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理剧与情景剧理论与实践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邓旭阳//桑志芹//费俊峰//石红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心理剧和情景剧都是创造性心理治疗的形式,强调个体的自发性和创造性,运用演出的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再现当事人的现实生活场景及心路历程,促进个体成长,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的创造性潜能,从而有效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机遇。

本书对于心理剧与情景剧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同时穿插了很多中国本土案例,实操性较强,可供心理咨询,治疗师自学时使用,亦可作为心理剧及情景剧的培训教材。

内容推荐

本书的邓旭阳、桑志芹、费俊峰、石红四位作者均在高校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10年以上,作为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师获得了中国心理学会首批心理咨询督导师资格。其中,桑志芹现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心理学会及大学生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理事、秘书长等职。邓旭阳、桑志芹为各自所在院校心理学专业方向硕士生导师。

多年来,邓旭阳、桑志芹、费俊峰、石红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剧的理论和技术。尤其是校园情景剧广泛被应用于大学生自我教育和个人成长,形成了在任何国家都无法看到的一种有效的、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并且已经推广到全国各地的高校。这应该算是心理健康事业发展中的一种创举。

目录

第一章 心理剧的概念、发展与原理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剧

一、什么是心理剧

二、心理剧的构成要素

三、心理剧过程

四、比较心理剧、角色扮演与社会剧

 第二节 心理剧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剧的创始人

二、心理剧的初期发展(莫雷诺时代)

三、心理剧的蓬勃发展(哲卡时代)

 第三节 心理剧的一般原理

一、哲学观:创造力与自发性

二、社会关系网络

三、角色理论

四、表达与行动

第二章 心理剧的技术

 第一节 暖身技术

一、暖身的对象

二、社会测量技术在暖身过程中的应用

三、暖身常用活动

 第二节 演出阶段基本技术

一、设景技术

二、角色互换

三、替身

四、镜像技术

 第三节 演出阶段的其他技术

一、独白

二、空椅技术

三、未来投射

四、魔幻商店

五、宣泄和顿悟

六、附加现实

七、雕塑技术

八、具体化

九、去角

十、处理抗拒

十一、放大

十二、重复表演

十三、示范

十四、录像

十五、旁白

十六、角色训练

 第四节 分享、团体结束及技术统整

一、为什么要分享

二、分享时导演的任务

三、结束技术

四、技术统整原则

第三章 国内心理剧系统培训的几种风格

 第一节 易术心理剧

一、创始人及创立缘由

二、何谓易术心理剧?

三、易术心理剧的特色

四、应用:【实例】做主角和导演的体会

 第二节 螺旋心理剧

一、创始人及创立缘由

二、螺旋心理剧——治疗性螺旋模式

三、螺旋剧的特点

四、应用:【实例】体验,让我再一次体验……

 第三节 音乐心理剧

一、创始人简介

二、早期出现

三、音乐心理剧的概念

四、音乐心理剧技术

五、应用:【实例】音乐绘画与即兴团体合奏

 第四节 社会剧

一、社会剧是如何发展的

二、什么是社会剧?

三、社会剧的技术

四、社会剧的过程

五、应用:【实例】角色扮演和雕塑、专业成长感悟

第四章 心理剧的实践应用

 第一节 心理剧实践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基本原则

二、重视暖身

 第二节 心理剧在临床咨询中的运用

一、在个案咨询中的使用探索

二、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

三、心理剧模式减压辅导

 第三节 心理剧在咨询师专业成长中的应用

一、在咨询师技能练习中的应用

二、自我成长小组中的应用

第五章 情景剧的历史、理论与技术

 第一节 情景剧的产生与发展

一、取材于生活的编排剧情阶段

二、即兴、创造性的情景互动阶段

 第二节 情景剧的理论概述

一、什么是情景剧?

二、情景剧要素和过程

三、情景剧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第三节 情景剧的技术

一、准备技术

二、暖身技术

三、演出技术

四、分享技术

五、讨论技术

 第四节 心理剧与情景剧的异同

一、相同之处

二、不同之处

第六章 情景剧的实践应用

 第一节 在学生心理教育中的应用

一、学生心理社团成员自我成长

二、学生常见问题应对训练

三、情景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形式

 第二节 专业工作者自我成长中的应用

一、中小学心理教师的情绪减压辅导

二、高校咨询工作者压力应对能力培养

三、危机干预能力训练

第七章 心理剧与情景剧的评估与发展探索

 第一节 效果的分析评价

一、心理测评问卷评估

二、效果问卷或主观报告评估

三、访谈评估

四、录像观察评估

 第二节 心理剧与情景剧的未来发展

一、心理剧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二、情景剧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探索

附件1 南京心理剧成长小组活动契约

 一、成立小组目的

 二、遵守保密原则

 三、人员组成

 四、时间

 五、小组成员离开小组的约定

 六、有关收费

 七、小组活动内容

 八、主持人职责

 九、其他

附件2 心理剧相关培训简介

后记

试读章节

(二)导演

1.导演的角色

导演是在剧中使用心理剧方法来引导主角探究其问题的人。他协助演出的过程,是团体的领导者,也是主角的治疗师。导演有时退居于一个协同导演的角色、甚至是一个助理,以协助剧中其他各个角色完成演出。导演必须具有深厚的心理学及心理剧导演知识。在北美及一些欧洲国家都有训练心理剧导演中心,且有一定的训练制度,大多以莫雷诺的理论与技巧为主。

心理剧中导演的角色是相当富有弹性的,一位导演需要在各个角色问转换。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导演除了需要有担任主角的经验,愿意一次次将自己的生命课题拿出来处理之外,更需要在不同的角色中演出,增加自已的体会以及扩大自己对各个角色的认识。比起传统的治疗师或团体领导者,心理剧导演需要具备更多的能力与技巧,以便协助主角去经验和完成许多与他生命课题相关的角色扮演。

2.导演的作用和职责

作为导演,他在心理剧中应发挥的作用是:

(1)观察与评估。在心理剧中,导演时常要保持客观的观察态度,一方面倾听主角的叙述,一方面还要评估主角的人格特质与心理状态,能够营造足够的凝聚力及可以一起工作的团体气氛,并通过社会测量学来评估团体动力、团体互动模式。

(2)拟定治疗目标。导演主要根据主角的叙述,在演出过程中决定用什么样的心理剧技巧达到怎样的治疗目标:是让主角借此机会宣泄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还是让主角在自己的演绎中了解目前的困境;还是让主角有行为练习的机会。

(3)保护主角。治疗者永远要担负起保护当事人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受到心理伤害的责任,担当心理剧导演更是如此。心理剧的主角在团体中祖露自己成长历程中的痛苦与隐私时,导演需要让主角得到更多的正面信息,以减少对主角的伤害。在剧场中,导演有责任不让批评与不谅解的声音出现。

除了以上作用外,导演还要同时担负下列责任:

(1)暖化团体与主角。在心理剧的开始阶段,导演最主要的责任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如音乐、绘画、游戏等各种方式,来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和开放性。在主角开始演绎时,也要帮助他暖化,以便主角能更开放地、轻松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故事。

(2)选择和设计场景。心理剧的场景选择与设计不是导演预先策划好的,而是导演根据主角的叙述,捕捉到需要的信息,与主角共同设计。

(3)时间的掌握。有效限制时间,从而在整个治疗中避免主角问题涣散,也避免主角纠缠于某一场景而丧失治疗的最佳机会。同时,一出心理剧的演出,团体分享是很重要的部分。所以,导演要把握好一场心理剧的规模,以便有时间结束演出,带领团体进入分享,并对当天的演出活动作小结。

(4)道具的运用。在心理剧中,道具的运用能产生相当大的效果。特殊的灯光、有技巧的配乐或具特殊情绪意义的歌曲,都能让主角进入逼真的场景中自发地演绎。所以何时运用这些道具,导演必须心中明了。

此外,导演还是整个心理剧发展的催化剂。他要帮助主角选择成员来担当这场戏的辅角,并且要指导辅角在关键的情况下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有时,导演也希望主角在选择辅角时,考虑让已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参与辅角的角色,这更有利于主角澄清一些问题。当然,导演还要注意顾全整个团体的气氛与需求。当主角的情感宣泄引起在场成员的共鸣。并需要马上处理时,导演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安排团体活动,让团体成员好好整理自己失落的情感,以免影响整个剧情的发展。

总之,导演是整个剧场的灵魂。然而,在心理剧的实际操练中导演又是“主角的追随者”,也就是说,对主角在每一时刻所表露的线索,导演都能敏锐地捕捉到,并及时地展现。一般来讲,导演在剧情中不能加入自己的世界观和理念,要充分地进入到主角知觉系统中的主观世界。所以,导演不是导自己的戏而是导主角的戏。

3.怎样才算好导演

心理剧导演并不像一般电影或戏剧导演那样,指示所有演员演出他所想要的效果。相反的,心理剧导演仅是协助主角处理他的问题,创造主角想要创造的情境,而非依导演的意愿去创作。因此,导演必须拥有感同身受、宽容、深度了解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也能自如地运用心理剧的技巧导引主角将其问题以演剧的方式顺畅地表现出来。根据哲卡与她的同仁(Karp,Holmes & Tauvon,1998)所描述好的心理剧导演标准,导演不但要具有一般心理师的洞察力、耐心、坦诚、热情等特质,而且要有勇气、好奇心、活力、创造力、想象力和胆识去协助主角、了解主角,并能察觉主角的内心世界及其挣扎的症结,而将其情绪或思考过程顺势带到现场,使主角能在安全的氛围中,尽情检视他的障碍,找到宣泄的出口,进而激发力量去重新思考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

在指导心理剧时,好的导演要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作为心理治疗者需要练就在情绪上收放自如的本领。要有情绪投入和抽离两种不同的心情倾向。投入时是用心、用情去感受,抽离时则运用理性平静地做决定。

在心理剧中,导演要拥有细微的感觉,容许自己被感动,但在工作中不能被情绪淹没。专业性的冷静是必要的,但绝非冷漠。有时导演也会被剧情所感动和震撼。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与剧场当天的情况有关,例如恰好与导演个人的生活经验有某种程度的关联,从而引发了导演自己的情绪。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心疼主角的遭遇,或被主角心灵的挣扎所感动。如果是前者,或许对导演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面对和处理自己生命中未了的事件。当然,导演在执导中是不能停下来整理自己的问题的,唯有延后处理。但倘若情绪涌上心头,也不必强忍,不妨就让眼泪自然地流出。导演能自控地含泪工作,对剧场并不会造成伤害,反而会由于导演情绪真实地表达——悲伤或激动,带来团体的感动。然而导演的泪水,要在团体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中对团体成员有个简单的说明,以免有些成员因此产生过度的关心,或进行无谓的猜测。万一导演的情绪非常强烈,陷入失控而无法工作,或者是碰到自己重大而未加处理的事件,则应该暂停工作,对团体略作分享和说明,并休息片刻再继续工作。强忍不是适宜的做法,勉强压下情绪,反而会阻碍自己的自发性(此处“自发性”是心理剧术语,本章第三节将详细介绍)。

在心理剧中,导演不仅要觉察主角的心情指数,还要觉察自己的心情并给予一些照顾,这样做反而能展现导演人性的一面。一般说来,工作经验丰富、自我探索的路走得较为完整后,导演流泪多半是因为感动,感动于人性在受苦与挣扎过程中展现出的美丽。导演偶尔有感动落泪的时候,其实是专业导演享受的时刻,发现工作多年并未使自己的真情磨损,仍有一颗易感的心,明确而清晰的觉察亦同时存在。这对剧场而言,也常是动人的一幕。P4-6

后记

这本书吸收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同时得力于心理剧与情景剧的同道们所贡献的智慧和力量,不仅参与了写作构思,还将自己作为主角、辅角和观众的不同体验写在书里。这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团队,这些值得尊敬的同道们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东、两、南、北、中不同的地区,他们是刘颋颋、肖南雁、赵淑兰、杨丽春、赵冰洁、郝丽萍、吴绍仪、郝滨、史朝霞、姜婷娜、王秋南、石卉、徐兰、黄河、徐良纯等。

当然,还要感谢南京心理剧小组的同伴,在每月小组活动中愿意多次将部分书稿作为理论学习的内容,对书中的观点加以讨论、审视并提出许多建设性的观点。也感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海洋学院、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福建华侨大学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大学生心理协会的支持。

在实践应用过程中,香港浸会大学何镜炜博士、香港大学陈丽云教授、香港城市大学陈启年先生,世界心理治疗大会、美国心理剧协会、英国心理剧协会等许多机构、组织和贤明人士,提供良好的平台,邀请我们去交流、学习。在此致以衷心感谢!

本书的写作主要由邓旭阳、桑志芹、费俊峰和石红四位完成。邓旭阳提供了总体思路和框架,并与桑志芹、费俊峰和石红多次讨论完善书稿结构,石红将自己撰写的著作相关内容贡献出来。邓旭阳负责全书审订,费俊峰协助桑志芹着重对第一、二、三、四章有关“心理剧的理论、实践”部分认真修改,邓旭阳和石红着重对第五、六、七章关于“情景剧的理论、实践”以及“心理剧与情景剧的未来发展探索”部分认真修改。具体章节分工如下:第一章:桑志芹、邓旭阳、费俊峰,第二章:费俊峰、邓旭阳,第三章:费俊峰、邓旭阳、石红,第四章:桑志芹、邓旭阳、费俊峰,第五章:邓旭阳、桑志芹、石红,第六章:邓旭阳、石红、费俊峰,第七章:邓旭阳、石红、桑志芹。其中,肖南雁、刘颋颋、史朝霞、赵冰洁、姜婷娜、郝滨、王秋南、杨丽春、吴先超、唐莹等参与了部分内容的写作和意见反馈。史朝霞、姜婷娜协助对有关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她们和王纯、陈华协助就部分英文资料加以翻译整理。

我们深知才疏学浅,如此果敢的写作行动表达,除了想与海内外的专业同道交流感受,分享体会之外,还愿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殷切期待着我国有更多的心理剧、情景剧作品问世,让我们可以品味美丽的心灵大餐。我们相信这一天为期不远!

恳请同道们不吝赐教,斧正拙著!

作者于彩虹阁

2009年6月

联系方式:Junfengfei@163.com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