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样强大的力量,将中国与她的国土、她的人民、她的文化这样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经过了风风雨雨5000年至今不散?
是怎样坚韧的精神,令多灾多难的中国人,历经千难万险后,依然走到了今天,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是团结!
本书是一部如何战胜艰难困苦的励志佳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团结就是力量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张历 |
出版社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是怎样强大的力量,将中国与她的国土、她的人民、她的文化这样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经过了风风雨雨5000年至今不散? 是怎样坚韧的精神,令多灾多难的中国人,历经千难万险后,依然走到了今天,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是团结! 本书是一部如何战胜艰难困苦的励志佳作! 内容推荐 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说过的一句话。触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总理的忧虑为国人敲晌了警钟。接下来,各种艰难险阻接踵而至,每一个都在考验着国人的抗打击能力和精神信念:不断上涨的物价,压力重重的通胀。人心惶惶的股市,百年罕遇的大雪灾。藏独分子的寻衅滋事,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 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一次又一次震撼着你我!中国的振兴、繁荣和强大,需要每个中国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本书采用了一种宏大的历史视角,通过考察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事典,阐述了一个重要的主题——中华民族是怎样凭借强大的精神力量,将她的国土、她的人民、她的文化如此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虽历经千难万险,依然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这个主题,也就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团结就是力量! 目录 作者题记:万众一心,凝聚力量 自序:本书的缘起和我的感悟 开篇 这一刻,我们都是汶川人 第1章 团结就是力量 一 危机启示录:我们为什么要团结? 二 团结就是人多力量大么? 三 4个小马贼VS n个民团 四 食人蚁的力量 五 人心与人和 六 城防与心防哪个更重要? 第2章 信念铸就奇迹 一 温泉关之战与斯巴达300勇士 二 “攻不破的防线”的前世今生 三 绝地求生:信念拯救一切! 四 丘吉尔的号召: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胜利! 五 罕为人知的中国式敦刻尔克大撤退
第3章 不甘沉沦的民族:大劫难与大复兴 一 统一,还是分裂 二 东方巨龙的辉煌与沉沦 三 “海洋时代”与中国 四 中国输在哪一点? 五 天朝落日:一场跪拜之争引发的世纪冲突 六 1919,中国可以说“不”
第4章 有一种精神叫中国 一 堂堂中华《大丈夫》 二 谁是“东亚病夫”? 三 川军传奇:从“窝里斗”到共御外侮 四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撑起半个中国的四川人 五 何谓真英雄:个人与群体一个也不能少
第5章 民族魂与家国梦 一 民族精神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二 昭君出塞与文成进藏 三 蒙古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记 四 阿古柏事件:各民族联手收复新疆 五 春风也度玉门关
第6章 中国人需要团结更需要警醒 一 我的中国心 二 30年后,我们更爱国! 三 爱国,不仅仅是句口号 四 你就是每个人的未来 五 中国人需要团结更需要警醒
第7章 家和方能万事兴 一 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 二 乱:手足相残、败家祸国 三 皇帝也有家变 四 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是怎样炼成的 五 猜忌、自私、互相折磨:家庭的最大克星
第8章 团队精神:最“硬”的软实力 一 团队精神的实质 二 只有靠团体才能打胜仗 三 1+1>2,协作就是双赢 四 合作=互惠:企业生存的不二法门 五 公司就是我的家 六 在失败的废墟中重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
第9章 凝聚力:大国崛起的秘密武器 一 罗马军团凭什么笑傲疆场? 二 为祖国而战! 三 一盘散沙的迦太基 四 帝国兴衰2000年:团结才是硬道理! 五 四海一家:犹太国传奇 六 他们不是沉默的大多数
第10章 善用群体的力量 一 你,就是群体 二 悖论之一:盲从之祸 三 从鲸鱼自杀到“火星人进攻地球” 四 悖论之二:“集体自由”还是“杀人暴政” 五 悖论之三:爱国还是祸国?
第11章 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 一 地球村与世界公民 二 战争、灾荒、罪恶……人类苦难的根源 三 We are the world 四 人类大救援,爱心无国界 五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六 大爱感动世界 七 地球:人类共同的家园 试读章节 六 城防与心防哪个更重要? 战国初年,楚惠王想恢复楚国以往的霸权。于是千方百计地扩大军备,并决定从攻打宋国人手,一个个地把阻碍楚国称霸大业的对手解决掉。 当时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大城堡。而生活在其中的人民,被一个个诸侯国的小城堡围隔开来。正像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的精辟论述一样: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也许人都会有这种心理:东西总是人家的好。而自己越是得不到的就会越惦记。 那时候的君主们基本上也是如此:谁都看着别人的地盘好,当然能把别人的土地、人民、财富、军队都收入囊中那更好——统一天下,前提就是吞并、蚕食、掠夺。所以老百姓偷人家一个钩子都可能被杀头,而诸侯之间的征战则美其名日“清君侧”、“拱卫周天子”。于是,怎样又快又有效地攻破人家的城堡,成了每个君主和将领孜孜以求的事。 面对社会的不公正,庄子在《庄子·胠箧》篇中发出过“彼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感叹。 底层百姓出身的墨翟。同样认清了一个道理: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楚国图谋攻占宋国的计划引起了他深切的忧虑。 为了造出最先进的攻城器械,楚惠王重用了一个当时最有本领的工匠。他是鲁国人,名叫公输般,也就是后来的木匠祖师鲁班。与各位大思想家不同,公输般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学说事迹传世,但所专注的却是民生根本——衣食住行四件事,他在住行方面可说是了不起的发明家,举凡雨伞、桥梁、房屋、墨斗……令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愉悦的器物都有他的智慧结晶在其中。 若论使用斧子,公输般不用说是最灵巧的了,谁要想跟他比一比使用斧子的本领,那就是不自量力。所以后来有个著名的成语就叫做“班门弄斧”。 公输般被楚惠王请了去,当了楚国的大夫。他替楚王设计了一种攻城的工具,比楼车还要高,看起来简直是高得可以碰到云端似的,所以被人们称为“云梯”。 楚惠王一面叫公输般赶紧制造云梯,一面准备向宋国进攻。楚国制造了一种新式武器准备全力攻打宋国的消息一传出去,列国诸侯都有点担心。特别是宋国人,一听到楚国来进攻。更加觉得大祸临头。相较于老牌强国楚国,夹在各大国之间的宋国人微地寡,哪经得起敌人的蓄意攻击? 而墨子一向是以急公好义、辅助弱势群体为己任的。一听到两国即将开战,他立即星夜兼程赶去宋国。 墨翟和他的信徒们基本都是贫苦手工业者出身,他的学说的关键就是强调“少欲”、“节俭”、“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而他自己在日常生活里更是高标准严要求克己律人,并以穿短衣草鞋以从事生产劳动为荣。而他的思想中最闪亮的,当属“兼爱”与“非攻”,尤其是反对诸侯间那种为了争城夺地不顾百姓死活的不义之战。 在宋国做了一番安排之后,他又急行了十天十夜,终于赶到了楚国的都城郢。他先去见公输般,劝他不要帮助楚惠王攻打宋国。公输般说:“不行呀,攻打谁并不关我的事,何况我之前早已答应楚王了。” 墨子就要求公输般带他去见楚惠王,公输般答应了。在楚惠王面前,墨子很诚恳地说:“楚国土地很大,方圆五千里,地大物博:宋国土地不过五百里,土地并不好,物产也不丰富。大王为什么有了华贵的车马,还要去偷人家的破车呢?为什么要扔了自己绣花锦袍,而费尽心思去偷人家一件旧褂子呢?” 楚惠王虽然觉得墨子说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弃攻宋国的打算。公输般也认为用云梯攻城很有把握。 见说服不了他们,墨子就直截了当地说:“你能攻,我能守。一旦我守城,谁也攻不破。”为了实地示范,他解下了身上系着的皮带,在地下围着当作城墙,再拿几块小木板当作攻城的工具,叫公输般来演习一下,比一比本领。 公输般采用一种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种方法守城。一个用云梯攻城,一个就用火箭烧云梯;一个用撞车撞城门,一个就用滚木擂石砸撞车;一个用地道,一个用烟熏…… 公输般先后用了9套攻法,一一使用直到最后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仍然不能找到克制墨子的办法,而此时,墨子还有好些守城的高招没有使出来。 此刻的公输般心中仍然不服输,自己辛辛苦苦造出来的云梯怎能还未使用就宣告失效?他赌气跟墨子说:“我已经想出了办法来对付你,不过现在我不说。” 墨子并不觉得诧异,他微微一笑说:“我知道你想怎样来对付我,不过我也不说。” 楚惠王见两人说话像打哑谜一样,只觉得一头雾水,就问墨子:“你们究竟在说什么?” P24-26 序言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心里就一直存在着一种写作的冲动。周围发生的很多事情让人不得不深思、警醒。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这个国家,似乎已不再像记忆中那样安稳了。不管是从电台、电视台,还是报纸、杂志、网络上,你所看到听到的很多似乎都在脱离常轨。天灾人祸不断,暴力事件猖獗,天气越来越多变,股市越来越莫测……就连一斤猪肉一捆大葱的价格,也飞涨到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步。这个世界,是否变得不正常了? 这样的担忧越来越深,以至于朋友取笑我是“杞人忧天”, 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个道理我也明白,可是那常在不经意间流窜过心间的不安全感,却每每搅得人坐卧不宁。 走在大街上,依然是高楼林立,街市繁华,车如流水人如织,仿佛一切都未改变。可在这歌舞升平的表象下,你分明能感觉到一丝异动。有时候,我甚至会想,是不是自己太过敏感了?难道我也被紧张的生活感染得“神经质”起来? 可是,始终按捺不住心底愈发强烈的表达欲。终于,我提笔、静心、凝神,准备把盘旋在心头已久的思绪整理汇集成书。也许这是安抚自己骚动心绪的最佳途径。 于是,2008年初,我着手动笔写作第一章。出乎意料的是,叫人揪心的事件一个接一个地发生着。先是南方罕见的大雪灾,接下来是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一连串让人不快的事情,以及阴晴不定的股市、楼市…… 2008年,除了将举办奥运会,也是中国改革30年的一个标志性年份。未来的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将走向何方?中国将怎样更好地融入世界大潮中、更好地崛起?一个个事关国人未来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古人云:创业难,守成更难。如今,安享了30年改革成果的中国人,也到了一个回顾总结和调整步伐、方向的时候了。如何才能把这么多年来保持的高增长速度继续保持下去?如何处理一个个接踵而来的突发事件?如何在面临危机、甚至灾难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容应对? 这都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 因为,团结就是力量!13亿人合在一起所发出的能量绝对会令世界震撼! 可是团结这个词语,在过去和现在已经被用得太多、太滥,很多人甚至已经对它不“感冒”了——不可否认,和平、安宁的生活,有时候会对人的精神信仰起一定的消解和弱化作用。而种种“内斗”所导致的“内耗”,也在时时影响着国家与民族的进步。 所以我依然坚信,在和平的环境下重新提倡团结协作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中国人固有的一些劣根性,仍然是阻碍中国成为一个现代化民主国家的绊脚石。从龙应台到柏杨,从《山坳上的中国》到《大国寡民》、《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种种佳作,无不是在对中国人和中国的前途痛心疾首,大声疾呼。本书的视角和笔触也许没有那么深刻和尖锐,但其中所包含的,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中国人怀有的一腔拳拳之心。 因此,在书中我历数了古今中外许多国家、民族,尤其是中国,人们在面临空前的压迫和危机时所体现出来的珍贵品质:团结。同样地,对企业、组织、家庭间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也是我想大力倡导的。 我更想尽量避免一般励志作品的写作手法。以一种凝练厚重的笔法和纵横古今的视野来加强文章的气势,从而给人以强烈的感召力和震撼力。因为,在我的心里,“团结”其实是一个大气磅礴的词:三军思奋,斗必十倍。面对困境,人们就只能更加同心。更加凝聚。 然而,令很多人都始料不及的是,2008年对于中国而言,真的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 就在本书进入收尾阶段时,四川汶川一带突然遭遇了一次震级高达8.0级的罕见大地震!成千上万人因此变得家破人亡,成千上万人辗转呻吟在血泪之中…… 所有人的心,在这一刻紧紧地揪成一团,那些受苦受难的同胞,那些未曾盛开就已夭折的小生命,那些痛苦到无泪可流的父母…… 在那一刻,许多人流泪了。眼泪,为所有经受了这场旷世巨灾的人而流,更是为了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而流。 四川这片土地上承载的苦难。难道还少吗?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受外族的全面入侵有三次:前两次是蒙古和满清。那时,四川人的牺牲和抵抗是全国最惨烈的。 到了近代,日本侵略者悍然入侵。这一次,300万川军出川抗日,死伤65万,伤亡数为各省之冠;战时,四川税收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四川农民为抗战一年要交几次粮,四川人民的抗战献金同样居全国之冠…… 如今,可敬可佩的四川同胞,在震灾面前,依然是如此坚强,坚强得令全世界动容, 擦干眼泪,振作起来,因为,明天的路还要继续前行! 在这种情况下,团结就是力量这个主题,又有了一种新的内涵。 它不再是空洞的,看似与人们相隔遥远的一个书面语,真正落入了现实,与活生生的生命联系在一起。 这一刻,愿所有的中国民众共勉。愿我们共享团结的真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