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密切联系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对情绪的教育和培养,提供了许多具体而实际可行的建议。特别是书中有专门章节以较大篇幅详尽介绍情绪的测评及培养训练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教师、家长及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本书以成为广大教师、家长及青少年学生的忠实朋友为宗旨,行文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亲切生动。书中引用了反映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优良情绪的事例,或引人入胜,或动人心魄,对青少年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做情绪的主人/心理素质培养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吕勇 |
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密切联系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对情绪的教育和培养,提供了许多具体而实际可行的建议。特别是书中有专门章节以较大篇幅详尽介绍情绪的测评及培养训练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教师、家长及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本书以成为广大教师、家长及青少年学生的忠实朋友为宗旨,行文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亲切生动。书中引用了反映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优良情绪的事例,或引人入胜,或动人心魄,对青少年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量。 内容推荐 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心理科学的理论体系,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科学而准确、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情绪的概念、特性、形成、发展和功能等基本知识,特别注意吸收了国内外心理科学的有关最新研究成果,对教师、家长及青少年学生树立科学的心理素质观,具有指导意义。 目录 第一章 情绪和情感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第二节 情绪是如何发生的 一、情绪理论之一——情绪是对生理变化的觉察 二、情绪理论之二——情绪与定型有关 三、情绪理论之三——情绪由三种因素决定 第三节 情绪的三种成分 一、情绪的内在体验 二、表情 三、情绪的内部生理变化 第二章 情绪情感与生活学习 第一节 情绪情感在人心理活动中的地位 一、没有情绪和情感人会怎么样 二、情绪情感是发动机 三、情绪是调节器 四、情绪是人际沟通的内容与手段 第二节 情绪情感与成才 一、情绪与学习过程 二、关于情绪对活动影响的一个小实验 三、情感与成才 第三节 情绪与健康 一、中国古代的七情学说 二、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 三、你的情绪健康吗 第三章 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 影响情绪情感的因素 一、先天因素 二、后天因素 第二节 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过程 一、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趋势 二、主要情绪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青少年情绪情感的主要特点 一、小学生情绪情感的主要特点 二、中学生情绪情感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 情绪调节入门 第一节 情绪能控制吗 一、情绪的影响因素 二、情绪的可控性 第二节 认知、信念、态度矫正策略 第三节 行为矫正策略 一、系统脱敏法的原理 二、系统脱敏的实施步骤 第四节 音乐、体育与情绪调节 一、音乐与情绪调节 二、体育活动与情绪调节 第五节 如何安慰别人 一、谈话应注意哪些事情 二、谈什么内容 第五章 愿你永远快乐 第一节 学会与挫折相伴 一、什么是挫折 二、挫折后常见的心理反应 三、如何面对挫折 第二节 超越孤独 一、孤独的一般原因 二、青少年与孤独 三、如何摆脱孤独的心理状态 第三节 斩断情丝 一、早恋是青果子 二、如何对待早恋 第四节 不再为考试而焦虑 一、考试焦虑概说 二、了解你的考试焦虑状况 三、如何消除考试焦虑 第五节 和众人在一起是快乐的 一、了解儿童的交往能力 二、怎样提高少年儿童的交往能力 三、交往恐惧 试读章节 二、怎样提高少年儿童的交往能力 首先要提醒孩子家长的是,如果您的孩子只是单纯的性格内向造成的不喜欢交往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算不上什么大缺点,当然也不是什么精神障碍。较之活泼、开朗的儿童,内向的儿童也有自己的优点,他们往往比较听话、情感细腻、爱学习。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包括大科学家、大政治家也有一部分是内向的人。据有关材料介绍,已故的埃及总统萨达特就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他在会见来宾时,有时竞不知该说些什么。因此家长也不必太着急,只要平时在这方面多留心一些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不合群是由于品质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由于过分吝啬、不讲礼貌、称王称霸、以自我为中心等造成“人缘”不好,那就要从改善孩子的品质入手。 为了帮助不善交往的孩子提高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注意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是人类进行交往的工具。人们借助于语言沟通思想、增进了解、建立感情。因此,语言是人际交往的桥梁。提高儿童运用语言的能力,就是帮助他们架起通向他人的桥梁。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爱说、会说,为他们进行交往活动打下必要的基础。 2.平时对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不要指责孩子“太老实”、“没出息”,更不要当着外人的面说他“不大方”、“见不得人”等。这种责备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反而使他更加退缩不前。应当想方设法增强其自信心。 3.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疼爱,总怕孩子和别人在一起时吃亏、受欺负。这种情绪也感染到了孩子,使他总是怀疑别人,感到“他人世界的凶险”,因此不敢与别人交往。这类家长应当调整自己平时的言行,培养孩子活泼、乐观的性格。 4.出去串门时,尽可能把孩子带上。这样可以使他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有机会学习一些社交的礼仪和规矩,体验到交往的乐趣。 5.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一些交往的机会。例如,可以把别的孩子请到家里来,让他们一起玩,逐步发展到让他与别人一起出去玩。刚开始时,最好先把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请到家里来。因为内向的孩子在与外向的孩子在一起时,容易产生自卑感,经常会冷冷地在一旁观看,不积极参加游戏。因此,应当等自己的孩子在与其他内向的孩子的交往中产生了愉快体验之后,再扩大交往圈子,逐步过渡到与外向的孩子一起玩。 6.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参加集体活动是提高交往活动的重要途径。在集体活动中,不仅可以结识更多的小伙伴,还可以在了解他人的基础上,更加了解自己,学会用集体交往的规则调节自己的言行,学会尊重他人、信任他人、谅解他人、乐于助人,学会调节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7.帮助孩子改正那些不利于团结的个性品质,如自傲、吝啬、自私、虚伪等,培养孩子谦虚、无私、诚实、勇敢的品格。因为只有这样的孩子,在小伙伴中才是最有吸引力的人。 三、交往恐惧 年龄大一些的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中学生,他们交往的需要空前强烈。但有些人发现自己很不善于交往。他们很想得到与他人在一起的欢乐,但是一到了人多或者有陌生人在场时,他们就会感到特别窘迫,手足无措,不知该干点什么、说点什么。久而久之,因为害怕出丑,他们变得不愿意见生人,害怕处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们之中的一些人甚至患了“社交恐惧症”,对与他人,特别是陌生人交往特别害怕。“社交恐惧症”又称“见人恐惧症”,这是一种神经症,当患者的眼神碰到别人的眼神时,即感到紧张、心慌、心乱、气迫,有的面孔发红、出汗、头晕、说话结巴、口唇发麻、面部肌肉紧张,表情不自然。为此,患者害怕见人,害怕交往,害怕与人讲话。有的患此病的学生上课不敢看老师,不敢看黑板,甚至不敢去教室学习,而宁愿去路灯下看书。“社交恐惧症”患者常常觉得别人都在注视自己,这使得他们如芒刺在背。 “社交恐惧症”是在交往中产生的情绪障碍,造成这种障碍的原因是缺乏社会交往训练和实践,或者是由于个人在过去的交往活动中受到过挫折,造成自尊心受到伤害。这种人由于回避与人接触,交往实践少,因此对自己的社交能力产生自卑的评价,怕社交失败而有损个人的自尊心,因而越来越不愿意与人接触。 如何矫正交往恐惧呢? 有交往恐惧的人往往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因此平时特别需要注意自己自信心的培养。在交往过程中,如果看到别人的仪表风度、举止谈吐比自己出色时,不妨这样想:“我这方面不如你,你那方面还不如我呢。”这样就会在待客和交往时,在情绪上保持稳定和心理平衡,对自己充满自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要不以自己之短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而是扬长避短,就会使自己自信而勇敢地面对一切。因为自己的社交能力比较差就不与人交往,这样交往能力永远得不到提高。此时可以这样想:无论什么人做事情开头不一定做得特别好,那些谈笑风生的人一开始也未必做得这么好,大家都差不多。即使我的社交能力差一些,多实践几次不是也能得到提高吗?如果这样想,在与陌生人交往时就不会回避、紧张了,恐惧的程度就会降低。 交往恐惧大多与性格过分内向有关。内向性格的人与外向的人正好相反,当他们来到一个社交场合,主要关心的不是这个场合里的人和物,而是他自己。他很可能在想:“别人正看着我”,“我这样做合适吗?”其实,在这种场合过分关心自己是没有必要的,交往过程首要的是与别人的沟通,交流信息、思想感情,没有人特别注意你,专门评价你。 有交往恐惧的人,一个突出的感觉是觉得与别人在一起时没有话说,为了不致造成冷场,他们拼命地找话说,感到很紧张。其实这大可不必,你要明白,即使冷场也没什么大不了,再者交往的对方还要为冷场负一半责任哩!其实,找话题并非难事,实在没得可说,拉拉家常总可以吧,说说天气、时事、体育等等都可以,见到什么说什么,见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平时多看些书报,增长见识和知识,这样找话题就不难了,说不定你也能成为侃侃而谈的“社交明星”呢。当青少年学生与老师、校长接触时,不要过多地考虑他们的身份、地位、年龄、性别,而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长辈,使自己的情感与他们接近起来。人在自己的长辈面前还发窘吗? 平时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胆量会使你进步得特别快。克服交往恐惧是需要培养一些胆量的。一些企业为了培养它的企业管理人员、营销人员的胆量,专门安排学员站在闹市区大声唱歌、朗诵,用吸引路人注意的方法,锻炼各种适应能力。青少年在与别人接触的过程中,不妨学学这种方法,壮起胆子,专门与陌生人、地位高的人说话,这样试过几次,情况往往就会大为好转。 P154-158 序言 我们共同面向着21世纪。 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时代。这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心理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开展素质教育必然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就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被提上了教育改革的议事日程。 什么是人才的心理素质?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成才取决于其智慧行为中的两种心理机能系统的相互作用。其中,认知性机能系统在智慧活动中,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人们把具有这类机能的诸多心理要素统称为智力因素,它们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对成才起重要作用。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而对智慧活动起始动、维持、强化、定向、引导和调节作用。人们把具有这类机能的诸多心理要素统称为非智力因素,它们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成才起决定性作用。 上述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人才心理素质的全貌。我们说未来社会对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就是要使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具备上述这些优良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最近,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感到心理素质的重要,渴望对心理素质及其培养问题有具体的了解,要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正确解决好这个问题。 目前,一些较好的关于素质教育的读物相继问世。但是,有关系统全面培养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专门读物似乎还是一个空缺。为此,我们编写了这套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丛书。丛书共十个分册,力图向广大教师、家长及学生全面系统地介绍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的理论和方法,以促进我国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广泛而深入地开展。 这套丛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科学性。丛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心理科学的理论体系,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科学而准确、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各种心理素质的概念、特性、形成、发展和功能等基本知识,特别注意吸收了国内外心理科学的有关最新研究成果,对教师、家长及青少年学生树立科学的心理素质观,具有指导意义。 二、实用性。丛书密切联系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对各种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提供了许多具体而实际可行的建议。特别是各分册都有专门章节以较大篇幅详尽介绍各种心理素质的测评及培养训练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教师、家长及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三、可读性。丛书以成为广大教师、家长及青少年学生的忠实朋友为宗旨,行文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亲切生动。书中引用了反映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优良心理素质的事例,或引入入胜,或动人心魄,对青少年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量。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愿这套丛书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有所帮助。相信青少年朋友将以优良的心理素质迎接21世纪的挑战! 沈德立 1998年10月于 天津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