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绪论部分外,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主要讲授理想和信念及其特点,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马克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章主要讲授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章主要讲授法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问题,以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如何理解民主与自由。第四章主要讲授道德的概念、本质、特点、社会作用,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核心内容、基本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五章本章主要讲授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各行各业共有的职业道德规范,个人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等。第六章主要讲授心理健康的内容和标准,不良性格与常见的心理疾患,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技巧。第七章主要讲授终身教育的理念和主要观点,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电大学生应具备的学习素质,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第八章树立科学精神,培育科学素质。第九章主要讲授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何在,人文精神的价值、意义和人的发展,以及增强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第十章主要讲授美的本质及特征,社会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美感的特征等。
绪论/001
第一章 坚定理想信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011
第一节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012
第二节 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015
第三节 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019
第四节 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027
第五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032
第二章 弘扬民族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039
第一节 民族精神的内涵/040
第二节 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043
第三节 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046
第四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056
第三章 增强法律意识 做遵纪守法的模范/061
第一节 法的基本理论/0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问题/072
第三节 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正确对待民主与自由/080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090
第一节 道德概述/091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科学体系/103
第三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13
第四节 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中国革命传统/117
第五节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121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培养家庭美德/128
第一节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与要求/129
第二节 各行各业共有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修养/132
第三节 恋爱与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要求/141
第四节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46
第六章 重视心理健康 完善个性品质/153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内容和标准/154
第二节 不良性格与常见的心理疾患/159
第三节 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166
第四节 人际交往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技巧/172
第七章 确立终身教育理念 提高学习素质/182
第一节 终身教育的理念/183
第二节 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的要求/192
第三节 电大学生应具备的学习素质/199
第四节 培养良好的学习素质的途径和方法/202
第八章 树立科学精神 培育科学素质/209
第一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10
第二节 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巨大杠杆/214
第三节 科学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文化力量/218
第四节 培育科学素质的主要途径/224
第九章 增强人文素养 培养人文精神/231
第一节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232
第二节 人文精神与人生的完善/238
第三节 增强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251
第十章 提升审美能力 创造美的生活/264
第一节 美的本质及特征/265
第二节 社会美与自然美/270
第三节 艺术美/278
第四节 美感/282
第五节 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生活/290
参考文献/294
后记/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