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人的心声。人们通过语言这个媒体,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袒露心声。本书精选24位来自英语国家的文学作者,24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让读者听到一声、两声从他们的笔尖流露的心声。
本书旨在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们的作品作为语料来学习英语及其文化,让英语学习者们都来读一读原汁原味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们的英文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作品精粹(双语版)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仇贤根 |
出版社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文学是人的心声。人们通过语言这个媒体,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袒露心声。本书精选24位来自英语国家的文学作者,24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让读者听到一声、两声从他们的笔尖流露的心声。 本书旨在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们的作品作为语料来学习英语及其文化,让英语学习者们都来读一读原汁原味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们的英文作品。 内容推荐 文学是人的心声。人们通过语言这个媒体,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袒露心声。对于选择不同表现形式的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根据每位获奖者各自的主要特长,我们将24位作者分为剧作者、小说者、诗歌者和散文者。其中,丘吉尔因其“出色的历史性和传记性的描述”以及“光芒四射的”并且“捍卫了人类永恒尊严的演讲”,获得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我们把他和罗素一起放到了散文者一篇中。 目录 编者小语 诺贝尔遗嘱 第一篇 剧作者 乔治·萧伯纳 尤金·奥尼尔 塞缪尔·贝克特 哈罗德·品特 第二篇 小说者 卢迪亚·吉卜林 辛克莱·刘易斯 赛珍珠 威廉·福克纳 欧内斯特·海明威 约翰·斯坦贝克 帕特里克·怀特 索尔·贝娄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威廉·戈尔丁 内丁·戈迪默 托妮·莫里森 维·苏·奈保尔 约·马·库切 第三篇 诗歌者 威廉·巴特勒·叶芝 T.S.艾略特 德里克·沃尔科特 西默斯·希尼 第四篇 散文者 伯特兰·罗素 温斯顿·丘吉尔 多丽丝·莱辛 试读章节 我叫席尔维丹·安伯伦·欧尼尔,而家人、朋友和熟识我的人,都叫我伯莱明。衰老给我带来的负担,和恶魔般的疾病让我承受的痛苦,都让我认识到自己已走到生命的尽头。因此,我将把最后的情感和遗嘱埋葬于主人的心中。直到我死之后,他才会蓦然发现,这些情感和遗嘱就埋藏在他心灵的一隅。当他孤寂时,或许会想起我,然而就在那一瞬间,他会突然感受到这份遗嘱的内容,我期望他将此铭记于心,当做是对我的纪念。 我可以遗留的东西少得可怜。其实我们比人更聪明,不会将乱七八糟的东西藏在仓库里,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储藏金钱上,更不会为保持现有的或得到没有的东西,扰乱自己的睡眠。除了爱和信赖,我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留给他人。我将这些留给所有爱过我的人,尤其是我的男主人和女主人,我知道他们会为我的离去献上最深切的哀悼,还有一直对我好的弗里曼,还有西恩、威利、奈奥米,还有——要是我把所有爱我的人都列出来的话,恐怕主人得写本书了。也许我快死了,再说什么大话也没有用,死亡让一切都灰飞烟灭,但是我一直以来都是一只非常非常可爱的狗。 选自《一只狗的遗嘱》 希望我的主人能将我牢记在心,但并不要为我悲伤太久。在有生之年,我竭尽所能为他们孤寂而悲伤的生活增添欢欣和喜悦。一想到我的死会给他们带来悲伤,我便痛苦不已。我要让他们知道,没有任何狗曾像我这样快乐地生活,这都得归功于他们对我的关爱。如今我老得又瞎又聋又瘸,昔日灵敏的嗅觉也丧失殆尽,即使一只兔子在我鼻子下恣意走动,我也浑然不觉。尊严在病痛和衰老之中已经消失,这是一种莫名的耻辱,生命似乎也在嘲弄我的无力。我知道,应该在病到成了自己和爱我的人的负担之前,与大家道别。我的悲伤来自即将离开我所爱的人,而非死亡。狗并不像人一样惧怕死亡,我们接受死亡为生命的一部分,而非一种毁掉生命的恐怖灵异。有谁能知道死亡之后又是什么呢?我宁愿相信,和那些笃信伊斯兰教的斑点狗伙计们在一起,那里就是天堂。在那里每个人都青春永驻,美食饱腹。在那里,整天和一大群穿着华丽的美女磨蹭在一起。在那里跑得很快却又不是太快像那些美女一样的长腿大野兔数不胜数。我们在任何时刻都可以享受美味食物。在每个漫长的夜晚,都有无数永不熄灭的壁炉。那些燃烧的木柴一根根卷曲起来,闪烁着火焰的光芒,我们倦怠地打着盹,进入甜蜜的梦乡,梦中会再现我们在人间的英勇时光,以及对主人的无限爱怜。 对我们来说,要预知死亡的日期,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死亡前的平静和安详却一定是有的。给予衰老疲倦的身心一个安详而长久的休憩之所,让我在人世间得以长眠。我已经享受到充裕的爱,这里,将是我最完美的归宿。 选自《一只狗的遗嘱》 我还有最后一个诚挚的祈求,我曾听到女主人说:“伯莱明死后,我再也不会养别的狗了。我是如此的爱他,这种感情无法再倾注到别的狗身上。”如今我要恳求她,再养一只狗吧!把对我的那些爱给他。永不再养别的狗,并不会加重她对我的回忆之情。我希望能够感受到,这个家庭一旦有了我之后,便无法再生活在没有狗的日子里。我绝不是那种心胸狭窄、嫉妒心强的狗。我一直认为大部分狗都是善良的。(像我一样,晚上,我愿意与一只猫,甚至是黑猫分享卧室内的那块地毯,我用善良的心灵忍受着他那暴躁的脾气,很少和他动怒,也从不斤斤计较)。当然了,善良的狗还有很多。众所周知,达尔马提亚狗是最好的狗。所以我建议让达尔马提亚狗做我的接班人。我的接班人应该像我年轻时一样。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又是那样的杰出和帅气。我的主人千万不要勉强他做无法办到的事情。但他会尽全力把一切事情做到最好,一定会的!当然他也会有一些无法避免的缺陷,别人总会拿这些缺陷跟我做比较,这有助于他们对我的回忆常葆如新。把我的颈圈、皮带、外套和雨衣遗留给他,这些都是1929年在巴黎爱玛仕订制的。以往大家总会带着赞叹的眼光看着我穿戴这些东西,在凡登广场或林荫大道闲逛,虽然他穿戴起来无法像我那样英姿飒爽,但我深信,他一定会竭尽所能地不要把自己表现得像个笨拙、没见过世面的狗。在这个牧场上,他也许会在某些方面,值得和我媲美。我想,至少在追逐长耳大野兔这件事上,他一定会表现得比我衰老时优秀。但我依然希望他在我的老家过得幸福快乐。 亲爱的男主人和女主人,这是我道别时的最后一句话。无论何时,如果你们到我的坟前看我,借助我与你们相伴一生的快乐记忆,请以满怀哀伤而欢欣的口吻对你们自己说:“这里埋葬着爱着我们和我们所爱的朋友。”不管我睡得多沉,依旧可以听到你们的呼唤,死神所有的力量都无法阻止我对你们欢快地摇摆尾巴的心意。 选自《一只狗的遗嘱》P23-27 序言 编者小语 想法一,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们的作品作为语料来学习英语及其文化;想法二,让英语学习者们都来读一读原汁原味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们的英文作品;想法三,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在这些英语学习者当中,有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用汉语写作,又自写自译,英语母语者通过他(她)的作品来学习汉语及其文化,如此循环往复,人类重建巴别塔。 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但愿这本小书能成为一座桥梁。这本小书最多也只能是一座桥梁。24位来自英语国家的文学作者,24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本小书能为他们做什么。让读者听到一声、两声从他们的笔尖流露的心声,如此而已。 文学是人的心声。人们通过语言这个媒体,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袒露心声。对于选择不同表现形式的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根据每位获奖者各自的主要特长,我们将24位作者分为剧作者、小说者、诗歌者和散文者。其中,丘吉尔因其“出色的历史性和传记性的描述”以及“光芒四射的”并且“捍卫了人类永恒尊严的演讲”,获得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我们把他和罗素一起放到了散文者一篇中。 在选材的过程中,我们希望把握两个原则: 第一,不拘泥于一位作家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我们把吉1、林放在小说者一篇里,但喜爱文学的朋友们知道,吉卜林也是一位非常好的诗人,因此,我们在选择其小说片段的同时,还编人了他写给儿子的《如果》一诗。再如萧伯纳,我们除了选择他后来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的《卖花女》(也译作《窈窕淑女》)一剧的片段,也选择了他的短篇散文《百万富翁的悲哀》。而对于贝克特与品特两位西方现代派戏剧大师,我们考虑到如果节选其戏剧作品片段,一来篇幅很大,二来读者并不能尽兴,所以索f生不选其剧作。像贝克特,我们选了他写给美国剧场导演艾兰·史耐德的最初两封信,信中贝克特讨论了其剧作《等待戈多》中的一些人物细节,也发表了他对《等待戈多》剧场演出的一些看法,从而使贝克特其人及其写作风格、书信文体的特点通过这两封短信都能略见一二,文学爱好者和英语学习者可以各取所需。像品特,我们节选了他2005年的诺贝尔获奖演说辞以及他的三个诗歌习作,其作为一个普通公民“为生活和社会中真正的真相作出定义”的决心可见一斑。另外,我们也将目光放到了艾略特的文论、奥尼尔和海明威的诗作、斯坦贝克的游记及怀特的自传等能够充分全面展现作者写作风格的作品上。值得一提的是,辛格虽为英语国家作者,但主要以意第绪语进行小说创作,因此他的作品需要翻译成英文,而其代表作《傻瓜吉姆佩尔》恰恰由同为犹太人的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贝娄译出。这对我们读者无疑是一件好事,我们既能欣赏到辛格高超的叙事技巧,又能领略到贝娄的语言天赋。 第二,在节选作品片段的同时,不忽视作品的整体性。文学作品大多篇幅很长,再加上涉及的作家众多,因此我们以精选每位作家一部代表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段落为主,同时尽可能展现整部作品的大貌。以斯坦贝克的《俄罗斯纪行》或赛珍珠的《大地》或辛格的《傻瓜吉姆佩尔》为例,我们节选的段落既可单独成篇,串起来读又可让读者大概了解把握作者的整体写作脉络。当然,我们也完整地编人了一些短篇作品。如奥尼尔的《一只狗的遗嘱》、丘吉尔的演讲《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福克纳的《晚宴讲话》、莫里森的《诺贝尔获奖演说》、奈保尔的《成为一个作家》等。此外,我们也考虑到作者创作生涯的整体性。举叶芝为例,我们在择其诗作的时候,着意挑出了他在各个不同时期诗歌的代表作,这样,就保证了读者尽可能完整地了解叶芝本人的思想历程。 在提供原文的同时,我们也附上了一些名家名译。另一些译文是编者自己揣摩翻译的。翻译爱好者们可以学习借鉴其中的翻译策略和技法。(这本小书涉及的译者众多,有些入选文段的译者目前未能完全联系到,在此表示歉意。请译者读到本书后,及时与出版社联系,以便我们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稿酬并赠送样书。) 以上种种,是我们的想法和希望,由于时间紧迫,资料有限,水平不足,书中难免出现疏漏和错误,望读者见谅。 主编仇贤根 于上海外国语大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