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008中国惊天大雪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雷铎工作室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08年春天,发生在中国南方数省的重大冰雪之灾刚刚过去,广东出版界很快便有了“快速反应”。据悉,本书应当是中国出版界第一部反映中国党政军民抗击此次重大雪灾的全景式专著。

该书以“文学报告”即以“档案体”的方式,力求忠实地重现这一事件的全貌。

内容推荐

世界历史——至少是世界灾害史,永远记住了2008这一发生在中国的灾害事件。

本书是以“文学报告”即以“档案体”的方式,力求忠实地重现这一事件的全貌。

目录

一 白色丁亥

 献词\2

 A1 开篇引言\4

 A2 从统计数据看灾情\6

 A3 从新闻标题看受灾情况\19

 A4 国际社会对雪灾的反应\25

 A5 简单的结语\31

二 祸从天降

 B1 无声的先兆\35

1.气象界与“风马牛”\35

2.芜湖:冷静的祭奠\37

 B2 冰冷的沉寂\43

1.“拉尼娜”露出了一只媚眼\44

2.铁路公路机场,运输同时陷入泥沼\46

3.“多米诺骨牌”效应:全国的灾情加剧中\51

4.大事发生前夜,危险在警告!!!\55

5.子夜,灾难在逼近\56

 B3 可怕的爆发\58

1.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59

2.冰雪高速路:艰险的开端\61

3.“拉尼娜”魔爪下的弱势百姓\67

 B4 危险的告急\70

1.讲点故事:悲情春运\71

2.无可奈何:“冰”临城下\79

3.浅度追击:电和煤之间的怪圈\88

三 临危应急

 C1 重矗的电塔\95

1.总书记井下的身影\95

2.12座离去的伟大身躯\100

 C2 蠕动的车龙\105

1.民警肉身构成的安全墙\105

2.总理对民众的鞠躬\110

3.官民共同的应对\112

 C3 立体的抗战\1 14

1.无声而有形的号令\115

2.相濡以沫的人们\120

3.绿色的丝带和红色的爱心\1 30

 C4 消冰与化雪\133

1.这个春节天冷心热\134

2.留下吧,一起过年\138

3.乐也融融的滇桂\144

四 参天之问

 D1 华南雪灾背后的女巫“拉尼娜”\154

1.女巫“拉尼娜”\155

2.女巫频频“惹祸”\155

 D2 无辜或有辜的中国气象局\157

1.风马牛的2008灾害预测\157

2.气候预测水平不容乐观\158

3.中国天气预报水平落后发达国家10年\160

 D3 无名天才:气象界的类外人物\164

1.传奇老人提前10年预言长江特大洪水\164

2.没有鲜花和掌声的“世界冠军”\167

3.备受争议的“栾氏理论”\169

 D4 人类什么时候才能有安全感?\171

五 前车可鉴

 E1 滞后的讯息\177

1.山雨欲来风满楼——滞后的气象“预报”与应急信息\177

2.绿肥红瘦君知否——信息时代的尴尬\178

3.鸿翎飞报胡骑来——信息就是生命\180

 E2 紊乱的系统\182

1.一叶落知天下秋——不预和迟缓的系统\182

2.灵槎应约同携手——紊乱的合作机制\183

3.几家欢乐几家愁——尴尬的年假\183

4.一声鼓角动千军——系统就是力量\1 84

 E3 失衡的民生\185

1.心中为念农桑苦——民工与“三农”难题\185

2.何时回我故园春——灾后重建负担重重\187

3.早教生民得消歇——民生就是国本\1 89

 E4 脆弱的大国\191

1.吹箫驿道久徘徊——交通与能源的脆弱\191

2.万家灯火阑珊夜——城市生命线的单薄\193

3.敢教胡马度阴山——假如战争来临\195

 E5 缺失的传统美德\195

1.鹅毛大雪乱纷纷——混乱人潮与自私意识\196

2.不管他人屋上霜——城市没人“自扫门前雪”\196

3.福缘善庆璧非宝——企业捐赠姗姗来迟\197

4.嘉二三子甚好贤——缺失的民间机构\201

5.相揖逊兮称盛世——“礼仪之邦”就是“软实力”\202

六 祸兮福兮

 F1 坏事中的好事\204

1.塞翁某次失马\206

2.重塑中国形象\207

 F2 未雨之绸缪\212

1.警钟为中国而鸣\212

2.对策应在危机前\214

3.为未来战争预演\216

 F3 人定顺天\21 8

1.中国为人类受过\218

2.老祖宗提醒你我\220

 G1 500年来中国主要水灾和冻灾记载摘要\226

七 相关链接

 G2 中国历史上小冰期气候\228

 G3 全球经济与美国次贷危机\232

 G4 驴象之争与近期国际大事\235

 G5 2007年十大天灾\238

 G6 国内外各界赈灾捐赠概况\240

八 结语

试读章节

2.芜湖:冷静的祭奠

灾难性的雨雪天气正以戏剧化的方式,袭向即将踏上春运旅途的移民大军,和整个神州大地。

此时,全国各大院校开始放寒假,许多返乡度假的大学生为了错开春运高峰期,提前在1月上中旬踏上旅途。

1月13日下午,2008年春运的第一例死人的惨剧,在一个不大的火车站发生了:安徽师范大学一名年仅19岁的女生,在安徽芜湖火车站踏上了不归路。

1999年,本报报道了四个打工妹在火车上挤死的故事。近10年过去,拥挤的春运仍在继续,悲剧再一次降临。1月13日候车时,安徽师范大学英语教育系学生冷静被急于上车的人群挤下站台,死于来不及刹住的列车下。

“轨下面有人!!”

13日16时30分,车站候车室里已聚集了400多人,一片人山人海,九成是回家过年的大学生。

16时55分,火车站广播开始播音:5082次即将进站,停靠一号站台,请工作人员做好接车准备。候车室的秩序一下子混乱起来,人群争先恐后地往检票口挤。

冷静的2004级同校同学“皮波浩浩”与另一目击者马先生都记得,当时广播没有说开始检票,但进站口上方屏幕却打出“开始检票”字幕。

检票口没有检票便打开了,人群从候车室拥向站台,每个人的胸都和别人的背挤贴在一起,一些女生在尖叫,一些人脸上挤得青筋暴出。人潮汹涌中,人人都成了波浪里的小木片。

“皮波浩浩”与同伴挤散了,却又很巧合地被挤到了冷静旁边。两个人打了个招呼,就各自埋头往前挤。

芜湖火车站在每年春运、学生寒暑假往返的拥挤都远近闻名。这个城市有着同时放假与上学的数万名大学在读生,以及庞大的外出打工人流,但火车站却只有三个站台,卖的票多是没有座位的过路车,车来时已经超载很多了。

更致命的是,由于是中小站,火车在这里常常只停几分钟,往往引发爆发性拥挤。芜湖火车站铁路派出所的一位警官甚至回忆,有一年他在站台维持秩序时,竟被疯狂的人流挤上了火车。

13日,可怕的拥挤又一次降临。由于下雪,芜湖段的高速公路封路,更多人选择了火车。

17时,“皮波浩浩”和冷静终于挤到了一号站台天桥入口处,很多人挤在他们后面,火车还没进站。“皮波浩浩”在等同伴时,看到冷静小心翼翼地站在站台的警戒线外,向前探望着火车的踪影。

半分钟后,火车缓缓进站,四百多人慢慢地往前挤。来芜湖出差的马先生也在其中,那时他没有看到站台上有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

由于下雪,铁轨很滑,火车制动时间较长,马先生认为,火车入站停靠时间比往常多花了大约一分钟。当火车在站内滑行而没有完全停车时,可以看到车上已经爆满,车厢交接处和走道内都已经站满乘客。

此时站台上开始有人呼喊:“怎么不停车”,“不会不让上车”,“太满了大概不放人上去了吧”,人群开始失控,大股人流前拥,有的人开始追着拍打车门,而此时列车还在前进。

这时,“皮波浩浩”的包被挤掉了。他看到冷静的旅行箱也不见了,只剩下拎包挎在手上,她着急地在人群里寻找着箱子。

“等她又一次埋头找箱时,我好像听见她叫了一声(现在我可以肯定是她叫的,那时候她肯定被人绊倒了)。”“皮波浩浩”回忆。那瞬间车站很吵,“皮波浩浩”也没在意。  几乎就在同时,“皮波浩浩”听到有什么东西掉下铁轨,和一个人隐约的悲呼:“啊,我掉下去了!”

“皮波浩浩”感觉出事了,他和挤在前面的一小群人大喊:“别挤了!”但不管他们怎么叫喊,其他人都像僵尸一样继续往前面挤。那时火车仍然还没有停稳。

挤在“皮波浩浩”右前方的一个女人突然发出尖叫,然后有人撕心裂肺地吼:“车轨下面有人!!有人啊!!停车啊!!”

挤在前面的人都开始跟着吼。挤在后面的人群意识到出事了,人潮开始回退。一个穿着火车站制服的人慌慌张张挤了过来,往铁轨看了眼,脸都白了,开始吹哨,让所有人后退。一个穿火车站制服的人喊话:“控制人上车!!车下面轧死人了!!”

人群愣了几秒,立即便炸开了锅,火车上也有人往下面看。“皮波浩浩”忍着害怕往铁轨里看了一眼——“我的妈呀!”

几个警察跳了下去,把冷静的遗体抱上来。“皮波浩浩”看到,冷静的手上还挽着那个拎包。

“我听见了她被人绊倒发出的呼喊。但是,就一念之差,我就没有在意!!!我干了什么?和众人一起往前面挤,一起把她推到了冰冷铁轨下,无人清白!”“皮波浩浩”不停地自责。

马先生当时离白线还有一米多远,但是人群一开始骚动,就不知怎么被推到离白线只有一步的距离。他后怕地回忆:“如果我不是离人群边缘比较近的话,手里拎着笔记本电脑、腾不出手来稳定身体的我,是否也会被推下去?”

对“皮波浩浩”与马先生的回忆,后来一位参与事故调查的铁路派出所警官向南方周末记者确认,“他们说的基本情况都是真实的”。

对于芜湖那个可怜的女孩——冷静来说,2008年新春的鞭炮声她是永远听不到了。就在前几天,这个女孩也和其他人一样,收拾好行李,满心欢喜地随着拥挤的人群进了芜湖火车站,准备踏上归途的列车,可是她却踏上了一列永远不再回来的列车。说实话,看到这则新闻时,只有两个字——痛心。试想,对于冷静的父母来说,2008这个春节将是多么不堪回首的痛忆呀,他们可爱的女儿,年仅19岁的冷静,连给自己的父母说都没说一声,就永远的走了。

1月21日晚,耽搁了8天行程的冷静再次踏上了回家的路。这一晚风寒雪疏,她躺在一个骨灰盒里,和家人们一起穿越拥挤的站台。(《南方周末》2008年1月24月 大学生冷静的回家路)

也许,冷静用她的死,挽救了后来更多可能重蹈她的覆辙的人们,因为,全国性的防止春运恶性交通事故的预防机制提前启动了。

事发3天后(1月17日),芜湖火车站站长及相关工作人员被撤职:

据《新京报》报道,记者从上海铁路局获悉,针对13日女大学生冷静在安徽芜湖火车站被挤落站台,遭火车碾压身亡一事,上海铁路局已于17日晚作出初步处理,对芜湖火车站站长、值班副站长及当日值班员进行撤职处理。据了解,针对遇难者家属的善后赔偿工作亦已展开。

事发后,铁道部及上海铁路局高度重视,铁道部要求严肃处理。(《广州日报》2008年1月20日 芜湖火车站长被撤职)

这只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悲剧吗?我们记录下这起个案,是因为它其实牵系着无数“春运难民”的命运。甚至可以略显牵强地说,这起悲剧似乎是全国性灾难的前奏——随后的半个月里,无数人被困在冰天雪地之中,饥寒交迫,有家难回,甚至遭遇车祸、葬身刺骨的江水,在车站露天候车等待回乡的女工竟被骚乱的候车人群踩踏重伤而死……

1月18日,铁道部宣布2008年全国铁路春运提前启动,铁路春运由节前15天调整为节前2l天,节后25天,比1月23日开始的全国春运提前6天全面展开。

就在这一天,武汉市许多小区居民家中都因水管冻裂而停水,最后消防部门不得不出动消防车供水救急。

这起个案隐隐透露出一丝灾害临近的气息:

正是从这一天开始,湖北、江苏和安徽等地出现大到暴雪,我国出现了入冬以来最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过程。这样恶劣的天气无疑使得中国阵痛般的春运雪上加霜。

有谁设想过:当人类历史上和平时期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口大迁徙——中国春运,刚好遇上百年雪灾,将会出现怎样混乱和惨痛的情形?

其实没有人想过,至少,没有人事先说过或警告过。

P37-41

后记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生存和发展的历史。

首先是生存的历史。

早期,是人类如何在地球上生存,人类要面对自然的威胁:旱、涝、雨、雪、风、霜、冰、雹,尤其是御寒,居住因而应运而生,巢居和穴居主要就是为了对抗冷热雨旱和兽类而产生的。其次是对抗大地上同类异群(其它部落)的欺凌。

虽然岁月过去了1万年、10万年乃至50万年,人类面临的依然是这两种威胁:自然的威胁和人类间的矛盾。

早期,自然的威胁是主要的,但当人类强大到几乎可以忽略自然的威胁的时候,人类的主要精力就大量用于对付人类内部产生的矛盾: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之间的矛盾,以及一个国家或民族内部的自我矛盾,前者叫做“外交”,后者叫做“内政”,当矛盾大到不可化解的时候,就用武器解决,叫做“战争”,战争又有内战和外战之分,到18、19世纪则演化为世界大战。

于是,人们似乎淡忘了另外一类威胁:天灾。

其实,天灾无时无刻不在光顾人类,就在人类忙于处理同类间的竞争和冲突(例如2007年下半年全球的社会新闻热点:美国两大党的总统竞选、印度尼西亚的反对党领袖苏·哈托的语词、泰国新总统的选举等等)的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有许多天灾不停地光顾着人类,例如:

2007年12月下旬到2008年1月上旬,西亚、中亚及南亚多国陆续遭到寒流袭击,亚洲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以上,中亚地区异常偏低6℃以上。西亚伊朗和伊拉克首都出现历史上罕见的降雪,造成伊朗德黑兰交通混乱,部分政府机关和中小学临时关闭,有21人死亡,88人受伤。中亚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相继出现数十年罕见的打破纪录的严寒天气,阿富汗遭遇罕见的全国范围持续降雪并引发雪崩,共造成60多人死亡。阿富汗和南亚孟加拉国西北部亦受到寒流袭击。

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2008,铭心刻骨的事件是:冰雪之灾。

对于许多中国百姓来说,这场灾害,甚至是性命攸关的;

对许多中国行业来说,灾害的破坏,几乎是伤筋动骨的。

截至2月12日的统计表明:全国公路基础设施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125亿元,电网修复资金需300亿元,电信业造成12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保险业雪灾理赔不足实际损失1%,但一共已经接到雨雪灾害保险报案85.1万件,已付赔款达10.4亿元,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通信企业直接资产损失27.9亿元,收入损失12.3亿元,运营成本增加17.4亿元。我国两大石油公司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能超过6亿元,中国旅游业直接经济损失约69.7亿元。

而对整个中国,经济损失也是明显的:

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说,在这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截至目前,已造成129人死亡,4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倒塌房屋48.5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

雪灾对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5年前的SARS的1278.6亿元人民币。

但在外国人看来,似乎无关痛痒。

例如:作为“经济动物”的日本人,他们自然以经济为重点,日本报纸是这样报道这场发生在中国的天灾的:

据报道说此次中国被大雪覆盖的面积约128万平方公里,春节不能回家的旅客高达580万人,死亡人数60人,176万人紧急避难,经济损失达503亿元人民币。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要完全恢复牛产尚需时日。

丰田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工厂,31日由于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尚未解决,由于零件无法按时送达造成暂时停工,约1650辆汽车的生产受到影响;而欧美及日本的厂商相当大一部分会从中国采购原材料及零部件,中国被视为拉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但雪灾使中国经济的前景变得有些茫然。31日的上证指数较前一交易日下挫0.78%,超过上周世界股市的下跌水平。此次雪灾恐怕会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

但美英两大国的关注点则在于整个事件:天灾、人文;社会、经济、政治。

美国《时代》周刊、英国《金融时报》(综合)报道:中国,正在经历一场要命的冬季暴雪,这是50年来最大的一次。在中国最繁忙的春运期间,当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从外地赶回家过年的时候。中同的春运被认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交通运输转移。在政治日程表上,这是一段让人紧张的时间。大雪加剧了煤电短缺问题,中国的很多城市开始停电,交通系统瘫痪,长途汽车被困在冰冻的公路上。

主要靠煤炭发电的中国,由于过时的和效率低下的高压输电系统瘫痪,导致很多城市陷入一片黑暗之中。随着采煤和冶金企业遭受严重的电荒,很多工厂关闭。

在这场灾难中受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外来劳务工,他们正在打算从中国南部繁荣的广东省回到遥远的家乡过农历新年。

广东省是中国南方制造业的中心,广东省通常被称为世界工厂,因为它生产任何东西,从本田的轿车到苹果的IPOD,甚至NIKE的运动鞋。这里有大约1900万名外来打工者。

在中国,农历新年就像西方的圣诞节一样重要。对大量的外来工来说,这是唯一一次可以回家的机会。

这就是所谓的“春运潮”,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年度人口流动,在暴雪来临之前,铁道部官员估计将有创记录的1.78亿人(比俄罗斯的总人口还多)会坐火车回家过春节,而在三周的时间里,人流量可达到2.38亿人次,超过了穆斯林赴麦加朝觐的规模。

如果国家能够平安度过这场危机,而没有发生严重的骚乱,中国领导人就会一起松一口气。

国务院总理动身前往广州,为大家的假期受到耽误而道歉,中央政府以及全国所有的官员都将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

官方的媒体报道说,中国领导人在周二召集了紧急会议,部署了45万军警来清理道路,为数百万被困的人民群众提供生活必需品。当权者已经把这场危机当做一场战争来对待。

世界历史——至少是世界灾害史,永远记住了2008这一发生在中国的灾害事件。

本书是以“文学报告”即以“档案体”的方式,力求忠实地重现这一事件的全貌。作为“编著”,笔者只是排列了较有代表性的报道文字,然后加进若干一孔之见的评述。

感谢所有提供了引文和图片的记者和作者。

感谢花城出版社的全力协助。

让我们记住2008这个银白色的春天。

让我们人类记住不能“与天斗”。“与天斗”的最高境界,不是“人定胜天”,而是“人定顺天”。

希望下一次另一场天灾出现的时候,类似我们今天这样的记录文字,会变得轻松和快意,让上帝说“人类真的变聪明了”。

雷铎

2008年2月25日第三稿

(本书执笔:雷铎 黄婷婷 协助:揭英丽 汤承志 资料:刘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59:26