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优秀历史小说。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为读者留下了深厚多而的认识价值。故事源起汉灵帝年间刘、关、张桃园结民间传说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作者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丑恶。
公元226年,诸葛亮遣使去东吴,两国终于重修旧好。曹丕死,曹散为魏帝。司马懿因被怀疑谋反,罢去官职,削为平民。
公元227年,诸葛亮上《出师表》,请命北伐。曹叡急派曹真领军二十万抵挡。孔明不用魏延长驱直入之计,从陇右取平坦大路进兵。
曹真两路先锋被赵云、魏延所斩。因再无可用之人,曹叡只好召司马懿复职,加平西都督,抵挡诸葛亮。司马懿杀掉造反的孟达,又举张邰为先锋,往破蜀兵。司马懿要取汉中咽喉之地街亭和列柳城。马谡自告奋勇守街亭,他不听王平劝告,于山上下寨。司马懿领兵围山,马谡违背作战部署,结果被张邰打败。司马懿先于郭淮取下列柳城,后兵出箕谷。孔明见街亭、列柳城已失,遂安排退兵之计。司马懿引兵袭西城,诸葛亮只得演出空城计。司马懿感叹智谋不如诸葛亮。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公元229年,赵云病发身亡。蜀国诸葛亮三度北伐,成功攻陷魏国武都、阴平两郡。魏帝封司马懿为大都督抗蜀。司马懿深识诸葛亮之法,认为蜀兵利在速战,魏兵则宜久守。魏延叫阵,魏军闭寨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