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陈州笔记系列(蚊刑媚药花杀狩猎血灯追魂共3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孙方友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作家协会理事,河南文学院专业作家——孙方友先生的《陈州笔记系列》系列之一的《蚊刑·媚药、花杀·狩猎、血灯·追魂》分册,其对明清笔记小说的形式加以改造,使其内容完整人物鲜明,并且旧瓶新酒式地在旧文化中注入新内容。

内容推荐

作者以《陈州笔记》、《小镇人物》等一系列新笔记小说饮誉文坛。其删繁就简,别具一格的记叙文体,打开了当代中国文坛一扇精致的窗口,令人能够窥见明末清初旧式文人的为文风习。对明清笔记小说的形式加以改造,使其内容完整人物鲜明,并且旧瓶新酒式地在旧文化中注入新内容。譬如在一张前朝遗下的罗汉床上,争相睡卧着二十一世纪的县乡干部,借此打通时间的隧道,融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于一床,负载起作者的多重寓意。在其它秭妹篇中,他继续着这种历史文化的思考,将一片古老厚重的土地,一座文明悠久的小城,一群形态各异的生民,一堆传奇志怪的故事,描写得精彩纷呈。

本书为其《陈州笔记系列》系列之一的《蚊刑·媚药、花杀·狩猎、血灯·追魂》分册。

目录

血灯·追魂

金立宪

赵振■

蒋继先

方化舟

秦中华

任先丕

薛莉

错误

追魂

血灯

血碑

李纯阳

吕南

周光第

吕庆广

伍西曼

李阳龙

林一丹

吕紫阳

张腾欢

白向臣

陈一侃

漂亮哥

冷若雪

伍川民

金方斗

冯建儒

常子愚

沈上海

将军跪殿

冰鱼

赵氏姐妹

附录

孙方友获奖作品索引

蚊刑·媚药

蚊刑

无辜

血祭

赛酒

旗袍

鬼像

鸟柏

征联

奸细

图腾

墓谜

魂炸

宝珠

教魂

贪兽

贼船

戏楼

举人坟

龙泉剑

汤与馍

越王剑

接喜神

八斗瓜

黑店

陈州学潮

龙马负图

陈州龙舟

恶娶良女

媚药

当印

双哭灵

美人展

荒劫

生脉散

神断

奇破

奇诊

奇药

银元

宝簪

意外

奴仆

倭瓜与元宝

王秋芬

附录

孙方友中篇小说目录索引

花杀·狩猎

宋散

贾知县

符晟

伊文成

范宗翰

谷中阳

袁世济

赵竞秀

蒋宏岩

麻祖师

致仕

张语景

宋昭

杨纯斋

袁世钧

吕公馆

王襄

空慧

丁文政

乔局长

柳毓秀

方恒惕

尚仁枫

黄金瀛

万县长

袁克文

马老大

陈哲儒

宛丘先生

画家姚昊

狩猎

花事

花杀

试堂

附录

孙方友作品研究文章索引

试读章节

宋散,号方圆,陈州颍河人。家中以驾船为业,颇富有。宋散性格豪放,自幼喜谈天下大事。藐视科举制度,被称为“不羁之才”。中目甲午之役,中国惨遭失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朝野震怒。消息传到颖河小镇,宋散义愤填膺,遂投笔从戎,入开封兵工厂工程兵当兵。管带熊尚思爱其才,送其入湖北武备学堂学习。1907年经老乡陈佛推荐,赴日留学。初入振武士官学校,因他课间阅读《孙子兵法》及反日排满之革命刊物,被校方开除学籍,后转学法政。在日期间,加入同盟会,1909年回国,投入反清革命运动,在陈州创办了讲武堂。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宋散年轻有为,又走上了革命道路,本该成为叱咤风云之人物,不想刚刚把陈州讲武堂创办起来,他却突然患了肺病。

肺病为传染病,在民国初年的那个时候,还为难冶之症。万般无奈,宋散只好回故里颍河镇养病。为不传染别人,宋散让父亲给了他一只船,整天住在船上,吃饭由固定家人送到船上。船是中等船,有上舱和下舱。宋散把藏书也运到船上,整日看书习字。

只是,宋散人静心不静。心不静自然是忧国忧民引起的。一副病躯躲在斗室,又如此操劳国家大事,那病不但不见轻,反而越来越严重。

为此,其父宋拭非常着急,因为他就这么一个儿子。以宋拭之意,并不想让儿子去充当什么国家栋梁,只求他掌管好家业,今生今世享不尽荣华福贵也就可以了。人生在世,非常短暂,造反闹革命什么的,到头来还不是为了光宗耀祖,享受福禄?纵观历朝历代,造反者多是先打着为劳苦大众的旗号,到头来自己作威作福。现在已有福享着,何必再去拼刀见血争那么个一席之地?宋■的这种老观念自然要与宋散的新思想格格不入,父子二人常常为此争论不休。不想争来论去,宋散总是以失败而告终,原因是他拿不出造反或革命胜利后自己不享荣华的证据。而宋拭却能从汉刘邦开始到朱洪武到李自成到洪秀全,嘟噜噜列举出一大溜儿。

当然,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

现在宋散有了病,宋■再不敢去与儿子争论这些无聊的东西,一切尽着他,只求他早日康复。只要有个好身体,革命也好,造反也好,总算自己有个儿子活在世上。换句话说,一大片家业也就有了继承人。

可万没想到,一不能革命,宋散就像没了神,整日长吁短叹,要死要活。无论是袁世凯称帝或是蔡锷的二次革命,都能使他眉头紧锁,一连几天不吃不喝。

为此,宋拭很着急。

为治儿子的病,宋杖请了许多名医,但由于中草药性情缓慢,宋散的病仍是不见好转。

万般无奈,宋械只好贴出告示,说是能治好宋散之病者,赏大船两条。

两条大船,足可使人享乐一生。

但是,告示贴出许多天,一直没人敢来揭榜。为此,宋杖很纳闷,亲自跑到河边,向宋散说:“我四处贴了告示为你求医,可至今没人敢来揭榜!难道你的病真没救了吗?”

宋散苦笑了一声,说:“你所请的医生,只能给人治病,为小医;而革命者专给国家治病,为大医!小医岂敢见大医?”

这本是宋散苦中作乐的戏言,不想传了出去。传来传去,就传进了河匪赵狗子的耳朵里。赵狗子听了觉得很有意思,就想见见宋散。一天夜里,赵狗子带人突然包围了宋散的那条船,连人带船一下朝下游拉了百里路。

赵狗子走进宋散的船舱,望了宋散一眼,说:“宋先生,我能治你的病。”

宋散笑道:“肺病为不治之症,连洋人都没办法,你怎敢口出大言?”

赵狗子笑笑,从腰里掏出了“老烧鸡”手枪,对宋散说:“再难治的病,一死百了!你的病已没救,不如早死少受罪!”

宋散吃惊地问:“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加害于我?”

赵狗子说:“杀你不为别的,一是为着你家的一片家业;二是想让你懂得一个道理!”

宋散不解地问:“什么道理?”

“你自称是为国家治病的大医,眼下国家患了不治之症,想医好它除非改朝换代!你呢,也患了不治之症,想冶你的病除非让你死!这道理是一样的!”

宋散笑了,对赵狗子说:“你能从我的一句戏言中给我找到良方,真是感激不尽!”

赵狗子也笑了,对宋散说:“请你放心,我会对得起你父亲的!你作为他的儿子没完成的任务都由我来替你完成!”说完,赵狗子勾动了扳机,宋散就倒在船舱里。

几天以后,赵狗子挑选了一名和宋散长相差不多的土匪,化装成宋散,连人带船送回了颍河镇。

由于事先安排,那匪徒见到宋■,又叩头又作揖,然后叫了一声爹。  宋■见儿子失踪复得,很是高兴,但仔细观察之后,又觉出了不对劲儿,就对赵狗子说:“这不是我儿子!”

赵狗子问:“何以见得?”

宋拭说:“我儿子骨瘦如柴,刚几天怎能恢复得如此快?再说,我家散儿知书识礼,满腹经纶,怎会如此粗俗?”

赵狗子笑道:“就为他知书识礼,满腹经纶,口口声声造反革命,惹得你不得安宁,我才给他换了心肺!他患的是不治之症,只有摘心换肺才会有如此奇迹!”

宋拭一听,心中已明白了八九分,对赵狗子说:“你治好了我儿子的病,我一定按榜上所说给你两条船!只是老夫有一事相求:求你还我亲儿子的尸首!”

宋械偷偷埋葬了宋散,给那个假儿子找了一个十分漂亮的媳妇。宋■对儿媳说了实情,并要她协助自己劝说假儿子为宋散报仇。那化了装的匪徒为独得一片家业,就暗杀了赵狗子。

假宋散有财产有娇妻,像是从地狱一下上了天堂,很知足。暗暗下决心改邪归正,一心朝好上学,像重新换了一个人。

不想,宋散原来的同党们听说宋散康复,都来劝说宋散回到陈州讲武堂闹革命。假宋散笑着对同党们说:“我已经革命胜利了!”P1-4

序言

孙方友出生的时候,尽管连年战乱,但颍河里的航运依然繁忙。

商船从京广线上的漯河顺水而下,能抵达远在天边的南京和上海。由于航运,那个生养孙方友的集镇不但是当地的物资集散地,而且是民间说唱艺人乐意光顾的场所。农闲的时候,身背简单乐器的民间艺人乘船而来,说上十天半月之后又乘船而去,他们走一拨来一拨,顺水而下或逆流而上,一个码头又一个码头地赶,不停地做着营生。在秋高气爽月光明媚的夜晚,如果碰巧了,镇里的街道上就有四五个艺人在说唱。从河南坠子到山东大鼓,从木板大鼓到山东琴书,甚至还有来自豫西和皖北的艺人,他们往往唱的是河洛大鼓和凤阳花鼓。这些艺人说唱的内容从《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呼家将》到《岳飞传》,从《三全镇》、《金锁镇》、《大红袍》、《响马传》、《蓝桥会》到《包公案》,从《梁祝下山》到《白蛇传》,几乎无所不有。在那些被夜色所朦胧的面孔里,幼小的孙方友往往是最后一批离开的听众之一。因此,露水常常打湿他的眼睛和耳孔。即使在“文革”当中,这种简单的说唱艺术在那里也没有绝迹,仍在地下流行。

毫无疑问,孙方友的文学启蒙是从民间的说唱艺术开始的。但对孙方友真正产生影响的是地方戏剧。

位于豫东的准阳县,是历史上的陈州府地,也是产生和汇聚地方戏曲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豫剧、越调、太平调、怀梆、二夹弦、四平调、曲剧、道情等等,这些不同的剧种,每年都会光顾孙方友幼年生活的新站镇。那些戏剧艺人不但带来了更为直接的视觉艺术,而且戏剧里所讲述的故事更宽泛,更接近民众的日常生活。孙方友不但熟悉戏剧里的故事和人物,而且能吟善唱,由于对戏剧艺术的热爱,他首先成了一名曲艺演员,不但能说山东快书,而且会说相声,然后,他成了镇剧团的一个名角。但他饰演的不再是传统剧目里的才子佳人,而是样板戏里的反面人物。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因饰演《白毛女》里的穆仁智、《红灯记》里的鸠山而名扬乡里。

如果说戏剧说唱等不同形式的艺术对孙方友产生了启蒙和影响,那么,他所生息的那块土地上存在着的文化基因和观念,对他的渗透则是自然的,无意识的。

那个靠着颍河的集镇有着十分特殊的文化土壤。在镇子西街,不但有一座明朝宣宗年间的寺院,一座明朝世宗年间的山陕会馆,而且出了集镇的东门,在颖河边上,还有一座洋牧师为船民和商贾修建的小教堂。这个集镇上的人口虽不足三千,却有三分之一的居民信伊斯兰教,每当教民到镇西街的清真寺守礼拜的时候,镇里的汉民则会赶到距镇子四十里的县城去太吴陵进香。1949年以后,虽然镇里的小学已经不讲“四书”“五经”,但那棵老槐树下的杏坛仍在,站在讲坛上的老师虽然已不是私塾先生,但他们偶然还会讲起陈州城里孔子当年被困的弦歌台。站在万亩城湖边上的人祖伏羲的陵墓上,如果天好,说不定就能遥望到离陈州府不足百里的老子的故乡。从幼年到青年,孙方友沐浴在各种文化的气息之中,出了西门进东门,自然而然地接受那种已经杂交的文化对他的浸染。

如果说那块有着丰厚的文化库藏的土地,为孙方友后来写“陈州笔记”奠定了基础,那么,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则使他身上所流淌的血液发生了质的变化,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陈州笔记”的大门。

孙方友初中没毕业就赶上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因而他中断学业回家务农。在最初的几年里,他学会了所有的农活。犁、锄、耧、耙,扬场放磙,喂牲口挑大粪,这些体力活对一个农家的后代来说算不了什么,而真正对他的磨砺是来自精神的层面。由于家庭的某种原因,孙方友成了“可教子女”。失去了政治地位,他既没有被推荐上大学的资格,也没有参军的资格,就连恋爱的对象也和他分了手。他拼命挣钱买了一台收音机,却成了偷听敌台的嫌疑犯。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孙方友逃到新疆当盲流。在石河子,在奎屯,在伊宁,在察布查尔,在霍城,在新疆的很多地方都曾经留下过他的足迹,几经生死。那种无意识的、不可回避的对于生存的苦难和精神的痛苦的体验,对后来写作“陈州笔记”的孙方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阅读“陈州笔记”,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可以这样说,我阅读“陈州笔记”的过程,就是“陈州笔记”的写作过程。“陈州笔记”里的一些著名的篇章,比如《雅盗》、《蚊刑》、《泥兴荷花壶》、《女匪》、《神偷》等等,我都是第一个读者。就我本人的阅读感受,在艺术上,我认为“陈州笔记”的叙事在如下两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特征:

一、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

一波三折里的一波,是水,指的是故事,而三折,则是浪,是推动故事的情节和细节。故事是“陈州笔记”里小说的母体,而故事里的人物,常常被推向生存的绝境,在浓烈的悲剧氛围里,到处弥漫着传奇的雾霭,情节一环套一环,细节一个跟一个。孙方友之所以能在不多的文字里表达一个沉重的主题,就是因为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我们读“陈州笔记”,就好像在听一个面目不清的人讲故事。我们看不到讲故事人的面容,但又时时感觉到他的存在,能听到他的声音,那声音仿佛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过来,可又仿佛近在眼前,他对你娓娓道来,讲一波三折的故事,这就是“陈州笔记”的叙事立场。一种在故事中变化的立场。在“陈州笔记”里,我们看到的是故事本来的面目,没有作者主观的评判,是与非都隐藏在故事里。但是,没有评判并不等于没有立场,作者把自己对生命的感受寄托在小说里的人物身上,把自己的爱和恨都埋藏在小说悲剧的氛围里,并以一波三折的故事,来承载如下的社会意义:

对历史的审视和现代性。尽管“陈州笔记”里的小说大多以历史为背景,却有着强烈的现代精神,这种现代精神体现在故事的荒诞性上。《壮丁》里那个名叫袁二狗的壮丁,在战场上与那个头颅没有和身体连在一起的大胡子长官的对话;《瘫匪》里的瘫子在抢劫的过程中,在幻想中自己真的站了起来。这些情节看上去十分荒诞,却体现了现代艺术的一种精神实质,看似不动声色,却是内心世界的无限张扬。由于作者用现实的眼光来展示人类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了对历史审视的目的。

深厚的文化内涵。“陈州笔记”里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几乎包裹了我们生活里所有的文化母体。这些,只有细读“陈州笔记”,你才能慢慢体会,有些时候你只能意会。

人格力量的显示。在“陈州笔记”里,处处显示着让人信服的人格力量。《天职》里的何伏山出于医生的职责为一个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治好了病,而后他又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亲手杀死了他;日本军医宁愿用手枪打死何伏山也不愿意用手术刀活活解剖何伏山。这种人道主义与主观的对立,确实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展现。在《泥兴荷花壶》里,民间艺人陈三关为挑选一件稀世珍品,可以不顾一切,可是在那件珍品被挑出来之后,当他知道立占在自己面前的人是段祺瑞的时候,他施计让段祺瑞自己用枪把壶打穿了。还有《捉鳖大王》里的刘二,《狼狗》里面的陈二少,等等。在众多的小说中,这些对人格力量和人性的探视,使得“陈州笔记”放射出耀眼的光彩。

对社会的批判。“陈州笔记”对人性的审视,对民族的匪性、不劳而获的心态,对来自不同阶级的利益冲突和权力冲突对民众造成的危害,对渗透我们民族骨髓的权力意识的厌恶,无不深藏在不同的故事背后,让人触目惊心。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尽管“陈州笔记”的叙事风格明显是得益于中国传统的叙事学,但我却把“陈州笔记”称为新笔记体小说。之所以称为新笔记体小说,是因为“陈州笔记”与我们以往看到的笔记体小说有着许多的差别,“陈州笔记”独有的艺术特色,是对笔记体小说文体的丰富和完善。孙方友深刻地领会、继承和拓宽了中国传统笔记文学的叙事风格。  对民间传说的修正。当然,“陈州笔记”对民间传说的修正是文学意义上的。流传在乡间的传说通过文学的手段得到升华,并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使其更为广泛地流传,这是一种创造。

二、叙事语言的一石三鸟

语言的一石三鸟,当然指的是句子的构成,是指叙事语言的丰富性,既是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载体,又包含着深刻的寓意。而就“陈州笔记”叙事语言的一石三鸟,可以归纳如下两个意思相近又相互渗透的层面:

准确性:由叙事语言的精和短构成;节奏感:叙事语言对古汉语字、词的运用,构成了仿佛溪水一样流动的节奏感;趣味性:叙事语言的趣味性则是来自对民间语言的吸收和运用。以上是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则是语言的写实能力、对历史和现实的穿透力、叙事语言的丰富性。可以这样说,“陈州笔记”里的叙事语言达到了入木三分、炉火纯青的地步,一石三鸟的叙事语言体现了汉字特有的能量。

当然,“陈州笔记”里的叙事风格还有另外的方面。比如小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等等。总而言之,“陈州笔记”是作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

从另外一种意义来说,“陈州笔记”系列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雅盗·神偷》写的是陈州奇士,《仙乐·青灯》写的是陈州奇女,《墨庄·花船》写的是陈州百行,《蚊刑·媚药》写的是陈州怪事,《鬼屁·穷相》写的是陈州市人,《花杀·狩猎》写的是陈州名流,《刀笔·绝响》写的是陈州传奇,《血灯·追魂》写的是陈州英烈,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陈州笔记”是一部百科全书,是一部人文意义上的百科全书。

孙方友在中国当代文学上的成就,与他的“陈州笔记’’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收在这里的三百二十余篇笔记小说,包括了到目前为止“陈州笔记”的全部篇章,孙方友为此而倾注了二十年的心血。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学意义上的陈州成了他的精神家园,他也因为这个家园而赢得了读者。“陈州笔记”在读者中的影响是广泛的。而陈州也因“陈州笔记”,在现实中成了一个文化传播的符号,这使历史中的陈州不再单单是地理学上的陈州,而是文化意义上的陈州,是精神层面上的陈州。 

“陈州笔记”确实成了认识和了解中原历史与文化的一把钥匙,你无法估量这种精神层面的传播有多么深远和持久。在未来的时间里,“陈州笔记”将越来越显示出她不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

墨白

2007年1月2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6: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