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商儒张瑞敏/创新年代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林赛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瑞敏是无数人仰慕和追随的财富伟人,在当今中国企业界无疑是一个楷模,一面旗帜,他注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代表。他奋斗成功的历史,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是他创业的激情,奋斗的豪情,还是成功的信心,创新的精神成就了现在的张瑞敏?本书以通俗的笔触,客观的立场,解读了张瑞敏与海尔的成功历程和管理智慧,为您呈现一个精彩有张瑞敏!

不管你是已经功成名就的老板,还是正准备创业起家的年轻人,无论你的人生事业处在什么阶段,都应该花一点时间好好读一读这本书。

内容推荐

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厂到享誉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张瑞敏化腐朽为神奇,创造了海尔的一段商业传奇。这其中有着怎样的百转千回呢?张瑞敏成功的缘由又是什么呢?本书以通俗的笔触,客观的立场解读张瑞敏与海尔的成功历程和管理智慧,为您呈现一个精彩有张瑞敏!

目录

作者序 张瑞敏其人

第一章 领袖群伦:儒商张瑞敏

 第一节 霸气:横扫国内外企业家排行榜

 第二节 雄心:“国门之内无品牌”

 第三节 自信:“海尔中国造”

 第四节 儒雅:“中国式”管理大师

第二章 夙缘:与共和国同生

 第一节 长在红旗下的齐鲁之子

 第二节 命运转机:走进破败电器厂

 第三节 率性启程:一举擎起四把火

第三章 穿越迷雾:大刀阔斧搞“改良”

 第一节 举步维艰:小试牛刀

 第二节 质量风波:冒天下之大不韪

 第三节 痛定思痛:不达目的誓不休

第四章 峰回路转:改写中国冰箱史

 第一节 力战群雄:捧回第一金

 第二节 运筹帷幄: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三节 一鼓作气:组建琴岛海尔集团

第五章 不拘一格:多元化扩张

 第一节 命悬一线:海尔工业园的艰难崛起

 第二节 出奇制胜:OEC管理模式

 第三节 独辟蹊径:激活休克鱼

 第四节 荣登最高学府

 第五节 流程再造:新经济时代的创新

 第六节 创“星级服务”

第六章 与狼共舞:国际化发展

 第一节 先亮东方后亮西方

 第二节 出击美国

 第三节 进军欧洲

 第四节 横扫亚洲

 第五节 全面启动中东本土化

第七章 变者生存:全球化时代

 第一节 整体海外上市

 第二节 竞购美泰克

 第三节 海尔模式:人单合一

 第四节 携手NBA,结缘奥运

 第五节 挑战世界:“只要找到了路,就不怕路远”

第八章 用人之道:赛马不相马

 第一节 将心比心

 第二节 人人是人才

 第三节 不讲相马讲赛马

 第四节 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敢用疑人

 第五节 海尔是海

 第六节 非“空降兵”的“1+1+N”模式

第九章 特色文化:海尔的“海纳百川”

 第一节 发挥大众传媒优势

 第二节 不断创新的海尔精神

 第三节 企业变大学

 第四节 中外交融

第十章 管理哲学:淡定从容

 第一节 有生于无:从无到有

 第二节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第三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四节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第五节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第六节 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

第十一章 真实人生:商海沉浮,本色不改

 第一节 众说纷纭:他人眼中的张瑞敏

 第二节 “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第三节 拳拳赤子心

附录一 张瑞敏精彩语录100句

附录二 海尔词典

后记 张瑞敏留给我们的思考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领袖群伦:儒商张瑞敏

第一节 霸气:横扫国内外企业家排行榜

在中国企业家中,能够连续几年横扫国内外各大企业家排行榜榜首位置的,唯有海尔张瑞敏。

张瑞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企业传奇的同时,也赢得了很多让人艳羡的荣誉:1997年荣获《亚洲周刊》颁发的“1997年度企业家成就奖”;1997年6月,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协会授予张瑞敏“五星钻石个人终身荣誉奖”;1999年12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评出“全球30位最受尊敬的企业家”,张瑞敏位列第26名,这是当时中国企业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的最高声誉;同年,在财富全球论坛上,张瑞敏是指定发言的唯一一位中国企业家。自此,张瑞敏成为国际公认的最优秀的中国内地企业家,在国际管理界显露峥嵘。

2002年9月6日,张瑞敏又荣获国际联合劝募协会设立的“全球杰出企业领袖奖”和“最佳捐赠者奖”,是国内唯一荣获此殊荣的企业家;2003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美国以外全球25位最杰出商界领袖”,张瑞敏排在第19位;2004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选出“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张瑞敏排名第六位,是入选的中国大陆企业家中排名最前的;而香港《亚洲资本》杂志创刊号评选出“亚洲企业变革50人”和“中国企业变革50人”,张瑞敏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一位;2005年英国《金融时报》选出的“世界最受尊重的50名经营人”中,张瑞敏排在第26位,在中国企业家中座次最高的。

2007年4月,著名管理类杂志《世界经理人》推出“15年对中国管理影响最大的15人”评选活动,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荣列其中。同时入选的还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管理学的创立者彼得·杜拉克等。入选“15年对中国管理影响最大的15人”,又一次引起了社会对张瑞敏创新管理的深刻思考。

2008年1月,由《中国经济周刊》发起主办,《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特别协办,联合全国一流经济学术机构以及知名媒体共同举办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评选活动中,共有80位企业家和20位学者入选,张瑞敏荣登榜单。

2008年4月,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联合《北大商业评论》共同推出了首届“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家”榜单,张瑞敏再次荣选“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家”。

荣誉代表了张瑞敏的辉煌。如今,说起张瑞敏,就像竖起了一面中国企业界,乃至世界企业界的旗帜。但是,将众多的世界性荣誉一一收入囊中的张瑞敏却一语惊人:“就是为了给中国企业赢得世界尊重!”

第二节 雄心:“国门之内无品牌”

从国家发展角度看,人均GDP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世界名牌,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因为,名牌代表一种资源。名牌对企业来说需要三方面的资源:研发资源、制造资源和流通资源。把它比喻成一个人,研发资源相当于脑袋,制造资源相当于躯干,流通资源相当于四肢,如果一个企业只专注于低成本的加工制造而不去创名牌,那就像一个人只有躯干而没有脑袋和四肢,很难想象如何持续发展。

曾经有一段时间,舆论界针对中国是否需要自主品牌的争论十分激烈。张瑞敏的观点是:中国不能没有世界名牌,这不是争论的问题,而是必须的问题!但是,中国企业也不能都做世界名牌,因为大多数企业靠的还是劳动成本低廉的优势。尽管如此,无论对哪一类企业,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中国企业必须有创世界名牌的创新精神。

海尔集团是中国最早走出去创品牌的家电企业,在海外市场打拼多年,海尔对创世界名牌之旅有一个概括: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  “走出去”指的是进入主流市场。和一般企业走出去首选发展中国家不同,海尔“先难后易”,首先攻破主流的发达国家市场,主要策略在于通过“与高手过招”,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目前,欧洲、美国、日本三大市场已是海尔创世界名牌的“主战场”。“走进去”指的是进入主流市场的主流渠道,销售主流产品。目前,海尔已全面进入欧、美、日市场的王流渠道,但销售的产品还不完全是主流产品。“走上去”指的是创出本土化的名牌。

关于名牌的空间扩张能力,张瑞敏有一个著名的说法,叫做“国门之内无名牌”,即国内的品牌谈不上真正的品牌,他的目标是使海尔成为世界名牌,使海尔集团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此语一出,顿时就在企业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面对质疑,张瑞敏睿智地解释道:“这个观念并不是不要国内市场了,恰恰相反,海尔是在充分占有了国内市场后才提出这个观点的。我们的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冷柜的国内市场覆盖率已多年稳居同行第一,但中国市场毕竟是全球市场一体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事实上,也没有哪一个世界名牌不是对全球市场进行覆盖而获得公认的,这也是中国为什么40多年的出口中却诞生不了自己的国际名牌的观念缺陷所在。”

张瑞敏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真正的名牌是国际化的名牌,不仅在中国是名牌,在美国、欧洲也要是名牌,在全球各个地方都要是名牌。海尔名牌战略的最高目标,就是打造世界名牌,使海尔从制造商发展成为品牌商。

海尔从1991年开始出口,刚开始一些产品也挂国外商标,因此损失了一部分利润,但自1997年后,海尔的全部产品都使用自己的商标。然而,在国际市场上,当时几乎所有国内出口产品都在别人的牌子下出售,国内企业不是按来样承包制造,就是充当原设备制造商。这种默默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做法在发展中国家的公司中很普遍。

进入21世纪以来,海尔更是不惜重金打造世界名牌,将工厂开到世界各地,在全球各地寻找代理商、经销商,不遗余力地推广海尔品牌。

海尔的目标是要成为国际品牌运营商,这就需要国际化的信息设计网络、分销网络、制造网络、物流配送网络、支付网络、营销网络等。于是,海尔把整合进来的网络变成网络集成,集成的核心即海尔品牌。

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排在第95位。

对于打造世界名牌的艰辛,张瑞敏深有感触地说:“创世界名牌是一个目标,但做起来太难了。”“品牌只有靠自己创造,世界不会恩赐给你。对中国企业来讲,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至关重要。特别是自主知识产权,中国在这方面受国外制约太厉害了。”

张瑞敏认为,创造世界品牌还需要注意两点:速度和差异化。所谓速度就是“不落地”,做到物料、资金、研发24小时不落地就是世界第一,这是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还有一个是差异化,有技术创新的差异化、产品创新的差异化,但更重要的是管理创新的差异化。因为每一次技术革命必定带来管理革命,而管理革命又会远远超出技术革命。在信息化时代,在管理上能够超前借助信息化技术,就能创造更大的成绩。

是否与用户需求同步、是否能创造出用户下一刻需求的产品,决定着能不能站到时代的前列。张瑞敏信心十足地说:“世界名牌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坦途,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心静,静下心来,实实在在地创一个世界名牌。”

第三节 自信:“海尔中国造”

国内知名企业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像海尔这样的常青树并不多见。任凭风吹浪打,海尔岿然不动。“海尔现象”让国人为之感奋,同时也触发了海内外传媒对“海尔真相”的深层次探究与揣度。

1997年,张瑞敏首次喊出“海尔中国造”,国际化被提上了海尔议事日程的第一位。张瑞敏解释说:“我们打出‘海尔中国造’的概念,就是要与‘德国造’、‘日本造’、‘美国造’比高低,就是不服气,就是要长‘中国造’的志气。”“海尔中国造”要向世界传达一种信息:海尔的产品并不比世界一流制造企业的产品差,而且它是中国造的。“海尔中国造”就是要在世界上打响中国的品牌。

为此,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陆晓华说:“张瑞敏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英雄。”

2004年,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人选,排在第95位。一个知名品牌,通常会与一个CEO相联系,像松下电器与松下幸之助、微软与比尔·盖茨、GE与杰克·韦尔奇、英特尔公司与安迪格鲁夫……而说起海尔,张瑞敏自然是功不可没。张瑞敏接管海尔是在1984年,当时,公司负债147万元人民币,即将触礁沉没。

正如古谚所云: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张瑞敏的海尔名牌路,也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在名牌战略阶段,张瑞敏挥铁锤砸冰箱,抓全面质量管理,创出中国冰箱业历史上第一枚质量金牌。

一串串醒目的数据让我们看到海尔一直在努力:1995年,海尔的品牌价值为42.6亿元,2002年海尔首获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2005年海尔品牌价值达到626.43亿元,2006年更是达到749.39亿元,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对一个未来的世界意义的海尔,当然我们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前瞻。但有一点我们清楚,将海尔的现在与未来神秘化和复杂化是错误的。在一个有关民族复兴与国家振兴的主题下,“海尔”这个名字,已经作为一种回响,萦绕在几乎所有人伫望的心中。海尔每攀登上一个新的巅峰,这种回响就会增添更新的沉甸甸的分量,那回响有一个不言而喻的唯一指向:一个中国人创造的世界名牌、一个与世界500强相比毫不逊色的跨国公司、一个屹立在我们身边的世界意义的标志。

“海尔中国造”,张瑞敏不仅喊出了海尔参与国际化的决心,更喊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海尔中国造”是什么?是民族造、是全球造、是我们造、是自强造,只要锲而不舍,目标始终如一,千百遍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正确的动作,我们就握住了“海尔中国造”的真谛。

……

P1-9

序言

张瑞敏其人

美国有可口可乐、微软,日本有松下和丰田,中国有什么?

美国有韦尔奇、比尔·盖茨,日本有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中国有谁?

我相信,很多中国人会自豪地回答:我们有海尔和张瑞敏。就连日本的《西日本新闻》也说,“中国有一个赢得世界性赞誉的企业家——张瑞敏。”这位外表儒雅的海尔掌门人受到了世界的肯定。

与另一位叱咤商界、长相诡异、酷似ET外星人的“阿里巴巴大盗”马云相比,张瑞敏同样有着刚强坚忍的性格,不同的是张瑞敏外表儒雅,气宇轩昂。说他“书呆子”也不为过,爱读书,善用书,妙笔生花,逻辑严谨。他喜欢读《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最大的爱好是哲学。他是“既懂外国的经营管理,又懂中国的《孙子兵法》,又懂《共产党宣言》的企业家”。

他是到了中年以后才开始学英语的,而且在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种国外商业案例的书籍。一个企业领导者有这样强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能力,实在是让人惊讶和佩服。张瑞敏先后应邀登上哈佛大学、瑞士国际管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的讲坛。

他兼具哲学家的灵性和探险家的胆魄,善于用科学之思维、睿智之眼光洞察市场风云变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他生性内敛,处事低调,被熟悉他的人写诗喻为“成熟的谷穗,总是深深地低着头”。  。

他日工作12小时以上,无节假日。出差多在周四,充分利用双休日办事,周一准时上班,善单人出行。

他已近花甲之年,为人子,他极孝顺;为人夫,他极专情;为人父,他极慈爱,三代同堂,和美无间。

应该说,在机遇没有到来之前,他和中国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普通平凡、默默无闻,但机会一朝出现,他就立刻抓住了——他自称是“抓住了创造海尔交响曲的纸和笔”。

1984年张瑞敏临危授命,当上了外债147万的青岛日用电器厂的厂长。这位当年的第四任厂长让工人们春节拿到了工资,还有5斤鱼,受宠若惊的工人们感觉到这个厂长不一般。

1984年底张瑞敏第一次出国。在德国超市,他看不到一种“中国制造”商品。主人为了取悦这位年轻的中国商人,盛赞起中国的火药来。这位履新的厂长于是下定了创世界名牌的决心。

1985年的一天,张瑞敏抡起大锤带头砸烂了自己企业生产的76台冰箱,这就是中国企业史上著名的流传甚广的“砸冰箱事件”。3年以后,他捧回了我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

1997年2月,世界最大的家电博览会在德国科隆举行,海尔占了中国展位的一半。“引起轰动的不是这件事,而是我们在会上向12个国家的经销商颁发海尔产品专营证书。”张瑞敏说起当时的情景不无兴奋。“在照相留念时,我们坐在前排,几十个外国经销商手持专营证书,站在后面。”

1997年10月份,张瑞敏到四川出差。有用户跟他抱怨说,海尔的洗衣机不好,下水管老堵。他回到青岛不久,中国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下水管加粗的可以用来洗地瓜的“大地瓜”洗衣机。张瑞敏淡淡一笑:“这块蛋糕也许不大,但却是我自己享用。”

1999年12月7日,张瑞敏荣居英国《金融时报》评出的“全球30位最受尊敬的企业家”第26位。

2004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选出“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张瑞敏排名第六位,是入选的中国大陆企业家中排名最靠前的;而香港《亚洲资本》杂志创刊号评选出“亚洲企业变革50人”和“中国企业变革50人”,张瑞敏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一位……同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成为中国首个规模过千亿的自主品牌。

2005年4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世界品牌500强》研究报告,海尔排名第89位,是中国唯一进人世界品牌百强的中国品牌……

回顾海尔的发展,1984年海尔营业额348万元,而2004年海尔创下了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这一令人惊叹的数字120年,增长了近3万倍,连续20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80%,这一速度,在美国《家电》杂志对世界主要家电企业的调查中名列第一,远远超过西门子、通用电器等著名企业。另外,海尔自身所解决的就业员工51000人,社会上直接为海尔服务的人员达到17.5万人,加起来相当于为社会解决了近23万人的就业。这不得不说是中国企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现在全世界有13个工厂、15个设计中心、56个贸易中心、3.8万个营销网点,产品也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尔已经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

在海尔的国际化战略中,张瑞敏在美国设厂的故事,在欧洲建立据点的经历,完全就是一部经典的商战片原型。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格外让我感动、震撼:在美国纽约最繁华的商业大街上,矗立起了一座以中国企业命名的大楼,那就是海尔大楼。这就像当年在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第一次矗立起了麦当劳的品牌一样有轰动效应。当中国的企业到了国外,再也不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的时候,相信这个企业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

鲁迅说:“捣鬼有术,也有限,自古以来成大事者未之有也。”中国企业家如禹作敏、牟其中者,如过江之鲫,红极一时,但“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对中国的一些企业感到失望,但是我们也有太多的理由对中国的企业充满希望!张瑞敏的精彩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企业应该走的成功之路。

张瑞敏的轨迹,海尔的轨迹,是一条曲折的路,更不啻一个传奇!最让我们感到鼓舞的是,张瑞敏的路、海尔的路越走越宽,传奇仍在延续……

后记

张瑞敏留给我们的思考

不管你是已经功成名就的老板,还是正准备创业起家的年轻人,无论你的人生事业处在什么阶段,都应该花一点时间好好读一读这本书。

张瑞敏是无数人仰慕和追随的财富伟人,在当今中国企业界无疑是一个楷模,一面旗帜,他注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代表。海尔的成就无疑振奋着每一个渴望中国经济腾飞的中国人的心扉。于是,追随者们蜂拥而至,于是,大家都开始关注起那个叫张瑞敏的山东大汉。一拨又一拨的学习者来到海尔取经。关于张瑞敏的一切也早都不再是秘密。

他奋斗成功的历史,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是他创业的激情,奋斗的豪情,还是成功的信心,创新的精神成就了现在的张瑞敏?

1.张瑞敏年轻时并没有接受过优秀的教育。他的管理经验更多地来自实践,来自一种心中的渴望,梦想的追求,那么我们现在有多少人能有这种创业的激情,有多少人在面对如此的困难后仍然能崛起?在你死我活的商海战争中,张瑞敏凭什么本事生存发展,游刃有余?在商海中打拼的人应该像张瑞敏学习什么?

2.海尔的成功多了很多企业家个人的色彩。从某种角度来说,张瑞敏的出色表现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没有了张瑞敏的海尔将成为怎样的样子?张瑞敏的接班人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才能带领健康的海尔更加向前?

3.有很多人都说张瑞敏是学不来的,世界上只有一个张瑞敏。但我们坚信中国将会有更加优秀的企业家出现。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不久的将来!

4.在世界家电品牌之中,海尔可以说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站住了脚跟的品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十几年、几十年之后的海尔会是什么样子?关于海尔的发展你有何建议与良策?

本书向一切有志于锻造自我、提升自我、拓展自我的人士开放,向一切有志于在商场中做个有大智慧、大赢家的人开放。若读者对以上问题有任何看法、观点和想法,请发送邮件到ppzm1126@163.Com。对文字优美,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文章,我们将在本书再版时以附录形式刊登。

书评(媒体评论)

“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的较量,中国企业家中,有资格与世界对话的人屈指可数,海尔总裁张瑞敏是中国企业界的典型代表。”

——德国《生活周刊》

“美国有韦尔奇、比尔·盖茨,日本有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中国有谁?有一个赢得世界性赞誉的企业家——张瑞敏!”

——日本《西日本新闻》

“既然人们把不动声色征服对手的硬汉形容为‘酷’,那么在国际商战中的张瑞敏无疑是最酷的企业家。”

——美国《环球》

“海尔这一国际知名企业为约中两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海尔总裁张瑞敏在约旦的知名度很高,是一位了不起的企业家!”

——约旦国王 阿卜杜拉二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1: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