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两代将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为主线,描写我国从长征距今各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英雄气概。此书可读性高、艺术性强,是一本具有珍藏价值和极强教育性的长篇传记文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开国上将与他的少将女儿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刘云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两代将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为主线,描写我国从长征距今各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英雄气概。此书可读性高、艺术性强,是一本具有珍藏价值和极强教育性的长篇传记文学。 内容推荐 杨成武将军的一生,扑朔迷离,毛泽东危急时刻总会想起他,他总是站在中国历史最危难关头的面前。这位身经百战、赫赫威猛的战将,以昂贵的青春作代价迎接了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的解放史上有他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把女儿培养成共和国新一代的女将军。就是这样一位英明显赫的将军,“文革”时受到了“四人帮”的特殊待遇。 目录 第一章 开国上将 一、授衔 二、日本名将凋谢在太行山上 三、赵志珍临产前最恶劣的十几天 四、生死关头 五、狼牙山血脉 六、一九四八年毛泽东决定亲赴东北 七、傅作义后院失火 八、永远难忘的记忆 第二章 开国上将与少将女儿 一、半截铅笔——托着一个将军的梦 二、丰泽园——毛泽东亲自为杨成武饯行 三、赴朝参战 四、鲜花献给毛主席 五、仰慕居里夫人 六、走进哈军工 七、红楼内外 八、赛场上 九、西部惊雷 第三章 风云年代 一、三·二二阴谋 二、林彪宣布——杨成武的三反“罪行” 三、酷刑面前赵志珍说——杨成武没有罪 四、西郊机场上的一家人 五、落难香山寺 六、毛主席说——让杨成武和全家在一起 七、危难关头他总是站在风口浪尖上 八、迟归的——杨毅 九、香山寺的冬季 十、红色之旅——长征 十一、红色之旅——飞夺泸定桥 十二、红色之旅——过草地 十三、红色之旅——天险腊子口 十四、五十一号病房之谜 十五、一·二二行动 十六、无边无际的天然大监狱 十七、杨毅之死 十八、与死神擦肩 十九、总理说——还你一个公道 二十、总理最后一个批示 二十一、非常时期——一九七六年 第四章 中国武警部队的第一位女将军 一、利剑出鞘 二、科技装备“领头羊(杨)” 三、新型展合式野战指挥车 四、创造奇迹的军人 五、中国第一艘大型载人飞艇 六、十年心血“结晶” 七、将军与人生 八、利剑——永远不会封刃入鞘 后记 编后 试读章节 杨成武离开阜平,策马回奔军分区所在地易县。他边走路边观察周围的地形,只见银坊、雁宿崖、插箭岭、黄土岭一带尽是险岭深谷,这正是伏兵藏弩之地。当他看到矗立在白石口上的城楼还锲有“云谷重关”四个大字时,他想起了这个古战场的雄风和因杨六郎“插箭立营”而得名天下的插箭岭,插箭岭有着杨家将多少数不清的慷慨悲壮的故事。六郎远去,而六郎庙古风犹存,内长城虽已坍塌,但那石龙般的城基,依然卧伏在苍莽山岭之中。 杨成武骑在马上,环视着太行山上的古战场,激动不已,心想:是历史的巧合吧!北宋名将杨家将的辉煌战绩,流传百世;而今天,面对日寇的猖獗和烧杀掠夺,我杨成武绝不能辱没了杨门风采…… 杨成武回到军分区,立刻召开团长、团政委会议,紧密布置战斗任务。杨成武站在军用图前指着各个分布点说:“迁村宪吉现已到白石口,准备越过插箭岭、雁宿崖,袭击阜平军区总部。我仔细看过这一带地形,从白石口至雁宿崖这段路,是一条宽仅四五十米的河滩,两旁都是大山,是一个天然的伏击阵地。我们参战兵力总数为六千多人,而迁村宪吉只带了一千多人,我们是他的好几倍,一定要全歼这股顽敌!” 战斗部署定下来后,杨成武通过电话将作战方案报告给了聂荣臻:“首长,我们的战斗方案是这样的:以游击支队诱敌深入到伏击区,二团埋伏在银坊以西的吉河村和南道神一线,战斗打响后,由西向东攻击。三团二营也拨给二团指挥,埋伏在雁宿崖西北一带,断敌逃路。三团主力在银坊东北西流水村以西地区集结,战斗打响,由东向西攻击。一团先隐蔽,协同二团、三团作战。二十五团担任预备队……” 聂荣臻手握电话,边听边看地图,他听完杨成武的战略方案后,觉得这个部署非常周密,就说:“成武,我完全同意你们一分区的战斗方案,你们完全具备了歼灭敌军的条件,一定要打赢这一仗。” 杨成武在电话里果断地说:“请司令员放心,雁宿崖就是迁村宪吉的最后归宿。” 1939年11月3日上午7时左右,迁村宪吉率部出了白石村时,突然前面响起了枪声,迁村大惊,忙举起望远镜,只见山梁上有一伙人影正在开枪阻击,迁村宪吉命尖兵队攻打他们,自己率队加速前进,争取占领雁宿崖。 一团团长陈正湘,按照杨成武的命令,已经埋伏在了雁宿崖的东山头上,只等迁村宪吉到来。下午,迁村宪吉过了张家坟,心里一阵高兴,前面就是雁宿崖,过了雁宿崖就是银坊,这正是他此行的目的地。 迁村走吉骑在大洋马上一边狂奔一边想着,马蹄上的铁掌敲打着河滩里的碎石发出朵朵火花。 陈正湘看到敌寇已进人口袋,一声大喝:“打!”雁宿崖顿时如火山爆发,一团从敌人的背后一下杀了出来,堵住了敌军退路,二团和三团从东西两侧压过来,二百多挺轻重机枪吼叫着,向迁村宪吉喷出了死亡的火焰。 迁村宪吉突遭猛击,深知中计,忙让电台向阿部规秀发报“我在雁宿崖被围,正在激战,速增援。” 阿部规秀收到电报,立即给迁村宪吉发回了一封,电文说“八路军果然中计,你坚守待援,我将亲带一旅重兵驰援,里应外合,围歼杨部主力。” 阿部规秀率二千多人,坐数百辆汽车急驰,他相信,就凭迁村宪吉的绝对优良武器和一千多名久经战场的老兵,一定会等到他的援兵。 迁村宪吉果然是久经战场的老兵,战斗一开始他就命令部队占领了河滩里最高地,组织部队猛攻三团阵地,企图从这里打开一个缺口。三团长纪亭榭命令部队上刺刀,一连杀退了迁村宪吉的五次冲锋。二团和一团也从侧面攻击迁村,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激战,敌军死伤惨重。 杨成武此时站在一个至高点上,用望远镜观察着战况,他觉得敌人的死伤也不少了,就发出了全线出击的命令。顿时,七千神兵,如天兵天将杀向敌人,七千把刺刀在落日余晖下闪出道道寒光。敌人大部分被歼,只有迁村宪吉率领一部分残兵,依靠雁宿崖西北的一个山头,负隅顽抗,疯狂向下面的八路军部队开炮轰击。山谷里恂亩隆隆,硝烟弥漫…… P6-9 序言 毛泽东的爱将——杨成武!中国的历史不能没有他,没有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诗句又如何体现英勇顽强的“红四团”。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更不能没有杨成武将军。 杨成武将军的一生,扑朔迷离,毛泽东危急时刻总会想起他,他总是站在中国历史最危难关头的面前。这位身经百战、赫赫威猛的战将,以昂贵的青春作代价迎接了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的解放史上有他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把女儿培养成共和国新一代的女将军。就是这样一位英明显赫的将军,“文革”时受到了“四人帮”的特殊待遇。 也许“四人帮”太看重杨成武将军的英明,然而紧要关头威逼利诱都没有使杨成武将军忠于毛主席的一颗恒心有一丝变动。恼羞成怒的“四人帮”策划出了惊天动地的“杨、傅、余事件”,使杨成武将军全家十几口,上到八十岁老母,下到十多岁的孩子,无一幸免,全部关押。 杨将军参加八年抗战,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文革”中却被关押了七年。大事大非面前,将军依然用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毅力,顶住了没有枪声的战争,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三个亲人:母亲、女儿、内弟,将军含泪北望,坚信中国的历史是公证的,中国人民是伟大的…… 此书以两代将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为主线,描写我国从长征距今各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英雄气概。此书可读性高、艺术性强,是一本具有珍藏价值和极强教育性的长篇传记文学。 后记 这本书在一九九九年完稿时,由于特殊原因出版了另一个版本,而这一版本拖到今天老将军辞世后才能出版,这多少让我的心里多了一份遗憾。但不管怎么说,能够让这一本具有历史意义的书出版,这的确是件令人欢欣鼓舞的事。这本书之所以能顺利出版,首先应该感谢“青岛奥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仓先生的赞助,并感谢文物出版社的出版。 今天出版此书,一是告慰老将军在天之灵,将军故去,他的英灵将会聆听到我们对他的缅怀和寄予文墨中的敬仰与哀思。也是我对老将军生前曾经跟他的承诺有个交代,更是对老将军夫人赵妈妈的安慰。 而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有太多的历史事件值得我们反思、借鉴;值得我们学习、缅怀…… 战争,使人们清醒;阴谋,让人们警觉;生命,让人类创造奇迹…… 刘 云 2007年5月25日出版之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