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雾里看花--片儿白谈文玩与理财/新世界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白明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雾里看花——片儿白谈文玩与理财》是白明先生在中央电视台2频道《理财教室》里的系列讲座的讲稿改编,主要内容是文玩与收藏、理财,作者运用自己三十多年的文玩经验,亲身见闻,轻松幽默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故事一一讲述,本书紧扣时下股票、房产式微后可能来临的文玩理财热主题。

内容推荐

大众收藏无“短线”。好的东西不多了,一夜暴富的神话没有了,捡漏的机会也早已不在了。

文玩的真谛在于“玩儿”,玩儿最重要的是心态,是时间。心态加时间才等于钱。不急不躁的心态,赏玩历史的心态,欣赏艺术的心态,自我修养的心态,这些没一样是急得来的——您想呀,一边赏玩一边挣着钱,天下已经没有多少这等好事了。

目录

第一讲 文玩与收藏

第一章 开场白与“片儿白

 一、开场白

 二、“你算什么东西”?

第二章 危机四伏的“第五次收藏热潮

 一、浅说“危机”

 二、什么是“古玩”?

 三、以竹子为例

 四、古玩的“价值天性”

第三章 中国到底有过几次“收藏热”

 一、收藏缘同文明始

 二、大宋“收藏热”

 三、晚明“收藏热”

 四、康乾盛世“收藏热”

 五、晚清及民国“收藏热”

第四章 为何今天“全民玩收藏”?

 一、国际拍卖市场的“拉动”

 二、大批富有者的“参与”

 三、收藏门槛“高”且“低”

 四、各类传媒的“立体轰炸”

 五、回望历史

 六、古玩收藏“故事”多

第五章 收藏“课外”思考题

 一、为何收藏圈里“缺”女人?

 二、发财梦回“时空道”

第二讲 收藏与陷阱

第一章 《打眼》之后再“打眼”

 一、生活处处有“打眼”

 二、我曾是个“败家子儿”

 三、“杀熟”故事讲不完

 四、数万碎瓷片“成就”片儿白

第二章 陷阱伪装术

 一、“走江湖”

 二、再说“掏老宅子”

 三、“迷魂药”

第三章 古玩收藏与“理财”

 一、收藏无“短线”

 二、屠龙之术

 三、古玩收藏,不以多寡论“英雄”

 四、你理“财”,“财”不理你

第三讲 大众收藏,不冤不乐

第一章 文玩的真谛

 一、文玩是“玩儿”出来的

 二、不冤不乐

 三、大众古玩市场的由来

第二章 收藏入门三部曲

 一、苦读不悟

 二、曙光初现

 三、慧眼识真

后记:我是“片儿汤”我“怕”谁?

试读章节

第二章危机四伏的“第五次收藏热潮”

一、浅说“危机”

首先,这个“题目”好像与当今许许多多媒体关于收藏的节目有点“拧着”劲儿,,该着我倒霉,这得罪人的“话题”就赶上我了,因为这里边有四个“耸人听闻”的字眼儿——危机四伏!人们会说:现在不是挺好的吗?收藏热,大家既能“炒股”又能“炒古”,炒完了这“股”炒那“古”,哪儿那么多的“危机”?唉!这么跟您说吧,但凡是玩儿过古玩的,谁没有“一肚子苦水儿”呀。什么是危机?危机就是这个行当里的陷阱、骗局、赝品甚至伪专家。别的先甭说,就这“陷阱”二字便颇有讲究,在我的视野中至少就存在两种:一是“盖着盖儿的”,陷阱上边做好了各种伪装。能掉进这个坑儿里的,大多还得是有点本事的人,您要真是个棒槌还不够跳这个坑儿的资格,他们通常是有些“武功”在身,但“轻功”不够,在与造假者的厮杀拼搏中“不慎失足”,也可以说这叫“阴沟里翻船”吧。另一种陷阱是“敞着盖儿”的,说白了就是一个露天大坑,多少人是心甘情愿地、高高兴兴地抱着银子往里跳,而且大有“前赴后继”之势,看着都让人心惊肉跳的。

为什么会是这样?要我说是今天大众对所谓古玩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说真格的,现在不少人对文物、古玩的看法是似是而非、似懂非懂,远看着隐隐绰绰的——真是好。进去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一头雾水。买的时候觉得什么都不错、都值钱,出来之后别人一说假的,坏菜!全不值钱了。于是乎心态一落千丈,非常影响收藏爱好者的心情。所以在我的这本书的名字上,就冒昧地用四个字来形容当下人们对文玩的认识——雾里看花!

二、什么是“古玩"?

那好,咱就得先简单说说什么叫“古玩”吧。古玩者,一定是古人遗留下来的艺术珍玩。它的价值在于其物质的背后具有极厚重的历史和人文的因素,并且具有“不可复制性”和“稀缺性”。文物也好、古玩也罢,都是人类先民们(在这儿我得强调一下,是地球上具有文明意识、文化素质极高的先民,荒蛮的部落还没有这个能力)在历史的进程中“特意”留给我们后人的一个个闪烁着文化之光的“标识”。而这种标识多少带着点“人类孤独心灵”的惆怅。因为我们好像没发现地球上有其他物种能给它们的后代留下过“古玩”,离我们最近的算是大猩猩了,据说它们的基因与人类相比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就差“二”了,所以就特别“二” (北京俗话有“笨”的意思),从没听说过千百年来大猩猩给大猩猩留下点嘛儿。因此说来,古玩既然是文明人类所特有的文化物质遗存,或叫“人文的标识”,那它一定就有着超乎寻常的价值,就不是、也不该是任何人随随便便可以俯首拾得的“玩意儿”。古玩的种类很多,说起来仨月都未必能讲明白,我也不可能都明白。在此以我浅薄的知识,仅把自己所“认识”的古玩,大抵上分为三类:

其一是古人遗留下的日用品。

这类东西是古代劳动人民制造的,是为了满足、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物品,其强调的是“实用”,形制较为粗糙。这类东西应该占现在收藏爱好者藏品的60%以上,比如各种盘子、碗、罐子、壶(古代叫“注子”),当然还包括“夜壶”(古代叫“虎子”)等等凡是能实用的东西。这类东西,我们现在仍旧不难见到。

其二是古代工艺品。

这类东西是在古代文人甚至是帝王的“指导”下,由有相当技艺的工匠们制造的,此类约占现代古玩藏品的30%左右,包括我们现在说的什么景泰蓝呀,各种各样的雕漆制品、刺绣作品,其中当然也包括大部分的瓷器,甚至于我们说北宋那么有名的“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明代永(永乐)宣(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器不少也还是属于工艺品,因为它强调的主要是工艺繁复、制作艰难,其用途也是为人们的家居生活作“装饰”的,不管是皇宫还是王府以至百姓民居,只不过古人把这种装饰称之为——“养眼”。

其三是古代艺术品。

比较苛刻地说,这类所谓的艺术品,在古玩的范畴里最多只占约10%的比例,因为这种古代艺术品不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也不是工匠制做的。所以您一定得明白,所谓“古代艺术品”是由历朝历代的文人自己动手,用自己的灵魂,用自己独到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创作的,一种供文人把玩、供帝王享受的极少部分的艺术“珍品”。那么这种艺术品就一定极端的代表着文人们的个性,它的身上就有着某种能“激发人们情感”、“震撼人们心魄”的美学享受,这类东西应该说是太少太少了。其实在收藏界更令人难堪的是,这类文玩就算真摆在面前,有时候您还真就未必能“认识”到它的价值。P18-23

后记

我是“片儿汤"我“怕”谁?

拙作完稿,缺一“后记”。

我实在是不想写了,既“俗”且累。干吗所有的书写完了之后都得加个“后缀”呢?告诉读者我写这本书是怎么怎么的“不易”?然后还要感谢某某某……“鼎力”支持,此乃余之管见望诸君不吝赐教。等等……

靠,支持帮助过我的人多了, “挂万漏一”岂不就得罪人啦?本来我这破书就是“得罪之作”。于是决定不写“后记”,省此“繁文缛节”。于是策划者责我是“片儿汤”人说“片儿汤”话行“片儿汤”事儿。闻之喜甚!

我先解释什么叫“片儿汤”。食不果腹的年代.在一锅清汤里揪些许面片儿,滴上几滴酱油、香油了事儿。此非佳肴却可以充饥。我刚从广东回来,那里有朋友问我:都说您是“片儿汤”,何解?我说不幸的是这“好吃的”南方没有,非要想吃的话就是把你们这儿的“炒河粉”给捣碎了泡在汤里吃。广东朋友说不好, “界锅某发沏啦”(这个没法吃啦)。我说这就对了。而把“片儿汤”一词用在人的身上,既谓此人“无内涵”、“没正型”、“忒随意”……的确,我是个“片儿汤”。

“片儿汤”怎么啦“片儿汤”?愿意喝您就喝.爱喝几碗喝几碗,不喝就倒泔水缸里。我是“片儿汤”我“怕”谁?

别介——其实我“谁”都怕!自喻“片儿汤”不是谦虚,是心虚。早就说过,叫我“片儿白”总比叫我“片儿汤”强,拜托!但非说我是“片儿汤”——我也没辙。

片儿白

完稿于2008年7月21日 下半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