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建筑力学(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系列技能型规划教材)
分类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作者 石立安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2007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建筑力学》的配套教材,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力求突出重点,抓住《建筑力学》的内容核心,并紧密结合工程实例,注重高职教学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尽量减少繁琐的理论推导。

随着科学的发展,结构的整体刚度条件越来越需要,本书在整体桁架及刚架的刚度计算进行了讨论,全书介绍了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分析方法,包括建筑力学基础等。本书可作为土木建筑相关专业高职高专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土建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14章,内容包括:绪论、建筑力学基础、力矩和力偶、平面力系合成及平衡、轴向拉伸与压缩、扭转、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梁的弯曲应力、组合变形、压杆稳定、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影响线。每章后有小结、资料阅读、思考题、习题,并附有部分习题答案及型钢规格表。

本书适用于建筑、桥梁、市政、道路、水利、设计等专业,可作高职、高专工科类学校及成人高校教材,也可作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0章 绪论

 0.1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

0.1.1 变形固体

0.1.2 变形固体的假设

0.1.3 构件及杆系结构

 0.2 建筑力学的任务

 0.3 建筑力学的分析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1章 建筑力学基础

 1.1 力的性质和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1.1.1 力的性质

1.1.2 刚体的概念

1.1.3 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合力投影定理

 1.2 静力学公理

 1.3 荷载及分类

 1.4 约束与约束反力

1.4.1 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概念

1.4.2 工程中常见的几种约束类型及约束反力

1.4.3 支座的简化和支座反力

 1.5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6 结构的计算简图

 1.7 平面杆系结构的分类

 1.8 杆件的基本变形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力矩和力偶

 2.1 力对点之矩

 2.2 合力矩定理

 2.3 力偶及基本性质

 2.4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平面力系合成及平衡

 31 平面力系的简化

3.1.1 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

3.1.2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3.2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3.2.1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2.2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3 物体系统的平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4.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4.2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与轴力图

4.2.1 内力的概念

4.2.2 求解内力的基本方法——截面法

4.2.3 轴力图

 4.3 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4.3.1 应力的概念

4.3.2 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

4.3.3 应力集中的概念

 4.4 轴向拉(压)时的变形

4.4.1 轴向变形与胡克定律

4.4.2 横向变形、泊松比

4.4.3 拉压杆的位移

 4.5 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4.5.1 标准试样

4.5.2 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4.5.3 其他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4.5.4 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4.6 安全因数、许用应力与强度条件

4.6.1 安全因数与许用应力

4.6.2 强度条件

 4.7 连接件的强度计算

4.7.1 剪切实用计算

4.7.2 挤压实用计算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扭转

 5.1 扭转的概念及外力偶矩的计算

5.1.1 扭转的概念

5.1.2 外力偶矩的计算

 5.2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及扭矩图

5.2.1 横截面上的内力

5.2.2 扭矩图

 5.3 等直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剪应力

5.3.1 几何方面

5.3.2 物理条件

5.3.3 静力平衡条件

 5.4 等直圆轴扭转时的强度计算

 5.5 等直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及刚度条件

5.5.1 等直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5.5.2 刚度条件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6.1 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

6.1.1 几何不变体系和几何可变体系

6.1.2 平面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

 6.2 平面体系的自由度

 6.3 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

6.3.1 两刚片的组成规则

6.3.2 三刚片的组成规则

6.3.3 二元体规则

 6.4 几何组成分析的应用

 6.5 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

 7.1 工程中梁弯曲的概念

7.1.1 弯曲变形与平面弯曲

7.1.2 梁的支座和支座反力

 7.2 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7.2.1 梁的内力——剪力凡与弯矩M

7.2.2 剪力FQ与弯矩M的正负

7.2.3 用截面法计算梁内力的讨论

 7.3 梁的内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

7.3.1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7.3.2 剪力图和弯矩图

 7.4 弯矩、剪力与分布荷载集度之间的关系

7.4.1 FQ(x)、M(工)和q(x)之间的微分关系

7.4.2 M(x)、PQ(x)、q(x)之间的微分关系在绘制内力图时的应用

 7.5 叠加法作梁的弯矩图

 7.6 多跨静定梁的内力

7.6.1 多跨静定梁的组成和特点

7.6.2 多跨静定梁的内力分析

 7.7 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

7.7.1 刚架的组成和特点

7.7.2 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分析及内力图

 7.8 三铰拱的内力

7.8.1 概述

7.8.2 三铰拱的支座反力计算

7.8.3 三铰拱的内力计算

7.8.4 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

 7.9 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

7.9.1 概述

7.9.2 结点法

7.9.3 截面法

7.9.4 截面法和结点法的联合应用

 7.10 静定结构的基本特性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8章 梁的弯曲应力

 8.1 梁的弯曲正应力

8.1.1 弯曲正应力一般公式

8.1.2 最大弯曲正应力

 8.2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8.2.1 形心和静矩

8.2.2 惯性矩、惯性积和平行移轴定理

 8.3 梁的弯曲剪应力

8.3.1 矩形截面梁的弯曲剪应力

8.3.2 工字形截面梁的弯曲剪应力

8.3.3 圆形截面梁的弯曲剪应力

 8.4 梁的强度条件

8.4.1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8.4.2 弯曲剪应力强度条件

 8.5 提高梁强度的措施

8.5.1 合理安排梁的受力情况

8.5.2 选用合理的截面形状

8.5.3 采用变截面梁

 8.6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8.6.1 应力状态的概念

8.6.2 强度理论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9章 组合变形

 9.1 概述

9.1.1 组合变形的概念

9.1.2组合变形的计算方法

 9.2 斜弯曲

9.2.1 斜弯曲的概念

9.2.2 斜弯曲时杆件的应力计算

9.2.3 斜弯曲时的强度条件

 9.3 杆件偏心压缩(拉伸)的强度计算

9.3.1 单向偏心压缩(拉伸)

9.3.2 双向偏心压缩(拉伸)

9.3.3 截面核心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工0章压杆稳定

 10.1 压杆稳定的概念

 10.2 临界力和临界应力

10.2.1 细长压杆临界力计算公式——欧拉公式

10.2.2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10.2.3 中粗杆的临界力计算——经验公式、临界应力总图

 10.3 压杆的稳定计算

 10.4 提高压杆稳定的措施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11章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11.1 概述

11.1.1 结构位移

11.1.2 位移计算的目的

11.1.3位移计算方法

 11.2 虚功原理和单位荷载法

11.2.1 实功与虚功的概念

11.2.2 虚功原理

11.2.3 单位荷载法

 11.3 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11.4 图乘法

 11.5 支座位移引起的位移计算

 11.6 线弹性结构的互等定理

11.6.1 功的互等定理

11.6.2位移互等定理

11.6.3 反力互等定理

11.6.4 反力位移互等定理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12章 力法

 12.1 超静定结构和超静定次数

12.1.1 超静定结构的概念

12.1.2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12.2 力法的基本原理

12.2.1 力法的基本结构

12.2.2 力法的基本未知量

12.2.3 力法的基本方程

 12.3 力法典型方程

 12.4 力法计算的应用

 12.5 对称性的利用

 12.6 支座移动时的超静定结构计算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13章 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

 13.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13.1.1 位移法基本变形假设

13.1.2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

13.1.3 位移法的杆端内力

 13.2 位移法原理

 13.3 位移法的运用

 13.4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13.4.1 近端位移弯矩的计算

13.4.2 远端位移弯矩的计算

 13.5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14章 影响线

 14.1 影响线的概念

 14.2 静力法作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

 14.3 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

 14.4 机动法作连续梁的影响线

 14.5 影响线的应用

14.5.1 利用影响线求固定荷载下的量值

14.5.2 荷载最不利位置的确定

14.6 绝对最大弯矩及内力包络图的概念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附录 型钢规格表

 附表1 热轧等边角钢(GB/T 9787-1988)

 附表2 热轧不等边角钢(GB/T 9788-1988)

 附表3 热轧工字钢((3B/T 706-1988)

 附表4 热轧槽钢(GB/T 707-1988)

 附表5 主要符号表

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