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对经典关税理论、以战略性贸易政策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和“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即“关税内生化理论”进行了较系统的文献述评的基础上,以关税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培植和如何在促进我国产业比较优势动态化升级的基础上实现有机增长和经济收敛为出发点,重点运用关税有效保护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内生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关税内生化理论对我国的关税、贸易和产业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关税保护与动态比较优势的理论与经验分析/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王元颖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在对经典关税理论、以战略性贸易政策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和“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即“关税内生化理论”进行了较系统的文献述评的基础上,以关税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培植和如何在促进我国产业比较优势动态化升级的基础上实现有机增长和经济收敛为出发点,重点运用关税有效保护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内生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关税内生化理论对我国的关税、贸易和产业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 内容推荐 关税是贸易政策的一种,是资源分配或禀赋分配的一种次优手段。虽然自由贸易是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但是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却是当今世界的现实。传统贸易理论的缺陷在于把关税外生化,而“关税内生化理论”正是从收人分配或财富分配这一主题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增加了对现实的解释力。本书在对经典关税理论、以战略性贸易政策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和“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即“关税内生化理论”进行了较系统的文献述评的基础上,以关税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培植和如何在促进我国产业比较优势动态化升级的基础上实现有机增长和经济收敛为出发点,重点运用关税有效保护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内生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关税内生化理论对我国的关税、贸易和产业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 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导论,提出本书要研究的问题,并简要地介绍了本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经典关税理论、关税的协同效应理论、重点对关税内生化理论和关税博弈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述评,以期对中国人世后的关税与贸易政策改革有所借鉴。第三章对关税保护、战略性贸易政策、内生比较优势的内在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以关税为核心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内生比较优势的培植和国家竞争优势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由此,本章通过对以关税为基点的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的梳理,以期对我国贸易政策与发展战略有所启示。第四章是在第三章对关税保护和动态比较优势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关税保护和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我国关税有效保护和促进动态比较优势培植的相关对策建议。第五章是案例分析。在第四章的基础上,以汽车产业为例,对中国的关税保护、经济绩效和动态比较优势的关系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了经验分析。本章认为生产分裂使中国汽车产业产业组织缺乏效率;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严重不足。战略性贸易政策和IPEP(import protection act as export promotion,进口保护是否可以充当出口促进)假说对中国的汽车产业几乎是失效的,而对中国汽车产业的长期的高关税保护带来的社会福利效应的净损失是巨大的,所以,应该利用人世的契机,逐步取消汽车贸易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推进中国汽车贸易的自由化。第六章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关税制定的政治经济学进行了实证分析。本书运用Panel回归的方法,通过扩展数据对修正的盛斌(2002)的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合并数据法估算的“混合模型”比反映促进发展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体现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国家利益模型”和反映利益集团影响和寻租活动的“利益影响模型”能更好的反映中国名义关税保护结构的政治经济决定因素。这就说明我国名义关税的保护结构是“国家利益”和“利益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政府在制定关税时既考虑了促进内生比较优势培植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为了维持社会的公平、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最大限度的减少改革的摩擦成本,又必须兼顾相关利益集团的影响。这就表明,关税内生化假说理论在中国同样是成立的,我国的关税不是外生的,而是由诸多政治经济因素决定的内生变量。第七章是在总结全书的基础上,得出简要的结论和政策含义,并指出本书未来的研究方向。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框架 第六节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关税保护与动态比较优势——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税保护、战略性贸易政策和最优关税 ——关税存在原因的初步探讨 第二节 关税理论的扩展性研究 第三节 关税内生化理论与关税博弈的政治经济分析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章 关税保护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分析 第一节 幼稚产业保护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第二节 内生比较优势的理论起源及发展脉络 第三节 动态比较优势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关系探析 第四节 结论 第四章 关税保护与动态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第一节 关税名义保护与有效保护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中国关税名义保护与有效保护的实证分析(1992~2004年) 第三节 中国产业动态比较优势与关税名义保护、有效保护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结论 第四章数据附录 第五章 中国的关税保护与动态比较优势——基于汽车产业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关税保护与生产分散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下的关税保护与动态比较优势 第三节 关税保护对市场敏感度的影响 第四节 关税保护的福利效应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第五节 结论 第五章 数据附录 第六章 中国关税保护政策与动态比较优势的政治经济学:基于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第一节 关税内生化理论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 第二节 中国贸易保护的基本计量经济模型与模型修正 第三节 计量结果和解释 第四节 结论 对于第六章数据来源的说明 第七章 结论和前瞻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未来的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