉口的领导同志博古、叶剑英、董必武也出席了宴会,还有叶军长过去在大革命时期的老战友朱克靖、沈其震、黄序周等人。宴会上,叶军长讲话,对延安八路军的同志表示欢迎。 1938年1月4日离开汉121,5日晨抵九江,晚上坐火车于6日晨到达南昌牛行车站,下车后即在晨曦中走过横跨赣江的大木桥。这时已下了霜,寒气袭人。过桥后经过中正街(现为胜利路)住进了三眼井左侧巷第一号(原为张勋公馆)。 这座花园式的官僚房子很宽大很漂亮,全是木板的玻璃房,除两层楼房朝南外,北面还有一排木板平房。项英、周子昆等同志住在楼上办公,李子芳等同志住在楼下办公,战地服务团也住在楼下平房。当时,项英同志临时指定周子昆、赖传珠等同志负责搞军队编制和接洽各方游击队来人商谈整编等问题;李子芳、汤光恢、符确坚等同志负责搞接待安排各方分散个别人员来军部报到的问题;宋裕和、吴志立同志主要负责接洽军需筹备领取军费和行政管理等事宜。 我们都是在1月9日前后开始办公的。这时在南昌军部已有50多人。随后,项英同志又指派李子芳同志去闽东叶飞同志处联系到太平、岩寺集中整编事宜;杨家保同志到赣东北游击队去联络,催他们迅速到太平、岩寺集中整编。 我随项英同志坐一辆卧车首先到莲花县山区谭余保、刘培善同志处开会,研究迅速去岩寺集中整编和部队下山后根据地处理善后问题。为了迅速完成新四军整编任务,项英同志又由莲花经吉安到赣卅大余等游击队根据地集合各游击队迅速北上到岩寺整编。这段时间来往在吉安办事处、赣州办事处,共花了近20天时间。P002-003 序言 在缔造共和国繁荣与富强的进程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但任重而道远,时下我们更需要发扬不畏艰难、不怕挫折、勇于拼搏、善用智慧、求变创新、争取胜利等的精神。 在汶川抗震救灾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如同98抗洪、大兴安岭灭火等抢险救灾一样,英勇无畏、忠贞坚强、不怕疲劳、不怕牺牲、连续作战……这不正是我们需要学习与弘扬的精神吗!不过,这仅仅是人民解放军在和平时期的一种精神表现,其实,与其在战争年代中的精神表现还相距甚远。如果说,解放军在和平时期精神表现的下面更多的是流汗的话,那么在战争时期精神表现的下面更多的则是流血;前者是以吃大苦耐大劳为代价的,而后者则是以生命作抵押的。为此,我们要全面、扎实地学习和发扬人民解放军的精神(这实际上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就不能不穿过数十年的时空隧道,打开那尘封已久的战争档案,去看看人民解放军当年是如何凭着勇敢和智慧克服千难万险并战胜敌人的。这其中的现实价值恐怕是不会因解放军战争历史的久远而变轻的。 八路军、新四军是解放军的前身或者是解放军历史发展的第二阶段,也是解放军所有精神养成的重要时期。在1937年至1945年的八年抗日战争中,新四军在日伪军的包围中,特别是在皖南事变发生后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勇破危机,力图发展,主力武装由开始的一万余人发展到后来的31万余人,共歼灭日伪军31.7万余人,建立了地跨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等省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在残酷、激烈的生死较量中,意志、品质、智慧、谋略、勇气、胆识等精神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检验。因此,从新四军的战役战斗中我们可以更深刻更全面地感知到铁军精神,受到更多的启发和教益。 我们从新四军数百次重大战役战斗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十大战役,再现了新四军在危机四伏的艰难条件下,在平原水网地带、无山地可以依附,忍饥寒、沐风霜、入枪林、出弹雨,冲杀在民族解放的疆场上的情景,特别是在皖南事变中所遭受的重大挫折与生死考验一读来会使你惊心动魄、心旌激荡、感慨万千。十大战役仅仅是新四军对日伪作战1.9万多次,毙、伤、俘日伪军31.7万余人的缩影,但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新四军的艰苦卓绝,感受到它如同八路军那样的辉煌昭著,感知铁军精神的力量以及由它带给我们的启迪。 本书的编撰参阅了大量史料(附后),在此谨向这些史料的作者、编者致以谢忱! 作者 2009年初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