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非洲怎么了--解读一个富饶而贫困的大陆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荷兰)罗尔·范德·维恩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独特当代非洲发展史

过去50年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大洲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只有非洲被远远抛离,非洲是否已经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本书对非洲精心地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和深刻的分析,使之成为我们了解当代非洲应该研读的著作。

内容推荐

非洲是一个富饶而贫困的大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罗尔·范德·维恩博士试图通过这部新著来作出解答。维恩原来对非洲一无所知,当荷兰外交部决定将他调任撒哈拉以南非洲处后,他很想知道非洲发生了什么以及发生这些事的原因。然而,他却找不到一本适当的书,这成为他撰写本书的初衷。维恩先生力图用现代化的理论对非洲独立后50年的历史进行总结,其结论可用一个词概括:“失败”。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他尝试着给出自己的答案。此书的最大特点是将非洲的历史进程置于世界发展之中。虽然维恩认为非洲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内部,但书中的冷战、民主化、结构调整计划、外部强加的改革等内容却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外部世界或世界体系对非洲发展的影响。我们可以不同意他的结论,但不可否认,维恩对非洲有一种牵挂、情感和责任感。这是十分难得的。让我们大家都来关心非洲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陆吧。

目录

中文版前言

前言

撒哈拉以南国家简情

导论

第一章 冷战

 第一节 非洲的独立

 第二节 政治的非洲化

 第三节 对新生国家的国际援助

 第四节 非殖民化之后的英语非洲

 第五节 非殖民化之后的法语非洲

 第六节 从比属刚果到扎伊尔

 第七节 南部非洲迟来的非殖民化

 第八节 非洲之角的战略重要性

 第九节 非洲与冷战的阴影

第二章 经济衰退

 第一节 殖民地经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非洲经济的兴衰

 第三节 石油危机和柏林墙的倒塌

 第四节 经济衰退和外部强加的改革

 第五节 结构调整计划的效果

 第六节 非洲金融共同体:单独的汇率和路线

 第七节 冲突地区的经济问题

 第八节 改革的代价

 第九节 新的危险:国家解体

第三章 民主化

 第一节 贝宁剧变

 第二节 条条大路通往一党制

 第三节 社会和政治变革的呼声

 第四节 法语非洲的民主化

 第五节 英语非洲的民主化

 第六节 大湖地区民主化的挫败

 第七节 民主发展的障碍

 第八节 民主化岁月概观

第四章 复兴

 第一节 充满希望的年代

 第二节 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和平

 第三节 南部非洲的积极进展

 第四节 姆贝基的非洲复兴

 第五节 新领导人与变革之风

 第六节 美国对非洲的新政策

 第七节 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

 第八节 纳尔逊·曼德拉

第五章 解体

 第一节 走向失败的国家

 第二节 蒙博托和扎伊尔的衰败

 第三节 新的威胁

 第四节 索马里的消亡

 第五节 利比里亚通往革命之路

 第六节 争夺蒙罗维亚之战

 第七节 塞拉利昂和非洲青年的悲剧

 第八节 轻型武器的扩散

 第九节 透视解体和暴力

第六章 战争

 第一节 卢旺达的种族灭绝

 第二节 原因与后果

 第三节 中非大战

 第四节 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再次交战

 第五节 苏丹持续不断的战争

 第六节 刚果及卡比拉的敌人

 第七节 刚果及卡比拉的盟友

 第八节 卢萨卡协定:解开网结

 第九节 难民与国内流离失所者

 第十节 议程中的冲突预防

第七章 全球化

 第一节 世界经济:一列高速列车

 第二节 在国际市场的控制下

 第三节 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的贬值

 第四节 贸易与投资的相对减少

 第五节 缓慢的经济增长

 第六节 地区合作与非洲一体化

 第七节 继续依赖于欧洲的非洲经济

 第八节 南非:形成中的市场

 第九节 非洲参加技术革命

 第十节 文化和宗教的反应

第八章 新人口

 第一节 倍增的人口

 第二节 大量移民涌向城市

 第三节 环境的破坏

 第四节 老年人的悲凉前景

 第五节 年轻人的挫折

 第六节 到繁荣的西方寻找更美好的生活

 第七节 艾滋病毒的快速传播

 第八节 艾滋病与非洲:一种病毒的蔓延

第九章 贫困与援助

 第一节 绝对和相对的贫困

 第二节 贫困的大陆

 第三节 强壮但又脆弱的妇女

 第四节 人权状况:政治贫困

 第五节 不断增长的债务

 第六节 发展合作的目的与方法

 第七节 金钱和效率

 第八节 援助与政治

 第九节 援助心理

 第十节 荷兰:非洲承担义务的合作者

第十章 非洲稳定问题

 第一节 混杂在一起的衰弱国家

 第二节 腐败的猖獗与犯罪率的增长

 第三节 重估政府的角色

 第四节 分权的努力

 第五节 世纪之交的民主化运动

 第六节 尼日利亚的民主化趋势

 第七节 延期衰落的南部非洲

 第八节 国家身份认同之路:沮丧与决心

 第九节 国际上的不稳定因素

结语

后记

试读章节

塞内加尔是CFA最大的成员国,CFA中央银行的总部就设在其首都达喀尔(Dakar),该国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时间较早。1979年,塞内加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了接受世界银行贷款而推行结构调整的国家。1960年独立以来,该国经济出现了不平衡。在殖民地时代,该地区是法属西非的中心,这给它留下的遗产就是庞大的官僚机构。一旦各个殖民地获得了独立,开始各自走自己的路,这一官僚机构就必须大幅度精简。塞内加尔政府采取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其特征是大范围国有化、管制以及其他形式的国家干预。这是其经济逐渐减速并最终停滞的一个主要原因。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塞内加尔的经济增长速度还在每年3%以上,但在经历了10年时间之后就降到了1%左右,到1980年前后则下滑到1%以下。与此同时,人口增长达到了每年2%—3%。人均产量在独立之初最高,之后便以递增的速度下降。不过,在得到捐助的情况下,很多年里政府还是设法维持了人均收入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塞内加尔的人均收入是大约平均每年700美元(其中的100美元来自外部援助),事实上在整个西部非洲是最高的。该国入不敷出,消费一直超过了生产,没有进行有效的投资。

显而易见,第一步就应该是当地货币大幅度贬值,以降低塞内加尔产品在国外的价格,促进出口。但这并不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办法,因为实行固定汇率的CFA制度结构,仍是不能够讨论的。因此最初把重点放在了稳定宏观经济局势、减少政府在经济中的支配性角色上面。这些目标只是部分实现了。尽管政府削减了开支(例如通过减少公务员),但收入仍保持在低水平上。政府没有打算征收进口税,因为这对该国精英们的消费会有负面效应。税收制度也没有改善,国家收入的大部分仍是来自汽油税(塞内加尔的汽油价格比世界市场价格高二至三倍),这使国内经济活动的成本增加。由于塞内加尔是CFA成员,所以通货膨胀率仍较低,但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国家的债务负担仍然在增长。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避免破产,该国被迫采取日益严厉的紧缩措施:更多的政府雇员被解雇、降低公营部门工资、使国有企业私有化、废除补贴,等等。公司倒闭、失业增多的时期现在开始了,私营部门无法消除国营部门下降所造成的影响。

塞内加尔财政和经济的极端困难,迫使达喀尔当局日益严格遵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出的要求,以便获取财政援助。不过,承诺的改革往往贯彻不彻底,或者是在非常勉强的情况下继续进行。结果,20世纪80年代并没有取得真正的进步。尽管个别领域取得了进展,但政府仍然缺乏效率、市场力量的作用仍然有限、私营部门仍然缺少竞争力、债务仍然居高不下。在预算缩减已经造成医疗和教育水平恶化的情况下,经济还在继续停滞不前。到20世纪90年代初,塞内加尔仍在执行改革计划(但却没有全心全意地),不过,我们却无法看到成功的希望。

科特迪瓦的经济规模,在非洲仅次于南非和尼日利亚,比塞内加尔要重要得多。早在赢得独立之前,其经济已经相当发达。在20世纪60年代,科特迪瓦保持了年均11%的增长速度,在70年代,其经济仍在以每年6%快速增长。该国政府执行了坚定的亲西方路线,并与法国保持密切磋商。外国,特别是法国,在该国的出口生产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科特迪瓦成为世界主要的可可出口国,还大量出口咖啡、硬木、棕榈油和橡胶。这些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一般价格较高,导致科特迪瓦日趋繁荣。它到1980年就超过了邻国加纳,而加纳在独立时更富有,但此后因为政治不稳定和灾难性的社会主义政策而损失惨重。

繁荣造成了过分自信,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为明显。位于阿比让(AbidJian)的政府开展了一项计划,就是要采取措施减小外国资本的影响和外部对经济的控制。其目标是要使该国经济,特别是其工业部门科特迪瓦化。因为没有本土成长起来的私营部门,也缺少私人资本家,国家就自己担负起了这个任务,从而引发了腐败和裙带关系。掌权者滥用该项计划,把自己的朋友安插在那些收入丰厚的职位上,而这些职位此前由外国人担任。有些外国人被留了下来,以顾问身份继续管理以前的公司。政府还谋求经济多样化,尽管这本质上是一个稳健的举动,但却没有处理好。在那些对外国资本缺乏吸引力的部门,建立了国有企业。许多国有企业,由于当地人管理不善,不能创造利润。这些企业造成的亏损,由财政部来弥补,但石油价格的上涨已使财政部的金库被耗费一空。政府仍不反思其政策,反而通过借债把亏损掩盖了起来。

这造成了20世纪80年代科特迪瓦全面的经济危机,而此时恰逢国际石油价格再次急剧上升、全球性经济衰退和原材料价格下跌。政府收入大幅度减少,而国家的债务却在攀升。1981年,政府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开始取消对国有企业的救济。只要有可能,就把这些企业私有化,或者转变为合作经营企业,如果做不到这些,就使其倒闭。紧缩还表现在其他方面。例如,从1982年到1985年,公共开支减少了一半;医疗和教育开支削减到了不能再少的地步;在认可了科特迪瓦政府削减开支方面的效果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始提供新贷款。1985年之后,经济稍有起色,但持续时间不长,因为1987年可可和咖啡的国际价格降到了农民的成本价格以下。这造成越来越难以依靠出口维持国家的岁入,甚至到了无力偿还债务的地步。1990年开始了新一轮的紧缩,不仅公务员的工资被压低,而且教育和医疗开支被进一步压缩。那些没有被解雇的政府官员工资少了40%。科特迪瓦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其经济危机仍在持续。P48-49

序言

1995年,荷兰外交部把我调到了海牙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处。在此之前,我已经作为一个亚洲问题专家在外交部工作了6年。对于非洲知之甚少,我曾试图找一本有关非洲最近的历史和问题的入门著作以期尽快了解当地情况。关于非洲大陆,有很多出色的著作,但是我想要的那种既能向读者交代非洲近些年来所发生的一切,又能对其原因进行评析的可读性强的书却没有。

在过去几年里,因工作所需,我写了很多有关非洲的东西。这期间,我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处和总务司战略政策规划室(Strategic Policy Planning Unit at the Office of the Secretary-Ceneral)担任过不同职位。有一次我突然想到,我现在的工作也许给自己写书创造了条件,我要写的书就是我一直认为应该有的那样一本书。在外交部的工作无疑会对我的写作方式很有影响,但写作过程中我一直谨记最初的想法:为那些对非洲感兴趣的人和对当代非洲历史做一个总体考察。

在写作进入收尾阶段时,许多同事和朋友曾对手稿各部分发表了自己的高见,使我能够对文本作出大的改进。他们曾善意地劝告,那些过于直率的讲法是否应该变得婉转一些,但坦白地讲,在有些情况下我有意地没有接受这些忠告。我希望自己过于刺激的评论能够活跃一下关于非洲以及国际社会在非洲的作用的辩论。当然,我自己为书中的所有文字负责。

我很想对那些阅读手稿并发表了评论的人表达一下自己的谢意,这些人许多是我在外交部的同事。我想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位于莱顿的非洲研究中心的克拉斯·范·沃尔拉芬(Klaas van Walraven)发表了宝贵的评论。另外,我还想对外交部的桑德拉·德比茨(Sandra Debets)和她属下的文件资料及图书管理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是她们向我提供了大量与非洲有关的出版物。

本书的写作完全是我的私人计划,在这三年中,随着两个可爱女儿的降生,家里人口陡增一倍,因此这三年家里一直是闹哄哄的。我要感谢亲爱的玛格丽特,没有她的关心本书根本不可能完成。

最后,我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和好朋友金·吉尔特·西卡马(Jan(Jeert Siccama),他从一开始就给了我精神上和行动上的支持,正是他使我坚信,我的梦想终有一天会变成现实。

罗尔·范德·维恩

后记

虽然本著作并不是一本新闻评论,不必包含最新时事内容,但是,中文版的出版跟原版也相差了一段时间。所以,在此有必要补充一下非洲大陆近期的发展情况。社会、文化、人口,甚至是经济的发展变化通常比较缓慢,短期内很难加以辨别。总体来说,近几年来在这些地区并没有出现足以让非洲走向不同方向的新发展。

苏丹发生的事件有两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方面是始于半个世纪前非洲内部的阿拉伯北方和非洲南方的矛盾结束了,但是另一方面阿拉伯人和非洲人又在另一个地方开辟了新的前线。位于达尔福尔北部省份的新战线,让这里成为非洲新的人间炼狱。经历过数十年战乱的苏丹南部正在重建,国际社会却要去调停达尔福尔的战火,而且无功而返。得到喀土穆政府的支持的阿拉伯民兵摧毁了村庄和田地,造成当地社会陷于崩溃状态。大概有30万人死于暴力和饥饿,超过200万人流离失所或成为难民。

苏丹的暴力事件遮蔽了非洲另一处悲剧,大湖地区附近的中非苦苦挣扎于战乱之中。大部分介入冲突的国际成员由于国际压力,已经从实际斗争中脱身,从真空的刚果政权撤离。除了在布隆迪重建民主与脆弱的和平之外,当前问题的两个焦点在于卢旺达的安全问题(或者说:是它的后种族灭绝政府的安全问题)以及刚果内部的战乱问题。一些不容忽视的松散斗争组织继续对该地区的安全和稳定造成威胁。国际为维和部队在联合国的任命之下尝试重建秩序。此外,国际社会开始在这个大部分地区多年来缺乏国家机关的国度开展组建国家的程序,组织国内选举。选举后由约瑟夫·卡比拉胜出,他是被谋杀的已故总统卡比拉的儿子,他的上任算是获得了合法性,这让国际社会跟他合作更容易一些,但这当然并没有造就一个更有效力的刚果政府。过去几年,暴力和社会无秩序造成了超过200万人死亡,尤其是在刚果东部地区。一些在刚果东部和乌干达北部(这里有一群反叛分子一直跟政府军队对峙)严重违反人权的嫌疑人面临在海牙这个世界法律首府新设立的国际犯罪法庭的审判。这似乎有助于乌干达北部冲突的终止。

在西非,利比里亚的秩序得到恢复,联合国在那里安置了一个新的利比里亚政府。利比里亚国内选举由约翰逊·瑟利夫胜出,成为非洲后殖民时代第一位由选举产生的国家首脑。她的政府要求正在尼日利亚寻求庇护的前军阀查尔斯·泰勒受到法律的审判。泰勒被送到环境相对安全的遥远的海地,面临为他而设的塞拉利昂特别法庭的审讯。泰勒离开西非是反对非洲免责制度的又一次重要的胜利,也对该地区的稳定有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这并没有结束西非地区的冲突。临近利比里亚的象牙海岸是下一个陷入国内紧张局面的地方。南北双方的内战爆发了,尽管大部分时间这场战争只是一场“冷”战。国家分裂成南北两个部分,由国际维和部队隔离开来,法国暂时担当了主要的角色。造成这一局面的部分原因是阿比让的掌权者不愿冒丢掉权力的危险去实行北方也可以参加的大选。由于非洲国家官员和社会力量的密切关系,这样的政府层面的改变将会结束南部基督徒精英自独立以来就掌握的传统权力。再加上一些武装分子的威胁,暴力随时可能爆发,这样可能导致象牙海岸局势的改变。

尽管非洲大部分地区已经消除暴力,武装冲突依然是非洲少不了的现象。这并不是巧合。大部分的冲突——虽然不是全部,特别是除了苏丹以外——肯定跟国家失败有关。要说重新修复非洲国家的努力是否成功还言之过早。在这本书里谈到的非洲国家的非洲化进程无疑继续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这个决定因素跟其他驱动力将会构建出非洲的未来。这可以从1963年通过军事政变(coup-d'etat)夺取政权的多哥已故总统埃亚德马的继任者——也就是他的儿子——的例子中看出来。多哥这一事件让刚果元首卡比拉的家族继任不再是一个特例。很多非洲国家存在总统终身制,而且总统的儿子似乎都能登上国家元首的位置。可以看出,这种王朝式的继位倾向越来越明显。不过,这样的“家族计划”有多少能够成功实现却是未知之数,因为阻止这一倾向的国内外力量也变得越来越强大。

非洲联盟(African Union)正扮演着一个新的重要角色。成立几年以来,这个新的非洲组织比其前身非洲联合组织(organisation of African unity)做了更多的工作。非洲联盟缺乏足够的资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它当然有更强烈的面对非洲问题的政治意愿——这恰恰是国际社会给予足够支持的。非洲领导者重新为创造非洲将来而作出的承诺,南非尤其扮演了一个推动非洲和平和稳定的建设性的角色。

现在看来,非洲的将来依然暗淡。到目前为止,为改善政府而作出的努力收效甚微。总的来说,政府的管治情况保持相对稳定,但这并不足以开始持续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艾滋病蔓延正在摧毁非洲,特别是非洲南部。在非洲南部的多个国家,平均寿命从二三十年前的超过60岁下降到现在的低于40岁。尤其是在津巴布韦,疾病的蔓延加上总统紧握大权造成的后果让情况变得非常可怕。这个出产各类食品的国家曾经相对富有,但现在其农业已经破产而且遭遇大范围的饥荒。津巴布韦人有70%都是失业者,平均寿命跌至仅仅36岁。

津巴布韦的情况算是非洲里最糟糕的了,很多国家比它好偎多,有一些经历了自独立以来第一次大幅度的经济增长,例如坦桑尼亚。非洲经济总体缓慢增长达到每年5%,这比数十年前显然要快很多。但是,这一增长速度——被亚洲经济上升所推动——尤其集中在提取自然资源方面,因此并没有制造很多就业机会。大部分非洲人并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非洲大陆上的贫困并没有在加深,但也并没有减轻。非洲想要达到千禧年定下的发展目标似乎是难以实现的。

(黄洁华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7: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