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以来国际分工演进的规律是什么?传统理论能否很好地解释新的国际分工现象?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如何,我国处于什么地位,如何提升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马克思在《186l—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分工”“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由此来说,这些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本书试图对这些问题给出初步的回答。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论新国际分工(第4辑)/政治经济学论丛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
作者 | 张苏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15世纪以来国际分工演进的规律是什么?传统理论能否很好地解释新的国际分工现象?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如何,我国处于什么地位,如何提升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马克思在《186l—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分工”“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由此来说,这些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本书试图对这些问题给出初步的回答。 目录 导论 第1章 什么是新国际分工 1.1 国际分工的概念 1.2 国际分工的历史 2.1.1 15世纪一19世纪初叶:农业内国际分工 2.1.2 19世纪初叶~20世纪50年代:农业一工业国际分工 2.1.3 20世纪50年代至今:工业内国际分工 1.3 新国际分工的兴起 1.3.1 文献分析 1.3.2 实证分析 1.3.3 案例分析 1.3.4 根本动因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技术革命导致跨国公司引导新的国际分工 1.4 结论 第2章 解释新国际分工的不同理论范式 2.1 世界体系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 2.1.1 理论述评 2.1.2 世界体系理论解释新国际分工时存在的局限性:硬盘产业国际分工的启示 2.2 市场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 2.2.1 理论述评 2.2.2 市场视角国际分工理论解释新国际分工时存在的局限性 2.3 国家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 2.3.1 理论述评 2.3.2 国家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解释新国际分工的局限性 2.4 企业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 2.4.1 理论述评 2.4.2 跨国公司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解释新国际分工的局限性 2.5 个人分工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 2.5.1 理论述评 2.5.2 个人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解释新国际分工的局限性 2.6 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框架:对五个理论范式的批评与借鉴 2.7 结论 第3章 新国际分工的实现过程:一个新的说明 3.1 形成:跨国公司行为与新国际分工 3.1.1 “贸易”还是“生产”:跨国公司引导国际分工的基本方式 3.1.2 跨国公司投资(全球生产网络构建)与国际分工 3.1.3 跨国公司撤资(全球生产网络调整)与国际分工 3.1.4 跨国公司R&D活动(新技术框架):引导国际分工的根本动力 3.1.5 子公司行为与新国际分工:知识生产卷入分工的过程 3.2 深化:跨国公司主导的产品内分工 3.2.1 产品内分工的基本模式 3.2.2 产品内分工与国家经济:国家的生产可能前沿的扩展 3.2.3 产品内分工与国际贸易:重新解读国际贸易数据 3.3 难题:跨国公司内部贸易 3.3.1 新国际分工对企业内贸易的促进 3.3.2 六种企业内贸易模式 3.4 结论 第4章 新国际分工格局与中国 4.1 新国际分工格局的三个层次 4.1.1 新国际分工的主导国家/地区:12个国家/地区 4.1.2 新国际分工的活跃区域:中国、中国台湾等20个国家/地区 4.1.3 主要从事传统分工的其他国家/地区 4.2 新国际分工与全球发展 4.2.1 机遇:新国际分工为参与者带来了促进平等发展的机遇 4.2.2 挑战:谁是新国际分工的受益者 4.3 新国际分工格局下的中国 4.3.1 几种流行的观点 4.3.2 本书的分析 4.4 政策含义 4.4.1 国家利益、跨国企业利益矛盾的调和 4.4.2 政府对跨国公司企业内贸易的监督 4.4.3 新技术框架战略:对生物产业的展望 4.4.4 构建中国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以钢铁行业为例的分析 4.4.5 顺应新国际分工发展趋势:构建新的贸易网络 4.5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