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军队》——我军第一部面向世界全面、系统介绍中央红军发展历史的专著。由曾任红一方面军副总政委的我军高级指挥员滕代远于1636年春在莫斯科写成。是一部弥足珍贵、记述早期中央工农红军第一手史料的重要文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新军队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作者 | 滕代远 |
出版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新军队》——我军第一部面向世界全面、系统介绍中央红军发展历史的专著。由曾任红一方面军副总政委的我军高级指挥员滕代远于1636年春在莫斯科写成。是一部弥足珍贵、记述早期中央工农红军第一手史料的重要文献。 内容推荐 滕代远(化名李光)苗族人,是久经考验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高级指挥员,人民军队创始人之一。1904年诞生于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192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74年病故,享年70岁。1928年7月22日,他同彭德怀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平江起义,创建工农红军,历任红五军党代表,红四军副党代表兼三十团党代表,红三军团政委,红一方面军副总政委。率部上井冈山,保卫革命根据地,并在中央苏区参加反“围剿”战争,组建东方军,人闽作战,屡建功勋。 滕代远于1636年春在莫斯科写成的《中国新军队》——我军第一部面向世界全面、系统介绍中央红军发展历史的专著。是一部弥足珍贵、记述早期中央工农红军第一手史料的重要文献。 目录 一 朱毛红四军的简略历史 1 红四军的起源 2 红四军成立的经过 3 红四军成立后的战斗略史 4 红四军扩大而为红军第一军团 二 彭德怀同志组织红军第五军的经过 1 成立红五军前的政治环境 2 红五军之由来 3 共产党湖南省委特派员的巡视 三 平江的武装起义 1 武装起义的决定与准备 2 武装起义的开始及其成功和教训 3 红军退出平江后工作上的转变和战斗的经过 4 红三军团之成立 四 红军夺取长沙省城的经过 1 准备的工作 2 在占领长沙的胜利中,我们得了些什么? 3 红军退出长沙的经验和教训 4 红三军团集中浏阳后的思想斗争 五 当时红军的编制、训练和生活状况 1 部队中的编制和组织 2 部队中的训练工作 3 部队中官兵一般的生活状况 4 关於游击工作进行的内容 5 红军给养之来源 6 红军对俘虏官兵的优待 7 红军所采取的游击战术 8 当时红军中的优点和缺点 9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成立 10 党内的思想斗争与立三路线受到反抗 六 敌人第一次“围剿”苏区的经过 1 红军第一方面军采取的策略 2 活捉张辉赞来过新年 3 击破敌人整个“围剿”和实现我军原定计划 七 击破敌人第二次“围剿”苏区的经过 1 红军准备决战的情形 2 敌人摧残农民的春耕 3 胜利的四仗 八 蒋介石坐镇南昌指挥第三次“围剿”苏区 1 敌人进攻的策略 2 红军在艰苦环境中完成了任务 3 高兴圩战役中的教训 九 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号召全国武装抗日 十 击破敌人第四次“围剿”的经过 十一 击破敌人第五次“围剿”苏区的经过 十二 击破敌人第六次大规模的长期“围剿”的经过 1 “八一”红军成立纪念节 2 福建事变的经过 3 红军实力的增长和敌军的损失 4 苏区工农群众的参加斗争 5 在动员扩大红军中党的领导作用 十三 中国工农红军的生活状况 1 中国工农红军的日常物质生活 2 红军的礼拜六义务工作 3 红军的政治文化生活 4 红军和群众的相互关系 5 红军对于俘虏官兵的待遇 6 红军的组织 7 红军现有的武器 8 红军中反帝的具体工作 9 火线上的红色英雄 试读章节 3 红军退出平江后工作上的转变和战斗的经过 可是在城市驻扎惯了的部队,觉得乡下不好,要爬山过坳,有敌人追击,要夜间行军,觉得有些吃苦不来。但因有地方工农群众的欢迎、慰劳,工农认为红军是自己的救星,好朋友好兄弟来了,杀猪、送鸡、送酒来犒劳,这样又把士气鼓舞起来了。 同时,由于红军驻在乡下,地主武装逃跑了,工农群众斗争更加发展。没收土豪劣绅地主阶级的财物来分配,实行不送租,不还债,成立自己的工会、农会、游击队、妇女协会、儿童团、赤卫队等。工农与红军战士们的关系,更加亲近。在很短的时期中,差不多赤化数百里的区域。工农群众自动武装,组织起来参加反地主豪绅的斗争。同时红军在进攻地主武装斗争中取得不断的胜利,如占领了江西之修水,铜鼓,万载等县城。在物质上,武装上,人数上均有了补充和加强,行动的区域亦更加向外扩大了;苏维埃的政治影响亦更加普遍的深入群众了。所以有许多地方的工农派代表请红军派人去帮助他们成立工会、农会、游击队、分田地等。 共产党的口号是工农群众行动的指南 在一九二八年秋收时,在平江,浏阳,万载,修水,铜鼓,通山,通城,崇阳等县的农民,一概实行不送租,不还债,工人增加了工资,各地工人成立了工会,农民组织了农会,妇女组织了妇女会,并有儿童团,赤卫军,游击队,革命委员会,县、区、乡苏维埃政府,并按人口平均分配了土地。 同时共产党在以上各县中迅速的发展并成立了县委区委。 至十月间召集了以上各县及红军党的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湘鄂赣边特委,总结三个月的斗争经验和教训,计当时有组织的群众在一百十余万人,发展共产党员二万多,共产党和苏维埃在群众中建立了最高的威信。 土地斗争正在日益开展,尤以平江,浏阳二县的工作为最好,群众斗争的坚决心比其他各县也要好,但是在这个时期内也曾经犯过错误,错误就在没有及时的去纠正农民由于报复心理所产生的斗争方式,如有时烧豪绅地主的房子,甚至有的地方殃及了附近的居民,虽然这个错误以后迅速的纠正了。当然,当时农民所以自发的采取这种斗争方式,主要的是由于马日事变以后,豪绅地主残酷的杀戮工农所引起的农民的仇恨,所以一旦手持武器的时候,就实行报复,但这在共产党人看来,不能预先去纠正这种不正确的斗争方式,这不能不是一种领导上的错误。 工农争先恐后的要求加入共产党 许多工农分子,认为加入了工会,农会,赤卫军,游击队还不满意;常在各种群众会上自动的要求加入共产党。大家相信:只有共产党员才是真正彻底革命的领导者,只有加入了共产党才是一生的荣耀。 另一方面因为党的组织幼稚,只知道发展而缺乏党内的共产主义教育,以致有些加入党的分子认为群众是不能与之比较的,是不能批评他的,而只有他才能批评他人。并当人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是领导群众的,甚至经过游击队赤卫军的哨线时,即自称是共产党员,是群众的领导者,这样就可以不要任何证书、路条,而允许他安然的通过哨线。 同时也发生有些借名是共产党派来的代表,手提着藤篮,装有笔、墨、本子、香,到处去自动的号召群众会议,公开的介绍工农分子加人共产党,以及有烧香宣誓去发展党员的。这些怪现象虽马上被发现纠正了,但是曾传染到了各地而成为普遍的现象。 如在平江县龙门区,有一个党的支部召集秘密大会,派了一个党员去通知党员到会。而那个党员想出了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拿一面铜锣由上垅打到下垅,打一下叫一声:“共产党支部在龙门开秘密会啊!凡共产党员都应当到会哩”! 红五军三个月的艰苦斗争 红五军的全体战士在此三个月过程中,确实表现出他们为工农利益而斗争的光荣功绩。帮助了工农进行土地的分配,政权的建立,群众团体的组织。打了百数次的仗,消灭了很多的地主武装,占领过铜鼓,修水两个县城及许多的重要市镇。战斗力增强了,部队更加巩固了。动摇的反革命分子有的落伍逃跑了,有的乘机投敌而叛变了,有些被洗刷出去了。但因政治工作的薄弱和缺少经验,士兵中党的发展很慢。特别是自起义以后没有得到省委的一次的指示,只是独立的自觉的去发展游击战争,在成分上尚没有大的改善和充实工农的分子,所以人数日见减少,而缩小到一千余人。同时因为敌人进行“围剿”,甚至一日一夜还要作战几回,弹药消耗将尽而补充困难。于是发生第二团长陈鹏飞个人脱队潜逃,继之两个连长则伪传军长命令,借名去打民团而于夜间骗走两连人了。第一团长雷振魁也有叛变的阴谋,幸而发觉还早,将其逮捕经公审而枪决了。由此,一方面对反革命的阴谋给予了打击,同时更加紧巩固部队的政治工作。 在十月半,特委才决定征调平浏几个中心的游击队与红五军的部队实行混编,经过相当的整顿训练后,就又分派黄公略同志率领一部到浏阳游击,李灿同志率领一部在平江,修水;贺国中同志率领一部在万载,铜鼓游击。所谓化整为零的游击战术由此开始真正的去进行。 这时部队中党员数量增加,每队有党的支部,并且设有党代表,有士兵委员会、互济会等。 中共湖南省委第一封指示信 在十一月初接到省委来的一个简单信,内容第一点是批准红军第五军的成立,第二点是指出要第五军向井冈山与红四军取得联络。 当时湘鄂赣边特委决定了集中李灿,贺国中两部,由彭滕两同志率领向井冈山发展,去与朱、毛同志部队取得联络。留黄公略同志部队继续在各县发展游击战争。 彭滕把部队集中后,组织两个支队,每支队三大队,每大队三中队,每中队三分队,由红军第五军军长彭德怀同志,军党代表滕代远同志统率之。在沿途攻下万载县城,占领宣风等大市镇,物质上得到大的补充,全体战士们都是每人头缠布匹,穿有各样各式的衣服,也有戴礼帽的,穿马褂的,毛大衣的,西装的,每人领得的零用钱及分得的伙食尾子,至少在一百块大洋以上。真是准备了上井冈山去与朱、毛部队会合,去过太平年。 特别希望能在干部与弹药方面得到朱毛部队的帮助,及学习他们斗争的丰富的经验。P27-30 后记 滕代远(化名李光)苗族人,是久经考验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高级指挥员,人民军队创始人之一。1904年诞生于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192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74年病故,享年70岁。1928年7月22日,他同彭德怀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平江起义,创建工农红军,历任红五军党代表,红四军副党代表兼三十团党代表,红三军团政委,红一方面军副总政委。率部上井冈山,保卫革命根据地,并在中央苏区参加反“围剿”战争,组建东方军,人闽作战,屡建功勋。 1928年夏,滕代远作为特派员奉中共湖南省委派遣,去平江会同彭德怀筹划兵暴,举行武装起义。滕负责政治工作,彭负责武装行动。起义前,彭、滕在长寿街、天岳书院等处调查研究敌情,组织兵暴分工。起义胜利后,即在城内月池塘举行群众大会,进行庆祝。滕代远报告当前的政治形势和共产党的主张,彭德怀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公布了师、团首长名单,布置了下一步的战斗活动。大会最后总结说:这次起义“发生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革命处于低潮之际。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武装力量,对国民党血腥镇压的又一次反击。”1956年9月,彭德怀回忆往事时写到:“代远同志对平江起义帮助不小,是平江起义领导者之一,特别是军队中建立政治工作,建立党,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1928年末,彭、滕率领红五军奔赴井冈山。12月10日到达宁冈,与朱、毛领导的红四军主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成为我军历史上第一次三军会师(秋收起义红军、南昌和广州起义红军、平江起义红军),壮大了湘鄂赣边区的革命力量,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惊慌。蒋介石调集兵力,对井冈山发起几次“会剿”。毛泽东于1929年1月4日在宁冈县柏露村召开了边界党委、红四、红五军党委联席会议,决定四军主力下山在外线打击敌人,五军和四军各留一个团守山,统称红四军,抗击十几倍于我进攻之敌。经过3天激烈战斗和坚守,终因敌众我寡,暂时撤离了井冈山。 1930年8月下旬,为统一指挥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的行动,成立了红一方面军,毛泽东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滕代远任红一方面军第一任副总政治委员。红三军团攻占长沙撤围后,进驻安源、萍乡,准备攻取峡江、新淦(今新干县)后攻打吉安。这时,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刚到新瑜(今新余县)县的罗坊,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总结经验教训,教育干部,统一思想,使红军在战略思想和行动方向上有所转变。鉴于当时相当多的干部没有经验,不相信战略退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毛泽东在会上耐心作了说服教育,朱德、彭德怀、滕代远等人坚决支持毛泽东主张,认为应从战略全局着眼,服从大局。随后,红三军团和红四军从小布、龙冈一带经头陂向东韶攻击,在“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在运动中歼敌”等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的指导下,敌军全线崩溃,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被红一方面军彻底粉碎了。以后,中央苏区红军各部队在反“围剿”作战中正确运用上述方针,都取得了重大胜利。 1934年,滕代远受党中央委派,前往苏联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七大”,而后留在苏联学习军事。鉴于在学习期间,中共代表团都使用化名,滕代远用李光的笔名撰写了《中国新军队》一书。这是我军第一部由曾任红一方面军副总政委的高级指挥员亲自撰写、全面系统介绍中国中央红军发展历史的书。这本书共分十三章,记述了朱毛红四军的简略历史;彭德怀、滕代远组织红五军的经过;平江的武装起义;红军夺取长沙省城的经过;当时红军的编制、训练;敌人的“围剿”,以及中国工农红军的生活状况等等。撰文生动、具体、周详,是一部不可多得、记述早期中央工农红军第一手史料的重要文献。正如滕代远在此书序言中说的:“读者读了这个小册子后,对于中国红军发展的历史,特别是红军那种艰苦的、果敢的、刚毅的、顽强的斗争精神,完全表现出我中华民族伟大的奋斗精神,由此更可以增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抗日救国必定胜利的信心。这也就是我写这本小册子的主要意向。” 1936年,滕代远所写的这本《中国新军队》一书曾在莫斯科出版,对当时共产国际了解中国工农红军历史和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舆论封锁,还原于红军真相,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今天这本书在国内重新出版,对于军史研究,学习、继承和发扬红军的优良传统将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在平江起义八十周年和建军八十一周年之际,此书能够与读者见面,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滕代远传》写作组 2008年4月30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