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述了来自边远山区的青年男女,为了脱离贫困,追求美好未来,努力拼搏人生的故事。书中作者将爱情的火辣壮烈、相恋的缠绵悱恻、人性的苍白脆弱、世风的惨淡表达得淋漓尽致。纵观全书不啻为人生竞技的长廊,书中各种人物构成一幅凄厉惨烈的高原情调风景画,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落在香格里拉的雪花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贺明仁 |
出版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故事讲述了来自边远山区的青年男女,为了脱离贫困,追求美好未来,努力拼搏人生的故事。书中作者将爱情的火辣壮烈、相恋的缠绵悱恻、人性的苍白脆弱、世风的惨淡表达得淋漓尽致。纵观全书不啻为人生竞技的长廊,书中各种人物构成一幅凄厉惨烈的高原情调风景画,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内容推荐 故事讲述了来自贫困边远山区的青年男女,为脱离贫困,追求美好未来,考进大学,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他们努力拼搏,憧憬人生…… 但是,现实却总是让人错愕,需要经受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多种磨难。有人能勇敢面对,成为社会精英;有人的幻想破灭,甚至付出血的代价:另有人则迷失在寻找人间仙境——香格里拉的茫茫雪域高原上。演绎了一曲生命的真情之歌和一场惊世骇俗的人间悲喜剧。 其中男主人公邹宇峰的经历坎坷曲折、令人感慨,但又多情浪漫。在他的生命中出现善良单纯、冰清玉浩的阿姐;自强不息、聪慧美丽的英子;现实美艳、善解人意的李冰;她们与邹宇峰之间发生了非同一般的爱恨情殇、曲折传奇。使人感知原生态爱情的火辣壮烈,生死相恋的缠绵悱恻,人性的苍白脆弱,世风的惨淡张扬。 这里又不啻为人生竞技的狭窄长廊,耸立有侠骨柔肠的农家子弟,纵身跳崖的殉情少女,花容月貌的校园名模,暴毙喜马拉雅的女尼,冰清玉沽的仙子,面目狰狞的幼匪……构成一幅凄美惨烈的西部高原情调风情画。给人以非同寻常的震撼力。 这是一部讴歌人性,对幸福终极叩问的书。它通过小人物与命运不断抗争,最终找到心目中的圣地香格里拉,并与所爱的人曲折相逢,引发人们对幸福,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内涵意蕴悠长,锋芒直指人心灵深处的荒芜地带。认真阅读还会有外语学习方面意想不到的收获! 目录 卷一 苍山的哭泣 第一章 红河谷人家/3 第二章 榕树的惆怅/12 第三章 走出深山/18 第四章 少女情怀/26 第五章 悲情姐妹行/33 第六章 师生孽缘/39 第七章 苍山的哭泣/46 卷二 阿姐与她的情人 第八章 月光下的石板屋/57 第九章 春潮萌动/64 第十章 卖花姑娘/69 第十一章 阿姐之死/76 第十二章 人生竞技场/86 第十三章 阿姐崖/94 卷三 英语情与殇 第十四章 白云深处的山泉/101 第十五章 英语角惊艳/110 第十六章 翠湖风景线/119 第十七章 迷惘的滇池夜空/128 第十八章 外语与人生/137 第十九章 返乡的收获/144 第二十章 玫瑰深情/149 第二十一章 春城,火鸟之恋/155 第二十二章 石榴树下的萧音月色/165 第二十三章 未来的倾诉/174 卷四 香格里拉之梦 第二十四章 春天在哪里/181 第二十五章 天堂的对话/188 第二十六章 柔情夜莺/196 第二十七章 校园未了情/203 第二十八章 灯火阑珊处的身影/210 第二十九章 蓝月亮行动/218 第三十章 直叫人生死相许/224 第三十一章 洞穴,香格里拉之夜/231 第三十二章 情系青藏高原/238 第三十三章 寻找香巴拉国/246 第三十四章 落在香格里拉的雪花/254 后记 试读章节 淡淡的暮霭从红河谷爬起,逐渐升腾到盖住了整个天空。从坡地回家的小路,也由明显开始变为昏暗,到几乎要睁大眼睛才能辨认时,邹宇峰牵着祖母的手缓慢地走下山坡。他的肩上压着一箩筐洋芋。空下来的小瓦罐又在奶奶的手中前后摇晃。 回到家里,已经什么都看不清楚了,只有屋前的皂角树下,成堆成垛的烟叶包围着妈妈。邹宇峰放下背篓,直奔妈妈的怀里。他接过妈妈手中的烤烟,铺在青石板上用手去抹。 妈妈的泪水流出了眼眶,说: “你先去锅里盛饭吃吧,我一个人能干!” 邹宇峰说:“妈,你去歇着吧!我要替你把烟叶抹完。” 那夜的二更前后,当上弦月绕过皂角树,照进了邹家门前的小池塘,邹宇峰和妈妈才一起离开烟垛,回房休息。山谷里寂静而幽暗,几声鹧鸪的啼叫穿透山隘,告诉世界夜已经相当深了。 农忙假是在极端劳累中度过的。快要开学时邹宇峰却病了。他不能背上书包再踏上青石板山路,一家人都很为他着急。 邹宇峰患的是肺炎,由感冒引起的。由于过度疲劳和营养不良,他一连几天发烧,咳嗽,四肢困倦。几天过去,他的病情仍不见好转,爸爸只好带着几个哥哥,打着火把,连夜送他到乡政府驻地的卫生院去。 在卫生院里吃药打针,花去邹家将近百元钱。新挖的洋芋还没有拿到集上出卖,烤烟叶也未上交烟草专卖公司,因此,这看病的费用只能由邹宇峰的父亲写个欠条,等以后有了钱,再如数地去结清。 父亲心怀欠条,一连半个月闷闷不乐。母亲和奶奶在家里等着,终于盼来邹宇峰病好的消息,心里那块沉甸甸的石头终算落下了地。 重返学校以后,邹宇峰最想见到的人是英子。英子却因母亲病重,身边无人侍候不行,再开学以来就没有到校上课了。邹宇峰上完第一节课,便离开教室直奔英子家去探望。 大榕树比一个多月前显得明显的苍老,叶子变得有点枯黄,树枝和树干交叉本来就不密实,由于秋风摇曳,飒飒的冷风从树顶上透下来颇带寒气。邹宇峰在大榕树底下站了一会儿,就径直去推英子的家门。 门没有掩实,但里面寂无声息,邹宇峰的头上一下子冒出了冷汗。由于大病刚好,身子还很虚弱,他差点儿晕倒在英子家的门前。但是,还没等他转身离去,英子已出现在他的身后。 英子拎着满满的一桶泉水,望着邹宇峰目瞪口呆的样子,先笑了起来。那洁白如玉的牙,在嫣红的唇线映衬下,显得清晰而美丽。只不过她的脸比以前有些清瘦,但眼睛依然明亮动人,能很自然地透出她心底的微笑。邹宇峰刚要说话,却被英子用小手挡在嘴上。 英子说:“我妈刚睡着,你别吵醒她。” 邹宇峰停下来,没有敢出声。两人便站到大榕树底下去交谈。 邹宇峰问:“那你不去上学了?” 英子说:“我妈的病比上学要紧啊!只能等以后再说了。可是你,咋成了这个样子?更瘦了……” 英子的话还没有说完,学校的铃声突然响起来了,催促学生们去上下一节课。邹宇峰只好告别英子,返回教室里去。 不幸的是英子妈妈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不但起不了床,连吃东西也少了。英子守在母亲的床前,感到十分孤单、害怕。邹宇峰能来看她,她的心情仿佛好转了一些。 放学以后,邹宇峰又去了大榕树底下。英子仍在锅台前烧水。英子的妈妈看见他,仅伸出瘦骨嶙峋的手,晃一晃便缩回去了。英子说:“我妈用手势表示,她知道是谁来看她了……”邹宇峰的喉咙却像堵塞了什么东西似的,一时说不出话来。 邹宇峰回到宿舍,天已经黑了。所谓的宿舍,只不过是一问乡间破屋而已,学校借来给家远的学生们住宿。破屋里没什么陈设,只在地上铺一层垫草,十几个男孩儿夜晚聚在一起睡觉,汗臭味、尿臊味弥漫在空气里,很难闻。 宿舍里有几个人终年不洗澡,也不换洗衣服,身上结满垢甲,衣服上的针缝处藏满了虱子。两人合盖一床破棉絮去睡觉,大都是赤身裸体地溜进被窝,没有枕头,垫上衣服和裤子也就行了。半夜里经常有人突然坐起来叫喊,不用去问,那肯定是同一个被窝的伙伴尿床,另一个被“洪水”侵犯,又冰又冷难受醒了。而且,学生们身下的垫草里,湿虫、蚂蚁随处可见。蚊子轰炸机似的轮番袭击没有蒙头钻进被窝的学生。 宿舍里的老鼠们也不害怕小学生们的任何警告,明目张胆地去啃食学生书包里的干粮,有时候连书包里的书,也被鼠们锋利的牙齿啃食得缺角少页。小学生们恼火了,曾逮住几只打死,在死鼠的身上撒尿,但老鼠的生殖力并不比战斗力差,过上一些日子,翻开学生们睡的垫草去看,便有红扑扑、软囊囊的幼鼠仔闭着眼,抖着小爪爪,成堆、成堆地等待小学生们去清理。 邹宇峰一声不吭地溜进被窝。由于白天看到英子妈妈的病状,他躺在草垫上不能人睡。月光从破窗户泄进屋内,此刻正落在他的被子上,像在哪里见过的一面镜子,在摇晃中不断破碎,又在平稳中复原,那是他自己的身体在被窝内动弹的缘故。不一会儿,外面传来猫头鹰凄厉的尖叫,吓得他赶紧蒙住了头,不久,便进入了酣睡。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学校周围的村寨,人们听到了英子和同情英子的一些邻居妇女们的哭声。英子的母亲终于难耐病魔的折磨,撒手于人寰,别英子而去了。 听到哭声,学校里的男女同学都拥到了大榕树底下,有人想探望英子的屋内,被门口站的中年妇女挡住了。过一会儿,学校的老师出现在英子的家门口,被允许在里面看了看英子母亲的遗容:一位躺在木板床上的冰冷女人,灰暗的脸上肌肉紧贴在颧骨的两侧,双眼紧闭,双唇紧锁,没有一丝气息从她的身上散发出来,说明她确实已经死了。 英子跪在母亲身边,双手紧紧地抓住母亲的胳膊,低着头,等候老师的指示。但老师什么也没说,仅用手轻轻地按了一下她的头,英子一时不解,只顾低声地哭泣。几分钟后,在老师和邻居的帮助下,英子母亲的灵堂搭建了起来。老师在白纸上写下了英子母亲的姓氏牌位,牌位的两侧还写了挽联,以慰亡灵并帮其平安超度。 邹宇峰从人群中挤出来走近英子,与英子并排跪在英子母亲的灵前。不久,乡亲们又替英子做好了孝服。英子把孝服套在身上,在人群里相当显眼,有的人看过,心里把悲哀之事全都忘了。因为英子生得本来就很好看,那一刻穿上白孝服,竟像是一朵不曾见过的“小白花”。人们的视线和同情转瞬集中在“小白花”的身上。村上的人络绎不绝地踏进“小白花”的家门,丧事很快就料理完毕。 P13-15 后记 《落在香格里拉的雪花》终于要与广大读者见面。作为本书作者,我有松一口气的感觉。 此前,一位读过本书初稿的朋友在博文中写道:《落在香格里拉的雪花》是一部人性的著作,充满真情的絮语,犹如涓涓流淌的溪流,沁入人的肺腑,滋润人的心田,给人以绝美的精神享受和启迪,从而明白人生的真谛是什么。它所演绎的生死恋情与心灵抗争,更是人性的生动体现…… 其实,光这样去说也就够了。这些肺腑之言,也许只代表一部分人的观点,但它足以弥补作者创作过程经受的困惑与艰辛。 这里,要特别感谢一位名叫罗雪的青年编辑,她的敬业精神与对本书的至诚热爱,令作者十分感动。我将铭记她的热心帮助和诚挚鼓励。 此外,我要特别声明,本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纯属虚构。任何人切勿对号入座。 仅以此书献给年青的朋友们! 作者,2008年12月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哲学家尼采曾说,上帝死了,人世间建造天堂。可是,时间过去那么久,人世间的天堂建造在哪里?并不曾有人看见。上帝还活在一部分人的心中。天堂之路依然渺茫。 现在好了:有香格里拉,天堂之门仿佛近在咫尺;有《落在香格里拉的雪花》,天堂之路还那么神秘而遥远吗? ——引自一位西藏少女的读书札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