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一群被大清帝国不得不抛弃的孤儿。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是年为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革命党人提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共和政体……宣统皇帝无可奈何,只好宣布逊位。由此,清王室的臣子们因为失去了“工作”而纷纷走出紫禁城,这些人被称为逊清遗老。
本稿件挑选出十二位逊清遗老,对他们在民国岁月的活动进行了全景展现,希望让读者知道中国近代历史上处在转折关头的人的抉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帝国遗孤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丁志可 |
出版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他们是一群被大清帝国不得不抛弃的孤儿。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是年为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革命党人提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共和政体……宣统皇帝无可奈何,只好宣布逊位。由此,清王室的臣子们因为失去了“工作”而纷纷走出紫禁城,这些人被称为逊清遗老。 本稿件挑选出十二位逊清遗老,对他们在民国岁月的活动进行了全景展现,希望让读者知道中国近代历史上处在转折关头的人的抉择。 内容推荐 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 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目录 林纾:当遗老成为不治之症 劳乃宣:左手学者,右手官吏 郑孝胥:是卖国家还是战略家 杨度:从帝制祸首到中共党员的传奇人生 恭亲王溥伟:坚定不移的复辟分子 徐世昌:活着的曹操 张人骏:愤怒的爱国逃兵 陈宝琛:在实现的理想前痛哭 鸿铭:与新社会格格不入"的怪人 王国雄:欲学屈子投涛泠 犹抱遗经做儒生 罗振玉:国学大师与“卖国汉奸”的两面人生 章太炎:逊清遗老的碎影 试读章节 鲁迅说,章太炎先生是一位有学问的革命家。民国成立后,章太炎用他的学问谱写了一个中国传统中“士”的赞歌,用每一场叫骂与无人可及的知识为那个时代粘贴了多片碎影。这些碎影可看做是章太炎一个人的“发疯”,也可看做是那个时代所有从帝制社会过渡到民国的知识分子的“发疯”。 可爱的“章疯子” 章太炎当然有中国知识分子的可爱一面。护法运动时期,他去西南争取军阀唐继尧参加护法军,被唐礼遇并聘为秘书长,他高兴异常,让人做一面大旗,上书:“大元帅府秘书长”。随军出发的时候,这面大旗几十里外都能见到,居然比唐继尧的帅旗还要高大许多,十分抢眼。有人把这事告诉了唐继尧,唐继尧只是笑笑,并不为意。 这样可爱的事恐怕只有他能做得出来,早在民国前,他就凸显了这方面的“才华”。他对他的老师——国学大师俞樾也做过同等的事情。当时,他与老师的政见不和,立即就宣布与老师决裂,还写下了惊世骇俗的《谢本师》。对老师如此,对别人更是不用顾忌了。 晚年的康有为狂妄自大,以当代孔子自居,他的那些弟子们也“胆大”,就真认为老师是在世孔子,称他“南海圣人”、“教皇”,洋相很多。章太炎十分看不惯,发表文章驳斥嘲弄,结果被梁启超等一干“圣人弟子”找上门来开打。章太炎奋力反击,写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他不但对当今“圣上”直呼其名“载■”,还干脆地给他定位为:连稻谷和豆类都分不清的“小丑”。清廷当然很愤怒,结果上海租界的外国巡捕和清政府的警探一起到爱国社抓他。章太炎事先得到消息但就是不走。他说:革命就要流血,怕什么? 他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是清政府第七次下令抓捕他了。 当捉他的人来到时,他居然迎上去,指着来人的鼻子说:别的人都不在,要拿章太炎,就是我。 来的人不可能被他这番话吓倒,就把他拎小鸡一样捉走了。当时,大清已经有了法庭,他被公诉,结果是被判有罪。 这是一场特别有意思的公诉。原告是大清政府,被告是章太炎个人,而审理者则是租界的洋人法院。对于章太炎不以清政府为合法政权的立场来说,这场官司本身可以说是个胜利。审讯中,他大逞口才,辛辣犀利,把代表清廷出席的官僚孙建臣弄得张口结舌、目瞪口呆。最后章太炎大笑:“你们堂堂大清政府,竟然跑到租界的小法庭控告我一个老百姓,国家被你们败坏成这般模样,还有何脸面出席叫嚣?” 孙当时被气得死去活来,已经语无伦次,脱口而出:“我和你无冤无仇,何必如此辱弄?你还有什么话快说!”引来旁听观众哄堂大笑。 在上海租界坐洋牢时,监狱里的印度狱卒动辄对犯人狂踢乱打,章太炎非常愤怒,狱卒打他时,他也还以老拳。狱卒哪里见过一个读书人还有这样的臭脾气,就不敢再欺负他,居然还给他调任了个帮灶的“美差”。 这次出狱后,章太炎就担任同盟会机关报《民刊》的主编,用手中的笔指点江山、叱咤风云。值得一提的一个骄人业绩是:他一生中七次被捕,三次入狱。次数之多,可看做是坐牢大王。 当然,如果坐牢谈得上是可爱的话,许多惯犯都成了可爱的人了。章太炎的可爱之处就在于:许多本应该循规蹈矩的事,他非要另辟蹊径。 章太炎未曾娶妻而先娶一妾,可谓古怪,四十六岁才正式娶媳妇。在娶这个媳妇之前,他在《顺天时报》上刊登“征婚告白”,提出五条标准:女方是鄂(湖北)人;大家闺秀;性情开化;要通文墨,精诗赋,双方平等,互相尊重;夫死可嫁,亦可离婚。这五条标准的最后一条引来了许多人的嘲笑,名门闺秀,也都望而却步。 直到十年后,经友人介绍,章太炎才结识了汤国黎女士。1913年5月底,章太炎与汤国黎举行了一个清贫而又豪华的婚礼。当时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革命党人和其他知名人士都来参加了婚礼,蔡元培亲自当了证婚人。婚礼上,章太炎平生第一次显示出扭扭捏捏的样子,而且鞋子被踩掉了一只,因为人多,急切问还找不到。一时传为笑谈。 民国未成立他流亡日本时,常吃“盐笃饭”(以盐就白饭),南方人常吃鱼,可怜他竟连鱼骨头一起往下吞。 在穿着上,章太炎是个非常不讲究的人。常将袜子反穿,皮鞋常左脚穿到右脚。一件裘衣可以历十数寒冬不易。他常穿一件长袍,外罩和服,发留五寸许,左右两股分梳,下垂额际,乃不古不今,不中不西。夏天常穿半截长衫,赤足登履。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他一年能洗澡一次,就是非常不错的表现了。每每在演讲时,常以袖子揩拭鼻涕,观者吐的心都有,可他毫不在意。P206-208 序言 他们是一群被大清帝国不得不抛弃的孤儿。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是年为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革命党人提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共和政体。在短时间内,革命党人占武汉、克南京,各省纷纷响应。革命军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鉴于当时革命形势,孙中山没有举兵攻北京城,只是向清廷提出退位要求,并承诺皇室成员如果愿意,仍可留在紫禁城内。宣统皇帝无可奈何,只好宣布逊位。由此,清王室的臣子们因为失去了“工作”而纷纷走出紫禁城,这些人被称为逊清遗老。 本稿件挑选出十二位逊清遗老,对他们在民国岁月的活动进行了全景展现,希望让读者知道中国近代历史上处在转折关头的人的抉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