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对《金瓶梅》既有明显的继承,又有重大的发展和超越。至于《儒林外史》的语言艺术,它跟《红楼梦》也有共同性,把《红楼梦》的语言艺术与《金瓶梅》、《儒林外史》互相参照,不但使我们加深对《红楼梦》语言艺术的认知和理解,而且有助于认清我国古代小说语言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民族传统、民族特色。
本书的出版问世,有如在闷热的天气里吹来一阵凉风,给人以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不但谈到了《红楼梦》语言艺术的整体美
、风格美,还谈到了其哲理美等众多的语言艺术。
修订版前言
台湾版序言
悲喜映照及其他——谈《红楼梦》语言艺术的整体美
一、悲喜映照,喜极悲绝
二、动静结合,双璧生辉
三、冷热相生,魅力倍增
四、藏露得体,各有妙用
五、有疏有密,主次分明
六、张弛相间,紧松适度
质朴自然——谈《红楼梦》语言艺术的风格美
一、在平凡的话语中,寓有雄伟神奇的思想
二、在平淡的白描中,蕴藉妩媚浓烈的感情
三、以极精练的语言,创造极大的想象空间
四、以极准确的字句,活现人物的神情心态
诗人、历史家和哲学家的三位一体——谈《红楼梦》语言艺术的哲理美
一、“天下老鸹一般黑”
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三、“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四、“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艺术皇冠上的明珠——谈《红楼梦》中对俗语的运用
文浅意深——谈《红楼梦》语言艺术的寓意美
情趣盎然——谈《红楼梦》语言艺术的生动性
怎样才“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谈《红楼梦》人物语言的性格化
精当贴切,自然奇警——谈《红楼梦》中对比喻的运用
“只有一个词可以表现它”——谈《红楼梦》语言的准确性
“念在嘴里的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谈《红楼梦》语言艺术的含蓄有味
惜墨如金——谈《红楼梦》语言艺术的简洁美
行文似绘——谈《红楼梦》语言艺术的绘画美
诗情画意——谈《红楼梦》语言艺术的境界美
互有短长——谈《红楼梦》程本与脂本的大体比较
青出于蓝,蝉蜕于秽——谈《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对《金瓶梅》的继承和发展
相关链接
《红楼梦》何以“深得《金瓶》壶奥”——《金瓶梅》对中国小说语言艺术的发展
传情写态,质朴无华——论《金瓶梅》的白描艺术
归真返璞,神酣意足——论《金瓶梅》的人物对话艺术
精当贴切,垂手天成——论《金瓶梅》中运用比喻的艺术
璀璨夺目,妙趣横生——论《金瓶梅》中运用俗语的艺术
博采口语,俗中见美——论《金瓶梅》的语言艺术特色
《儒林外史》的语言艺术
后记
附录 周中明主要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