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科学与生活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作者 谢玉群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在本书中尝试着将学到的化学知识、社科类知识与我在科研、生活中获得的感悟进行整合,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全书按照情意中心课程的特点设计成“开宗明义”、“爱情心理漫谈”、“化妆品与化妆”、“饮食与健康”、“宝石以及风水”六个专题。

内容推荐

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么几个阶段、这么一些事,在经历中,人们收获希望、收获梦想,尤其是年青人。青年时期是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时光,充满着变化,每年每月都有进步和惊喜。事实上,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人也不例外,因此,用化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化学原理去引导生活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化学是关于物质变化的科学,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实践证明,这样的选择和安排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十分有益的,学生反映良好。

应学生们的要求,现将这些讲稿整理成文,献给天下所有关心生活的人们,让我们一起关心生活,关爱生命,关注人类文明;献给那些听过该课程的学生,以纪念我们曾经拥有的、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光。

目录

第一章 成才篇

 一、开宗明义

 二、将来做什么?

 三、做什么样的人

 四、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评价

 五、展望人生,我们都是学生

 六、大学与大学精神

 七、教育价值观

 八、今天吃什么——选课

 九、怎样才能学好?

 十、现行教育的缺陷

 十一、中国教育的出路——几点设想

 十二、独步前行,超越现实

第二章 爱情心理漫谈

 一、爱情——生命的美酒

 二、男女有别——男人篇

 三、男女有别——女人篇

 四、恋爱——幸福的选择

 五、婚姻——生命的舞蹈

 六、苦涩的爱

 七、真诚祝福

第三章 化妆品与化妆

 一、为什么要化妆

 二、化妆品基础知识

 三、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四、毛发的结构和性质

 五、基本配置——常用的化妆品

 六、危险的化妆品

 七、合理使用化妆品

 八、化妆中的美学

 九、另类美容——医学整容

 十、畸形的美

 十一、化妆与恋爱

 十二、异域风情

第四章 饮食与健康

 一、民以食为天

 二、食品与化学的关系

 三、食品中的营养

 四、饮食与养生

 五、祸兮、福兮

 六、人祸

 七、吃出来的病

 八、怎样才能减少吃出来的病呢?

 九、如何挑选农产品

 十、饮食杂谈

第五章 宝石

 一、基础知识

 二、合成宝石

 三、仿制品

 四、几种珍贵的宝石

 五、宝石文化和玉石文化

 六、宝石、玉石与人生

第六章 风水

 一、传统的环境观——风水

 二、风水学的现代解读

 三、杭州的风水

 四、建筑风水

 五、环境科学中的“风”和“水”

 六、众生皆苦

 七、风水学与环境科学之比较

 八、生存与发展

 九、重塑环境的可行性分析

 十、重塑社会环境

 十一、拈花微笑

试读章节

这种教育价值观的行为特点是:

(1)以现实利益为目标,以当代创业者、发明家、冒险者、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战斗英雄作为学生的学习榜样。

(2)学习是谋生的手段。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就业机会是升学、学习的直接动机。凡是希望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在政界,财界、学术界、军界获得重要地位的人,就得上大学,特别是上名牌大学。所以,学术性、研究性大学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去的。而职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和院校成了某些人心中的圣殿。

(3)学习的内容是人类一切“有价值的知识”。学校肢解学科,学生“挑精拈肥”。

(4)在学习方法上产生了以分析为主的讲解法,师生相互沟通的谈话法、讨论法以及自己动手的观察法和实验法。

(5)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个别化教学被集体课堂教学所取代。规模化课堂教学的优点是:效率高;因分科教学,教学质量相对较好;教师在教学中易发挥主导作用;可以形成群体互动。缺点是: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难以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由于世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是综合的,而教学是分解的,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科之间或同一学科内的整体性、综合性,使本来生机勃勃的科学成了一堆知识碎片。反过来,若是提纲挈领地介绍一点重要的学术思想和学说成果,学生又难以理解和掌握具体的知识点,虽然每天都在上课,但是结果却空空如也。

总之,在工业时代教育就像一部机器,按照工厂化模式对受教育者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教育质量(严格讲应该是考试水平)和教育效益紧密相连,升学和就业是教育发展的两大指挥棒。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看,工业时代的价值观和思维定式束缚了社会向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看,是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

第三类是以开拓和创造未来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这种教育价值观是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过渡的产物,是与信息文明相适应的。驱动这场教育价值观更新的直接原因是社会对人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间接的原因是国际竞争方式的变化。那种依赖前人的文化成果和财富来适应现实需要的教育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教育已经成为面向未来的事业。人类渴望未来,憧憬未来,要求教育为未来培养人才。

这种教育价值观认为:

(1)面向未来的教育就是开发人脑资源,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适应未来,创造未来。

(2)教育就是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使受教育者能够及时地识别机遇、捕捉机遇,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当没有良好的机遇时,他能够利用自己的才智去创造机遇。

(3)未来要求人们具有更强的信息加工的能力,扩大信息增值功能。教育就是使人学会识别有益的信息与无益、有害的信息,充分利用信息造福人类,培养开发新信息、批判有害信息的能力。

这种教育价值观的行为特点是:

(1)信息时代要求作为一个未来人,要向一切人学习。教育需要偶像,但未来教育不迷信偶像,更不被偶像所束缚。

(2)任何学习其本质上都是自学,教师的一切努力都代替不了学生自己对学习的投入程度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不是教师的恩赐和馈赠,而是学习者的自我索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意识,提供主体参与的机会和条件,使其养成学习的习惯。

(3)教育是一种创新活动。以往的教育侧重于适应现实的功能,那是一种适应性学习。它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它用现成的观念、标准、规则、秩序要求下一代、教育下一代,教学就是让学生适应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要求。这种适应性学习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带有自我保护的性质。二是它是在现有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旦问题超过现成的知识、经验和规范时,它就束手无策了。三是它十分看重专家的作用,而专家往往受到本专业知识圈的束缚,小心谨慎,不敢超越自己的专业知识圈。这种适应性学习是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的。

和适应性学习不同的是创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有两个特征:一是预见性学习,二是参与性学习。预见就是把现实与未来联系起来,促进时间上的一致性。参与性是把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结合起来,创造空间上的一致性。预见的本质在于树立理想,选择目标,并为它的实现做好一切准备。

创新性学习的理念是:“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数学(应该是初等数学),正确的结论并非一个”,“规则是人定的,我们为什么不能修改一下规则呢”,“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倒过来思考”,“失败是成功之母,游戏是创造之父”,“学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错过,错过不如教过”……

(4)教育时空观的变化。教育时间上的变化表现为:过去的教育是阶段性教育(或学习),从幼儿时期到大学毕业,这个阶段称作“学龄期”,这个时期的人称作“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个时期学到的内容基本上可以用一辈子,学习如同储蓄,工作就是吃利息;而信息时代的教育则是终生教育,人的一生是受教育(学习)和劳动(工作)相结合的一生。教育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过去的学校是人受教育的基本场所;而信息时代则要求一切社会组织都应具有学习的功能,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组织是学习化的组织,家庭、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网络等都是我们学习的书房。

(5)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教育的内容大大扩展,人的知识结构得以重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重新界定。在教学方法上,电脑的普及和广泛使用使教学的情景模拟、个别化教学、交互式网络教学成为可能。

(6)教师观的变化。在不同场合或情景下,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教师既可以是学生的朋友、导演、裁判、向导、保护人、咨询者、辩论对象等,又可以是学生的学生。因为学生们时刻在给教师布置作业,尤其是他们那种期待的眼神,“你要以身作则”、“你不要炒冷饭”、“你要理解我们”……对此,我深有感触,本书的很多灵感都是在和学生的对话中产生的,学生是我最好的老师。

上述三类教育价值观反映了人类对教育价值的认识过程,体现了教育理想和现实的统一,对我们成长、成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对于传统文化以及一些经典理论,该背的还要背,该记的还要记;对于基本操作,该严格的还得严格,该规范的还要规范;对于社会规范,该严格遵守的还要严格遵守;对于日益泛滥的信息要学会甄别,对于教科书里的东西也要学会怀疑,因为书是人写的,只要是人做的东西,错误总是在所难免的,绝不能看到什么就信什么。一个大学生绝不能开口就是“我妈妈说的”,闭口就是“书上说的”,因为那是儿童的心智、初中生的心智,应当是“我认为……”、“实验结果是……”、“这件事按理应当是……”……所以说,三种教育价值观都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绝不能偏听偏信,厚此薄彼。P16-19

序言

2001年秋,本人开始讲授《化学与人类文明》,学时数为32节课,授课对象为社科类、经管类等非化学、非化学品制造类专业学生,课程定位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经过起初两轮讲授,本人发现,若按照教材授课,学生学到的仅仅是一些孤立的化学术语和概念,而这些没有根基的知识碎片又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该门课程一点儿也不感兴趣,选修仅仅是为了混学分而已。加上开卷考试,平时不用看书,更不用死记硬背,到考试那天翻一下书,知道在哪里抄上就行了,考试一结束,学生的“化学素养”又回到了初始状态。好在学生比较合作,十分照顾我的面子,课总算给“应付”下来了。

从2004年开始,本人尝试着将学到的化学知识、社科类知识与我在科研、生活中获得的感悟进行整合,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按照情意中心课程的特点设计成“开宗明义”、“爱情心理漫谈”、“化妆品与化妆”、“饮食与健康”、“宝石以及风水”六个专题。经过八轮试讲和逐步完善,我发现,这样的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大学生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前途、恋爱等,即成才、成人等现实问题,当然,这些内容也是高等教育重点关注的和理应传授的。通常,为了给异性留下美好的印象,姑娘和小伙子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踏实做人,而且每天还要把自己精心打扮一番;进入恋爱程序后,个人形象、言谈举止、约会、异性的心思等自然就成了年青人关注的焦点;在恋爱过程中,吃是免不了的,甚至它还是爱情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因此,他们对吃喝也是非常关心的;接下来,感情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要考虑的是送什么样的定情物,以及买房、营造爱巢等具体问题;买房少不了要考虑选址、装修等令人头痛的“俗事”……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另起炉灶,重新确立讲课内容的理论依据。

显然,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么几个阶段、这么一些事,在经历中,人们收获希望、收获梦想,尤其是年青人。青年时期是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时光,充满着变化,每年每月都有进步和惊喜。事实上,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人也不例外,因此,用化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化学原理去引导生活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化学是关于物质变化的科学,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实践证明,这样的选择和安排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十分有益的,学生反映良好。

应学生们的要求,现将这些讲稿整理成文,献给天下所有关心生活的人们,让我们一起关心生活,关爱生命,关注人类文明;献给那些听过该课程的学生,以纪念我们曾经拥有的、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光。

谢玉群

2009年3月于浙江大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