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新汽车王国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古清生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关于汽车写作,这样一种物器文化的表达,它恐怕永世不达心性表述的高深。从技术到科学,一部汽车所承载的学术要义,不过是它的能量转换、操控与高速移动,这些经久不衰的话题,亦能作为我们永世不休的讨论。

打开的世界,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一场世界级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考验着所有的中国汽车企业,并且也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冰河期之后的无比巨大的发展机会。像底特律在1929年遭受那场金融风暴的剧烈摧残之后重新崛起一样。历史,总在创新的路线上前进,同时也会进入旧辙,重温一些经验。

内容推荐

时光浩浩,越过辽阔的太平洋。一个世纪之后,汽车在中国毫无疑问地开始走人家庭。中国的一批新兴汽车企业,走过模仿、研发和提升的自主品牌发展道路。正如时下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活动亲历者阐述的那样,现在是一个打开了的世界,这一轮世界金融危机证实了这一点,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

目录

开篇 打开的世界——巾国汽车必然崛起

第一章 车展盛宴

 世界汽车开启混合主义时代

——上海车展后思考之一

 跨界:上海车展的一个高频词

——上海车展后思考之二

 车展硝烟

——上海车展后思考之三

 大上海、德国风以及春雨淹没的鱼

——上海车展后思考之四

 一半是狂欢,一半是落没

——上海车展后思考之五

 北京车展:盛宴之上的香肠与灌肠

 国际媒体关注中国车参展底特律

 有多少跨国公司会起诉中国车企

——北京车展后思考之一

 自主品牌模仿创新:北京车展的新意

——北京车展后思考之二

 无知者无畏:中国的空想汽车主义

——北京车展后思考之三

 中国的务虚文化阻碍技术发展

——北京车展后思考之四

第二章 产业死活旗

 一、产业分析

救车:不要搞后娘主义

汽车永远不是气吹之车

世贸汽配第一战:输赢很重要

中国汽车缺点儿灵魂

中国汽车审美趋势大逆转

汽车退化性制造与5万元到100万元价差

民企成为汽车技术发动机的可能

太平洋西海岸的阳光:崛起的中国汽车群!

中国汽车:知道主义要打倒无知无畏

 二、锐眼看车

中国汽车山寨的必然性

中国汽车可能深陷另一轮危机

养虎伤己:政府应将组装车从采购中剔除

游戏的底线是生命:我看马六围堵悍马

“碰撞门”事件启示:中国汽车碰撞标准定低了!

汽车工业的抄袭要眼光长远

汽车不是一个单纯的事件

中国汽车缺少诚信这个要件

中国制造业的报应:不拿技师当干部

造车都是谁人的专利?

最高罚款3万元一怂恿厂商隐瞒缺陷?

第三章 车市激战

 一、车市面面观

闲看中国汽车市场

房地产泡沫终结对中国汽车经济的影响

汽车:买方与卖方不同的解读路径

畅销、常销和滞销:市场非理性感觉

冷观2007年中国汽车价格疯狂泻降

中国汽车:赢得本土就是赢得世界

打击黑车的唯一办法是让其弃暗投明

自主品牌汽车城乡市场前景广阔

——吉利教育资助计划考察报告之一

极贫人群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制约

——吉利教育资助计划考察报告之二

中国轿车产业落后关键在于心中无人

——吉利教育资助计划考察报告之三

 二、车市对决

正版中国汽车正赢得海外市场

2008年奥运:中国汽车战略性转折点

对决:营销之战中永远不败的铁律

廉价:中国汽车出口没有选择的选择

2008年全球汽车激战中国市场

中国汽车:通往法兰克福之路

中国汽车引爆激烈的双虫大战

中国汽车两大市场板块的碰撞与飘移

汽车将面对80后:物质化的一代

 三、车市败笔

汽车年前涨价:可怕的自杀

惨绝人寰的《汽车销售办法》

中国人最爱为他人慷慨买车!

雪灾过后:SUV将趋向阳刚化

看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跃升千万

中国人坐韩国车得到了什么?

第四章 激情打造国内品牌

 一、成败细节

安全与赚钱本应两全

自主品牌汽车成败在细节

自主品牌受到人力资源制约

自主品牌双子星座给懦夫两记耳光

瞄准宾悦开火——众家自主品牌中弹

东风控股哈飞:封建式冲喜

自主品牌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

自主品牌:后制造时代的透明工厂

 二、品牌战略

活着的,不要将另一些汽车杀死

中国自主品牌车标的深刻文化内涵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你凭什么?

面对自主品牌:有多少人涉嫌诽谤?

强烈呼吁全国人大过问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定义

历史的旁边:崛起的华晨书写英雄史诗

自主品牌四大天王豪气干云与六匹骡子悠然漫步

中国自主品牌:开始告别欧皮日心

抄袭指控频繁:论国际化的倒掉

第五章 国膝名车冲进中国市场

 想象力飞扬:解体福克斯制造乐器

 美国汽车专家的忽悠工夫一点也不差

 汽车神山底特律:像泰坦尼克号般沉沦?

 老树·昏鸦·断桥:底特律的余晖袅袅

 底特律危机与中美欧零部件摩擦

 法国雪铁龙汽车的中国梦想

 世界霸主:通用丰田谁主沉浮

 拼车杂牌军通用的产品结构与教训

 法兰克福是这样沦落为发难客户

第六章 合资忧思录

 赢在简约:捷达是一只不死鸟

 后合资时代的中国汽车制造

 汽车合资制造:绑架中国汽车,绑架中国人民

 合资企业怎么造自主品牌?

第七章 轿车杂谈

 日系全力开火,德系要待放炮

 德国车系:在退守中巩固领地

 日本车系:走国道还是走驿道?

 韩国泡菜:大韩民族主义下的小制造

 中国火锅:自主品牌汽车的多元吸纳趋势

 徽菜中华一绝:奇瑞异军突起

 宁菜咸鲜臭鲜合一:汽车民营吉利第一鲜

 结束语:血浓于水,最爱你的人是兄弟!

试读章节

我认同一个观点,世界上再伟大的人,他的人生无一例外是从炕上爬着拉尿开始的。如果不是在炕上,那就是发生在床上,除非他是玉皇大帝。从婴幼儿开始渐至成长,这是一个程序,汽车制造也是这样。我国汽车错过成长的100年,它包含着民族同样长度的苦难史,那一段历史总是令人铭刻在心。然更可惜的是,我国的计划经济在和平时代,却活活将中国汽车埋藏了50年。

2008年北美底特律车展,将可能标志一个新的时代开始。这次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共有五家参展,从2006年的吉利破冰之展,现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可以组成团队参展。这个团队,民营企业比亚迪和吉利比较耀眼,长丰集团经过代工生产以后,终于推出自己的自主品牌sUV,也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虽然集团的规模不大,但是很健康地步上了正轨。中兴公司是港资控股企业,香港华晨是一家机械电子和化工领域的工贸企业。另外一家,李氏光明公司在中国车界属于新面孔,居然出师就抵达底特律,令人刮目相看。找到它在北京第八届车展上的资料:北京李氏光明汽车设计公司是中国首家独立性质的本土汽车设计公司,于2002年注册成立。公司董事长及设计总监为李光明。李先生感怀于中国汽车设计之落后现状,卧薪尝胆,率公司同仁,数年磨一剑。一举在第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推出“ORIC唐华”系列车型,其中包括一辆跑车、一辆中档轿车和一辆豪华旗舰车,分别以“风、雅、颂”命名。

可见,李氏光明公司是中国最年轻的汽车公司,并且它是以设计为主业。诚然,这五家中国汽车公司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汽车制造历史考察,都无法与底特律诸多百年老店相比,也尚无法与后来者日、韩汽车新军相比。但是,时间开始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越过太平洋,摆到了底特律车展哪怕是地下室和走廊(就是在北京和上海也没有占据正厅啊),世界媒体开始关注到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存在。

《纽约时报》以《不容忽视的中国汽车》为题进行报道,它开篇就说:“科博中心(Cobo Center)的地下室是底特律汽车展新来者呆的地方,今年这个地方吸引了比以往更大的人流。那是中国汽车制造商,例如吉利和光明等,展示他们的汽车的地点。这些新来者和印度塔塔汽车(塔塔甚至没有展品)一起成为底特律车展的谈资。尽管这些汽车还没有进入美国市场销售,而且是否会在美国市场销售现在也还说不准,但他们已经成功地抢走楼上那些汽车的风头。业内分析师托帕拉克(JesseToprak)表示,在未来一到三年,中国汽车还不能构成真正的威胁,但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学习曲线很厉害,比日韩汽车制造商的快得多。”

不过,他也提出中国汽车现存在问题:“当然,中国汽车还没有准备好迎接美国消费者。许多展出的汽车没有杯托(cup holder),而且本应是车门与侧板相合的地方有宽宽的问隙。而且大多数不能满足美国的安全和排放标准。”

显然,这些都是从外观走马观花式获得的感受,也许详细考察中国汽车,问题还会多些。但是,这也不是主要问题,老美的思维方式是“在未来是否对美国汽车构成威胁”,当确定未来一至三年不至于构成威胁,至少在会展这样的时期,不会有新的或者更深一步的评价。

世界著名通讯社之一法新社则以《中国汽车进军美国任重道远》为题报道。它说:“中国汽车制造商正摩拳擦掌准备进入美国这一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不过他们此举尚未引起美国和日本竞争者的关注。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市举办的北美国际车展上,中国的参展队伍创下了历史纪录,4家汽车制造商和一家销售商大张旗鼓地参加了展览——包括吉利、比亚迪、长丰和李氏光明公司以及销售企业中美合作汽车公司。”

法新社显然从中国汽车参展规模来进行描述,但是,毕竟这样的通讯社将中国汽车参展看成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存在。它接下来写道:“不过长丰、比亚迪和吉利公司的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大批人群,与会者争相询问:中国汽车什么时候开始会在美国销售?是哪些车型?预计向美国出口多少辆车?”

虽然法新社的报道不算太长,但是似乎始终扣住中国汽车打开北美市场这个问题,其实从我这里来看,或许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更注重的是“世界性的影响力”,无论参展法兰克福,还是参展底特律车展,他们都会将自己的信息传达给全世界,那个高达400万至500万欧元的参展费可不是白扔的。

因此,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方阵的发言人,都会把自己亮相给世界媒体。而东道主也将中国汽车参展当作重要事件,正如姚明加盟了NBA,使美国人开始近距离认识中国人,同时,姚明在NBA的征战也使NBA在中国的收视率大大提高,底特律展方也是欢迎中国汽车到达。

法新社说:“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商吉利公司的发言人说,他们不方便透露进入美国市场的具体细节性问题,因为‘目前这都属于战略性问题,我们无法透露这些细节’。”长丰公司的目标是从现在开始到2009年进行形象宣传工作。长丰的发言人说:“我们的确需要迅速发展,但在美国我们要按部就班地推进。”比亚迪公司管理人员李亨利说,该公司的目标是首先“学习美国厂商的经验,看看市场的反应如何……多与个人、推销员、分析人士和经销商交流”。

至于车型方面,中国制造商的重点都放在采用清洁能源的车辆上,但批评人士对这种经济型车提出异议,他们的观点是这些车不适合美国人的口味,美国人喜欢顶级、大个、速度快的豪华汽车。

面对中国汽车制造商的野心,美国汽车市场的巨头摆出几分居高临下的恩赐态度,但他们也表示了赞赏。

通用汽车前首席执行官里克·瓦格纳认为中国汽车近期不可能进入美国市场,他估计未来5到10年中国汽车才会真正有实力参与美国市场的竞争,因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四分五裂,有超过300家的汽车制造商。除此之外,瓦格纳还说,中国厂商必须确保其汽车能完全符合美国的安全标准。中美合作汽车公司坚称,该企业正通过为其进口车辆争取合格证来完成相关认证。瓦格纳说:“中国企业善于吸取经验教训,他们知道当日本车进入美国市场时,从一开始,日本厂商就花了很长一段时问来改正不足。”

本田公司北美区副总裁约翰·门德尔说,中国早期的车型都有些模仿的成分在里边。门德尔说:“中国汽车厂商擅长仿造,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快速获得消费者信赖的方式,因为他们知道新车型往往会有可怕的缺陷。”阻碍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另一个主要壁垒是销售网络问题,这些外国制造商对此不加表态。

法新社采访的瓦格纳和本田公司北美区副总裁约翰·门德尔谈话,我觉得约翰·门德尔的判断更精确:“中国汽车厂商擅长仿造,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快速获得消费者信赖的方式,因为他们知道新车型往往会有可怕的缺陷。”实际上,这也是日本汽车获得成功的经验之谈。至于瓦格纳指出的“因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四分五裂,有超过300家的汽车制造商”,明显有误导,如果回顾底特律的历史,它在最高峰时,汽车企业多达3000家。即便现在,它仍然有许多小型改装汽车厂,只不过外界不知道罢了。

另外,世界主流媒体英国《金融时报》也对中国汽车参展底特律进行了报道,这家报纸提到了奇瑞,它说奇瑞没有参展,但最可能打开北美市场,那就是奇瑞贴牌克莱斯勒以代工形式进入北美,而《金融时报》采访的对象恰好是克莱斯勒的管理人员。

总之,中国汽车参展底特律,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事件,中国自主品牌开始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这是扩展影响的第一步,打的是世界性的广告,并且开始熟悉国际会展以及世界商务交流,这才是迈开品牌国际化的第一步。但是,我们期待着第二步和第三步。正如陈光祖老先生判断的那样,今后三年,会成为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重要时期。P20-24

序言

20世纪初,老福特在底特律雄心勃勃地建造自己的汽车帝国,他从冶炼生铁开始,到汽车下线,一个巨无霸的全能制造企业展示给世界。老福特为了汽车帝国的宏图早日实现,他广揽汽车制造人才,倡导制造业人才高薪制,将工人薪水提高到日薪5美元。老福特说,我要用高薪将全美的制造业优秀人才都吸引到福特公司来,我要让制造汽车的人能够买得起汽车,让汽车走进全美的家庭。

在汽车工业的早期,美国与当代中国一样,曾经为汽车能否进人家庭进行过大讨论,诸多有识之士为之嘲笑福特:那怎么可能?汽车就是属于贵族的,它不可能大众化。时问证明了福特的正确性,福特足足用了20年时间,让汽车进入美国家庭。在汽车制造方面,福特创造了生产流水线、人体工程学。

时光浩浩,越过辽阔的太平洋。一个世纪之后,汽车在中国毫无疑问地开始走人家庭。中国的一批新兴汽车企业,走过模仿、研发和提升的自主品牌发展道路。正如时下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活动亲历者阐述的那样,现在是一个打开了的世界,这一轮世界金融危机证实了这一点,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

不过,我觉得还应该看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老福特时代,汽车制造业属于一个完全的新兴产业,它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了欧美经济乃至后来的日本经济的飞速提升,汽车制造业成为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它同时让汽车大国整体制造力提升。汽车制造业的百年历程,贯穿了人类工业化伟大足迹。现在,它开始交棒IT产业及生物工程产业,底特律走过了历史的辉煌,在美国这个曾经的白人至上的国家,底特律形成白人、非洲裔和阿拉伯裔居住的城市,而且白人正被非洲裔排挤到城外。这个景况不是南非政治版图的再版,据有美国制造业经济推动力的底特律,它的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转向了西部的硅谷。

但是,汽车制造产业在底特律的式微,却不可以说明,它在中国的发展情形。在太平洋的西海岸,喜马拉雅以东的古老的大陆板块,它以一种补课式的产业发展融人民族经济的复兴。那无数的梦想与期望,都展现在汽车工业的勃勃生机。

世界金融危机席卷美洲、欧洲和亚洲辽阔的大地,这个时间在中国,人们正承受着山雨欲来的困境。如同所有的健康的实体产业它是不朽的,汽车产业面对这场危机,它不会死去,可以肯定它能浴火重生。

我前面已经论及中国汽车市场的庞大基数,它的刚性需求必然拯救汽车产业于危难。但是在这个不确定因素巨大的过程中,汽车产业也将发生一系列的洗牌重整的事实,如同1929年的底特律,那个汽车帝国经历了从倾覆到再次崛起。

这里一样要重复我前面写到的,汽车产业高处不胜寒,依靠高尖端技术和雄厚资本支撑的高档汽车制造必然最先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那些小众的汽车产品,它无法续写在经济高速繁荣时期的辉煌。但是,中国汽车制造,实质上的中低端产品,它不仅在本土具有抗危机的能力,并有希望在金融危机之后,在欧美经济复苏期,顺势进入欧美市场。从日本汽车制造的世界化脚步可以看到,历次经济危机,都是日本汽车进入欧美市场的契机。

我们相信,在这场巨大的百年世界金融危机来临之际,存活下去是中国汽车的现实使命。资金短缺,购买力下降,这些情况对于中国新兴汽车企业,其实一直是一个常态,这使得中国新兴汽车企业如同野生植物,天生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注定了它们拥有强大的抗灾能力。

中国人可以看到,当吉利、奇瑞、比亚迪和华晨四大新兴汽车企业的崛起,它们已经确立了中国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占据三分之一的板块。在跨国公司努力拯救它们在欧美的市场,强力缩减欧美产量,减缓欧美市场的新产品的推出之际,也对中国汽车延揽世界汽车制造人才提供了机会。但这不是中国汽车唯一的优势,当民族自主品牌在跨国公司巨压之下度过诞生、成长和发展的历程之后,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品牌在打开的世界寻找到存活的空间。

世界金融危机同样是降临到中国汽车头上的冰寒,但冰河期的大冰川不是完整的板块,它有生物性存活的空间。像中国产量占世界之最的摩托车、农用车和拖拉机制造产业没有跨国公司染指那样,中低端特别是低端的经济型汽车,正好是中国新兴汽车企业的主市场,这种景况,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的希望。

我在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观察到,每一次自然灾害的突降,都是一次物种演化及生长版图重新区划的时机。在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来临之际,都是高大乔木受到巨大侵害,灌木受伤情况较好,草本植物死后重生的时间最短。在世界经济的实体企业当中,我们一样看到这种景况,小型企业如草本植物,它的抗灾力甚弱,金融危机到来之际,它们即大面积死去。可是,过了冰河期,小型企业的生长也是最快的。巨无霸的跨国公司如高大的乔木,它们必然受到灾害的摧残,飓风最先降临它们头上。中型企业如同灌木,它具有比草本植物顽强的抗灾力,却又不如高大乔木承受的灾害的袭击力量。中国的新兴汽车企业,正好都是灌木型的企业,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它足以应对目下的金融风暴。

打开的世界,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一场世界级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考验着所有的中国汽车企业,并且也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冰河期之后的无比巨大的发展机会。像底特律在1929年遭受那场金融风暴的剧烈摧残之后重新崛起一样。历史,总在创新的路线上前进,同时也会进入旧辙,重温一些经验。我是说,在悲鸿遍地,秋叶覆盖大地的时候,可以想一想未来的春天,那风和日丽生机勃勃的大地,使之不失勇进之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2: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