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手心里的光--新教育实验儿童课程读写绘项目用书
分类
作者 马玲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间,它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绘本、故事、儿歌童谣;生命在特定阶段的最佳营养写绘,生命在特定阶段的完整讲述,读写绘项目重要原则,切忌临摹,不强调技法。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进入“涂鸦”敏感期(2岁左右到小学三年级)这一段童年宝贵时光中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读写绘”在每个阶段的操作策略。

内容推荐

新教育实验认为: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问,它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二年级和四年级,不是相近的两个教室,而是隔了几重天地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因此,每一年的阅读,应该符合它们各自的不同特点的。这一观点在新教育全国数千个教室开展的“低段读写绘”的实验中得到了印证,其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有效地改善了师生、家校关系,改变了孩子的生命、学习状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进入“涂鸦”敏感期(2岁左右到小学三年级)这一段童年宝贵时光中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读写绘”在每个阶段的操作策略。

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是“读写绘”

 第一节 新教育儿童课程的三个命题

 第二节 为什么是“读写绘”

一、童年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从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

二、绘本、故事、儿歌童谣:生命在特定阶段的最佳营养

三、写绘:生命在特定阶段的完整讲述

四、读写绘项目重要原则:切忌临摹,不强调技法

五、如何评价写绘作品

六、基本操作流程

 第三节 “读写绘”的结束及“读写绘”之后

第二章 如何进行“读写绘”

 第一节 3岁至6岁孩子的“读写绘”

一、3岁前孩子的语言发展及涂鸦特点

二、3岁孩子的语言发展及涂鸦特点

三、4岁孩子的语言发展及涂鸦特点

四、5、6岁孩子的语言发展及涂鸦特点

 第二节 一年级的“读写绘”

一、儿歌童谣

二、绘本

三、童话故事

 第三节 二年级的“读写绘”

一、儿童诗

二、绘本

 第四节 二年级下学期之后

第三章 实验班级学生写绘作品、故事

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一次写绘作业完成的影像观察记录

飞翔吧,彩色的白鹭——一个一年级女孩开学两个月的写绘作品分析

给他(她)一张白纸,一枝画笔就够了——两个孩子历时一年的“读写绘”故事

从平原到大山——漂流在河南和湖南两个毛虫“读写绘”班级的共读故事

第四章 关于实验项目的一些细节及建议

 第一节 如何加盟新教育实验儿童课程项目

 第二节 如何做好实验记录

 第三节 关于家校沟通

附录:关于“读写绘”的理论摘编

试读章节

人的生命是一个故事。每个人都是他故事中的第一主角,所有他经历过的,包括他所读故事中的伟大人物都只是这个故事中的配角。

这故事不只用一种语言写成。事实上,从一颗小小的心脏跳动到他的肉体消逝,只有思想与精神仍然通过亲人的记忆和文字(去传播每个生命的故事,都有许多种语言每种语言之间),都有着不同的词汇。

最初,这个主角的语言是哭泣和微笑,是“呀呀”的叫唤。

然后,他用手舞动着,用脚爬行着,他用整个身体诉说着他能够表达的。

再然后,如果有幸,他抓住了一种叫做笔,或者更有幸,是一种叫做蜡笔的神奇之物,他将开始一种叫做“涂鸦”的快乐游戏。

与此同时,他“呀呀”的喊叫已经被刻入了一些人类社会的词汇——“妈妈”、“爸爸”、“尿尿”、“我要吃”……

与此同时,他开始用布偶,用一切可以象征的物品,重复他看到过的故事。

再接下去,他就进入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他开始用画笔加上自己的话语,甚至配上几个他刚刚开始认得的词语,来重复他所看到的、读到的、想到的。

如果你要求他用文字表达,以为只有文字才是成熟的高级表达,那么你真是不明白生命的神奇。

如果你只欣赏他绚丽的画面,以为这只是一个美学的画面营构,那么你真是不明白生命的丰富。

只有你欣赏着他的一切涂鸦,一切色彩与线条而不要求他以达芬奇或者李可染的方法,只有你真诚地向他询问这画面背后的完整故事(请记住,是故事,不是画画),只有你确实是偶尔建议一种他可能接受的创意……你才能够真正领会到生命的丰富与神奇,领会到眼前这个孩子身上被生命所赋予的神秘。

如果他有幸这样成长,伴随着经典的童话故事——格林的、安徒生的、中国民间的,伴随着朗朗上口的童谣和儿歌,度过这样大约三年的美好时光。那么在他进入下一种语言阶段的时候,进入一生中不同阶段的时候,就会保持着一种源目生命的丰富性。

再然后,就是文字与更为精确的口语了。先是故事性的,慢慢地成了描述性与抒发性的,再然后是议论性的。

而他的议论、他对事物的看法,其实总是他小时候读过的某本书,听过的某个故事,是他所喜爱的、景仰的某个人物的观点。

所以,虽然语言方式不一样了,但是生命总是一个整体,它在慢慢地扩展、延伸。

不同的生命就是不同的词汇,就是一种他所经历过的不同词汇的复杂的编织物:道家的自然和逍遥、儒家的担当与坚毅、基督徒的虔诚与敬畏、佛家的清净与慈悲,还有安徒生《丑小鸭》中的梦想、李白诗歌中的奔放、李清照宋词中的婉约与清丽。

他在童年偶然地获得了这些词汇,并且选择了其中的某一些(请记住,他的选择总是取决于他前面已经选择的),而它们就成了他一生的词语、一生的思想与精神。

再然后,他也许用种植的方式、用制造器物的方式、用谋划事件的方式、用诗歌与艺术的方式体现着这些思想和精神,把它化为活生生的属于自己的创造品。

一垄青郁的庄稼,一个完美的物品,一件美妙的事情,一首诗,一个传奇。

最后,如果他有幸,他会进入最后的诗歌与哲学阶段,在“道可道非常道”的永恒中获得最后的语言与词汇。这是不朽的语言。  这神奇的故事就是一生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新教育认为,它总是遵循着三个最基本的命题:

命题一:教育不能逾越儿童的身心发展。儿童的身心发展(生物性)是一条教育必须遵守的铁律,任何一厢情愿地想要逾越这条底线的教育,都是对儿童身心的摧残。无论它打着“神童”、“读经”、“未来公民”或者其他什么冠冕堂皇的名号,其教育实质都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损害。P2-3

序言

新教育是什么?

这是许多人经常问我的问题。

这个问题,80多年前,陈独秀曾经回答过。他说:“旧教育的主义是要受教育者依照教育者的理想,做成伟大的个人,为圣贤,为仙佛,为豪杰,为大学者,新教育不是这样,新教育是注重在改良社会,不专在造成个人的伟大。”与他同时代的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等也都回答过这个问题。

80年后,新教育是什么?在许多新教育人看来,新教育首先是一个变革的梦想,一种成长的激情。“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其崇高建立于对每一颗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份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真心灵的理解和尊重。当教育被世俗的功利污染时,许多学校的课桌有了,精神却没了;楼房高了,思想却矮了。纯粹、人文、博爱——这些教育的本真被滚滚红尘淹没了。而这些属于梦想的人生价值,新教育坚持了,呼唤了,并且行动了。新教育的理想让人崇高,让人有一种宗教般的情怀……我对新教育的理解是:新教育其实就是教育的本真,是应该被还原的教育梦想。”这是苍南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梁峰为《苍南新教育文丛》叙写的总序里的一段话。

是的,新教育实验的确要求她的参与者对教育和生命怀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激情、期盼与信任。她用不断唤醒人们的方式,滚雪球般推动着实验的进展。通过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梦想推动梦想的方式,新教育在各地寻找着“尺码相同的人”,然后,通过授予卓有成效的课程,让这些有梦想有激情的人们获得可见的教育教学成就,成为新教育实验的榜样。而实验管理者则不断地言说榜样,让榜样们言说自己的历程,就这样,新教育实验唤起了越来越多从教者的激情。所以,旗帜鲜明地重申教育乌托邦、理想主义,强调激情与梦想,强调职业认同,这是新教育实验最鲜明的一个特点,舍此,便无新教育实验。

没有行动的梦想,终究是空想,因此新教育不但是梦想,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新教育不但有六大行动,更有以六大行动为基本方法的三大课程。其中以“晨诵—午读—暮省”为核心的儿童课程,力求恢复儿童生活的幸福完整;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为核心的教师课程,则力求将教师从彼此割裂、埋头应试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发展专业水平,恢复职业尊严与自信;以有效教学为基础,发掘知识魅力为核心,追求知识、生活、生命共鸣为最高境界的理想课堂,也力求让师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求知的愉悦与幸福。三大课程彼此促进,共同构成了一种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新教育课程观。

也有媒体曾经用“心灵的教育”来概括他们对于新教育的理解。他们认为,相对以分数为主要导向的应试教育,新教育注重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并且通过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让学生拥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重塑他们精神世界的蓝图。

而我们,在学理的层面界定新教育的时候,则提出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我们认为,教育当然应该面向未来,但是教育同时更应该面对当下。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就是行动的方式。教育在作为促进美好生活,在作为一种手段的同时,它本身就应该是目的,应该让所有与教育发生关系的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新教育认为,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既然是努力地去促进每一个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它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我们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有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当然还有对当下某些教育的问题的担忧与不满。我们遗憾地看到,许多地方,孩子已经没有童年,他们的学习充满了失败。很多孩子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与冲动,失去了尝试成功的勇气与感恩的情怀。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我们的孩子和老师们没有幸福和快乐可言,这样的教育还有必要吗?

我们在“幸福”后面加上“完整”两个字,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仅仅强调幸福,很容易让大家过分重视情感的体验,甚至会误认为是感官的享受。尤其是在当下的教育中,我们的教育是单向度的,是畸形的,是片面的,是唯分数的教育,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做人的教育,缺乏德行的教育。其实,教育的使命在于塑造美好的人性,进而建设美好的社会。人的完整性首先是建立在善的基础之上的。人应该是完整的,包括自我个性的完整性。让人成为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然,这也是我们新教育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赞成把新教育命名为“心灵的教育”。

“新教育实验”虽然是一场民间实验,但是在7年的时间内,加盟“新教育实验”的学校急剧增多,已经有24个省、市、自治区的600多所学校,106万师生参加到实验中来,新教育的星星之火,已经从苏州延展至中国的大半壁江山。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同并践行新教育的理念。《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北京青年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日报》(英文版)、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网、《南风窗》等重要媒体,都以罕见的篇幅报道了新教育实验。日本东方书店出版的《沸腾的中国教育改革》也有专门的篇幅介绍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实验为什么如此快速发展并且受到广泛的关注?江苏教育杂志社张俊平先生曾经在一次会议上阐述了个中原因。他说,新教育实验是一面旗帜,她用理想的方式向当下的中国教育说“不”;新教育实验是一种追求,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中国教育的“桃花园”;新教育实验是一种自觉,她用行动告诉人们,中国教育到了返朴归真的时候了。也就是说,用行动自觉地追寻理想,是新教育实验的基本品质;行动的力量,是新教育实验的魅力所在。

新教育实验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和“十一五”的重点课题。课题名称分别是《新教育理论的实践与推广研究》和《新教育实验与素质教育行动策略的研究》。根据课题的名称,似乎我们已经有了完整的理论,只要去认真推广,就可以完成课题的任务。但是,坦率而言,我们首先把她定位于一个行动研究。我们不是用一个既成的理论去指导实践,而是强调实践的探索,希望在努力实践的同时不断完善理论建设。所以,我们一直把新教育实验看成是大家共同熬制的一锅“石头汤”。

在实验的初期,我们课题组的同志基本上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指导实验学校的工作方面,根本没有精力与时间去构建理论体系,也没有时间去深入思考行动的具体内涵。我自己也是利用星期天在全国发动和考察。但是,随着参加学校的不断增加,我们自己就显得力所不能及。我们迫切感受到需要专门的队伍来研究推广,需要加强新教育实验的理论研究。所以,我们成立了新教育研究院。一批富有理想9激情的研究者加盟了新教育实验的团队。干国祥、铁皮鼓(魏智渊)、马玲、西门小醉(王云)、杨超等,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开发了“晨颂、午读、暮省”的新教育儿童生活方式、“毛虫与蝴蝶”的儿童阶梯阅读、“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理想课堂的探索等项目,成绩斐然,这次出版的《新教育文库》,就收录了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

如果说2004年我们在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育文库,记录了早期新教育人筚路蓝缕的历程,那么,这次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育文库》,则反映了最近几年新教育最新的研究进展。作为文库的主编,我特别要感谢卢志文、许新海先生,他们分别兼任新教育研究院的院长和新教育研究会的理事长,为新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也要感谢作为研究中心主任的干国祥先生,他负责的“魔鬼团队”那种对于学术的敬畏和对于事业的疯狂,让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不断完善9发展。最后,我要感谢全体新教育人,尽管文库的文字是新教育研究院的部分老师写出来的,但是她更是全体新教育人做出来的,是所有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教师与学生们共同完成的,是所有新教育人用心血写就的。

新教育从1999年萌动,2002年启动,走过了不到10年的时间。其间酸甜苦辣、坎坷艰辛,冷暖心知。但新教育人自称是“擦星星”的人,坚信行动的力量。新教育人自称是“犟龟”,坚信只要上路,就一定会遇到庆典。新教育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相信种子,相信岁月。那么,我们可以对中国教育说一句:相信我们,相信新教育!

2009年6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