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正义之剑(全球追捕审判纳粹战犯史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冯存诚
出版社 中国海关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煞神登台,欧洲陷入空前灾难

万字符本是一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宗教标志,早在4000年前波斯原始居民制造的陶器上即有发现,是“致福”与“包罗万象”的象征。以后,婆罗门教、耆那教、佛教均曾使用过;在印度、希腊、小亚细亚半岛、以色列、埃及、伊拉克、意大利等地均曾出土过绘有万字符的陶器。在古代梵语中,它是太阳和火的象征,含有吉祥百集的意义。在佛教中也是“万德吉祥”之意。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武周朝女皇武则天于万寿二年(693年)下诏,赐它读音同“万”,取义则是“福寿绵长”的寓意。1910年,德意志帝国的统治阶级接受了这一被他们称做“带钩十字”的符号,将其视作“血统高贵的日耳曼民族的象征”。世世代代,没有人会预料到,万字符一旦落人凶神恶煞手中,也可能逆变为灾难深重的象征。突出的例证是,“二战”元凶希特勒亲自设计了红底白圆心,中间嵌有黑色万字的纳粹党旗,并对其中的万字的含义作了这样的解释:“万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的斗争使命。”而这一争取胜利的斗争使命,仅仅在1933年1月至1945年5月15日,就给全人类特别是欧洲人民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深重灾难。历史上曾经令几代欧洲人谈虎色变的所谓“黄祸”——匈奴人席卷欧洲大陆和蒙古大军如人无人之境、在史籍上留下令人发指的记忆的宗教裁判所、令人刻骨铭心的30年战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敢于与敌国俄罗斯串通的150万亚美尼亚人的大批处决……凡此种种,如若与纳粹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所荼毒人类的程度相比,简直成了小巫见大巫。以往获胜的侵略者或压迫者所留下的只是几十万具至多上百万具尸体。他们虽嗜杀成性,却允许投降或改宗自己信仰的敌人活下来,即使他们杀尽了拒绝投降的男子,却往往给对方的妇女、儿童充当奴隶的机会,更没有从肉体上灭绝整个民族的罪恶计划。而纳粹分子却毁坏了数千个城镇村庄,吞噬了4500万生灵,还要把列宁格勒、华沙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从地图上抹掉。他们要通过现代化的工业技术手段灭绝整个犹太民族、茨冈民族,不分男女老幼,也不放过新生的婴儿和母腹中的胎儿。他们要把拥有3亿人口的斯拉夫人,杀掉大部分,同化小部分,剩下的当奴隶。他们要把同样拥有上亿人的拉丁各民族的大部分,赶去当劳工,余下的也必须同化或消灭。纳粹德国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留下千古难忘的暴行,真所谓罄南山之竹,亦难书其罪;决东海之波,亦难流其恶。

第一节 疯狂发动侵略战争,战火席卷欧洲北非

希特勒在其恶名昭著的著作《我的奋斗》和《通往堀起之路》(又名《希特勒的第二本书》)两部书中,为其发动侵略战争大造舆论准备:他宣称,以德国人为主体的雅利安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是有权支配其他一切民族的统治民族。为了使雅利安人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德国必须沿着其祖先神圣罗马帝国和条顿骑士团的足迹,从各个邻国夺取“生存空间”。他说:德国要以4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养活6200万人,平均136人只占有1平方公里土地。自1871年以来,德国人口明显增多,但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并没有解决德意志民族的给养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德意志民族就不能增殖,不久的将来就要发生饥荒,一年将有16000人自杀,18万人移居国外,30万个孩子不能出生。因而,德国唯一的生存可能便是移民,要“在东方征服新的生存空间,并使之彻底日耳曼化”。希特勒同德国的一些军国主义分子有着明显的区别,他绝不满足于恢复德国1914年以前的疆界。在1928年发表的《希特勒的第二本书》中,希特勒大声疾呼,重新恢复1914年的边界“从民族的观点看,这个目标是不够的;从军事观点上看,这个目标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从展望未来的民族观点看,这个目标是不可能的,而从其结果来看则是荒谬的”。希特勒的侵略野心无边无涯。1930年11月13日,希特勒在埃尔兰根公开宣称:“每个人都致力于自身的扩张,每个民族都要求世界霸权”,“一个民族奋斗的目标就是统治世界”。基于这个远大目标,希特勒认定必须建立起“从挪威直到意大利北部的”大德意志帝国,把全欧洲的德意志人都囊括进去。大帝国的领土还应包括波兰西部、波希米亚、摩拉维亚、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奥地利。此后,帝国还将向东扩张,同波兰东部、白俄罗斯、匈牙利、乌克兰、伏尔加河流域、巴尔干各国以及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建立联盟。“但这种联盟的成员之间关系不是平等的,这些国家不得拥有独立的军队,独立的外交和经济政策,只能作为德国的附属国”。希特勒还要同瑞典、丹麦、芬兰建立北部联邦,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建立西部联邦。即使对于法西斯盟友意大利,也只允许其在地中海沿岸称王称霸。他还明确宣称,要在拉丁美洲建立“新的德国”。他认为,要实现这一神圣使命,只能借助血与火,为此不惜一战。他狂妄地宣称,不仅要称霸欧洲,而且要征服全世界,“不是几个省,而是地理政治范畴;不是几个少数民族,而是几个大陆;不是打败敌人,而是消灭他们;不是结盟,而是要卫星国;不是改划一下国界,而是要重新安排整个地球上的国家;不是签署和平条约,而是宣布死刑——这就是伟大战争的目的”。这种论调,在饱受英法等战胜国强加的“凡尔赛条约”凌辱,并进而遭到法国和比利时武装入侵的德国民众当中,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共鸣,相当多的一大批人被希特勒牵着鼻子走,最终成为侵略战争的炮灰。从1933年开始到1939年的六年半时间内,德国的军费以每年15%以上的高速度激增,累计9000亿马克,占同期国家预算支出总额的60%左右。为避免在纳粹德国羽翼未丰之前遭到西方各国的打击,狡猾的希特勒宣称德国的扩军备战是为了抵御“布尔什维克的威胁”,并纠集了日本、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建立了反共产主义军事联盟。首先,他抓住西班牙叛军首领佛朗哥起兵反叛该国的民主政权之机,打着防止共产党势力蔓延的旗号,发兵5万公开支持佛朗哥颠覆西班牙的合法政权,把数十万进步人士置于血海之中。当他感到时机已趋成熟之时,便公然发动侵略战争,一举吞并了与德国同文同种的奥地利。他觉察到英法等西方国家与社会主义的苏联同床异梦、貌合神离,无法结成有作为、有实力的联盟,便放开手脚大干起来。首先,希特勒与墨索里尼联手,将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先通过《慕尼黑条约》将具有高度经济和战略意义的苏台德地区划人德国,半年之内又将捷克吞并,使之沦为波希米亚一摩拉维亚保护国。接着,希特勒在1939年初春,下令攻占波罗的海沿岸的战略要冲克莱彼达。紧接着,纳粹德国于1939年8月23日又拉拢苏联与自己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以西乌克兰和西部白俄罗斯为诱饵,暂时稳住了苏联。一周以后,纳粹德军出动70万兵力,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悍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随后,德国自1940年4月至6月又相继侵占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希特勒及其最高统帅部还制订了代号为“枞树”的秘密军事计划,准备在攻占法国之后,顺势入侵瑞士,只是在最后时刻才宣布取消。1940年7月10日,纳粹德国开始对英国实施代号为“海狮行动”的战役,对伦敦和其他许多英国城市肆意狂轰滥炸;企图在英军的战斗力和斗志被摧垮后,随即在英国东、南部海岸登陆。党卫军中的秘密警察和保安警察甚至已经拟定好应当立即予以处决的英国犹太人和反法西斯人士的详尽名单,首批应予处决者即达2000人;并且早已组建了执行上述屠杀任务的特别行动支队,还预先下达了“特别行动”的具体任务,一旦英国沦陷就要付诸实施。但是由于丘吉尔政府和英国人民的顽强抵抗,使这份黑名单落得变成废纸的命运。纳粹德国占领英国的图谋虽未得逞,但仍然给英国军民造成30多万人的牺牲。纳粹德国的典型战争犯罪事实是实施于1940年11月14日的“月光奏鸣曲”行动:在持续10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德国空军对拥有25万人的工业城市考文垂投下15万枚燃烧弹、1400枚高爆炸弹以及其他类型的炸弹,将该城化做一片废墟。不仅造成1万多人死亡或重伤,而且把英国的国宝之一、奠基于1043年的圣迈克尔大教堂炸成灰烬。1941年4月,希特勒又挑起新一轮战事:首先不宣而战入侵南斯拉夫与希腊,继而撕毁了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实施不宣而战的闪击战。纳粹军队的铁蹄,几乎踏遍了整个欧洲。欧洲大陆8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亿多人口都处在纳粹德国的残暴统治中。瑞典、瑞士这两个拥有中立传统的国家,也只是卑躬屈膝,暗中作出了种种迎合纳粹德国要求的承诺后,才没有遭到入侵。算来算去,大概只有爱尔兰和冰岛这两个弹丸小国得以置身局外。

P1-4

目录

第一章 欧洲陷入空前灾难

 第一节 铁蹄凶残,受害国主权、领土惨遭践踏

 第二节 褐色恐怖弥漫,欧洲处处飞为横祸

 第三节 “新秩序”敲骨吸髓,沦陷区求生艰难

 第四节 强制同化,肆意摧残被占领国的精神支柱

第二章 无与伦经的大屠杀

 第一节 隐秘的种族灭绝——强制绝育

 第二节 T—4行动——大屠杀的前奏与预演

 第三节 公然践踏日内瓦公约,肆意杀害战俘

 第四节 对犹太人的迫害逐步升级为“最后解决”

 第五节 欧洲各国犹太人的生死劫难

 表1 纳粹德国对犹太居民大屠杀情况表

 表2 纳粹德国对吉普赛居民大屠杀情况表

第三章 吞噬上千万生命的人间地狱——纳粹集中营

 第一节 集中营——灭绝营,大屠杀的主屠场

 第二节 大屠杀之集大成者——奥斯维辛集中营

 第三节 各有千秋的其他集中营

 第四节 “犹太人的乐园”——特列钦集中营

第四章 纳粹战犯的规模与确认

 第一节 对纳粹战犯审判与量刑的法律基础

 第二节 纲粹战犯的规模与等级

 第三节 艰巨复杂的调查取证工作

第五章 锋芒直指高级别战犯的纽伦堡审判

 第一节 铁案难翻的(第一次)纽伦堡审判

 第二节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首要战犯

 第三节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布取缔的犯罪组织

 第四节 虎头蛇尾的第二次纽伦堡审判

第六章 各盟国对纳粹战犯的审判

 第一节 美国驻德当局对纳粹战犯的审判

 第二节 英国驻德当局对纳粹战犯的审判

 第三节 苏联对纳粹战犯的审判

 第四节 波兰对纳粹战犯的审判

 第五节 联邦德国对纳粹战犯的审判

 第六节 捷克斯洛伐克对纳粹战犯的审判

 第七节 民主德国对纳粹战犯的审判

 第八节 法国对纳粹战犯的审判

 第九节 奥地利对纳粹战犯的审判

 第十节 其他盟国对纳粹战犯的审判

第七章 主要战犯的归宿

第八章 灵魂错位,救死扶伤竟成屠杀专业

 第一节 门格尔追捕记

 第二节 极端残忍的恶魔医生——霍斯特·舒曼

 第三节 专家屠户——卡尔·克劳贝格

 第四节 大规模挑选和活人试验的集大成者——爱德华·维尔

 第五节 残害儿童的恶魔医生——库尔特·赫斯梅耶尔

 第六节 解剖刀也是屠刀——希尔特医生的“科研活动”

 第七节 行径令人发指的两名恶魔医生

 第八节 嗜杀成性的T—4医生

 第九节 纳粹杀人医生的下场

第九章 凶狠歹毒、罪恶累累的纳粹女战犯

 第一节 伊尔玛·格蕾泽——酷好杀害美女的美女

 第二节 荷尔塔·欧勃霍泽——以宰割活人为乐趣

 第三节 伊尔丝·科赫——酷好杀人剥皮

 第四节 索菲·艾哈德——以给儿童绝育为科研目标

 第五节 赫尔米娜·瑞恩·布隆施特奈尔——虐待和杀人狂

 第六节 玛丽安娜·裘尔克——专门杀害儿童

 第七节 玛格蕾特·敦科夫斯基——以杀害病人为己任

 第八节 玛丽亚·门德尔——成批处死女囚

 第九节 多萝塞亚·宾兹——专事折磨和拷打囚犯

 第十节 玛格蕾特·缪斯——令人非死即残

 第十一节 凯特·哈克巴特——启动毒气室开关

 第十二节 爱尔萨·艾利希——深藏杀机、满手血污

 第十三节 薇拉·莎尔弗夸特——为虎作伥

 第十四节 卡琳·玛格努森——以挖人眼睛为业

 第十五节 伊丽莎白·玛赛尔——丧尽人伦

 第十六节 玛蒂尔德·维波——身负几百条人命

第十章 大批战犯曾逃离法网

 第一节 冷战使大批战犯绝路逢生

 第二节 B—B航线,上万名漏网战犯的救命天桥

 第三节 驻德美军占领当局是庇护纳粹战犯的始作俑者

 第四节 纸夹计划——专家型纳粹战犯的保护伞

 第五节 殊途同归,美、苏共同庇护纳粹医学战犯

 第六节 放手使用纳粹战犯,将其推上反苏第一线

 第七节 西方盟国紧步美国后尘

 第八节 拉美国家对纳粹战犯的庇护

 第九节 西德政府如何对待纳粹战犯

 第十节 各大洲都潜藏着漏网的纳粹战犯

第十一章 众志成城,追捕纳粹战犯再起高潮

 第一节 大智大勇,千里外擒拿艾希曼

 第二节 机关算尽50载,老战犯终落法网

 第三节 史海沉谜有望揭开——海因利希·密勒

 第四节 追捕纳粹战犯的天罗地网正在形成

第十二章 纳粹战犯远未绝迹,也不肯冬眠

 第一节 进入新千年之际又揪出老纳粹战犯

 第二节 最后一个“果酱杀手”被押上历史的审判台

 第三节 至今依然踪影难觅的纳粹战犯

 第四节 纳粹余孽并未全部冬眠

 第五节 揭露和惩办纳粹战犯离不开德国人民的觉醒与参与

 第六节 纳粹战犯的奧秘有望基本揭开

 第七节 追捕纳粹战犯的急先锋——维森塔尔中心

尾声

附录:各主要集中营、灭绝营司令官简历

参考书目

内容推荐

这部著作,底蕴深厚,以掌握英、法、德、俄、波、捷文240多部资料为基础,且10余年随时跟踪世界各国追捕、审判纳粹战犯的动脉,还能以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分析归纳。这部书的内容上溯希特勒夺取纳粹党魁之前,下至21世纪之初,点名揭批的纳粹战犯涵盖纳粹党、党卫军、国防军、中央政府、地方政权、法律界、企业界、科教界、医学界直至集中营一灭绝营、处决中心、特别行动队,几乎无所不包。许多国内文献未曾披露的重大审判,也都基本涉及。

作者独辟蹊径之处还在于:不仅着重搜集战犯的罪证,而且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对纳粹战犯特别是其中男女青年在狂热中堕落的主客观原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对其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也做了比较客观、全面的论证,意在昭示世界进步势力防患于未然,积极、主动地打击新纳粹,铲除各种极端势力得以产生和崛起的社会土壤,使其难以坐大到危害国际和平与稳定。

编辑推荐

作者历时30余年,多方收集整理历史资料,对二战后各国对纳粹战犯的追捕审判做了系统全面的展现。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例证丰富、数据详实。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和数字材料,使读者对纳粹地倒行逆施,对世界人民尤其是欧洲人民所犯下的罪行有了一个概括地认识。在下面叙述审判的章节中,列举了战犯们的累累罪行。这些罪证让人触目惊心。在谈到纳粹战犯的出逃问题时,读者能够看出,很多战犯之所以能逃脱法律的制裁,是因为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袒护他们的结果。本书史料详实,案例生动;内容忠于历史,又注意反映新动态、新观点,立意在于警示、批判新纳粹势力的抬头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