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把社会学定义为对团结的研究,以区别于经济学(关于稀缺的研究)、政治(关于暴力的研究)和文化研究。作者认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正确的物质基础应该是身体。从身体的脆弱性、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到社会中的所属和冲突,书中提出了一整套普遍性问题,使社会学讨论重新焕发生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社会与文化--稀缺和团结的原则/文化社会学系列/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作者 | (英)布莱恩·S.特纳//克里斯·瑞杰克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把社会学定义为对团结的研究,以区别于经济学(关于稀缺的研究)、政治(关于暴力的研究)和文化研究。作者认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正确的物质基础应该是身体。从身体的脆弱性、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到社会中的所属和冲突,书中提出了一整套普遍性问题,使社会学讨论重新焕发生机。 内容推荐 王国维直言:“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所言极是!今日之中国已迥异于一个世纪以前,文化间交往日趋频繁,“风气既开”无须赘言,中外学术“互相推助”更是不争的事实。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愈加迅猛,文化交往愈加深广。全球化和本土化两极互动,构成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动脉。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文化上的交往互动;另一方面,文化的民族自觉日益高涨。于是,学术的本土化迫在眉睫。虽说“学问之事,本无中西”(王国维),但“我们”与“他者”的身份及其知识政治却不容回避。但学术的本土化决非闭关自守,不但知己,亦要知彼。这套丛书的立意正在这里。 《社会与文化——稀缺和团结的原则》把社会学定义为对团结的研究,以区别于经济学(关于稀缺的研究)、政治(关于暴力的研究)和文化研究。作者认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正确的物质基础应该是身体。从身体的脆弱性、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到社会中的所属和冲突,书中提出了一整套普遍性问题,使社会学讨论重新焕发生机。 目录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总序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学科 知识分子和政治 后现代的后学科性 学科性 伙伴关系和面包 作为学科的社会学 后现代主义和文化颠覆 全球化 后学科的大学 结论 第二章 有机体 社会学作为对伙伴关系的研究 稀缺 稀缺和危险 结论 第三章 失序 社会学和失序 后现代主义、民族方法学和失序 劳动、工作和行为 适当的失序 欧内斯特·盖尔纳:理性的基本教义重新占优势了吗? 犯罪学与群众 犯罪学的专门化 犯罪学与现代性 结论:新资本主义的失序 第四章 团结 社会学解释的三个传统 帕森斯主义(共享文化的力量) 莫斯主义经济行为力量 对于一个理论的前提性规范说明 结论 第五章 稀缺性 社会理论中的功利主义困境 稀缺性作为一种剩余类型 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中的稀缺性 社会学所处的位置 社会与文化——性与爱 结论:圣爱(agape)vs.情欲(eros) 第六章 规范 福柯和权力理论 福柯和身体社会学 风险社会和当代政治:评价福柯 第七章 权利 身体和权力 分配和整合问题 马克斯·韦伯,价值中立和社会学传统 迈向人权社会学 脆弱和从属 结论:相对如何变得更加相对主义? 第八章 亲密 爱的理论的重要性 当代社会学分析 重要注解 结论:爱情、年老和具体化 第九章 选择 次级传统 结构化理论 对结构化理论的批判 结论 第十章 解决方案 网络社会和信息时代 生活政治和后工作社会 生活政治和纯粹关系 爱兹额尼和社群主义 结论 第十一章 结论:社会学和世界性美德 全球化的自相矛盾和社会学 克尔凯廓尔和当今时代 社会理论和社会公民身份 有效的授权 人权和后国家公民身份 全球化与劳动 后笛卡儿的资本主义 冷淡的公民权与薄弱的社会整合 世界主义美德 结论:亲密抑或怀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